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周昆叔與「嵩山文化圈」
2024-10-03 21:02:18
作者: 楊東明
在網際網路的搜尋引擎上輸入「周昆叔」3個字,可以搜到一位皓首銀髮的老科學家在為嵩山申遺宣傳鼓呼的照片和視頻。
周昆叔,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第四紀地質學、環境學考古專家,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環境考古委員會名譽主任。近年來,他從地質學與環境考古學的角度切入了對嵩山文化圈的研究,響亮地提出嵩山文化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他的有關論點和論述,使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文化價值在深度和厚度上有了更為堅實的著力點。
並非偶然的心血來潮,周昆叔先生是循著科學的邏輯一步步地走向嵩山文化圈的。
周昆叔先生早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生物系,他作為優秀畢業生在解放初期被中國科學院選入地質研究所。到任之後,周昆叔才知道中國科學院是選他去創建一個實驗室——中國第一個孢粉分析實驗室。
孢子的實質是植物體上的一個生殖器官,但是它和地質學有著緊密的聯繫。如果要研究地球上人類產生以來的地質規律,就可以從孢子入手,探索地球地質變化的情形。
公元前250萬年到公元前300萬年之間,在地質學上稱做第四紀。這個時期地球上開始出現了人類。要研究這個時期的環境變化與地質變化、人類形成、人類文化發展的諸種關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幾百萬年前的氣候是沒有記錄的,要研究只能從植物著手,因為植物是受氣候控制的。如此久遠的年代,無論什麼植物體都早已爛掉了。但是,植物有一樣東西是不容易爛掉的,那就是植物開花所形成的花粉孢子。
花粉的孢子很小,它們像灰塵一樣,人類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堅硬,埋在土裡不易腐壞。孢粉分析實驗就是利用孢子的這一特點,取來不同地質時期的土樣,用各種化學的、物理的方式對土樣進行處理,把孢子提取出來,然後用顯微鏡觀察和研究。
各種植物的孢子種類不同,形狀也不一樣。要通過孢子分辨出它屬於什麼植物,從土壤的年代來觀察植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分析植物之間組合的變化……綜合以上這些變化,就可以判斷出地球氣候的變化。
最後,通過氣候的變化再推斷出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這種分析方法是20世紀初在北歐誕生的,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很多國家都掌握了這種分析方法。上世紀50年代初,我們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這種新學科亟待建立,周昆叔就是我國第四紀孢粉分析實驗室的創建者。
新中國的第四紀孢粉分析技術在1958年之前就達到了成熟階段。到了1986年,周昆叔已經積累了30年的經驗,他的足跡已經遍布全中國。他對中國200多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地質與古環境的變化有了一個全面的、基本的了解。
也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科學家們發現氣候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出了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周昆叔敏感地意識到,今後30年正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時候。他要在前30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古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關係這一新課題。這是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中國應該而且可以取得全球領先的地位。
1987年,北京發現了平谷縣上宅遺址。這是一個仰韶時期的遺址,距今有6000至7000年。周昆叔對這個遺址進行了孢粉分析,並且在中國第一個提出了「環境考古」這一全新的命題。
傳統的考古學,只是針對遺址和出土的文物進行研究。這是什麼年代什麼樣式的建築,這是什麼年代什麼材料什麼工藝的器具,這是什麼年代什麼材質什麼織法的衣物……它只解決了「是什麼」,而沒有回答「為什麼」。
周昆叔提出的「環境考古學」針對的恰恰就是這個「為什麼」的問題。「環境考古」要研究環境變化對人類的影響,要研究人類為適應這個變化所帶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正因為人類所處地域氣候環境不同,所以居住的房子不同,吃的食物不同、穿戴的衣物不同、使用的生產和生活工具不同……這就形成了不同質的文化。
把人、環境、文化三者之間的關係作為一個有機的鏈條來研究,這就是「環境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疇。這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對中國古文化,尤其是1萬年以來的文化發展,做一個追根究底的剖析。不但要弄清楚它是什麼樣,而且要分析出它為什麼是這樣。相比傳統考古學來說,「環境考古學」是一種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周昆叔首先對北京區域的人類活動做了「環境考古學」的分析。
北京區域的平原上分布著永定河等幾條重要的河流,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幾條河大致流經三塊黃土台地。戰國前的所有遺址,幾乎都分布在高出河面10米左右的黃土台地上;秦漢之後,才分布到了靠近河邊的5米高的台地上。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從「環境考古學」的角度分析,原因很清楚,這是地球氣候變化的結果。
通過第四紀孢粉分析技術,可以判定1萬年以來北京區域氣候的變化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1萬年以前屬於冰川時代;1萬年以後至8000年左右氣溫開始上升,到了8000年到3000年變成了高氣溫的時代;3000年以後是一個降溫的時代。戰國前也就是3000年以前,氣溫高雨量大,河裡的水位高,所以北京區域的人類就居住在高台地上。3000年後,氣溫下降雨水減少,河裡的水位下降,於是形成了新的台地,人類的遺址就分布到了5米左右的黃土台地上,這就是秦漢時期的遺址。
