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派掌門沈周

2024-10-04 04:49:3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一生崇尚精神自由,不入科舉,不走仕途,以吟詩作畫、遊歷山水為樂。

  沈周在繪畫初期師從家學,後師法於宋代董源、巨然,元代黃公望、吳鎮,以及馬遠、夏圭等繪畫名家。他博採眾長,學習各畫家筆墨用線,能粗細並用,柔中帶剛,終自成一脈,稱之為「吳門派」。「吳門派」以文人山水畫為特點,講究畫中的士人之氣。早在沈周之前,就有趙原、劉鈺、陳汝言等眾多畫家偏愛此種畫風,直到沈周的出現,「吳門派」便自立門派,並發展壯大起來。

  

  沈周畫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能,尤以花鳥、山水成就顯著。他畫風嚴謹,用筆秀挺。早年多作小幅作品,中年以後改為大幅,且風格更加沉穩內斂,講究筆法的遒勁有力,氣勢的壯麗磅礴。其晚年作品多用筆豪放大氣,盡顯其渾厚的功力。他的作品《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春山欲雨圖》《滄州趣圖》等流傳至今。

  《廬山高圖》從畫卷題款上推算,應為沈周41歲時的作品,這正是他人到中年轉小幅為巨幅的傑出之作。畫卷上題有長詩,是典型的文人山水畫。全圖由近、中、遠三個空間景象構成。近景為青松挺立山岩,中景引出飛流直下的廬山瀑布,與兩側峭壁形成動中有靜的互補畫面,再往遠處眺望就是著名的廬山主峰。沈周用曲線使遠中近三景「一脈相連」,高低縱深之感隨處彰顯,有如身臨其境,正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中描述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沈周創作該畫多採用元代畫家王蒙的技法,構圖嚴謹,下筆精細。他強調重疊密集的山體。山峰用解索皴,山岡用折帶皴勾勒,先勾再點,用濃淡相間的筆墨暈染,並施以薄霧,山體秀麗壯觀、連綿曲折、高大險峻的狀態立刻就顯現出來。畫中樹木鬱鬱蔥蔥,小草茂盛,突顯出南方山林的柔美。小路、山石和人物儘管屬於微小之物,他都細心描繪。這種「剛柔並濟」的描繪手法把廬山的美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更顯示出「吳門派」的繪畫特色。

  沈周在繪畫上不但保留了文人畫傳統,還將南宋的渾厚蒼勁與北宋的清新秀麗融會貫通,加上「吳門派」對山水的骨力與氣勢的重視,使得眾多繪畫愛好者師法於他。陳煥、宗周、杜冀龍、沈碩等都成為其派系中的一員,而沈周也因此聞名南北,與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名家合稱為「明代四大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