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道人吳鎮

2024-10-04 04:49:1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年少時期愛好劍術,成年後受《易經》影響,漸隱藏其鋒芒,顯示出儒雅之氣。他不與達官貴人交往,不在乎功名權力,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不為仕途忙,悠閒而自在。

  吳鎮十八九歲開始學習作畫,善畫山水、墨竹,他常遊蕩於青山綠水間,飽覽自然風光,大大開闊了其視野。他的畫風清潤,筆墨秀美,表達出一種深遠的意境。惲南田在《南田論畫》中說:「梅花庵主與一峰老人同學董源、巨然,吳尚沉鬱,黃貴蕭散,兩家神趣不同,而各盡其妙。」

  

  其實,吳鎮年輕時的畫作在當時是不被人看好的。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記載,以前吳鎮與盛子昭是鄰居,很多人知道盛子昭畫技出眾,都擠到他家出金帛請其作畫,而吳鎮家門庭冷清,其妻便拿此事說笑,吳鎮卻自信地說:「二十年後不復爾。」果真如此,二十年後,吳鎮的繪畫盡顯蒼茫古樸之氣,令其名聲四起。

  吳鎮畫山水師承董、巨,還兼馬遠、夏奎之所長,雖能繼承傳統技法,但也潛心研究,自成一派。他作畫格調簡約,下筆遒勁有力,用墨渾厚,頗有清曠悠遠之意,因此能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

  吳鎮的傳世作品有《漁父圖》《雙檜平遠圖》《洞庭漁隱圖》《嘉禾八景圖》《風竹圖》等。

  《漁父圖》為吳鎮63歲時繪製,表現了對漁父隱居山水之中的悠閒生活的嚮往。吳鎮創作此圖與元代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蒙古族作為元朝的統治階級,他們的政策導致許多文人有避世思想。而漁父的人生逍遙自在,這正是文人們所嚮往的,因此,他們寄託情感於漁父形象,創作出許多關於漁父的詩詞歌賦。在繪畫領域,吳鎮尤對漁父「情有獨鍾」。他的很多作品都以漁父為題材,通過描繪山水的蒼茫之感體現漁父的孤獨寂寞,而不對人物本身進行細緻刻畫。漁父雖然形象模糊,卻震憾人心,這是只有吳鎮能做到的。

  在《漁父圖》中,吳鎮用元代流行的「闊遠」構圖法,用一條寬闊的江水隔開兩岸,使畫面遠近相應,富有層次感。畫面中江水的大段留白,更能體現兩岸蘆草的筆墨層次。畫中山頂圓潤,蘆坡平緩,山石的紋理用披麻皴與點苔法繪製而成。畫中人物輪廓勾畫清晰,並以正面示人,散發出一種天然古樸的氣息。而空間結構連續延伸,則是元人繪畫獨有的特徵。

  除畫山水外,吳鎮還鍾愛墨竹,《風竹圖》就是其墨竹畫的代表作品之一。一枝竹子從畫紙的一端伸展出來,它的葉子被風吹到同一個方向,枝幹也隨風略彎,但身姿依然挺拔。吳鎮畫竹葉用側筆,竹干用中鋒刻畫,筆墨的輕重粗細富有很大變化,如畫中段竹干用纖細之筆,顯示出竹的柔韌性,正如吳鎮自己總結的:「畫濡墨淺深,下筆有輕有重,逆順往來,須知去就。」吳鎮作此畫並不強調寫實,而是要抒發一種竹子般清新脫俗的情懷,有「意到筆成」之意。話雖如此,但實際上作者必然胸有成竹,才能繪出此大氣之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