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楊振寧回國了,他才知道岳父杜聿明不僅懂軍事,還懂政治
2024-10-03 20:01:20
作者: 黃濟人
楊振寧下榻在東城的北京飯店,可是稍事休息,他就直奔西城,鑽進一條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胡同,去拜見他不曾謀面的岳父杜聿明。杜聿明昨日就接到全國政協辦公廳的通知,所以他今晨早起,早早地刮乾淨鬍子,早早地穿上中山服,早早地站在四合院門口恭候。曹秀清站在杜聿明身邊,瞥了一眼台階下看熱鬧的人群,扭頭告訴丈夫說,你看見居委會那幾個人了嗎?往日看見我們,個個橫眉冷眼;今天看見我們,人人笑逐顏開,像演戲似的。杜聿明笑道,我今天穿得這樣乾淨整齊,不也像演戲的嗎?不過,我要提醒你,今日雖是家人見面,卻有公務性質,特別是記者在場的時候,你說話要多加注意。
楊振寧牽著杜致禮的手,終於出現在岳父岳母面前。如果說杜聿明看了楊振寧一眼,那麼他至少看了杜致禮十眼,因為他已經整整二十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大女兒了。當然,杜聿明的目光很快轉向了大女婿。也許是第一次見面的緣故,雙方的語言都有些拘謹。打開話匣子的卻是杜致禮,她說她是在北京長大的,可是北京變化之大,她已經找不到兒時的記憶。「我記得我們家在弓弦胡同二號,整條胡同全是四合院,全是矮房子,連一幢三層樓房也沒有。可是現在,高樓林立,特別是北京飯店附近的王府井大街,建設得有點像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普林斯頓了。」楊振寧接過杜致禮的話說,他覺得中國變化最大的不在於城市的面貌,而在於人的精神狀態。他說在一些國際學術會議上曾接觸過來自大陸的專家學者,他們的艱苦卓絕,他們的奮鬥精神,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杜聿明說話了,他說話的角度可以是多方位的——對楊振寧,他可以用岳父的口吻說話;對杜致禮,他可以用父親的口吻說話。但是,他用了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對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說話的口吻,不緊不慢地道:「國民黨發動了中國的內戰,在瓦礫與廢墟上面,共產黨建設好了國家,這就是歷史,我就是歷史的見證人。有人說戰爭時期國民黨不可能搞建設,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那個政權就是可能搞建設,代表的也是家族而不是民族的利益。現在,七億人民站起來了,生於斯,長於斯,這樣的國家不愛還愛什麼呢?」楊振寧頻頻點頭。他知道岳父懂軍事,卻不知道岳父還懂政治,所以初次見面,他就不能不刮目相視。杜致禮也聽入了迷。父親的聲音是熟悉的,可是父親的語言是陌生的,以致她不得不插上一句話,用來表達心中的好奇:「你是被別人打敗的,可是你又打敗了自己。他們說你是常勝將軍,其實屢戰屢敗才是你呀!」杜聿明大笑不已。半生戎馬,十年鐵窗,他第一次享受到了天倫之樂。不過,楊振寧起身告辭之際,他又突然想起了什麼:「你看望了你的父母之後,一定不要忘記去看望你的老師。哦,對了,如果你有機會見到周總理的話,一定代我向他問候,他是我們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是我終身敬重的老師呵!」
楊振寧見到了周恩來,而且遵岳父所囑,轉達了他的問候。周恩來則詳盡地詢問杜聿明的近況,包括他的身體、生活、工作以及心情。當楊振寧告之岳父仿佛職業木匠,整日在家敲敲打打的時候,周恩來皺起眉頭說,你岳父在借酒澆愁哩,「文化大革命」波及他們,這是我感到心痛的事。我們有些人什麼都不懂,不懂政治,不懂歷史,卻自稱懂得馬列主義。在這些人的理論里,你岳父他們是階級敵人,是牛鬼蛇神。可是這些人不會想到,國共兩黨要實現第三次合作,中國要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就不能低估他們的作用!周恩來顯然有些激動,當在座的中央統戰部負責人告之文史專員辦公室已被貼上封條的時候,周恩來惱怒了:「這是誰幹的事?我是全國政協主席,為什麼如此重大的事情我不知道……」
楊振寧不知道的,卻是毛澤東的突然接見。那日下午,他已訂好了去上海的機票,可是中午時分,一輛紅旗牌轎車把他接到了中南海豐澤園。毛澤東所關注的,是楊振寧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這位共和國領袖問得很細,很內行,在他的語言裡,不時出現著諸如「原子」、「粒子」之類的術語。楊振寧一一作答後,毛澤東伸出了大拇指:「你打了一個勝仗!」也許是因為這句話,毛澤東想起了杜聿明,所以他改變話題說,你岳父跟你不同,他打了一個敗仗。不過,共產黨從來不以勝敗論英雄,你岳父輸得心服口服,這也是大將風度。再說,國民黨軍隊裡面,能打勝仗的不少,你岳父在當第五軍軍長的時候,他手下有個師長叫戴安瀾,在與日軍主力交戰時,戴師長屢建奇功,最後壯烈犧牲。我在延安得知消息後,當即為這個民族英雄寫了一首詩。
這首詩的內容,楊振寧是以後才知道的。他的妻子杜致禮在練書法,他讓妻子把這首詩用毛筆抄錄在宣紙上: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黑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與此同時,楊振寧還知道,當年國民政府在廣西為戴安瀾舉行的追悼會上,朱德、彭德懷還題贈了這樣的輓聯:
將略冠軍門,日寇幾回遭重創。
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
而周恩來的輓聯最短,只有八個字: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讀到這樣的文字,楊振寧不能不想起那個國難當頭的歲月。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蔣介石在重慶發出號召:一寸山河一滴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那時楊振寧正在昆明的西南聯大讀書,他的不少同學響應了號召,投筆從戎,其中就有他的同窗好友賴鐘聲。賴鐘聲與他分睡上下鋪,擔任他的班長。當楊振寧從昆明回到上海老家,即將去美國深造的時候,他很想與賴鐘聲見上一面,哪怕說一聲保重也好。可是,兵荒馬亂之中,他們從此失去了聯繫。楊振寧只記得賴鐘聲參軍以後,去了蔣經國任教育長的國民黨中央幹部學校,深受蔣經國器重,很快成為其首屈一指的得意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