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毛澤東詩傳> 下 詩品與詩趣

下 詩品與詩趣

2024-10-03 19:39:46 作者: 胡為雄著

  毛澤東詩詞異解與點評

  詩思維是人類思維空間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自身的奇特之處。它是日常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合,是感覺、哲思、創造與審美的統一,是知、情、意的升華。詩思維運思之時,那不斷的創作與浮動的想像,宛如涌動的海面浪潮,或飛翔天際的雲雀。那是詩人與外界環境衝突奮決或和諧一致而形成的勁猛、愉悅等主觀感受的外泄,是心靈深處意識之流的流淌。故作為詩思維產物的詩,尤其是絕妙好詩,這種高度藝術化了的個人心智情志的凝結,有時連詩人自己賦吟罷也驚奮不已。而此時此地的人們,要讀懂、悟解彼時彼地彼人的詩意就不能沒有困難,對其解釋各有不同甚至殊異也是在所難免。古人早就有「詩無達詁」的說法。也許,人們在吟誦和解釋世代流傳、潤人肺腑的詩篇時,能同時引起新的美好意象和審美感受,而不止是在單求意義的理解和感情認同?對毛澤東詩詞的理解大凡也是這樣。在用詩思維規律去了解毛澤東詩詞時,首先要理解作為大革命家、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思想家、大哲學家的詩人毛澤東本人及其詩作產生的特殊環境,模擬毛澤東賦詩填詞的運思過程,而不僅僅是從字面上去解釋。這樣,理解毛澤東詩詞的困難就會變得小一些。總體上看,對毛澤東詩詞理解之難,就難在力求達到認同目標上的「意會性」領略方面。如果先透過字面理解了詩人和詩人的運思過程及詩作的主旨,在進行字面解釋時分歧也許會少得多。字面解釋有許多是「實證」的,如與歷史人物、事件、地點等有涉者。但這也不排除意會性理解的一面,因為它至少還需要理解詩詞作者是在何種意義上運用歷史典故及其它的。一般說來,意會性解釋存在的異見或誤解較多,實證性解釋中的異見、誤解則少一些(但不能將其徹底排除)。意會性解釋主要靠辯證和推理,實證性解釋主要通過考證和證實。故後者比前者更具有可解性。

  迄今為止,國內出版了有關毛澤東詩詞注釋的版本600餘種,它們對毛澤東詩詞解釋的特點是「大同小異」。既然詩無達詁,這種「小異」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決不能因為其合情合理就在此止步。要朝著正確的理解之路前進,將各種異見異解匯集起來加以分析,考察,辨明正誤,以求得真實,確是有意義的。異見或誤解愈是被排除,就愈能接近毛澤東詩詞的意境。本著力求精確理解毛澤東詩詞的意向,將國內毛澤東詩詞注釋本中的一些異見或難點列舉出來,並加以點評,於致力於毛澤東詩詞研究的行家和毛澤東詩詞愛好者來說,也許有所裨益。下面就來看看國內幾種較有代表性的毛澤東詩詞注釋本。這裡挑選出的有代表性的毛澤東詩詞注釋本主要包括1962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講解》(臧克家講解、周振甫注釋)、197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講解》(吉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1989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淺析》(易孟醇注釋)、1990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鑑賞》(臧克家主編)、1990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鑑賞》(王臻中、鍾振振主編)、1991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對聯輯注》(肖永義編著)等。現在來看看這些注釋本在注釋毛澤東詩詞時各存什麼異見以及這種異見產生的緣由何在。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異解一?指衡山諸峰的形狀。

  異解二?我國傳說中的靈異動物。歷史上以它們的出現象徵聖賢出世。

  異解三?兩山名,位於嶽麓山東坡前、湘江西岸,南北對峙,兩山與嶽麓山之間的谷地為湖南大學校園。

  異解四?天馬、鳳凰系嶽麓山區的兩座山。據《長沙地名錄》,在嶽麓山下的湖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東面的湘江岸邊,有兩座並列的小山。南邊的叫天馬山,高112.6米,此山位於湘江西岸,與嶽麓山脫脈而崛起一峰,有天馬行空之勢,故名。北邊的叫鳳凰山,高88.7米,因山形似鳳凰得名。另據《韶山記》載:韶山「上麓天馬(寧鄉境內)」,「東鶩鳳凰(醴陵境內)」。則以「天馬」「鳳凰」為名的山不止一處。從此句緊承「雲開衡岳」句看,指的是更大範圍里的「天馬」「鳳凰」,亦不無可能。這裡當概指嶽麓山地區、湘江兩岸諸山。古人是將嶽麓看作衡岳的一部分的。南北朝劉宋時的《南嶽記》即有「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回雁峰,在衡陽市)為首,嶽麓為足」的說法。作者把「天馬鳳凰」與「雲開衡岳」承接起來寫,總領全篇,氣象闊大。

  點評

  以上四注以後兩注較確切,尤其最後一注較詳。天馬、鳳凰在《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中不是指「傳說中的靈異動物」,也不是「指衡山諸峰的形狀」,是指位於湘江西岸、嶽麓山南麓的兩座小山。羅章龍先生(即詩中的縱宇一郎)在《椿園載記》一書(三聯書店1984年出版)中,早就把天馬鳳凰注釋為「嶽麓山區兩個山名」。筆者致信羅章龍先生的後輩討教時,得到的肯定答覆是:天馬鳳凰就指湘江邊的這兩個小山。上有一注釋之所以把天馬鳳凰注之為傳說中的靈異動物,是把思路轉入傳說中去了,而沒有進入詩境。而另一注釋之所以把天馬鳳凰注之為「衡山諸峰的形狀」,關鍵是首先把衡岳理解錯了。衡岳實指位於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而非指衡山。嶽麓山雲麓宮楹聯有云:「西南雲氣來衡岳。」古人將嶽麓山列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稱之為衡山的余脈。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載:「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又,唐朝元和郡縣誌載:「麓山在長沙縣西南,隔湘水六里。蓋衡山之足也,故以麓名。」

  崇明對馬衣帶水(《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異解一?長江口的崇明島和日本的對馬海峽,相隔只一衣帶寬的水。

  異解二?崇明,指上海崇明島。對馬,指日本對馬海峽。衣帶水,形容崇明與對馬之間的水面,如一條衣帶那麼窄。

  異解三?崇明:島名。在上海北、長江入海口。對馬;日本島名。屬長崎縣。衣帶水;《南史》卷一○《陳本紀》下載,隋文帝將發兵渡長江伐陳,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唐唐彥謙《漢代》詩:「不因衣帶水,誰覺路迢迢。」本句謂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崇明渡海至日本對馬路途非遙。

  異解四?崇明,指上海崇明島。對馬,指日本對馬島,在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之間。

  點評

  把對馬釋作對馬海峽有些不合情理,釋作日本長崎縣的對馬島(在朝鮮海峽內)是對的。以崇明島借指中國,必以對馬島借指日本。二島之間的海域不過是「衣帶水」。而本身就是「水」的對馬海峽是不宜用來借指日本的。

  岷山(《七律·長征》):

  異解一?是青海、甘肅、陝西、四川等省分界的山脈。

  異解二?是四川、甘肅、陝西等省分界的山脈,主峰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氣稀薄,終年積雪。

