木版年畫

2024-10-04 04:49:57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清代的木版年畫,繼明代之後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清代成為木版年畫最繁榮昌盛的發展時期。年畫的題材變得多種多樣,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全國各地相繼出現許多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年畫的印刷中心,生產與銷售能力與日俱增,蘇州桃花塢、福建泉州、河北武強、廣東佛山、天津楊柳青、陝西鳳翔等地都有很多年畫鋪,專門出售當地年畫。

  蘇州的桃花塢年畫在雍正、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時期。桃花塢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北邊,這裡的木版年畫採用套色木刻的方式,每年生產量達數百萬張。內容分為祈福喜慶、風俗故事、驅鬼辟邪、戲劇故事等幾種類型。每種題材的畫幅分大小不同尺寸,大的達四尺多高,小的只有三五寸,甚至可以貼到雞蛋上,其中戲劇故事年畫一般為橫幅。這些年畫以紫紅、大紅為主色調,表現喜慶歡快的氣氛,其他顏色還有綠、黑、黃、藍等。年畫色彩艷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畫面構圖均勻對稱、色澤飽滿,人物造型帶有濃重的民間風格,深受社會上勞動者的喜愛。

  桃花塢年畫在清代時期經歷了三次風格上的轉變。早期的年畫在繪畫手法上趨向於宋代院體繪畫、明代界畫與文人畫的風格,畫仕女、花卉等多用立軸和冊頁的構圖形式。到了雍正至乾隆年間,西洋的銅版雕刻風吹到中國,年畫在蘇州地區的風格開始變化。這時的年畫多採用西方的焦點透視法描繪,在色彩上更加強烈,明暗對比效果突出,墨色變化較為顯著。畫面上還題有「仿泰西筆法」等字樣,《陶朱致富圖》《三百六十行》《西湖十景》《山塘普濟橋》等都是風格轉變後的代表作。到乾隆以後,傳統技法的年畫又回歸江南。此時的畫面用線更顯遒勁,色彩也更加明亮艷麗,相比之前顯得更為明快樸實,這些特點在《五子登科》《盪湖船》《莊子傳》等作品中均有體現。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楊柳青位於天津西部,那裡商鋪林立,貿易繁榮。「戴廉增」與「齊健隆」是兩家最早開設在那裡的年畫鋪,之後,「愛竹齋」「萬順恆」「盛興」「增順」等畫鋪相繼開業。年畫鋪的字號一般以人名命名,這些人以前可能是畫工,後來就自己開了畫鋪。大點的畫鋪都會雇用很多工人,這些工人各有分工,有的繪製,有的雕刻,有的染色,有的印刷,他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年畫製作與銷售群體,在楊柳青地區形成特色市場。

  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廣泛,有風景花卉、歷史故事、神話故事、風情習俗、娃娃等,而最有名的要數娃娃系列。這些娃娃臉盤圓圓,身子胖胖,身穿紅色肚兜兒,頸戴銅項圈,有的手裡拿著蓮花,有的懷裡抱著鯉魚,還有的四周放滿蓮藕,帶有典型的中國特色。每個娃娃都顯得活潑好動,有趣可愛。年畫中的娃娃象徵著吉祥如意、生活美好,他們手中的物品也都有吉慶有餘的意義,因此深受歡迎。還有一些年畫以門神、財神為題材,或畫有張飛、關羽、羅成等古代人物。通常貼在門上的年畫也叫門畫,代表作品有《莊稼忙》《嬉叫哥哥》等。

  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在風格上與楊柳青和桃花塢的年畫相似,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俗風情。但楊家埠年畫的形式多種多樣,按張貼位置不同可分為窗頂畫、窗旁畫、大門畫、屋門畫和炕頭畫等。畫面多用紅、黃、綠、紫等色彩,配以簡潔有力的線條、飽滿圓潤的構圖,極為生動地展示出當地的民俗特徵。

  楊家埠年畫在乾隆年間發展到鼎盛時期。年畫鋪開遍大街小巷,多達百千家。店鋪內年畫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每年銷往當地與河南、河北、安徽、山西等多個省市的年畫高達千萬餘張,名聲遠播在外,與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不相上下。

  除以上三個最大的年畫產地外,佛山木版年畫也很有名氣。佛山木版年畫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多以朱紅、大紅、黃、綠為主色。在上色之前先用「丹色」打底,「丹色」就是日出的顏色,這是佛山版畫最大的特點,其好處就是無論風吹雨打,都鮮艷如新。畫面一般用粗獷簡潔的線條繪製,構圖比較飽滿,又無擁擠之感,色彩相對比較鮮艷,帶有很強的地域特色,是清代木版年畫中比較有代表性的。

  年畫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美術,產生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當時稱「紙畫」,盛行於明清。「年畫」一詞直到清朝光緒年間才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木版年畫的製作一般需要6個步驟,依次是起稿、刻版、印刷版樣、配色、套印和開臉。

  起稿時,畫師首先要選定題材、內容。畫出初稿後再經過反覆修改,才能定稿。定稿先用白描法畫在毛邊紙或薄綿紙上,再畫出一張色彩稿和幾張分色稿。刻版時,刻版師傅會將畫稿反貼在木版上,依樣刻出線條式的套版,隨後印製版樣。配色用的墨汁由上等菸灰與麵漿調勻,還得放置一個月。而其他顏色則通常用國畫顏料。配色完畢後,就需要用色版套印,一版一色,一幅年畫通常需要套印五六次。最後是開臉,就是給年畫上的人物畫眼睛、描眉毛、敷粉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