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紀曉嵐年表
2024-10-03 22:14:41
作者: 何香久
清世宗憲皇帝胤禛雍正二年甲辰 1724年 一歲
生於河間府獻縣崔爾莊。
雍正五年丁未 1727年 四歲
受業,師交河老儒及孺愛。
雍正十二年甲寅 1734年 十一歲
父容舒官戶部,隨父入京師。
雍正十三年乙卯 1735年 十二歲
師著名學者李穆堂(紱)、方望溪(苞),從兩先生游。
高宗純皇帝弘曆乾隆三年戊午 1738年 十五歲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受經學於董邦達,復返獻縣,與從兄紀昭、紀易讀書崔爾莊三層樓上。
乾隆四年己未 1739年 十六歲
回京師。與東光李雲舉、霍養仲同讀書生雲精舍。
乾隆五年庚申 1740年 十七歲
自京師歸,應童子試。是年,兄紀晫(晴湖)為娶東光馬氏。
乾隆八年癸亥 1743年 二十歲
讀書於外舅馬周錄家。十二月,長子汝佶生。
乾隆九年甲子 1744年 二十一歲
應河間試,拔為第一名秀才。
乾隆十二年丁卯 1747年 二十四歲
順天鄉試,以第一名解元奪魁。九月十三日,次子汝傳生。
乾隆十三年戊辰 1748年 二十五歲
會試下第。是年納郭彩符為侍姬。
乾隆十九年甲戌 1754年 三十一歲
四月三十日會試中式第二十二名,廷對奏策,列前十卷,進以二甲第四名。改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二十年乙亥 1755年 三十二歲
聘戴震於家任塾師,主持刊行震之所著《考工記圖注》。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 1756年 三十三歲
扈從乾隆皇帝駐蹕熱河避暑山莊。纂修《熱河志》。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 1757年 三十四歲
散館一等,授編修,洊擢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 1758年 三十五歲
大考二等七名,充武英殿纂修。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 1759年 三十六歲
奉命典試三晉,充任山西省鄉試正考官。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 1760年 三十七歲
充任國史館總纂,並充會試同考官。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 1761年 三十八歲
充京察一等,以道府記名。充庶吉士小教習,《方略》館總校。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1762年 三十九歲
充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十月十八日,赴福建學政任。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 1763年 四十歲
十一月初六日,擢翰林院侍讀學士。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1764年 四十一歲
自閩歸奔父喪。丁憂,於崔爾莊築對雲樓。
乾隆三十年乙酉 1765年 四十二歲
長子汝佶中舉人。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 1766年 四十三歲
續修族譜。九月二十七日,三子汝似生。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 1767年 四十四歲
春,服闕,攜家赴京師,住錢香樹(陳群)宅。充三通館提調兼纂修。十月初四,署日講起居注官。十一月十四日,授左春坊左庶子。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 1768年 四十五歲
二月,補貴州都勻知府,加四品銜,留庶子任。四月,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六月二十四日,任江南鄉試副考官。七月,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獲罪,有旨籍其家,因漏言獲罪。九月,被發遣烏魯木齊軍台效力。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 1769年 四十六歲
謫戍烏魯木齊,為戍所印務章京,鞅掌簿書。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 1770年 四十七歲
十二月,乾隆皇帝恩命召還。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 1771年 四十八歲
二月,治裝東歸。時雪消泥濘,必夜深地凍而後行,旅館孤舍,晝長多暇,乃追述風土,兼敘舊遊,自巴里坤至哈密,得詩一百六十首,因命曰《烏魯木齊雜詩》。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 1772年 四十九歲
重任庶吉士小教習。三月三十日,侍姬郭彩符卒。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 1773年 五十歲
二月,詔開《四庫》館,大學士劉統勛以紀昀名首薦。八月十八日,任《四庫全書》總纂官。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 1774年 五十一歲
五月十四日,為獎掖私人獻書,乾隆皇帝賞藏書家鮑士恭、范懋柱、汪啟淑、馬裕四家《圖書集成》各一部,紀曉嵐、周厚堉、吳玉墀等《佩文韻府》各一部。七月,奉敕編纂《四庫簡明書目》。九月,鹽山縣民王峋遣兄投送字帖案,供詞牽扯紀曉嵐,幸未獲咎。十二月,長子汝佶與債家涉訟,紀曉嵐降三級留任,仍令在館辦理總纂事務。
乾隆四十年乙未 1775年 五十二歲
吏部請除翰林院侍讀學士,紀曉嵐無名。上以其於《四庫全書》盡力裒輯,命一體列名。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 1776年 五十三歲