  異解三?綿延於四川、青海、甘肅、陝西等省之間的山脈。在四川、甘肅交界處,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幾十座山峰海拔超過四千五百米,山頂終年積雪,稱為大雪山。

  異解四?綿延於四川、甘肅、陝西、青海等省的交界處。詩中的岷山,指夾金山至毛兒蓋地區的雪山地帶,山頂終年積雪,空氣稀薄。

  異解五?在四川北部,綿延於四川、甘肅邊境。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岷江、嘉陵江的發源地。海拔4000米左右。高峰終年積雪,人跡罕至。

  異解六?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由大致從西北——東南走向的兩列平行山脈組成,綿延於四川、青海、甘肅、陝西等省境。

  點評

  第四個注釋基本上是對的。岷山並不綿延於四川、青海、甘肅、陝西等省之間。它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僅地跨甘肅、四川兩省,由大致成西北——東南走向的南北兩列平行山脈組成,平均高度超過4000米,最高峰達4920米。其它幾注釋大概是將岷山與秦嶺山脈混同了。

  六盤山(《清平樂·六盤山》):

  異解一?在甘肅省南部固原縣西南,山路險狹,經盤道六重才能到達峰頂。

  異解二?六盤山脈的主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南,隆德縣東北,海拔三千二百米。山勢險要,道路狹窄,盤旋六道才能到達頂峰,故名六盤山。

  異解三?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六重才能到達峰頂,故名。

  異解四?又叫隴山,北起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境,南抵渭河峽谷,與秦嶺隔河對峙。它的主峰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南,山路險狹,盤旋六重才達頂峰。

  點評

  到六盤山主峰共有30多個盤旋彎道,主峰高達2928米。據當地人說,此山過去有鹿,人們上山順著鹿的足跡走,故名鹿盤山。後取鹿之諧音陸改為陸盤山,為書寫方便又改成六盤山。認為六盤山的得名是因為山路要盤旋六重才能到達峰頂的說法自1950年代以來流傳至今,這也許是注釋者望字生義的結果。

  頓失滔滔(《沁園春·雪》)

  異解一?頓,頓時,立刻。滔滔,水勢很大的樣子。這句說河水結冰。

  異解二?頓失,立刻消失。滔滔,水勢奔流滾滾。頓失滔滔,指黃河結冰而停止了流動。

  異解三?這裡指黃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滾滾的波浪。

  異解四?雪凍冰封,黃河頓失其滔滔之勢。

  點評

  上三注釋從字面看是對的,但未能指出這是作者的想像、誇張之筆。其實紅軍當時東渡黃河時河水仍是一瀉千里、奔騰咆哮、濁浪排空,不過水中夾有巨大冰凌。黃河中下流幹流是絕不會封凍的。最後一注釋稍近原意。

  虎踞龍盤(《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異解一?踞,蹲著。盤,盤繞。「虎踞龍盤」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與孫權論金陵(南京)的地理形勢時說:「鍾阜尤蟠(通『盤』),石城虎踞」。意思是「鐘山象龍一樣盤繞著,石頭城(南京)象虎一樣蹲著,用這兩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南京的地勢險要。

  異解二?形容地勢優異。三國時諸葛亮看到吳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南)的地勢曾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見《太平御覽》引《吳錄》)石頭即石頭城,在今南京市西石頭山後。

  異解三?喻地勢險要。《太平御覽·州部二》: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後人因此移用虎踞龍盤狀南京之形勝。唐李白《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石城,指石頭城,在今南京市西。

  點評

  以上都把石頭注釋為石頭城,其實石頭應理解為石頭山(又名清涼山)才更合理。三國時期的石頭城,是吳國孫權在公元212年重新依位於城西的石頭山而建築的。鐘山龍盤,石頭虎踞,顯然是說鐘山龍一樣蜿蜒南京城東,石頭山虎一般踞守南京城西,形容南京所處的自然地理優越。舊時,「左青龍、右白虎」一類的說法,常用來指稱某地地勢優越。

  于闐(《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異解一?漢朝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裡指新疆文工團。

  異解二?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和闐縣一帶。這裡指新疆的各民族。

  異解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縣名,1959年改「于田」。當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聞名。這裡借指新疆文工團所表演的音樂歌舞節目。

  異解四?漢朝時西域地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于闐縣。1959年改為「于田」。這裡借代新疆文工團,並泛指全國少數民族。

  異解五?漢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點評

  以上多數注釋認為于闐首先是古西域國名而不是縣名(其所處位置大致在今新疆于田縣一帶)。這是對的。毛澤東作為歷史知識淵博的詩人,古于闐國在記憶中不會陌生。用古國名代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符合邏輯,用一個縣來代指就不合情理了。在詞中,把于闐理解為代指新疆文工團可能比把于闐理解為代指新疆文工團所表演的音樂歌舞節目更貼切。萬方樂奏有于闐,意味國慶佳節,萬方來賀,歌舞奏樂,有來自古西域國土上的新疆文工團。至于于闐是否指新疆的各民族,或泛指全國少數民族,似可不作這種推廣性的理解。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水調歌頭·游泳》):

  異解一?截斷巫山雲雨,指把長江上游的雨水攔住。巫山,在四川巫山縣,長江在巫山中經過成為巫峽。巫山有神女峰。《文選》宋玉《高唐賦》,稱楚襄王夢見神女,神女說她出來時「旦為行雲,暮為行雨」,即早上為雲,晚上為雨。

  異解二?將來還打算在鄂西川東長江三峽一帶建立巨型水壩(「西江石壁」)蓄水發電,水壩上游原來高峽間狹窄洶湧的江面將變為平靜的大湖。到那時,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這個「平湖」里來。巫山上的神女當然會健在如故,她看到這種意外的景象,該驚嘆世界真是大變樣了。

  異解三?巫山雲雨:巫山,在四川巫山縣東巫峽兩岸。有十二峰,南北各六,夾江屹立,奇峭秀美。最著者為北岸之神女峰。舊題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言楚懷王嘗夢與巫山神女交接,神女自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多引為艷辭。毛澤東同志則活用以借指長江上游的洪水,蓋洪水多由山雨所致。

  異解四?巫山雲雨:故事見戰國楚人宋玉《高唐賦》。序文說宋玉陪楚襄王游雲夢澤的高唐台時,給楚王講故事: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堂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這裡,巫山雲雨被予了新意。

  點評

  把截斷巫山雲雨解釋為「把長江上游的雨水攔住」、「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這個『平湖』里來」或「借指」「洪水多由山雨所致」,與原意相差太遠。雨水或洪水是可以流入平湖的,但云也能流入嗎?上三注釋似未注意到詩人在歌頌偉大的新中國建設事業時,將現代地理學知識與古遠的神話典故巧妙地揉合起來而聯為一體的高超藝術。詩人的意思是說,在西江巫峽處建立一座「古壁」後,勢必截斷巫山雲雨,因為巨大石壁的高聳改變了巫山的物候和生態。在三峽峽區,氣候頗受地形影響。由於山高峽深,日照時間短,山谷中濕氣蒸郁不散,易成雲致雨。故巫山總是雲霧繚繞,常常蒙蒙「峽雨」,連綿數日。巫山雲雨由此而得名。「截斷巫山雲雨」為詩人的誇張之筆:「石壁」高聳,巫山的流雲行雨也為之阻隔了。但詩人把科學知識巧妙地揉合於神話典故中。根據泛神論者的觀點,物為神的載體,神為物的化身,傷(物)體必傷神。石壁截斷了巫山雲雨,高峽處出了一個平湖,改變了巫山的物候,傷了巫山神女的「體」,「神女應無恙」吧?按說神女該「有恙」了。但詩人都希望「神女應無恙」,而只是「當驚世界殊」。在詩人筆下,連神女也會為新中國的建設效力。最後一注只說明「巫山雲雨」的「來歷」,是一種較簡明的注法。

