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儒家修身觀的當代價值
2024-10-08 12:47:17
作者: 何香久
預防文化體系的構建,是一項浩繁的工作。以什麼樣的文化精神作為預防文化的內核,是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我們說,預防文化建設,首先應以道德文化建設為先導。道德文化也是個大系統,包括社會道德、政治道德、職業道德、人倫道德等。孔子把各種德目起了一個總名稱叫做「仁」。孔子所講的「仁」,即是道德規範,又是區別善惡的標準。哪些事應當做,哪些事不應當做,都要用「仁」這把尺子來衡量。他舉例說:發財:做官,是眾人都希望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手段去取得它,君子不為。貧窮和卑賤又是眾人所厭惡的,但是如果不用正當的手段去掉它,君子也是不為的。因此,君子時時刻刻要用「仁」的規範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能丟掉它。在忙碌時,在顛沛流離時,都要讓自己保持著高尚的德性,與「仁」同在。
「仁」做為一個總的道德規範,一般人是不是很難做到呢?孔子認為,並非如此。關鍵有兩點,一是要有決心,二是要善於學習。
中國的傳統道德是排斥了兩種傾向的,一種是認為道德高不可攀,很難達到。另一種是:不見得要經過學習和個人修養,才能達到道德的境界。這兩種傾向是必須擯棄的。
如此,個人的道德修養就提到首要位置上來了。
孔子本身很注重自身修養,重視「內省」,就是自己自覺地監督自己。他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自己的行為都符合道德規範,自我反省,問心無愧,就會心安理得,還會有什麼可怕的呢?
他還提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見別人好的道德品質,就要虛心學習,向他看齊;見別人不好的品德表現,就要聯繫自己,反省對照,引以為戒鑒。
孔子認為:「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和月蝕,他有過錯,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他還提出,人不怕犯錯誤,就怕有錯誤而不去改正。「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他的學生曾參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什麼意思呢?我每天三次反省我自己,反省什麼呢?替人家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與朋友交往是不是不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習是不是認真複習了。
孟子是以孔子學說的正統傳人自居的,對如何進行道德修養,他也有更加系統、完善的理論體系。
孟子認為:講道德,重仁義,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關係到天下國家。他說:「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僂上》)道德修養首先要從「我」做起,最後對天下、國家產生影響。這就是後來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的源頭。
孟子繼承了孔子「不義而富且貴,予我如浮雲」的人生精神,主張「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孟子。萬章上》)他堅持一個人生的基本原則: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哪怕是一丁點也不能給予別人;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哪怕是一丁點也不能向別人索取。
他所崇尚的,一種「尊德樂義,以義待利」的精神。這種豁達、健康的人生精神,對醫治現代社會「物慾橫流」的精神疾病,不啻為一劑猛藥。
人一旦做了金錢和物慾的奴隸,就會喪失心靈的自主,也會喪失生命的真正自由。因此,人應不斷修養自己的德性和品行,只有在法律、道德允許的範圍內追求自己的利益,尊德樂義,以義待利,才不至於被物所「物」,才不至於迷失自我。
其次,孟子倡導擴充價值的自覺,提出「四端」之說: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沒有惻隱之心、沒有羞恥之心、沒有辭讓之心、沒有是非之心,就不能稱作「人」。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惻隱之心,是「仁」的根源。羞惡之心,是「義」的根源。辭讓之心,是「禮」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的根源。
「人之有此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
人有這四個根源,好比他有手足。凡是有了「四端」的人,都知道怎樣去發揮並且擴充它,如火之初燃,泉之始溢。如能使之擴充,則可以保四海,如不懂得擴充之道,則不能事自己的父母。因為「端」只是個起點,自覺心原含有各種德性,但要想讓各種德性圓滿展開,必須有自覺的努力。其德性形成的過程,就是由對價值意識的內在自覺,進而擴充本有之價值意識,以達到各種德性的完成的過程。
孟子在這裡提出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的自覺,是價值的自覺。這種價值自覺,通過各種形式的表現,就形成了各種德性的根源。擴充這種自覺價值,人就完成了他自身的心性功夫。
再次,在道德修養中,孟子提出了「養氣」的理論,這是中國古代道德倫理的重大創造。什麼叫「養氣」?養什麼氣?所謂「養氣」是指人們經過學習、磨鍊,培養一種基於高尚理想和志向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催人奮進,百折不撓。孟子稱這種精神為「浩然之氣」。
孟子是這麼描述它的: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這種氣最為偉大、最為剛強,用正義去培養它,絲毫不加傷害,就會充滿在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也,非義襲而取之也。」
這種氣,必須同道義配合,缺少道義就失去了力量。這種氣,是由道義的日積月累而形成,不是偶然的正義行動所取得的。
