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草書集大成者
2024-10-04 04:45:2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東漢時,草書發展迅速,人們更重視筆畫的流暢和律動,以及相鄰字之間氣韻的傳遞和銜接。這時出現了書法史上的一位大家,也就是東漢草書的集大成者張芝。
張芝,字伯英,敦煌人,自幼喜歡書法,刻苦練習,篆書、隸書、章草都很擅長,最終他集眾家之所長,開拓創新,在章草的基礎上創立了今草。唐代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價張芝:「學崔、杜之法,溫故知新,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
今草最大的特點在於,字與字之間不再是獨立的,而可以連筆一起寫出來。這個在今天看來已經習以為常的事實,在當初卻是具有開創性的,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一旦突破了字與字之間的這層關係,書法的藝術性就大增,後來的狂草也是完全建立在連筆的基礎之上的。此外,今草與章草相比,隸書的痕跡已經基本沒有,更講究行筆的流暢和傳遞出的氣韻,將筆畫中蘊含的律動感更充分地表現出來。張懷瓘在《書斷》中誇獎張芝的今草,寫道:「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若懸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之狀,神化自若,變態不窮。」
今草一經面世,立即在社會上引起轟動,得到了廣泛的讚譽,甚至在文人階層掀起了一股草書熱潮,一時間學習草書變成一件時髦的事情。張芝更是不惜放棄仕途,將全部精力投入草書,這一點也引得很多當時的文人效仿。和張芝同時代的趙壹這樣描述當時人們學習草書的熱情:「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出血,猶不休輟。」
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應,究其根本,一是草書尤其是今草本身的藝術魅力,二是當時社會大環境的作用。東漢末期,社會動盪加劇,人們在痛恨統治黑暗的同時,越來越反感為統治服務的儒家學說,想要打破禁錮,於是人們著迷於草書中表現出的自由。
人們對今草的狂熱追求與當時的正統思想是相違背的,很多士大夫紛紛出面批評草書是沒用的東西,沉迷其中更是不務正業。這些批評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數趙壹,他還特意寫了一篇《非草書》來批評那些狂熱學習草書的年輕人。而這篇《非草書》成了中國書法史上第一篇書法論文,也算是具有開創性。趙壹的這種守舊觀念雖然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但是不能阻止草書的發展。草書繼續在各階層中被狂熱追捧,一直名家輩出,經久不衰。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關於張芝,後人推崇他為「草聖」,但是關於他的爭議也一直沒有中斷過。張芝沒有明確的作品傳世,很多作品掛在他的名下,但真偽存疑,唯一可信度較高的作品還不是用今草寫成的,而是章草,這就讓人懷疑今草到底是不是他創立的。
毛筆
毛筆作為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先秦以前,筆沒有統一的稱呼,比如楚國稱其為「聿」,燕國稱其為「拂」,而秦國稱其為「筆」。「筆」從字形看,就是竹子下方插上毛。
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國時期古墓中出土了我國迄今最早的毛筆。這支筆筆桿用竹子製作,筆頭用的是兔毛,筆頭安插在筆桿末端,同今天的毛筆沒有多大區別。
毛筆有多種分類。按照筆毫的軟硬,毛筆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按照筆鋒的長短,毛筆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按照尺寸,毛筆又分為大中小三類;按筆頭原料,毛筆又可分兔毫、羊毫、狼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