  九派(《七律·登廬山》):

  異解一?這裡的九派指江西境內向東北流注鄱陽湖而入長江的河流。《十三經註疏》本《尚書·禹貢》「九江」註:「江於此州界分為九道。」明李攀龍《懷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雲彩間,九派長江九疊山。」

  異解二?作者1959年12月29日在給廬山療養院鍾學坤同志信中說:「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說不一,不必深究。」

  點評

  上兩注釋注的有點過實且有誤,後一注釋的高明在於點出根據。似黃鶴浮於白雲之上的江城武漢在廬山之西,鄱陽湖在廬山之東,贛江等河流亦遠經廬山東南北注入鄱陽湖。顯然,這裡的九派是指納眾水於一河的、在廬山之西的長江中上遊河段,而不指廬山東南面的流入鄱陽湖的諸河流。雲橫九派浮黃鶴,根據詩意,是詩人西望居長江上游的武漢而得的詩句,否則就不是浮黃鶴而是浮孤鶩或別的什麼了。

  這裡,《尚書·禹貢》的「九江」注,注的是「九江」;李攀龍的詩句也不能旁證九派「指江西境內向東北流注鄱陽湖而入長江的河流」。對九派解之太實是不相宜的。不然,怎樣理解李白「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詩句中的九道呢?

  五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異解一?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即南極洲)。這裡指海洋的極深處。

  異解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這裡泛指世界。

  異解三?指世界五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實為南極洲)。

  異解四?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謂之五洋。這裡指海洋極深廣處。

  點評

  以上的缺點是按照字面實注,以致失誤。地球上的水域內是沒有南冰洋這一稱謂的。全世界四大洋已寫進地理教科書。說五洋「指海洋的極深處」有其道理,說五洋「泛指世界」則有欠通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句,只不過是詩人意志、氣勢的外顯。九言天之高,五謂洋之深。九天可上,五洋敢下。要上九天攬月,能下五洋捉鱉,而且定會「談笑凱歌還」。這顯示了詩人的堅決之心和敢作敢為的決勝精神(實質上是詩人要發動「文化大革命」、摧毀所謂「修正主義路線」的意志的外露)。作者難道真是要到全世界各大洋去捉鱉,或到世界各地去擒拿敵人嗎?

  五井碑(《念奴嬌·井岡山》):

  異解一?井岡山上以茨坪為中心,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立有五井碑。

  異解二?五井指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皆井岡山上地名。

  點評

  前注不如後注的簡明。五井是井岡山區上井、中井、下井、大井、小井等地的總稱,其存在並不以茨坪為中心。上井、中井、小井鄰近黃洋界,下井和大井鄰近八面山,並未立有統一的五井碑。當年紅軍醫院所在地的小井曾有百餘名紅軍傷病員壯烈殉難,此處建有毛澤東題字的烈士墓。

  縱宇一郎(《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異解一?羅章龍在一九一八年將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

  異解二?是羅章龍取的日本名字。

  異解三?是羅章龍的化名。據羅章龍《椿園載記》:1915年5月中旬某日,羅赴司馬里第一中學訪友,於該校會客室門外牆端,偶見署名「二十八畫生徵友啟事」一則(按,二十八畫是毛澤東三字的筆劃數),內容為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返校後,立作一書應之,署名縱宇一郎。1918年春,羅章龍根據新民學會的決定,準備東渡日本。在長沙起程時,新民學會會員在北門外的平浪宮為他餞行,毛澤東並以「二十八畫生」的署名寫了這首詩贈他。

  點評

  「縱宇一郎」聽起來頗有點日本味,但不是羅章龍在1918年將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誠如最後一注釋所言,1915年,毛澤東發出「二十八畫生」徵友啟事後,羅章龍認為這是一種不凡的舉動,便用古文寫了一封應徵信,信末即署名縱宇一郎。從此二人過從甚密。在羅章龍1918年春從長沙啟程赴滬時,毛澤東特趕到碼頭送行,並以二十八畫生的筆名相贈了「送縱宇一郎東行」的七言古風。可見,與二十八畫生一樣,縱宇一郎也是筆名。當然,該筆名是否受留日風氣的影響可以考證,但難以確證。

  斧頭(《西江月·秋收起義》):

  異解一?黨旗上的錘頭當時常被誤認為斧頭。

  異解二?當時中國共產黨黨旗上的是鐮刀和錘頭,卻常被誤認為鐮刀和斧頭。

  異解三?當時中國工農革命軍軍旗上的圖案。

  異解四?黨旗上的鐵錘形象當時常被誤認為斧頭。這裡寫作「斧頭」,或許還出於調平仄的需要。

  點評

  以上第三個注釋是對的,其它注釋缺乏具體的考證。詩人筆下的「旗號」是指軍旗而非黨旗,「鐮刀斧頭」亦是對軍旗圖案真實的寫照。如果要說誤認,可能有一個對鐮刀、錘子旗號圖案的群體誤認問題。但也不見得。早期農民運動中就有用犁頭作旗號圖案的。故不如說,鐮刀斧頭是當時工農革命軍對軍旗旗號圖案一種創造性的設計。實際的情況是,1927年9月9日秋收暴動之前,何長工和師參謀兼一團團長鍾文璋等三人奉命設計軍旗。他們設計的樣式並制好的軍旗是:旗底為紅色,象徵著革命;旗中央有一五角星,內有鐮刀斧頭圖案,分別代表中國共產黨和工人農民;旗面左側靠旗杆的一條白布上,豎寫著「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整個軍旗的含義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武裝。「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這完全是詩人對當時旗號的真實寫照。

  廣昌路上(《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異解一?……二月,毛主席率領紅四軍、紅六軍,第一次向吉安進軍,途經廣昌向前挺進時,正值大雪紛飛。紅軍頂風冒雪,勇往直前。一路連克於都、寧都、永豐等縣,直指吉安。

  異解二?廣昌,縣名,在江西省東部。1930年2月,紅軍準備攻打贛江西岸中部重鎮吉安時經過這裡。

  異解三?廣昌:縣名。在江西東南部。……1930年1月,自閩西回師贛南的兩批紅四軍隊伍先後經過廣昌,在東韶會合,隨即向附近地區分兵,占領了江西寧都、永豐、樂安等縣。2月初,紅四軍與中共贛西特委及正在贛西活動的紅五軍、紅六軍取得了聯繫。6日至9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紅五軍、紅六軍兩軍軍委在江西吉安陂頭召開聯席會議。會議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提出了奪取江西全省的口號,並確定了當前行動的總目標——攻取吉安。……詞中所記,即紅四軍自廣昌向吉安這一段戰鬥歷程中冒雪行軍的情景。