孟子在這裡提出了一個人生的價值觀問題,他認為人的價值在於是否有「浩然之氣」。有了它,為高尚的理想奮鬥,就是一個有作為的人,否則就成為庸人。這也是儒家人文化成精神的主要特徵之所在。
孟子認為,人不僅有物質的一面,更有精神的一面,而且後者比前者更加重要。在他看來,這種「浩然之氣」是可以培養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養浩然之氣要經歷長期的、痛苦的磨鍊。
由此,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概念。怎樣的人才算是「大丈夫」?孟子制定的標準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一個人身處溫柔富貴之鄉,不能喪失志向;身處貧賤困苦之地,不能改變其人格;身處強暴威脅時,不能丟掉氣節。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這樣的「大丈夫」,「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在天下有道時就以「有道」來完善自己,天下「無道」時就會要為了「有道」而捨生取義、殺生成仁。
孟子這種崇義尚道的人生精神,後來發展成為泱泱中華的一種昂揚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崇義尚道、捨生取義的獻身精神與憂患以生自強不息的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浩浩歷史上的無數慷慨悲歌。
儒家的人生哲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用世精神,對社會的發展和個體的心理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十分推重,他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的講演中說:
「歐洲之所以駕乎我們中國之上的,不是政治哲學,完全是物質文明。因為他們近來的物質文明很發達,所以關於人生日用衣食住行種種設備,便非常便利,非常迅速,關於海陸軍的種種武器毒藥非常完全,非常猛烈。所有這些新設備和新武器,都是由於科學昌明而來的。……中國沒有的東西是科學,不是政治哲學。至於講到中國政治哲學的真諦,歐洲人還要求之於中國。」
孫中山講的「政治哲學」指的是什麼呢?
他自己解釋說:「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為止。像這樣精微發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孫中山是把這段話完全賦予了新意的。他說革命者的「正心」和「修身」都是指「心理建設」,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思想建設」。他認為「人心就是立國之大根本」,「仁愛」是「圖四萬萬人幸福」的。這種價值取向,就是中華人文精神在近代的發展。
儒家的修身觀,對於我們今天的「預防文化」建設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呢:
首先,「預防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是道德文化和法制文化這兩個層面,而契合兩者的內在本質要求是修身。修身是完善人格的「養成教育」。修身作為一種主體的道德追求,不是隨心所欲的事,而是主體的自覺、自需與自律。也就是說道德修養是不靠外力的。只有把道德規範變成受教育者的內在需要時,才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有人也許會認為,傳統的修身教育雖然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但更應該看到,這是先賢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思想遺產。剔除其時代性的糟粕,仍然會有許多優秀的內容可以為我們今天所用,特別是對當代領導幹部的人格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預防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強化其激濁揚清的功能。預防文化的重要性,突出體現在它與消極文化、腐敗文化的直接對抗的使命性、特別是在思想文化領域內此消必長的鬥爭形勢中所發揮的「盾牌」作用上。受傳統文化中「官本位」、「千里做官,為了吃穿」等文化糟粕的影響,同時,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求利、交換等文化理念,也會滋長消極和腐敗文化。而修身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受教育者在複雜的社會人生中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侵蝕,培養健全的心理人格,增強心靈上的歸屬感,從而堅定正確的人生信仰目標。
再次,預防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需要以幹部隊伍為主體,同時不能脫離大眾的參與和支持。修身雖然表現為個體的行為,但任何個人都不是一個孤立於社會之外的存在,個人的行為都會對他人產生影響。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是廣泛而巨大的,會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學習效法,這樣就會使更多的人的心靈得以淨化,對改善社會不良風氣起到重要作用。修身不僅僅有道德上的作用,還可以凝聚眾心,如孔子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如果從政的人能有很高的德行,那麼他就會像北斗星那樣,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所以,我們從事預防文化建設,就一定要在文化上找准突破點和著力點。這個突破點,就是道德文化建設這個大前提。這個著力點,就是修身教育。
現在領導幹部的學習,或者辦讀書班,一般是以學文件為主,很少有專門講傳統修身文化的,這一課一定要補,哪怕是「惡補」也要補。應該增設專門的修身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