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繪畫史> 「畫有南北」董其昌

「畫有南北」董其昌

2024-10-04 04:49:3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因作品「古雅秀潤」,被歸為「華亭派」。華亭在明代是比較發達的商業城市,很多文人墨客、繪畫名家來往於此。顧正誼、黃公望、孫克弘等人的畫風都屬「華亭派」,而顧正誼是最早開創此派的人,董其昌起初作畫也受到顧的啟發,後來因為名望與地位皆在顧之上,所以被人們視為「華亭派」的代表人物。

  「華亭派」也稱「松江派」,派下還有陳繼儒、莫是龍等名家,他們與「吳門派」的畫風在某種程度上類似。從唐志契在《繪畫微言》中寫的「蘇州(吳門派)畫論理,松江(華亭派)畫論筆」可以看出兩派的區別。而董其昌的作品則更能體現「華亭派」的特點。

  董其昌出身於官宦家庭,34歲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平坦順暢的仕途生涯。他當過編修、講官,後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不但在官場平步青雲,且「執藝壇牛耳數十年」。董其昌才華橫溢,文思敏捷,禪理、詩文、書法、鑑賞無所不通,其在繪畫上也造詣頗高,可稱為「四方之才」。

  董其昌師法於黃公望與董、巨二人,善畫山水畫。他的作品柔和溫婉,清爽秀美,能給人帶來美好的感受。水墨畫中的淺絳山水是他時常涉及的一種風格,青綠山水也有涉及,但不常見。董其昌非常重視傳統技法,常以臨摹古畫代替創新。人們對他這種「閉門摹古」的方式持不同態度。有人認為他仿古而不泥古,在筆墨運用上有其獨特創意,是能夠推陳出新、自成一家的人。還有人認為董其昌太過重視傳統技法,無法突破自我,導致筆墨層次不均,氣勢不足,略顯死板。

  董其昌除臨摹古畫外,也創作出不少作品,流傳至今的有《江干三樹圖》《疏林遠岫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青弁圖》等。

  《青弁圖》是董其昌傳承古法的代表作品。該圖並不是對青弁山景觀的真實呈現,而是董其昌集眾家筆墨畫法,吸收醞釀,再創新而成的脫離現實的山水作品。畫中高大的山體由幾個獨立凸起的山石堆積而成,山間無小路連接也無山谷隔離,呈密集趨勢。作者用筆墨輕重造成的陰影來體現山體蜿蜒扭轉的走向,給人帶來一種新鮮奇特的視覺效果。這種山水布局多處用到書法起落筆的走勢。圖中有大部分留白,更能突出山體走勢。山頂處的白雲繚繞與山腰間的重墨松林遙相呼應,虛實形成鮮明對比,使景物顯得更加渾厚。

  

  董其昌的作品重在筆墨氣勢,突顯文人畫的特徵,他的風格影響了後來的王時敏和朱耷。沈士充等人也認同他的觀點,並和他保持著一致的畫風。

  南北宗論

  董其昌有一部專門論述山水畫的著作《畫旨》。其中的「南北宗論」將唐至元代的繪畫發展按畫家的身份、畫法、風格分為兩大派別:以唐代李思訓父子創立的青山綠水為北宗,是行家畫(職業畫);以王維創立的水墨山水為南宗,是文人畫。他進而提倡文人畫的南宗,而貶抑行家畫的北宗。這一分法對元末及整個清代的繪畫產生了負面影響,製造了不必要的矛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