  點評

  上注釋一與注釋二的註解與史實有出入,注釋三的解釋與史實基本相符。毛澤東所率的紅四軍第二縱隊於1930年1月下旬行軍過廣昌,是要與朱德所率的紅四軍主力在東韶會師。月底在東韶會師後,紅四軍又分兵占領寧都、樂安、永豐等縣,並未直接去取吉安。紅四軍的離閩入贛,直接目的是為了打破敵人對閩西的「會剿」,而不是去直接攻取吉安。當然,攻打吉安也是他們配合贛西南紅軍和農民武裝行動的一個內容。自1929年10月起,贛西特委就已提出「攻取吉安」的口號,並先後八次發起圍攻吉安的行動。1930年2月7日在吉安縣陂頭村召開了史稱「二七會議」的紅軍四、五、六軍,贛西、南兩特委聯席會議,會議聽取了毛澤東關於政治形勢和今後任務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贛西特委提出「打吉安」口號的正確性,並把打吉安作為行動的總目標。但具體戰略方針是圍而不打。不久,紅軍主力離開了贛西,紅四軍5月第三次入閩。直至1930年10月紅軍才攻占吉安城。根據該詞署明時間是1930年2月來看,該詞當是作者已離廣昌而以「廣昌路上」為題的作品。「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可能是「二七會議」以後的寫照。

  反第一次大「圍剿」(《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異解一?1930年9月,黨中央召開了六屆三中全會,基本上結束了李立三錯誤路線的統治。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更加深入人心。中國工農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繼續得到發展和壯大。面對這大好的革命形勢,國民黨反動派驚恐萬分。蔣介石匆忙糾集十萬兵力,以國民黨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司令,敵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採用「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向我中央蘇區進行了第一次反革命大「圍剿」。毛主席採取了「誘敵深入」、聚殲敵人於革命根據地之內的戰略方針。

  異解二?蔣介石在他所策動的反革命內戰中,曾經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過五次「圍剿」。從1930年10月起,他開始布置反革命的第一次大「圍剿」,糾集了十萬兵力,任命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準備進犯我中央革命根據地。我軍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在12月30日乘霧對進入龍岡包圍圈內的敵軍主力張輝瓚部發起總攻,……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結束。

  異解三?1930年9月,黨的六屆三中全會舉行後,立三路線已基本上停止執行,革命形勢開始了新的發展。但同年10月23日,蔣介石在漢口舉行會議,調集了八個師約十萬人,部署對中央蘇區發動「圍剿」。紅一方面軍於是在11月1日於江西羅坊園前村發布命令,提出了「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憊而殲之」的戰略方針,……紅軍乘大霧籠罩的時機,向敵發起伏擊,敵兩個主力旅和一個師部,共官兵九千餘人,全部俘獲,不漏一人一馬,連敵前線總指揮、師長張輝瓚也……被活捉。

  異解四?1930年11月,蔣介石調集約十萬軍眾,以偽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總司令,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採取「並進長追」的戰略,對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大「圍剿」。

  異解五?1930年10月,蔣、馮、閻混戰結束。蔣介石於12月到南昌布置對工農紅軍的第一次大「圍剿」,任命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敵總指揮,糾集十萬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據地進攻。

  點評

  以上註解大多認為蔣介石在1930年10月發動的第一次大「圍剿」是針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魯滌平是「圍剿」軍總司令,張輝瓚是前線總指揮。但這三者都是與史實不符的。(一)蔣介石在1930年10月策劃的第一次大「圍剿」是對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圍剿」,而非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形成是在1931年9月反第三次大「圍剿」取得勝利、贛西南與閩西革命根據地聯成一片以後。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召開,這時才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至此,贛西南、閩西革命根據地才可正式稱中央革命根據地。(二)蔣介石未曾「任命魯滌平為總司令」。在國民黨的文獻資料和紅軍當年的文件里都未發現魯滌平是總司令的稱謂。據國民政府戰史彙編《關於第一次贛南「圍剿」之經過情形》記戴:「會議畢,即就南昌設立總司令行營,以魯滌平兼行營主任,指揮在贛各軍。」魯滌平系第九路軍總指揮,1929年秋接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職務,1930年冬奉蔣介石之命兼任南昌行營主任。(三)張輝瓚不是前線總指揮。在策劃第一次大「圍剿」時,蔣介石在第一號命令里僅提「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轄六個團)」。紅軍當年的文件中對張輝瓚也未有「前線總指揮」的稱謂。不過,張輝瓚在第一次大「圍剿」之前擔任南昌衛戍司令時,曾兼任過「江西全省剿匪總指揮」。

  這邊(《清平樂·會昌》):

  異解一?「風景這邊獨好」一句,是否可以理解為既是對中央蘇區的讚美,而更主要的還是對毛主席所制定的革命路線的充分肯定?答:可作這樣的解釋。

  異解二?「風景這邊獨好」,是對會昌一帶紅色根據地的熱情歌頌。

  異解三?這邊,指革命根據地。

  異解四「這邊」喻革命根據地……如此等等,似欠圓通。

  異解五?指革命根據地。

  點評

  以上注釋,差異較大,甚至意見正相反對。這邊,如果是實指,應不是泛指革命根據地,而是指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南方戰線,指「會昌一帶紅色根據地」。從1933年10月開始的第五次反「圍剿」戰爭,至1934年8月底驛前戰鬥失利後,中央革命根據地只剩下瑞金、於都、長汀、會昌等七個縣及一些零星地區,東線、北線被敵衝破,西線兵力薄弱、十分吃緊,何有「風景獨好」可言?只是在南線,廣東軍閥陳濟棠與蔣介石之間矛盾較深,他為保存實力,對紅軍打打停停,並不積極參與「圍剿」。1934年夏,毛澤東來南線視察、指導工作,由於有蔣陳矛盾可以利用,南線戰局比較穩定。相對東線、北線、西線來說,南線會昌一帶是「風景獨好」。

  三軍(《七律·長征》):

  異解一?指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

  異解二?古時軍隊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軍的,以後泛指整個軍隊。

  異解三?作者自註:「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不是海、陸、空三軍,也不是古代晉國所謂上軍、中軍、下軍的三軍。」

  異解四?古時軍隊有上、中、下或左、中、右的三軍之分。後泛指全軍。李白《戰城南》:「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作者筆下卻是「三軍盡開顏」。這是時代不同的緣故。

  點評

  以上注釋代表兩種不同的意見。認為三軍是指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的,有詩人的自注為根據,看來不會錯。但認為三軍是用以泛指軍隊的,也不能說沒有一定的根據。況且,紅軍二、六軍團改稱紅軍第二方面軍的時間是1936年7月,而毛澤東的《長征》詩成之於1935年10月前後,這也為三軍是泛指軍隊的看法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論據。然而,前一種看法比後一種看法更符合詩的意境,更接近事實。一支八萬餘眾的中央紅軍,經過一年遠征從南方到達北國後,隨毛澤東一起北上的僅數千人馬,而當時一、四方面軍之間竟存在著嚴重分裂。面對蔣介石軍隊圍追堵截紅軍、妄欲除之而後快的舉動,紅軍的三股力量、三支軍隊是多麼需要緊密團結和配合,形成一個有力的鐵拳以擊破蔣介石的圍剿計劃啊。顯然,詩人在不少場合尤其是在1935年9月底召開的幹部大會上吟誦這首氣勢豪邁的詩篇,當為鼓舞士氣,從中顯露出他內心希望三個方面的紅軍團結北上的強烈意願。