正月,擢侍讀學士。二月,調侍講學士。充任文淵閣直閣事,日講起居注官,《勝朝殉節諸臣錄》總纂。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 1777年 五十四歲
館臣校書錯誤應議,以特旨免。授京察一等。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1778年 五十五歲
第一份《四庫全書薈要》告竣。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 1779年 五十六歲
三月,擢詹事府詹事。四月,擢內閣學士,總理中書科,兼禮部侍郎,至是出翰林。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 1780年 五十七歲
奉旨纂修《歷代職官表》。因校書訛誤,被記過三次。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 1781年 五十八歲
二月初六日,與仲春經筵。二月十六日,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呈進御覽。十二月六日,第一份《四庫全書》告成。是年,充任殿試讀卷官。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 1782年 五十九歲
正月,《四庫全書》第一份、《四庫全書薈要》第二份均抄成。七月《四庫全書》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抄成。是年授兵部右侍郎,仍兼直閣事,破改任不開缺之先例。充《河源紀略》纂修。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 1783年 六十歲
轉兵部左侍郎。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1784年 六十一歲
會試屆期,充任副總考官,得士百有十人。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四子汝億生。
乾隆五十年乙巳 1785年 六十二歲
正月初六日,與千叟宴。正月,晉左都御史。因員外郎海升毆死其妻吳雅氏一案,檢驗失實,著交部議處。旋即臣議鐫職,詔改革職留任。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 1786年 六十三歲
六月,御史曹錫寶劾和珅家奴服用奢侈,恐有倚借主勢。上疑紀曉嵐因上年員外郎海升案圖謀報復和珅。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 1787年 六十四歲
正月,遷禮部尚書,充經筵講官。四月二十日,充殿試讀卷官。管鴻臚奪印鑰。十月,帶應罰前往熱河校勘文津閣書各員到避暑山莊校書。是年,險以《諸史同異錄》罹罪。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 1788年 六十五歲
四月,續抄《四庫全書》三份成,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十月,再赴熱河校書。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 1789年 六十六歲
五月,再返熱河校書。八月初九日,賜紫禁城乘馬。九月二十日,任武會試正考官。著《灤陽消夏錄》六卷。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 1791年 六十八歲
正月二十九日,再調左都御史。七月,因揚子《法言》一書校誤,再次獲咎,申飭議處。侍姬明玕卒。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 1792年 六十九歲
三月,率員到熱河校文津閣書。八月,復遷禮部尚書,仍署左都御史。是年,著《槐西雜誌》四卷。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1793年 七十歲
充殿試讀卷官。撰《姑妄聽之》四卷。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 1794年 七十一歲
冬,結識朝鮮冬至正使、詩人洪良浩。
乾隆六十年乙卯 1795年 七十二歲
署左都御史。勘會試卷,復充殿試讀卷官。是年,馬夫人歿。
清仁宗睿皇帝顒琰嘉慶元年丙辰 1796年 七十三歲
正月,與千叟宴。三月初六日,任會試正考官。得士一百四十八人。六月初一日,調兵部尚書。十月十四日,復調都察院左都御史。
嘉慶二年丁巳 1797年 七十四歲
八月二十日,復遷禮部尚書。
嘉慶三年戊午 1798年 七十五歲
五月,扈從灤陽。是年,著《灤陽續錄》六卷。
嘉慶四年己未 1799年 七十六歲
二月初九日,充任《高宗實錄》館副總裁官。四月二十日,任殿試讀卷官。十月初六日,為武會試正考官。
嘉慶五年庚申 1800年 七十七歲
門人盛時彥刊行《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凡二十四卷。
嘉慶六年辛酉 1801年 七十八歲
四月十五日,為正使,持節齋冊印,晉封瑩嬪候氏為華妃。十一月初八日,充《大清會典》副總裁。
嘉慶七年壬戌 1802年 七十九歲
三月六日,充任會試正考官。
嘉慶八年癸亥 1803年 八十歲
奉旨續補《四庫全書》內高宗純皇帝詩文。署兵部尚書,授教習庶吉士。七月,上孝淑皇后奉安事宜,陳奏失詞,部臣議鐫職,詔改革職留任。
嘉慶九年甲子 1804年 八十一歲
二月十五日,因《實錄》內抬寫之處訛繕一字,軍機大臣奏將各總裁及纂修等官交部嚴議,加恩改交部議處。
嘉慶十年乙丑 1805年 八十二歲
正月初六日,奉旨調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二月,賜奠華妃于田村,感風寒。又充先醫廟承祭大臣,力疾往。歸,乞假,仍與禮曹辦論公事不輟。二月十四日酉時,卒於家。二月十五日,嘉慶皇帝頒《恩綸》,稱「紀昀學問淹通,辦理《四庫全書》始終其事,十有餘年,甚為出力。由翰林遊歷正卿,服官五十餘載,本年正月甫經擢襄綸閣,晉錫宮銜。遽聞溘世,深為軫惜。加恩賞陀羅經被,派散佚大臣德通帶同侍衛十員前往賜奠,並賞廣儲司庫銀五百兩,經理喪事。其任內降革處分,悉於開復。應得恤典,該衙門查例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