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22:13:55 作者: 何香久

  明清兩朝,鄉試、會試第三場都要試策,試策的內容,不外乎經、史、時務三大類,尤其是時務題,是與當前形勢與問題密切相關的考題。比如兵、農、刑、禮、吏治、河防、工賑、教育等等,每次試策題多則五道,少則三道,要求關切事理、言之有物。乾隆十九年(1754),紀曉嵐參加會試,所試策問是關於黃河流域的治水問題,因為那幾年黃河下游水患頻有發生,按說這是個很貼近社會現實的命題。但乾隆皇帝對這道策問卻十分不滿,下旨指斥出題的大學士孫嘉淦、陳士倌:「策問時務,用覘士子學識,主試官不當以己見立說。上年順天鄉試,問黃河北行故道。今春會試,問黃河下流。皆孫嘉淦、陳士倌一己私見,究亦空言無補,若以此為去取,將啟士子窺探迎合附和之弊,其漸尤不可長。嗣後有似此者,必治其罪[3]!」

  乾隆皇帝對這道策問不滿意,主要原因不是說這道題題路狹窄,容易讓聰明的考生堵上,而是這道時務題太不合「時宜」,出題的考官又太不識「時務」——皇帝一直在為黃河下游水患的事一籌莫展,考官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這樣的題,等於是讓皇上難堪。所以皇帝心裡十分惱火。

  陳士倌是紀曉嵐乾隆十九年會試的座師,紀曉嵐本人也是參加會試的親歷者,對這件事情的教訓牢記在心,他從當考官那天起,每一次出題都小心謹慎,反覆揣摸,不敢出一丁點差錯。乾隆己卯山西鄉試,紀曉嵐出策問三道;乾隆甲辰會試,他出策問五道;嘉慶丙辰會試,他出策問五道;嘉慶壬戌會試,他出策問五道。這些選題,皆圍繞著經、史及音韻、訓詁、詩學等兜圈子,而遠離社會現實,不沾一點「時務」的邊兒。

  沒想到這最後一次做考官,讓他遇到了一場麻煩。在還沒有發榜以前,外邊就已經有人傳揚前幾名的名字了。這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御史密奏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十分惱火,立刻派人追查誰走漏了消息。一時間,參與這場會試的大小官員,無不人人自危。紀曉嵐想,這一路追查下來,不知有多少人要株連下獄。而且不管問題出在誰身上,他這個正考官的責任都推不掉。思之再三,他拿定了一個主意。

  這天嘉慶皇帝召見紀曉嵐,查問科場泄密這件事,紀曉嵐跪下,從容奏道:「皇上不必動怒,臣即是泄漏之人。」這一下輪到嘉慶皇帝吃驚了。對這位前朝老臣,嘉慶尊重有加,他深知紀曉嵐做考官做了一輩子,一向小心謹慎,從來沒有出過錯,這種事怎麼會出在他身上?紀曉嵐看出了嘉慶皇帝的猶豫,奏道:「皇上明鑑,這泄漏之事,也是臣出於無意。臣書生習氣,見到佳句必高聲吟哦,或記誦其句,欲訪知為何人手筆,無意之中不免泄漏。臣甘願伏罪,求皇上開恩,不要株連他人。」紀曉嵐這麼一說,嘉慶皇帝氣消了,立即撤回了追查此案的大臣,這場風波於是平息下來,所有參加會考的官員都對紀曉嵐敬重備至。

  而對科考中的一些弊端,紀曉嵐也給予了不留情面的諷刺。如清代科舉制度中有「拔貢」,也算是正途出身,清初規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期改為十二年一次。每府學二名,州、縣學各一名,由各省學政從生員中考選,得中者相當於中舉。然貢生考試又與鄉試不同,不但才學好,還要「美風儀」。所以應考臨期要對自己的容貌刻意修飾。有鬍鬚的最惱火,要用鑷子把鬍鬚一根根拔掉。揭榜之時,那些拔了鬍子卻未拔貢的老秀才,往往涕泗交加。紀曉嵐作詩諷刺說: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未拔拔貢先拔胡,拔貢未拔胡已無。