  蒼龍(《清平樂·六盤山》):

  異解一?《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以太歲為凶神惡

  煞,這裡用來指蔣介石。

  異解二?太歲星別稱。古人以太歲星象徵凶神惡煞,這裡指獨夫民賊蔣介石。

  異解三?是一種凶神惡煞,這裡用來指反動派首腦蔣介石。《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

  異解四?指太歲星。《後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李賢註:「蒼龍,太歲也。」古代以蒼龍象徵凶神惡煞。漢王充《論衡·難歲》:「徙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作者自註:「蒼龍,指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時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異解五?喻指以蔣介石為總頭目的國民黨集團。按「蒼龍」一詞,義項甚多。《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東宮蒼龍。」唐司馬貞《索隱》引漢《春秋》緯書《文耀鉤》:「東宮蒼帝,其精為龍。」取此義,可通,蓋國民黨政府設於南京,正在東方。又《漢書》卷九九《王莽傳》:「倉龍癸酉。」唐顏師古注引漢服虔曰:「倉龍,太歲也。」倉龍,同「蒼龍」。取此義,亦可通,蓋太歲為凶神惡煞,蔣介石暨國民黨集團正是兇惡的敵人。又《呂氏春秋》卷一《孟春記》:「駕蒼龍。」漢高繡注引《周禮》:「馬八尺以上為龍。」取此義,仍可通,蓋上文「長纓」之「纓」,本義即羈馬之革帶,纓縛龍馬,狀謂賓語正相搭配。原文取喻,含蘊甚豐,似不必執一求之。

  異解六?原是古代東方七個恆星星座的總稱,後作為太歲神的別名。《反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唐代李賢註:「蒼龍,太歲也。」舊說是一種凶神惡煞。這裡指蔣介石。

  點評

  上六注釋中,前四注釋都謂蒼龍是太歲,是一種凶神惡煞。最後兩注釋先點出其本義,指出它是古天文學中的用語。接著指出蒼龍是太歲、是凶神惡煞,還將蒼龍與「東方」的國民黨南京政府聯繫起來,與「龍馬」聯繫起來,這種「不必執一求之」的解釋較有特色。但蒼龍是太歲、是凶神惡煞的所有解釋似有些牽強和含糊。在有涉古天文學的許多文獻中,蒼龍不是一種凶神惡煞,也不直接等同於太歲。《史記·天官書》把星象分為五大區,中宮北極,有太一、天一和陰德,東宮為蒼龍,南宮為朱鳥,西宮為白虎,北宮為玄武,並以蒼龍、朱鳥、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星象。東宮蒼龍包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太歲則是隨太歲紀年法產生而假設的歲星神靈。在我國古代,用歲星紀年時,因認為木星十二年一周天,故以木星作歲星,以它所在的十二等分黃道一周的十二次名,作為紀年。又由於在歲星紀年法以前已經使用十二支,自東向西,配著周天;而歲星運行方向與此相反,是自西而東,於是設想有一個太歲,和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紀年,這就叫太歲紀年法。太歲又稱之為太陰或歲陰。由於古天文學中一直夾雜著偽科學、占星術,故迷信者以為移「抵太歲」或「負太歲」都凶,東漢王充在《論衡·難歲》中駁斥過這種迷信觀點。至後來迷信愈亦充滿古天文學,在清代天書般的黃曆中,開首便是所謂歲德神、金神、八將軍之一的太歲神煞之方位的記載。但在眾多的古天文學書中,都未把蒼龍與太歲直接等同。唐代李賢在為《後漢書·張純傳》作注時,在「今攝提之歲,倉龍甲寅,德在東宮」這段文字下注道:「爾雅曰:『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建武三十年太歲在甲寅,時歲德在東宮。前書音義曰:『蒼龍,太歲也。』」這裡明確地把蒼龍與太歲等同起來了。但李賢的這種注釋和引注是否具有權威性呢?是否是可靠的論據呢?同時,把蒼龍直接稱之為一種凶神惡煞在古天文學中更是難見。其實,在《六盤山》這首詞中,作者筆下的蒼龍並不一定意味著一種凶神惡煞。正像作者在其它的詞中用縛鯤鵬、裁昆倉、攬月捉鱉來顯露自己的意志一樣,這裡也是如此。關鍵是把蒼龍、鯤鵬等等這些比喻物放在詞的整體中去理解,看它們具體象徵著什麼。

  紙船明燭(《七律·送瘟神》):

  異解一?舊時祭鬼要燒紙船,點蠟燭。

  異解二?紙船:紙糊的船。民間風俗,送神送鬼時要燒化紙車、紙馬、紙船、紙錢等。明燭:祭祀鬼神時點燃的蠟燭。

  異解三?點臘燭,燒紙船是古時民間驅神逐鬼的一種習俗。《後漢書·禮

  儀志》:「持火炬,送疫至端門」;《岳州風土記》:「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點評

  下兩注釋比上一注釋完全些,並且還尋出一定根據,但仍未點明詩中獨用燒「紙船」以送瘟神的秘密。舊時祭送鬼神的民俗有一定儀式,如由主祭者誦念祭辭,並上貢品,點香燭,放鞭炮,吹嗩吶,嗚鑼,燒送紙糊的鬼神衣食住行之所需物和紙錢等等,以供其遠走它方之便利,還要燒送祭文。由於血吸蟲在水中孳生,將這一瘟神送走用船最適便,故詩人特意提到照天燒紙船。

  答友人(《七律·答友人》):

  異解一?……友人即周世釗。

  異解二?友人:主要指周世釗同志。

  異解三?1961年某日,周世釗、李達、樂天宇在一起閒坐時,從樂天宇的家鄉——湖南寧遠縣來的客人帶來了九嶷山的斑竹。他們三人商定送一根斑竹給毛澤東。李達還另外送了一支斑竹管毛筆,並寫了一首詠九嶷山的詩;周世釗則另送一幅內有東漢文學家蔡邕的文章的墨刻;樂天宇送一條幅,上半截是蔡邕的《九嶷山銘》的複製品,下半截有樂天宇寫的七古《九嶷山頌》,落款為「九嶷山人」。毛澤東接到贈品後,寫了詩《答周世釗、李達、樂天宇》。公開發表時,編輯和注釋毛澤東詩詞的郭沫若應樂天宇之請,改題為《答友人》。

  異解四?答湖南友人周世釗、李達、樂天宇。60年代初,周世釗、李達、樂天宇曾各自以湖南九嶷山產品並附詩贈毛澤東。樂天宇特意送了一枝采自家鄉九嶷山的斑竹。他的詩題寫在所贈《蔡中部九嶷山碑墨刻》上,署名「九嶷山人」。不久,毛澤東即寫了這首答詩。一份原稿曾題作《七律·

