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上的寺院——婆羅浮屠塔
2024-10-08 17:06:3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婆羅浮屠塔」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山丘上的寺院」,它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修建在一個小山丘上。這裡距離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400千米,距離日惹市30千米。
婆羅浮屠塔修建於8世紀,當時夏連特王朝統治者決定皈依大乘佛教,為了表示虔誠,也有一說是為了供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決定修建一座舉世無雙的佛塔。為了修建這座佛塔,人們搬運了大約225萬塊岩石,其中底層的岩石每塊就有1噸重。據說動用的奴隸超過10萬,其他能工巧匠不計其數,工期七八十年。
婆羅浮屠塔又被稱為「千佛壇」,因為式樣的原因,也被稱為「印尼的金字塔」。婆羅浮屠塔非常雄偉,外形像金字塔,但是每一層之間呈階梯狀,上下共分九層。九層中上面三層呈圓形,下面的六層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圓形,看上去更接近方形,但並沒有直角,可能是一種建築樣式上的創新,也可能僅僅是為了方便信徒們繞著走。
其實說下面是六層並不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下面五層加上一個台基。台基之上的五層,每一層都有圍牆,形成走廊,裡面到處是繁複的雕刻,內容多以表現佛陀生活為主。上面三層則豎立著鐘形的佛塔,其中第七層有32座,第八層有24座,第九層有16座,共計72座。這些佛塔都有佛龕,裡面供奉著真人大小的佛像。據說摸到這些佛龕內的佛像會給人帶來好運,所以會有很多人向裡面伸手祈福。頂層的主佛塔呈鐘形,氣勢磅礴,直徑將近10米,據說最初有42米高,後來被雷擊中,只剩下約35米。
婆羅浮屠塔迴廊和欄杆上的浮雕是一大特色。據統計,婆羅浮屠塔共有浮雕2500幅,全部展開長達4000米。這些浮雕多取材於佛教歷史,很多都是關於佛祖生前的故事,比較有名的是「佛祖降臨」。在一組浮雕中,佛祖先是跟天神在一起,做好了降臨世間的準備,之後出現了他的母親,這位母親夢見了自己的兒子,並且知道他將成為世間的拯救者。在第一層到第五層的迴廊浮雕中,還保留著珍貴的佛教經典作品《佛傳》《本生事》《華嚴五十三參之圖》等。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這些浮雕還大量反映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生產和風俗,還有一些栩栩如生的動物,如大象、孔雀、獅子,以及豐富的熱帶植物和水果。正是因為其豐富性,這些浮雕被稱作印尼「石塊上的史詩」。
婆羅浮屠塔上的佛像雕刻也是一大看點,這些雕刻共有432座,大都跟真人一般大小,盤腿打坐。這些佛像的朝向一律向外,並且每個方位的佛像動作不一樣,其中的蘊意也不一樣。東邊的佛像左手放在膝蓋上,右手指向地下,這個姿勢表示是在降魔,象徵著通過降魔悟得道理;南邊的佛像手臂下垂,手掌向外翻;西邊的佛像同樣手臂下垂,但是兩隻手疊放在一起;而北邊的佛像左臂舉起,右臂向外。
不僅僅是佛像如此講究,在婆羅浮屠塔佛教徒的出入方向也有規定,一般是從東邊進入,按照順時針繞行,最終抵達塔頂。這樣走寓意人類一步步戰勝困難,抵達完美世界。
婆羅浮屠塔儘管如此宏偉,如此有聲勢,在歷史上還是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伊斯蘭教逐漸傳入印尼,佛教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婆羅浮屠塔的地位也大不如前。加上婆羅浮屠塔周邊有四座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及叢莽慢慢將婆羅浮屠塔掩埋,時間一久,人們也就忘了這處遺蹟。直到1814年,當時英國駐爪哇總督發現了這座佛塔,它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人們清理了雜草、碎石和火山灰,將這座塔的全貌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漫長的清理和修復工作也由此展開。
我們今天所見的最上層三個圓台是20世紀初荷蘭考古學家修復的。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一項呼籲,要求各國考古工作者提供幫助,解決婆羅浮屠塔面臨坍塌的危險。最終有27個國家提供了幫助,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對婆羅浮屠塔進行修復,將一些不在原來位置上的石塊復位,前後共挪動過了超過100萬塊石頭。20世紀90年代初,婆羅浮屠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