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與騷動》:一個故事講了四遍
2024-10-04 04:44:04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威廉·福克納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他一生共出版了19部長篇小說、120多篇短篇小說、2部詩集及1部喜劇。他的小說作品絕大多數以美國南方為背景,並為家鄉密西西比州虛構了一個名叫「約克納帕塔法」的縣,長篇小說中就有15篇的故事發生在這個縣。此外,其他4部長篇除了《一個寓言》的背景是歐洲,另外3部是以美國南方為背景的。福克納以其「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深刻地展現了美國南方150多年的社會歷史,他被視為美國「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
福克納同時還是20世紀西方意識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最知名的也是他最愛的一部作品《喧譁與騷動》,被視為與《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並列的意識流小說的傑作之一。
《喧譁與騷動》的題名出自於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在第5幕第5場中麥克白獨白:「人生如夢如幻,如一場拙劣的戲。如愚人自娛,到處是喧譁與騷動,卻毫無意義。」小說講述的也正是這麼一個充滿著「喧譁與騷動」的痴人的故事。它的敘事方式很奇特:作者採用多角度的敘事方法,依次讓班吉、昆丁、傑生與康普生家的女傭迪爾西充當敘述者,講述了女孩凱蒂的命運,使得故事情節既全面又強調了可重複的部分。此外,班吉是一個白痴,以一個白痴的自述為故事開頭,這是文學史上的第一例。迪爾西的敘述角度是作者本人的角度,她的部分是全書的總結。在這一天,小昆丁離家出走了,迪爾西帶著班吉去教堂做復活節禮拜。故事的結尾,目睹了康普生家族盛衰的迪爾西引用《聖經》里的話:「我看見了始,我看見了終。」她的忠誠、善良、頑強與前三個地位優越的敘述者的病態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全書的主題由此得以彰顯出來。
大量運用意識流手法刻畫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重要特色之一。福克納這麼做,不僅揭示了人物們的內心世界,而且突出了他們的病態,塑造了與人物的身份、性格、命運非常契合的形象。
福克納還採用了「神話模式」來架構這一故事。所謂「神話模式」,就是使得故事的整體與人們熟知的某個神話故事平行。《喧譁與騷動》的故事結構以基督受難的典故為原型。小說的第一、第三、第四部分的自述時間是相近的,第三部分的正式標題為「1928年4月6日」,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別是4月7日和4月8日。4月6日至8日這3天,恰好是基督受難日到復活節。第二部分,昆丁的講述時間是1910年6月2日,這是他自殺的當天,而6月2日又正好是基督聖體節的第8天。福克納把這一家子的故事與基督牽扯起來,以神聖、仁愛的基督教教義反諷了這一家族的自私和墮落。
意識流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指出人的意識活動既是理性的、自覺的,又是無邏輯的、非理性的,是一種交雜了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思想之「河流」。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興起於英、法、美等國的一種現代主義文學流派。意識流小說側重描寫人的意識變化過程,打破了傳統小說以敘事為主的模式。在創作技巧上,意識流小說的時間概念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非物理時間。通常認為,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是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他出版於1913年底的《追憶似水年華》是意識流的開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