  答周世釗、李達、樂天宇同志》。

  點評

  以上四注,前兩注更符合史實。《七律·答友人》一詩是毛澤東答好友周世釗的。對此,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的注釋注得更詳細:「這首詩寫作者對湖南的懷念和祝願。友人即周世釗。本詩作者手跡原題為『答周世釗同學』,後改為『答友人』。周世釗(1897—1976),周是湖南寧鄉人,是作者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同學,曾加入新民學會。這時任湖南省副省長。」 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的注釋也基本相同:「《答友人》這首詩中的『友人』即周世釗。」「作者曾將原題《答周世釗》改為『答周世釗同學』,後改為『答友人』。」 該書在考辨中對友人說得更詳細:「這首詩標題為《答友人》,自此詩發表以來,歷來對友人是指一人還是指三人發生爭議。持三人說者,雖談了一些依據,但頗有疑點,如郭沫若改題之說,樂天宇前後回憶不一致等。持一人說者,首先是作者本人,我們應該尊重作者的意願和他最終的確定,不必猜度他的初衷。1963年他親自主持編輯《毛澤東詩詞》集子時,此詩在清樣稿上標題原為《答周世釗》。順便提一下,在林克留存的抄件上標題也是《答周世釗》,推斷可能抄自該詩的初稿。隨後,作者在這個標題的周世釗名字後加上了『同學』二字。最後他將『周世釗同學』五字圈掉,把標題改定為《答友人》。」

  後兩注的說法來自樂天宇的回憶。然而,樂天宇的五次「回憶」都是在當事人毛澤東、周世釗、李達、郭沫若、田家英等全部逝世後的1982年後,沒有事實根據。

  諸公碌碌皆餘子(《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異解一?諸公,指當時的當權人物。碌碌,平庸。《後漢書·禰衡傳》:「常稱曰:『大兒孔文舉(融),小兒楊德祖(修)。餘子碌碌,莫足數也。」餘子,其餘的人。

  異解二?諸公,指當時的當權者。碌碌,平庸無所作為的樣子。《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左手執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也。』」《史記索隱》引王劭云:「錄錄,借字耳。」餘子,其餘的人。《後漢書·禰衡傳》:「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此詩中的餘子,有多餘的人的意思。

  異解三?……以上二句是對羅氏的期望,亦是對自己暨新民學會諸同志的期許。意謂今日政界有權有勢的袞袞諸公皆庸人不足道,唯我輩當努力奮鬥,干一番事業,成為本時代有大作為、大影響的人物。

  點評

  把諸公解釋為當時的當權者未必準確。詩中的諸公更可能系泛指而非特指,它既可統括五百年間不能名世的碌碌古今人物,又可泛論同時代人及同學中的平庸者。(一)從當時毛澤東與羅章龍特殊的親密關係來看,可以作這樣的解釋。羅章龍是當時應答毛澤東以「二十八畫生」名義寫的「徵友啟事」的「三個半人」之一,毛澤東與他見面後表示「願結管鮑之誼」,此後二人交往甚密。(二)從其整個內容看,該詩並未露出直接指向統治者、當權人物的鋒芒。毛澤東此時在政治上雖然已主張反軍閥反帝國主義,但還沒有具備清楚的階級鬥爭意識,身上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意識。該詩是一首言情言志詩,詩中毛澤東把與自己意氣相投的青年好友比作屈原賈誼,把好友的東行比作鯤鵬擊浪。他不足慮滄海橫流和紛紜世事,所求的是自家「胸中日月常新美」,所盼的是友人「東瀛濯劍有書還」。從詩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此時有著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牢固信念,有著斯人繼大任、捨我其誰的勃勃雄心,他在為他日建功立業作充分準備。毛澤東既懷鵬程之志,作名世之想,藐視碌碌諸公,推崇抱負志向至大至遠的好友當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

  揮手從茲去(《賀新郎》):

  異解一?本於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

  異解二?李白《送友人》:「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劉琨《扶風歌》:「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

  異解三?李白《送友人》詩:「揮手自茲去。」揮手:揮動手臂告別。茲:此。

  異解四?語用「揮手自茲去」,見唐代李白《送友人》詩。共八句,後四句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但亦有可能脫化於南朝宋南平王鑠《擬行行重行行》的「揮手從此辭」句。南平王鑠的詩是寫夫妻別情的。詩中有「眇眇陵長道,遙遙行遠之。回車背京里,揮手從此辭」句。

  點評

  上三解釋都主要從唐代李白詩句中去尋找來歷和本源,最後一注釋則將李白、王鑠的詩句都點出,不僅指出該句語用「揮手自茲去」,也認為它亦有可能脫化於「揮手從此辭」。這樣注釋顯然更好一些。因為作者雖然愛讀李白的詩,但其他人的詩也會廣泛涉獵。

  東門路:橫塘(《賀新郎》):

  異解一?橫塘,指長沙東門外的清水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車站。

  異解二?東門,指長沙城東小吳門。橫塘,大塘,此指小吳門外清水塘。

  異解三?東門,當時,毛澤東夫妻住在長沙小吳門外清水塘二十二號中共湘區執行委員地所在地。小吳門為長沙老市區的東門,故「今朝霜重東門路」為寫實。《詩經》中有《東門之》、《出其東門》、《東門之枌》、《東門之地》、《東門之楊》等五首詩,全是寫男女愛情的,故事地點都在東門之外。宋周邦彥《浪淘沙》:「曉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也是寫離別時的情景,故「今朝霜重東門路」,又為虛寫,借典寄情。橫塘:古詩詞中多借指婦女居住的地方。……唐崔顥的《長干行》則有「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之句。前蜀牛嶠《玉樓春》:「春入橫塘搖淺浪,花落小園空惆悵。」宋吳文英《鶯啼序》:「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

  異解四?東門路,詩詞中常用的送別之地的代稱。但此處又是實指。長沙火車站正在東門外。橫塘,本義指三國時吳國都城建業沿秦淮河至長江口修築的長堤。詩詞中多指婦女所居之處或情人送別之地,也可泛指水塘。如崔顥《長干曲》:「君家在何處?妾住在橫塘。」范成大《橫塘》:「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溫庭筠:「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按,長沙城東小吳門外之清水塘為當時作者與楊開慧的住處。詞中橫塘雖不一定是實指,然亦不妨想像。

  點評

  以上,前兩注為實注,過於實,似未注意到詩人的點化藝術,詩人在賦詩填詞時講究「字字有來歷」。後兩注則注意到了詩人填詞時的實寫和虛寫,擺脫以實解虛、以史注詞的局限,這樣更能把握詩詞藝術的真實,並將其與歷史的真實更好地結合起來。

  憑(《賀新郎》):

  異解一?意思是藉以,包含兩方,非單「請求」彼方。

  異解二?憑仗。此字後省略了賓語。據文義,所憑仗者當即前之所謂「汽笛一聲」。

  異解三?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憑,猶仗也;亦猶煩也;請也。」如「杜牧《贈獵騎》詩:『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這裡似可作願望講。意謂「願我們割斷愁絲恨縷。」

  點評

  上兩注釋有著相同的思路,即都認為詩人只能憑仗離別、「汽笛一聲」才能割斷愁情。但這似未真正進入詩境。最後一注釋比較正確,並以唐代杜牧《贈獵騎》詩中「憑君莫射南來雁」句為證。「憑」在詞中只能作「請」解。憑割斷愁絲恨縷,即請割斷愁絲恨縷。憑割斷愁絲恨縷,詩人既用以勉愛妻,亦用以自勉、自製。

