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人文九課> 第八課: 中華人文精神

第八課: 中華人文精神

2024-10-08 12:46:37 作者: 何香久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們國學培訓班開得第一課。感謝大家放棄了雙休日來聽講。昨天開班儀式我第一次到咱們培訓中心來,就看見你們樓道里掛著的一幅儒家先賢的語錄,所以這第一課就從這段語錄講起。大家上樓時可能都看到了,大概就掛在三樓的樓梯口,那句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句話出自《中庸》,今天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國學的一個指導思想,一個進入國學門徑的路標。

  看到這句話時我心裡很感動,覺得咱們滄州供電公司真是了不起,你們的學習理念中已經貫注了很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我們怎麼樣學國學?就是把這句話拆解開來理解:前面的五個字「博、審、慎、明、篤」是五個條件,後面的五個字「學、問、思、辨、行」是五個環節,利用好五個條件,抓住這五個環節,我們的學習才會有成效。「學」和「問」是來自外部的信息,「思」和「辨」是內在的思考,「行」是付之於行動,再回到外界,傳出信息。把這句話里除了虛詞之外的十個字拆開,正好是我們學習國學的辦法。

  昨天周愛國先生說,要我先講講國學的基本內涵和學習國學的門徑,這與我今天要講的內容不矛盾,我就先說一說。現在中國掀起了「國學熱」,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才算是國學?」國學,有人稱之為「國粹」或「國故」,外國人則稱「中國學」或「支那學」,近年來,國人則通稱「國學」或「漢學。」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國粹」和「國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它是一門守舊的、與時代脫節的學術。至於「漢學」一詞,在我國學術史上的意義有兩個方面,一是指漢代的學術,一是指與宋代講求義理的「宋學」相對稱的「漢學,」即漢儒學派。咱們滄州老鄉、清乾、嘉時期一代學問大家紀曉嵐,就是漢儒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漢學」這個詞是不能代稱中國學的,想來想去,還是用「國學」最為貼切。「國學」指中國固有的學術。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學術內涵非常豐富的國家。確切地列出國學的內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國學的內涵,就是從事國學研究的內容,它不僅僅指國學的典籍(經、史、子、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對中華人文精神的開掘,這個問題我們下面會講到。

  滄州這個地方對國學的復興曾經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因為這塊土地曾是中國的儒學文化中心,是國學復興基地。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採納大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提倡儒學。然而「三代之書」已讓秦始皇盡數焚毀,讀書人鳳毛麟角,恢復儒學非常困難。此時河間王劉德應時而起,他廣泛徵集民間藏書,他收集到的書數量之多,差不多與漢朝廷相等。他又廣招天下學士,在都所西南的滹沱河畔,也就是現在泊頭市嚴家鋪村,建造了一座儒學研究院,名曰「日華宮」。宮內置館二十餘所,聚儒生上百人之眾。這些人中就有博士毛萇、貫長卿等著名大儒。由此,《詩經》、《左傳》、《尚書》等典籍從滄州大地傳出。沒有他們的努力,這些典籍有可能永世湮滅於焚書的坑灰之中。所以說滄州人對儒學復興是有貢獻的。

  時間的車輪轉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求學世界的歷程。與此同時,中華經典也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普及、弘揚和光大。

  這似乎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國學已經沉默了很久,歷史漫長的沉默,實際上是一種漫長的期待。

  有人認為國學是一種腐朽的東西,是死學問。這是非常錯誤的。國學是一種活文化,它從來就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靠的就是這樣一種活力,即文化與精神的活力。

  如何學習國學,首先要明白學習國學的目的,是明德開慧,積累文化,培養人格。以此為目的,我們才可以找到學習國學的正確門徑。剛才我們談到那條語錄中的五個字,是學習國學的五個環節,我也概括了五個字的方法,即「精、悟、用、巧、新。」精,一是對學習內容的選擇要精,二是要精讀。精是從「博」的基礎上說的。悟,是要對學習的內容有所領悟,這是相對於「問」和「思」來說的。用,是不讀死書,學以致用,得意忘言,絕名離相。巧,是講究學習方法。新,是用新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典籍。

  古人講學有四失,一曰失則多,我們提倡「博學之」,但博不能濫。不能博而寡要,貪多務得。二曰失則寡,這個「寡」是「孤陋寡聞」的意思。三曰失則易,什麼叫「易」略具小慧,淺嘗則止。這是為學大忌。四曰失則止。學無自信,畫地自限,就不會有進步。

  這些都是我們的國學學習中應避免的。我們這個國學班,不但要樹立一種「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學術氣氛,更要倡導一種活潑生動的學風,在學習過程中大家有什麼疑問,或者有什麼問題需要探討,可以遞個條子,形成互動。

  下面我們進入本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