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珠玉王獻之

2024-10-04 04:45:4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王羲之之後,緊接著出現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另外一位大家王獻之。

  王獻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也跟父親一樣,入朝為官,因為受當時大臣謝安的器重,先後出任長史、太守、中書令等官職,也因此得了個外號「王大令」。王獻之仕途上的成就不如其父親,但在書法上,兩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是不相上下。王獻之精通楷書、行書、草書和隸書,書法自成一家,與父親齊名,世人常將他們父子合稱為「二王」。

  王獻之在很小的時候便表現出超強的書法天賦,五歲時便跟隨衛夫人學習書法。他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回練字,王羲之悄悄來到他身後,趁他不備去抽他手中的毛筆,結果沒有抽出來,王羲之當即感慨地說:「此兒後當復有大名。」王羲之見他有天賦,便寫了《樂毅論》給他臨習,王獻之日夜臨習,寫出的楷書中頗有王羲之的神韻,唐代張懷瓘評價說:「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

  王獻之同王羲之一樣,擅長各種字體,而他的楷書筆墨疏秀而骨正,結體新奇而嚴謹,風神瀟灑俏麗;行草用筆偏瘦勁,縱逸超妙,如天馬行空,游弋自在,表現了一種風神俊邁、無拘無束的情懷,這一點上與王羲之書法中的含蓄美不同。沈尹默曾經在《二王法書管窺》中對他們做了這樣的比較:「視觀大王(王羲之)之書,剛健中正,流美而靜;小王(王獻之)之書,剛用柔顯,華因實增。」王獻之在用筆上,比王羲之要更簡略、更舒展、更有奇態,行筆瀟灑,不太講究含蓄,而是直抒胸臆。唐代的李嗣真在《書後品》中說王獻之:「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翻濤簸岳,故謝安石謂:『公當勝右軍。』」無論是張懷瓘,還是李嗣真,他們所處的年代離「二王」並不遙遠,他們所見到的二人作品也多是真跡,所以他們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

  王獻之只活了短短的四十二年,同王羲之一樣,流傳下來的作品無一真跡,都是後人的摹本和拓本。其中,楷書代表作有《洛神賦十三行》,行草代表作有《鴨頭丸帖》《廿九日帖》《十二月帖》《地黃湯帖》《東山帖》《鵝群帖》等。

  《洛神賦十三行》是王獻之的楷書代表作品,也是王獻之最有名的作品,被公認為「天下小楷第一」,王獻之便是憑這幅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洛神賦十三行》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與王獻之在其中投入的情感有莫大的關係。王獻之與表姐郗道茂青梅竹馬,婚後二人舉案齊眉、恩愛異常,但不到一年他就被迫休了妻子,娶了簡文帝司馬昱的女兒。所以王獻之一生好寫此賦,很有可能是藉此表達他對前妻的無盡思戀之情。

  據說王獻之寫在麻箋上的《洛神賦》,流傳到唐代的時候已經殘損,不得見全貌。到了宋代,除麻箋版本之外,又多了一個硬黃紙版本,應該是唐代的臨摹作品。這兩個版本都只有十三行,所以又稱為《洛神賦十三行》。賈似道得到《洛神賦十三行》的麻箋版本後,令人分別刻在兩塊石碑上,刻在水蒼色端石上的被稱為「碧玉十三行」,刻在石英石上的被稱為「白玉十三行」。麻箋真跡後來被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得到,而「碧玉十三行」刻碑於明代萬曆年間在杭州西湖邊上的賈似道府邸遺址出土,清代時被收入皇宮,現在藏於首都博物館。

  《洛神賦十三行》共有250字,是成熟的小楷作品,體勢秀逸,筆致灑脫;筆法上講,外柔內剛,力道遒勁,秀美且飄逸;結體上講,勻稱端莊,大氣舒展,律動感呼之欲出;布局上看,字字之間相互照應,通篇氣韻貫通,不拘一格,揮灑自如。清代楊賓稱讚道:「字之秀勁圓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廣川書跋》也稱讚《洛神賦十三行》:「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為主客,趣向整嚴,非善書不能。」

  

  《洛神賦十三行》與之前楷書很大的一點不同在於隸意全脫。楷書自從漢末出現以來,先後經過鍾繇、王羲之的改革,去除隸書痕跡,但在王羲之的楷書代表作《黃庭經》中,我們仍舊能看到隸書書風存在。而王獻之的楷書作品中已經見不到隸書的痕跡,楷書徹底有了自己的模樣。

  《中秋帖》是王獻之「一筆書」的代表作,筆勢連綿不絕,宛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書斷》中給出的評價是:「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清代乾隆皇帝酷愛書法,他在自己臥室旁邊專門設置了一間小暖閣,珍藏了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最高水平的名帖,以供隨時觀賞,這個暖閣被乾隆皇帝命名為「三希堂」,而藏於此閣內的三幅書帖則被稱為「三希帖」,其中一幅便是王獻之的《中秋帖》,另外兩幅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如今《中秋帖》藏於故宮博物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