  如果認為詩人只能借離別、孤旅才能割斷愁絲恨縷,就未能理解詩人作為大革命家四處奔走、於家私不顧的胸懷,亦未準確領略詞的意境,因為詩人割斷愁絲恨縷,為的是使革命「恰象颱風掃寰宇」,使舊社會制度「似崑崙崩絕壁」。

  淺底(《沁園春·長沙》):

  異解一?因水清見底,看上去覺得淺。魚翔淺底,魚兒在清澈的水裡遊動。

  異解二?指清澈可見底的水下。《水經注·湘水》引《湘中記》:「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見底。」

  異解三?非言水淺,乃喻水之清澈可見底。唐儲光羲《釣魚灣》:「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水深則略呈碧色,故上句又言「碧透」。《水經注·

  汀水》引《湘中記》:「湘江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矢,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又《湘中記》引諺云:「昭潭無底橘洲浮。」

  點評

  以上三註解中,都注意到了水的清澈,注意到了釋「淺」。但對「底」未予以較清楚的闡釋。註解二謂淺底指清澈可見底的水下,似未釋清意思。詞中的「底」如果實指湘江河床床底,指「水下」的話,魚兒就不是翔而是爬了。底不應是指何床床底,而是指水流或水面。方位詞的使用具有空間相對性。詩人居高臨下,故用「底」指水流或水面。淺底在這裡即指淺水,清淺的江水。游魚的或翔或躍,總是在貼近水面的水流中而不在水下。古代詩人常將底字與池、湖、江、海等字連用,以表池、湖、江、海之水。如元稹詩有「嘉陵江底看星辰」句,丁鶴年詩有「風輕湖底倒搖山」句。這裡的底都不是指江、湖之底,而是指江、湖之水面。文學上這種轉喻的修辭手法是常見的。正如「貪杯」是說某人嗜酒而不是喜歡酒杯,「拍馬」是說奉承話而不是真的只拍拍馬屁股一樣,淺底在這裡也不是指湘江之底,不是指水下,而是指清淺的水流。

  同仇(《西江月·秋收起義》):

  異解一?同心合力打擊敵人。《詩·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異解二?同心協力,對付敵人。《詩·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異解三?齊心協力對敵。《詩·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點評

  以上解釋,從辭源學角度看是正確的。但原封不動地移植於這首詞中,不免有生搬硬套之嫌。同仇在這裡解釋為有共同的(階級)仇恨會更為貼切。該詞的上闋是寫工農革命軍的軍事活動,下闋則點出秋收暴動的根本原因:由於地主重重壓迫,才使農民個個同仇。若把同仇解釋為同心合力打擊敵人,顯得有些不合邏輯,與全詞不相協調。因為在地主階級的壓迫下,未組織起來鬧革命的農民們是不會同心合力打擊敵人的。地主的壓迫、農民的同仇是發動秋收起義、在共產黨領導下組織工農革命軍的基礎。

  金甌(《清平樂·蔣桂戰爭》):

  異解一?甌是古時杯盆一類的容器。金甌在這裡比喻寶貴的革命根據地。

  異解二?盛酒的金屬器皿。古人用以比喻國土的鞏固與完整。據《南史·朱異傳》載:南朝梁武帝想接納北魏景帝來降,但懷疑其誠意,猶豫不定,自言自語道:「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詎是事宜?脫至紛紜,悔無所及。」這裡用以比喻已被紅軍解放了的美好河山。元代宋褧詩:「國家全盛似金甌。」

  異解三?甌,盆盂類器皿。《梁書》卷五六《侯景傳》載梁高祖蕭衍語:「我家國猶若金甌,無一傷缺。」後人遂以「金甌」代指完整無缺的國家山河。此言「一片」,蓋指國民黨新軍閥將中國攪得四分五襲,「金甌」已碎,我紅軍此番入閩,占領閩西,是於諸碎片中收取其一。

  異解四?《南史·朱異傳》:南朝梁武帝曾說,「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金甌」原指盛酒的金屬器皿,後用來比喻完整的國土。當時的祖國河山在帝國主義支持的軍閥割據下四分五裂,紅軍在閩西開闢革命根據地則好比收拾了金甌的一個碎片。

  點評

  後兩注釋注意到了量詞「一片」,其註解較為精確。既然金甌被用來比喻國土的鞏固與完整,就不應把一國家中的一小片革命根據地理解為金甌。金甌加上量詞一片才是比喻寶貴的革命根據地。其實,詞的上闋中的「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即已點明由於軍閥割據分鼎,無一傷缺的金甌已不復在,中國國土已四分五裂了。詩人形象地把依靠工農武裝割據得來的革命根據地比作金甌一片,再貼切不過了。

  朽木巧株齊努力(《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異解一?西漢司馬相如《諫獵疏》:「枯木朽株盡為害矣。」(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說在我軍包圍殲滅國民黨軍隊的時候,連枯木朽株也發揮了幫助我軍反對敵軍的作用。

  異解二?連枯朽的樹木也似乎在奮發努力,為紅軍助威助力。《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古代兵略》:「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為敵難。」

  異解三?乾枯、老朽的林木、樹樁。《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載漢鄒陽獄中上樑孝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又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漢司馬相如諫武帝獵長楊疏:「枯木朽株盡為害矣。」……言云猶欲立,樹猶努力,則紅軍戰士奮勇赴敵之狀,盡在言外。

  異解四?語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西漢文學家鄒陽為梁孝王門客,因被讒下獄,作《獄中上樑王書》,申訴冤屈,其中有這樣幾句:「故無因而至前,雖出隋珠和璧,怨結而不見德。有人先談,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枯木朽株」指老朽無用的人。這裡指根據地的一草一木都奮起為紅軍助威助戰。又,《古代兵略·天地》云:「金城湯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樓之丘,泛濫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為敵難。」因此,這裡「枯木朽株齊努力」就含有「枯木朽株為敵難」之意。當然,之所以能如此,又是由於「得其人」的原故。

  點評

  除最後一注釋外,其它諸注釋都把枯木朽株理解為枯朽的樹木或乾枯、老朽的林木、樹樁,這似乎解得太實。從作者在《反第二次大「圍剿」》這首詩中的用心來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有涉枯木朽株的地方更切合其意境:「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賤」,「雖竭精思,欲開忠信,輔人主之治,則人主有按劍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這裡,鄒陽將身在貧賤的布衣窮居之士與欲樹枯木朽株之功、欲為枯木朽株之資聯繫起來,表示自己願為「人主」(即梁孝王)盡微小之力,效犬馬之勞。作者把「枯木朽株」與「齊努力」聯成一句,顯然是用其喻義而不是其本義。意思是說,在反「圍剿」的正義戰爭中,革命根據地的曾受地主壓迫的窮苦農民也投入其中努力參戰,以樹枯木朽株之功,為保衛革命根據地作出自己的貢獻。若詞中用的是枯木朽株的本義,即指其為山上枯朽的樹木,就難說它是好字眼了。同時,後面的「齊努力」應是「齊助力」才與枯木朽株協調。當然,注釋三認為雲欲立、枯木朽株齊努力是擬人化筆法,是「言外」之意,這有合理之處。但這樣一來,注釋點出《史記》中枯木朽株的出處就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等句中的枯木朽株用的是喻義,而「枯木朽株盡為害矣」則取消極意義。

