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建築史> 「皇家第一寺院」雍和宮

「皇家第一寺院」雍和宮

2024-10-08 17:04:3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內城的東北角,它原來是明代的內官監官房。清代康熙帝在這裡建造府邸,並賜予皇四子胤禛,後來胤禛晉升為「和碩雍親王」,貝勒府也就隨之成為雍親王府。胤禛繼承皇位,成為雍正皇帝後,因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於是賜名「雍和宮」,作為自己遊玩時臨時居住的行宮。「雍和宮」的名字也從此正式確定下來。1735年,雍正皇帝駕崩,乾隆即位,他將父親雍正皇帝的梓棺安放在雍和宮內,後來又將棺槨移走。1744年,乾隆皇帝將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其實,在這之前的近十年裡,雍和宮中的許多殿堂已經成了藏傳佛教喇嘛頌經的地方。

  1983年,國務院將雍和宮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可以說雍和宮是中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雍和宮由五進大殿組成,它們分別是天王殿、雍和宮大殿、永佑殿、法輪殿和萬福閣。整個布局從南向北逐漸縮小,而殿宇則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具有漢族、滿族、蒙古族和藏族等多種特色。

  雍和宮最南面是大門和一座巨大的影壁,還有一對石獅,東、西和北面各有一座牌樓,穿過北面的牌樓向里走,是一條長長的輦道,由方磚砌成,兩邊綠樹成蔭。穿過輦道,便是雍和宮的大門——昭泰門,東、西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鼓樓旁邊有一口大銅鍋,重八噸,相傳曾用來熬臘八粥。再向北便是八角碑亭,亭中的碑文記載著雍和宮的歷史,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

  【圖25】鳥瞰雍和宮

  在兩座碑亭中間的正北面,是雍和門,上面懸掛的「雍和門」大匾是乾隆皇帝親手書寫的。進入雍和門就是天王殿,殿前有造型生動的青銅獅子,殿內正中是彌勒菩薩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地坐在金漆雕龍寶座上。大殿兩側是四大天王的彩色塑像,他們都腳踏鬼怪,栩栩如生。彌勒塑像後面是腳踩浮雲、戴盔披甲的護法神將韋馱。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天王殿北面,穿過御碑亭,是雍和宮大殿,主殿原名銀安殿,是當初雍親王接見文武官員的場所,改建後,相當於寺院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三世佛像,銅質的,近2米高。正北面是一組佛像,有三座,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藥師佛,右邊是阿彌陀佛,這三座佛是橫向空間世界的三世佛,各地大雄寶殿多供奉這樣的橫三世佛。除此之外,在殿內東北角,供奉著觀世音立像,西北角供奉著彌勒佛立像。殿中兩邊端坐著十八羅漢。

  在雍和宮大殿的東、西兩端,分別有密宗殿、藥師殿、講經殿和數學殿,被稱為「四學殿」。

  最北邊的大殿則是萬福閣。萬福閣高25米,有飛檐三重。閣內巍然矗立著一尊高18米的彌勒佛,由名貴的白檀香木雕刻而成,是七世達賴喇嘛的進貢禮品,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萬福閣東面是永康閣,西面是延綏閣,兩座樓閣有飛廊連接,像是仙宮樓闕,具有遼金時代的建築風格。

  值得一提的還有雍和宮的琉璃瓦。雍和宮主要殿堂的琉璃瓦原為綠色,雍正駕崩後,因在這裡停放靈柩,則將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也誕生在這裡,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的規格一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