  早知拔胡不拔貢,不拔拔貢不拔胡。

  紀曉嵐當考官,愛才如命。為福建學政時,曾作《寄示閩中諸子六首》,謂:「平生無寸長,愛才乃成痴。每逢一佳士,如獲百朋錫。」乾隆三十七年(1772),江蘇儀征人汪端光會試下第南歸,紀曉嵐送詩為他餞別,勉勵他「努力勤自愛,舊業重研求。駿足皆得路,豈獨遺驊騮。三年一彈指,挾策來皇州。苕嶢蓬山頂,偕子驂鸞游。」

  平生數典鄉、會試,紀曉嵐門下士如雲,有很多他的門生成為有清一代學問宗匠。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會試所取士李文藻、劉權之,乾隆二十四年(1759)典試山西時落榜者李騰蛟(乾隆四十年成進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順天鄉試取士朱子穎,壬午所取士王菊莊,讀卷所取士江蘇陽湖人孫星衍,甲辰所取士伊秉綬,嘉慶元年(1796)丙辰會試所取士汪德鉞、趙慎畛、陳鶴等。

  李文藻,字素伯,號南澗,山東益都人。生於雍正八年(1730),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只比他的座師紀曉嵐小六歲,與老師交情亦師亦友。紀曉嵐督學閩中,文藻為幕僚。曾主德州、菏澤書院講席多年,官廣東恩平知縣、桂林府同知,皆有政聲。李文藻嗜古好學,後人輯其遺文《南澗文集》《南澗先生遺文》各二卷,補編一卷,是卓有影響的學者。

  劉權之,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會試殿試一甲,字德輿,號雲房,湖南長沙人,歷官洗馬、禮部右侍郎、體仁閣大學士。《四庫》館開,劉權之同程晉芳、任大椿等同為總目協勘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與陸錫熊帶校書人員赴盛京校文溯閣書,陸錫熊死於客次,劉權之接替陸錫熊職任,將陸錫熊名下應閱之書一千餘函督責校理。嘉慶十七年(1812),劉權之為《紀文達公遺集》作序,謂:「吾師紀文達公天資超邁,目數行下。掇巍科,入翰苑,當時即有昌黎北斗、永叔洪河之目。厥後高文典冊,多為人提刀,然隨手散失並不存稿。總謂盡系古人糟粕,將來何必災梨禍棗為。……乾隆三十七年,朱笥河學士奏聞高宗純皇帝,勒輯《永樂大典》,並搜羅遺書,特命吾師總纂《四庫全書總目》,俱經一手裁定,故所存者惟此獨全。權之甲午典試江左,曾贈一水波硯,銘云:『風水淪漣,波折天然。此文章之化境,吾聞之於老泉。』讀此銘,吾師之為文可知矣……憶受知程門立雪,時多聞緒論。吾師是再來人,曾有未經目之書,即知有某人序、某人跋,開卷絲毫不爽。是慧悟夙成,文其餘事也。然才力宏富,絕不矜奇好異,總以清氣運之。譬滿屋散錢,逐書入串。李杜之光焰,燕許之手筆,盡歸腕下,裒然一代文宗也。」

  李騰蛟,字鼎北,號辛峰,山西芮城人。雍正七年(1729)生,嘉慶五年(1800)卒,乾隆四十年(1775)成進士。曾任直隸任縣知縣,武清知縣,升楊村管河通判,旋遷遵化直隸州知州。紀曉嵐稱讚他「孝友積於家,文章學問沾溉後人」。於任期間,檢災必親往,發粟必親監,嚴明綱紀,桀黠皆斂手。且廉潔清正,絲毫不取於閭閻,而百務俱舉。