人類活動跟大自然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氣象變化控制著人類的生存行為。
1987年,地學部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第二屆學部委員大會,周昆叔應邀參加,並且在會上作了關於這個問題的學術報告。《地質報》專門採訪了周昆叔,並在該報刊登了消息,說是周昆叔的研究發現了北京區域人類的遷徙規律。這一發現與農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係,對於首都的建設具有長遠的意義。
中國考古學界的許多人士對此高度關注,他們認為環境考古的確是考古學發展的方向之一。而周昆叔此時已經開始邁出第二步,將他的目光投向了中原文化。
周昆叔認為,在中國眾多的文化中,中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支。所以,1987年之後,周昆叔的腳步就隨著他的目光一起,移到了中原。周昆叔所說的中原,是「大中原」的概念,其範圍包括了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這裡主要是黃土分布區,它有許許多多的沖溝,形成了一個個自然的坡面。與中國南方的人類遺址深埋地下不同,在北方的這些黃土坡面上就可以看到人類的文化堆積,非常易於觀察和分析。
在第一階段的研究中,周昆叔將中原地區1萬年來的黃土堆積分做了5層,這深度不同的5層黃土體現出了5個不同的文化層。地層愈老,文化層也愈老。周昆叔用了3年的時間,驗證了地層與文化層之間的時空關係。這種研究結果喻示著二者之間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對中原文化的環境考古研究極有可能成功。
此時,已經是1994年,周昆叔到了退休的年齡,他面臨著繼續前行,還是到此為止的選擇。他是做自然科學研究的,其專業與考古學這類社會科學研究畢竟是兩個行當兩張皮。它不是兩個學科的問題,而是兩個學界的問題,很不容易出成果,弄不好就做成了夾生飯。
周昆叔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選擇了前進。他認為第一階段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但還不夠深入具體,只是做了面上的研究。於是,他將第二階段的方法定為典型遺址考察,即選定一個典型,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周昆叔選中了洛陽關林開發區,這裡發現了皂角樹村遺址,正在做考古發掘。它屬於二里頭文化,其時間相當於夏代的晚期。這個遺址的北邊有一個高達100米以上的坡面,周昆叔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這個坡面可以清晰地分為5層黃土,將5個不同的文化層分別體現了出來。最早期的是二里頭文化,夏代的文化層;然後是戰國時期的文化層;接下來還有秦漢時期的,唐宋時期的……它們依照不同的年代有序地向上疊加。
以這個典型遺址為研究對象,周昆叔整整花費了10年的時間,採用了各種不同的實驗方法,終於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002年,由周昆叔主編的《洛陽皂角樹遺址》一書出版。這部學術報告出版後,在北京召開了學術座談會。與會的考古學界的專家們紛紛發表意見,他們認為過去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是悶著腦袋各搞各的基礎研究,而周昆叔所做的這些清楚地表明,這兩個學科是可以融合研究的。或許,融合正是學術研究的一種新趨勢。還有的大學教授為此特意撰文發表,稱讚皂角樹遺址的報告是環境考古的一個成功典型。
隨後,周昆叔的環境考古進入了第三階段,他要研究中原文化為什麼會如此發達。周昆叔認為,「大中原」裡面還有一個「小中原」,它的中心就在河南中西部,就在「天地之中」——嵩山。
2003年,全國第三屆環境考古學大會在濟南召開。周昆叔在會上作了主題報告《15年來的中國環境考古》。在這個報告中,周昆叔提出了一個論點:在黃河中下游存在著兩個文化圈,即嵩山文化圈和泰山文化圈。2005年,周昆叔又在《中原文物》第一期上發表了文章,題目就叫《論嵩山文化圈》。
周昆叔先生認為,文化是有地域性的,這種地域性源於人對環境的依賴、適應和利用。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它跨越了地球的幾十個經度和緯度,囊括了寒溫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和青藏高原氣候等各種各樣的氣候;它擁有著山川縱橫、盆地星布的地形地貌;它包容了北土、南石、東水、西山這樣不同的水土……一方水土一方人,多種多樣的環境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各種文化。但是這些特色文化終因缺少嵩山文化圈這樣的區域環境優勢而難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
周昆叔認為,早期的人類在地球上生活,首選的生存環境就是依山傍水。有山就有洞穴可供棲身,山能為人類提供動物和植物充飢果腹;河流是動物和植物賴以生存的必然條件,人類的文明依水而生,不可或缺。嵩山是35億年前崛起的古陸,歷經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層序清楚,時代連續。嵩山區域分布有較廣的石灰岩洞,便於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所以存留著眾多人類遺址。嵩山的腹地水肥土沃,南河澗溝、顧家河、少林河、老東溝、書院河、五渡河、石淙河、汝河、雙洎河、賈魯河……眾多的河流織成了密集的河網。在人類文明發源和形成時期,嵩山地區的山、水、土、生、位等等綜合條件非常優越,在裴李崗時期農業已經十分發達。這裡地處東西南北的要衝,便於與四方的交往,有利於文化的吸納與輻射,正是在這種區域環境中,嵩山地區的先民們才創造了先進的中原文化。
距今4500年至3000年,這裡成為夏、商、周三代的立國中心。這裡成為中國踏入文明時代最早的區域,這裡是萌發中國的治國之道,使中國成為禮儀之邦的文化發祥地。
中華民族文化是「有核心的多元一統文化」,而「嵩山文化圈」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周昆叔先生的研究成果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生成的原因作出了最好的註解。
2007年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周昆叔先生幾乎將全部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嵩山歷史文化的研究和考察上。他成年累月地住在嵩山,他像嵩山上的千年古木一樣,在這裡紮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