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外國繪畫史> 一條魚,一個世界

一條魚,一個世界

2024-10-04 04:39:32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讓·西梅翁·夏爾丹於1699年出生於巴黎,父親是製造撞球桌的木工。夏爾丹幾乎一生都在這座城市中度過,先跟幾個歷史畫家學作畫,後來成為聖呂克學院的教師。

  夏爾丹的創作總與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可能是因為他出身於普通人家。他對荷蘭畫家維米爾的作品情有獨鍾,因為維米爾的作品也常取材於市民生活,給人帶來溫馨、舒適的感受。

  1728年,夏爾丹以靜物作品《鰩魚》和《冷餐檯》作為入會作品,成功地榮升為皇家繪畫和雕塑學會的成員,作品《鰩魚》更讓他獲得了美術院士的光榮稱號。

  《鰩魚》描繪了廚房一角的景象:案台上堆滿了雜物,有水罐、酒瓶、鍋鏟等用具,還有大蔥、海鮮等食物;中間顯著的位置上掛著一條很大的鰩魚,把貓都吸引過來了,貓貪婪地望著這些食物。

  畫面中的物體以靜態的形式呈現,讓人看上去一目了然。夏爾丹不但重視外形刻畫,更重視色彩運用。他在用色上有時層層鋪,有時塗得厚重,使物體看上去像浮雕,生動而逼真。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投入了很深的情感,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了觀眾。

  曾經有位畫家說夏爾丹在用色上十分巧妙。夏爾丹聽後不但不高興,反而告訴他自己從不用顏色作畫,顏色雖然重要,但在畫中融入感情猶如錦上添花。夏爾丹就是善於投入感情的畫家,即使把同樣的東西畫上三五回,每一回都能呈現出不一樣的意境,原因就在於他每次表達的感情不同。他的《鰩魚》就是這樣借畫抒情的作品。

  夏爾丹的作品多以市民生活為題材,重視構圖的和諧統一與光色的柔和轉換,還重視人物的神態與內心世界。他喜愛描畫室內靜物,如瓜果蔬菜、鍋碗瓢勺,這些題材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帶有十足的親切感,並與人們熱愛生活的情感產生共鳴。類似的作品還有《紙牌屋》《葡萄與石榴》等。

  夏爾丹這種樸素真摯的畫風來源於他的不懈努力。儘管他早期以靜物畫出名,到了後期卻開始轉向肖像畫。作品主題仍來自於普通家庭,只不過把普通的物體換為普通的人,如兒童及廚房女傭等。

  《午餐前的祈禱》記錄了歐洲家庭吃飯前的一種習俗。所有人都要先做一番禱告,再開始用餐,這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畫家用褐色做主色調,再加入棕紅、深藍、白等顏色,明暗形成鮮明對比。人物形象樸實自然,把一個普通家庭和諧溫馨的祈禱場面描繪得極其到位,真正實現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狄德羅在觀賞夏爾丹的畫時說:「讀別人的畫我們需要一雙訓練過的眼睛,看夏爾丹的畫,我們只需保持自然給我們的眼睛。」這幅畫就是如此,就連國王路易十五看到這幅畫時,都目不轉睛地細細品味,大概他能從這樸實無華的生活中品味出一些人生真諦。

  《戴眼罩的自畫像》是夏爾丹79歲時創作的,是個人形象的真實記錄,既沒有美化,也沒有醜化的痕跡。在他的黑框眼鏡下,我們看到他那炯炯有神的雙目中流露出的平靜、從容與自信。他外貌平凡,但內心堅定,這使我們不由得把他與作品聯繫起來。

  

  1756年,夏爾丹又開始了靜物創作。由於視力下降,他改油畫為粉筆畫。在他的粉筆畫中,色彩一般都是溫暖的土壤顏色,儘管顏色不夠豐富鮮艷,但光線採用散射的方式,人物輪廓和質感都有很大的改觀,因此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