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書聖」

2024-10-04 04:45:3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提起書法,就不能不提王羲之。這位家喻戶曉的書法家幾乎成了中國書法的代名詞,後人尊稱他為「書聖」,他在書法上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讓他配得上這一殊榮。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山東琅琊,後居住在浙江會稽山陰,曾官至右將軍,所以也稱為「王右軍」。王羲之出身名門望族,自幼練習書法,後來走遍大江南北,博取眾家所長,草書學習張芝,楷書學習鍾繇,終於自成一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成就最高的要數行書,被稱為「王體行書」,飄逸又遒勁,激情但不蠻橫,將力道和韻味融會貫通,完美結合。

  王羲之的書法可謂開一代風氣,千百年來影響力有增無減。後人常將他與鍾繇和張芝並稱為書法界「三大巨匠」。

  王羲之對中國書法的影響,首先是在書體演變的關鍵時期將楷書、行書、草書推向全面成熟;其次,將書法技巧做了一個總結和融會,創出新的筆法;最後是打破了當時書法靜態美的主流,使得動態美被人們接受,極大地增強了書法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王羲之留下的作品很多,楷書代表作《樂毅論》《黃庭經》等;草書代表作《十七帖》《初月帖》《遠宦帖》《上虞帖》等;行書代表作有《姨母帖》《蘭亭序》《喪亂帖》《孔侍中帖》《快雪時晴帖》等,其中《蘭亭序》更被認為是書法史上的千古神品。黃庭堅曾經在《山谷題跋》中說:「《蘭亭序》草,王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覆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摹寫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會其妙處耳。」

  《蘭亭序》也稱《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是王羲之為朋友們的詩集所作的序言。353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日這天,王羲之與眾人在會稽山北面的蘭亭下集會,其中既有名士如謝安、孫綽、謝萬、支道林,也有王羲之的子侄獻之、凝之、渙之、玄之、徽之等,共計四十一人。此次集會是為了「修禊」(源自周代的一種習俗,在三月上旬的上巳節,人們要到水邊沐浴,以消災祛邪。後來將文人飲酒賦詩的集會也稱為修禊)。「修禊」結束之後,眾人又玩起了「流觴曲水」。具體玩法是這樣的:四十一位名士在蜿蜒的溪水兩邊列坐;書童在觴中斟酒,並將其放入溪水中,讓其順水漂下;當觴停下的時候,在誰面前誰就要作詩,若是作不出則要罰酒三杯。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作完詩之後,大家將這些詩匯集起來,因為王羲之既是本次聚會的組織者,本身也德高望重,所以人們推舉他為這些詩寫一篇序文。王羲之趁著酒興提起鼠須筆,在蠶紙上揮毫潑墨,一口氣寫下了後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相傳唐代時唐太宗得到了《蘭亭序》真跡,還曾令人臨摹數本,分別賜給親近的大臣。可能是唐太宗太喜愛這部作品了,將其列為自己的殉葬品,死後陪他一起埋入了昭陵。所以後人所見到的都不是真跡,而是摹本,這些臨本中公認最好的是「神龍本」,即馮承素的摹本。這個版本幾經流傳,乾隆年間被收入皇宮,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蘭亭序》全文共28行,324個字,通篇點畫相應,飄逸靈秀,剛柔相濟,變化無窮,行雲流水,節奏感強,無論在用筆、結構還是章法上,都達到了行書的至高境界,後人對他行書的評價是:「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用筆上,《蘭亭序》提筆和收筆恰到好處,下筆遒勁,力道十足,同時線條優美,富於變化。書法中的提筆和收筆,如同音樂中的律動,既是一門技巧,又能表現出作者的情感。《蘭亭序》中的提筆和收筆形式豐富,左重右輕,右重左輕,上重下輕,下重上輕,變化多端;同時筆畫的粗細和長短也不停在變,但都是因勢而變,並不顯得臃腫或者纖細,恰到好處更能增加行文的流暢自然。

  結體上,《蘭亭序》收放自如,變化多端。字體已經不再是隸書方正的形象,而是或修長,或渾圓,收放自如;同時字體極盡變化之能事,凡是出現過的相同的字,沒有一個結體相同的。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要數出現過的二十多個「之」字,這些不同的「之」字形態各異,有楷書寫法,非常工整,有草書寫法,流暢自然。或者舒展,或者緊湊,各不相同。但是,妙就妙在每一種寫法都不違和,都與上下字之間有內在的互動。