  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又號默庵,福建寧化人,生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比他的老師小了三十多歲,二人是忘年之交。伊秉綬工書,精於繪事。書尤以隸書為長,畫以山水松竹為精絕,紀曉嵐常為之題畫。嘉慶七年(1802),粵東天地會起義,時伊秉綬官惠州知府,因失察,參戍軍台,效力贖罪,第二年七月釋放回籍,後起用於揚州知府。卒於嘉慶二十年(1815),有著作《留春草堂集》行世。

  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江蘇陽湖(今武進)人,乾隆十一年(1746)生,嘉慶十四年(1809)卒,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進士。本書前已敘乾隆四十九年甲辰會試他同紀曉嵐的相遇、相知。洪亮吉歷官編修、提督貴州學政。嘉慶四年(1799)批評朝政,獲罪,遣戍伊犁,不久赦還,改號更生居士。通經史、音韻、訓詁及地理之學,工詩文,以駢體文為時人稱道。有著作《春秋專傳詁》《洪北江全集》等行世。

  汪德鉞,字銳齋,安徽懷寧人,生於乾隆十四年(1749),卒於嘉慶十三年(1808),及第後官禮部主事,時紀曉嵐為禮部尚書,曾就司員見堂官由長揖易為半跪一事,力陳其失,後復改為長揖。

  趙慎畛,字遵路,號笛樓,湖南五陵人。生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於道光五年(1825)。及第後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官御史、給事中、廣西按察使、廣東布政使、廣西巡撫、閩浙總督、雲貴總督。其人品學識,尤為紀曉嵐所重。紀曉嵐書其舅氏王孝承手札後云:「余丙辰典試,得武陵趙子笛樓,初見余,恂恂有儒者風,與之言,篤實近里,無少年巧宦之習。比如詞館,仍循謹如寒素。間與論世務,事事知大體,而非老生迂闊之言。疑其學必有所受也。趙子曰:『慎畛少孤,資母氏以養,而資舅氏以教,平時一言一動,無不范以規矩。或不能面語,則長箋短札、丁寧往復,凡持身涉世,無不勉之以古誼[4]』」。趙慎畛有《從政錄》《榆巢雜識》《省愆室筆記》《讀書日記》《惜日筆記》並《詩文集》六卷行世。

  陳鶴,字鶴齡,又字馥初,號稽亭,元和人。生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卒於嘉慶十六年(1811)。官工部主事,晚歸江寧,掌教於尊經書院。少游於錢大昕之門,曾為《紀文達公遺集》作序,謂:「我河間紀文達公,以學問文章著聲公卿間四十餘年,國家大著作非公莫屬。其在翰林校理《四庫全書》七萬餘卷,《提要》一書,詳述古今學術源流、文章體裁異同分合之故,皆經公論次方著於錄。」陳鶴有著作《桂門自訂初稿》十卷行世。

  孫星衍,字淵如,生於乾隆十八年(1753),卒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江蘇陽湖(今武進)人,肄業於鐘山書院。乾隆五十二年(1787)進士,歷官編修、三通館校理、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出為山東兗沂曹濟道。後歸里築五松園於江寧,應聘主講於揚州安定、紹興蕺山、杭州詁經精舍等書院。嘉慶八年(1803)以貧起官,補山東督糧道。孫星衍於經、史、文字、音韻、諸子百家無不通,亦多涉獵金石碑版,工篆隸,精校勘,擅詩文,有著作《尚書今古文註疏》《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等行世,並刊刻《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等。

  紀曉嵐門生眾多,其影響重大者,尚有龔麗正、蔣士銓、吳鍾橋、孟生薰、汪守和、葛正華等輩。做考官,最能顯示紀曉嵐的人品與風格。

  [1]見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

  [2]見《東華續錄》嘉慶一。

  [3]見梁恭辰《北東園筆錄初編》卷一。

  [4]見《書王孝承手札後》,《紀文達公遺集》文卷十一《書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