  章法上,《蘭亭序》布局從容不迫,氣韻流暢,和諧自然。字間距很小,行間距較寬,但是每一行之間距離有大有小,行內的文字又稍微左右搖擺,氣韻上下流動,毫無阻隔。仔細觀察,同一行字的中心相互呼應,重心能保持在一條線上,這樣的情況下,左右稍微參差不齊,也不影響整篇的和諧布局,反而這種小的變動更能增添趣味。相鄰的字不連筆,但收筆、提筆相互照應,像是紙下還藏著一層聯繫,給人一種意猶未盡又恰到好處的感覺。

  《蘭亭序》取得如此高的藝術成就,與它的「自然天成」分不開。通過《蘭亭序》,我們得以窺見當時東晉文人名士的思想境界。晉朝人追求思想解放的自由之美,喜歡把酒言歡,「放浪形骸」,無所顧忌,將自己與山水融為一體,這便是所謂的晉人風骨。《蘭亭序》中表現出來的空靈和隨意、豪放和灑脫,正是當時人們精神追求的體現。

  王羲之的草書受張芝影響比較大,張芝的草書屬於章草,字與字之間筆畫並不相連,王羲之在章草的基礎上進一步向今草過渡,最明顯的特徵便是相鄰兩個字可以相連,一筆寫出。王羲之的草書神采飛揚,字形看似隨意而為,卻是縱橫有度,筆法間流露出一種自然的和諧美,既滿足了中國人審美中的中和,又靈動飄逸,將個人的性情和自然山水的氣勢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展現出了草書嶄新的一面,對於草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王羲之的草書作品最初流傳下來很多,據說唐代初期僅收入內府的就多達兩千多件,但是後世多不知下落。我們今天熟知的王羲之草書作品有《十七帖》《初月帖》《遠宦帖》《上虞帖》等等,其中《十七帖》最為出名。因為長卷開頭的兩個字是「十七」,得名《十七帖》。此長卷中共有草書134行,一千餘字,另外有楷書4行,共20字。《十七帖》在唐代便有摹刻本,現在傳世的版本中宋拓本水平最高。

  《十七帖》中的草書風格平和,非常規矩,透露出一股典雅的君子之風。南宋的朱熹曾評價說:「從容衍裕,氣象超然。」

  用筆上講,《十七帖》中的筆法方圓相容,圓筆中含有方筆的遒勁,轉筆雖不猛烈,但婀娜中藏有剛健,行筆動靜結合,恰到好處,那些初學草書的人幾乎都要將《十七帖》作為入門的臨摹品。

  結體上講,點的運用非常巧妙,並不強求連筆,而是因勢而變,與別的筆畫照應,讓整個字變得活起來;整體上看,字體平衡端正,但是從每個字來看,或左重右輕,或字體傾斜,通過局部的不穩定使整篇作品不乏味,同時又達到整體均衡的效果;鬆緊有度,一些字故意收緊,一些字故意放開,還有時候會使用很誇張的筆法,使得作品有一種節奏感;個別字不用連筆,單獨拿出來甚至都不能稱之為草體,但是放到全篇中並不違和,而且相當自然,草書本就講究因勢而變,順其自然,這樣大膽的處理明顯出自大師自信的手筆。

  章法上講,書帖中的字大多是獨立的,雖然字不相連,但是氣韻始終貫通,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都有一種流淌著的氣勢存在。唐太宗評價說「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在後世的草書作品中,作者多用字與字之間的連接來表現這種氣韻貫通,而王羲之則是運用看不見的連筆、每個字筆畫的粗細搭配、相鄰字之間的體態和大小來實現的,境界明顯要高一個層次。《十七帖》中字與字連筆不多,但是每一次相連都是有道理的,下筆乾淨利落,簡潔凝練,絕不拖泥帶水。

  宋代的蘇軾認為王羲之草書的最大特點是「飄逸」。他在自己臨寫的書帖後面寫道:「此右軍書,東坡臨之,點畫未必皆似,然頗有逸少風氣。」明代著名的書法家董其昌擅長草書,主張向古人學習,他臨寫了《十七帖》中的《逸民帖》,趣味頗為相似;明代的書法家王鐸更是把王羲之的草書當作主要研究對象,留下了大量臨習作品。

  東床

  據《世說新語·雅量》記載:晉朝時,太傅郗鑒的女兒郗璿正值妙齡,待字閨中。郗鑒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子侄長得都很英俊,便想與王導結兒女親家。王導聽說後也大為滿意。於是有一天,郗鑒派了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給王導的親筆書信來到王府。王導見過信後對門客說:「我的幾個子侄都在東廂房呢,請你任意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後,趕回郗府,回覆說:「王丞相的幾個子侄長得都很不錯,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打扮得很隆重,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露著肚皮躺在東床上,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鑒很高興地說:「就選那個袒腹東床的做女婿。」郗鑒後來了解到,東床青年就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璿嫁給了他。

  隨著王羲之名滿天下,這個故事也不脛而走,「東床」從此成為對女婿的稱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