  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異解一?這是倒裝筆法。飛將軍,指矯捷勇猛的將軍。《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這裡用來稱讚行動隱蔽集結在山上,敵軍由富田向東固地區進犯,紅軍突然從山上打到山下,好象飛將軍從天而降。

  異解二?飛將軍,比喻勇猛善戰的將軍。……重霄,即九重霄,霄漢。當年紅軍集結在白雲山上,突然向山下敵人發動猛攻,好似飛將軍凌空而下。

  點評

  以上解釋都較切合詞意。但註解一從語法角度指出詞句是倒裝筆法似不妥。詞序是正常的,「飛將軍」是主語,「入」是謂語。

  雄關漫漫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

  異解一?漫道,漫,隨便。隨便說,表示雄關如鐵這種說法,在無堅不摧的紅軍面前,變得並不可靠,只是隨便說說罷了。而今,如今。邁步,大踏步。

  異解二?雄關,雄偉險峻的關口。這裡指婁山關。漫道,莫說,不要說。真如鐵,真象鐵那樣牢不可破,指婁山關。從頭越,頭,山頭。這裡說紅軍從山頭上越過。

  異解三?從頭越,重新跨越。

  異解四?雄關:雄偉的關隘。漫:空說、枉說。真如鐵:真像鐵一般堅固。而今:如今。從頭:重新開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上二句語意雙關,既是寫紅軍再次跨越婁山關,又喻指遵義會議以後,中國革命重新開始起步向前。

  點評

  上注釋一將「漫道」理解為「隨便說」,似有損詞句藝術的壯美。作為置身存亡之地的軍事統帥的作者當時還漫談如鐵雄關?注釋二將「漫道」理解為「莫說、不要說」,並把「從頭越」理解為「紅軍從山頭上越過」,這是意解與實解的結合,有一定道理。注釋四將「漫道」理解為「空說、枉說」,把「從頭」理解為「重新開始」,並認為詞句語意雙關,既是寫紅軍再次跨越婁山關,又喻指遵義會議後中國革命重新開始起步向前,提出了一種雙向的思路。看來,對詞句的貼切理解主要取決於對詞句中「漫道」和「從頭越」的貼切理解。如果「從頭越」理解為「重新跨越」可以成立的話,那麼「漫道」不如理解為「遠道或漫長的征途」。正如作者1958年底對《婁山關》這首詞批註時所說的:「萬里長征,千迴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鬱的。」對於要率領紅軍攻奪無數個類似婁山關這樣的雄關險隘、踏破千山萬水的統帥毛澤東來說,「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當是抒內心之豪邁的句章,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故此,作者雖然確實率領紅軍二越婁山關,但作者寫下的詞句不一定是對二越婁山關的實寫。對歷史的真實把握是重要的,但更要把握藝術的真實。藝術的真實是歷史的真實的升華,而不是對其直觀的反映。

  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沁園春·雪》):

  異解一?紅裝,紅色的服裝。素裹,白色的服裝。這裡形容雪後天晴,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景色格外壯麗。

  異解二?紅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裝飾艷麗的美女裹著白色外衣,格外嬌媚。

  異解三?形容雪後天晴,太陽照射大地如紅色的服裝,冰雪覆蓋大地如雅淡的白衣,交相輝映。宋蒲宗孟《望梅花》:「被天人,制巧妝素艷。」

  異解四?紅裝:同「紅妝」,女子面部化妝用胭脂,為紅色,故稱。作女性身著紅色服裝解,亦可通。素裹:謂女子身著白絹衣裳。妖嬈:妖艷嫵媚。以上三句用美人為喻,懸想天晴之日陽光雪色紅白交輝的壯麗景觀。

  點評

  以上注釋都指出了紅裝素裹是詩人想像天晴後的北國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但有的注釋卻把它與美人的衣裝聯繫起來,似超出意外。詞中的紅裝素裹雖有擬人化色彩,但並不就是指美人著裝。況從語言學角度看,許多詞人們只習慣於用其轉義了。如說時光過得快就用「光陰似箭」,如說某運動規模大就用「波瀾壯闊」或「如火如荼」等。它們幾乎已消失了「實物」意義,被「抽象」化了。但這裡不從轉義的角度來理解詞意也許更為準確。

  詩人對藝術意象的塑造和想像是:待雪止天晴,鮮紅的朝陽光灑萬里雪原,就像為白雪裹蓋的大地再著上紅裝。紅日白雪映輝,雪國格外艷麗多姿。以為詩人把莽莽雪原比作美女,實在大煞風景,失卻壯美氣勢。這既與詩人的氣度不合,亦與詩人的修辭習慣不合。詩人筆下的女性是「不愛紅裝愛武裝」,他用「帝子乘風下翠微」來描寫想像中的仙女,追求的是一種意境美,而不是對仙女貌美的刻畫。連他青年時贈戀人楊開慧的《虞美人》詞中,也無一字對體態美的描寫,而只是遣發愁緒。甚至在他的全部著作中,也很難找到他把山河或其它物體的壯美比作美女。

  折腰(《沁園春·雪》):

  異解一?彎腰、鞠躬,引申為傾倒、崇拜的意思。

  異解二?傾倒,躬著腰侍候。這裡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異解三?本義為彎腰。《西京雜記》:「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引申為作揖打拱,屈身事人。《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這裡引申為崇敬、傾倒,又引申為操勞。

  異解四?競折腰:爭著彎腰行禮、弓背侍奉。以上二句謂祖國的山河是如此的美麗,古往今來不知吸引了多少英雄豪傑爭相傾倒在她的面前,為得到她而奔走忙碌。

  異解五?本意是低頭彎腰。《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不願束帶見督郵,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當年目視雲霄,誰信道淒涼今折腰。」這裡則是折服、傾倒之意。

  點評

  以上注釋一、三、五較為簡明,先釋本義,再釋引申義。注釋四把本義與引申義混雜在一起闡釋,並聯繫到詞的內容。注釋二先只釋引申義,其中「躬著腰侍候」也許指屈身事人,但意義不大明確。

  蒼黃(《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異解一?同倉皇,急劇變化的意思。

  異解二?同倉皇。本句是說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風雨的襲擊。蒼黃兼有變色的意思。這是修辭上的所謂「雙關」。

  異解三?亦作蒼惶、蒼遑、倉皇。比喻變化急劇。《墨子·所染篇》:「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名義考》卷八:「蒼黃,谷色也。農人乘蒼黃而取之,謹蓋藏,戒後時也。故以蒼黃為匆遽義。彼作『遑』、作『惶』者,不知為『黃』而誤也。」杜甫《新婚別》:「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異解四?急遽。同「倉皇」。用為狀語,狀「風雨」之「起」。

  異解五?同「倉皇」,急速的意思。《說文》「倉,谷藏也。蒼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段注「蒼黃者,匆遽之意,刈獲貴速也。」杜甫《新婚別》:「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宋蔡夢弼註:「謂行役之急也。」這裡比喻急劇的變化。

  點評

  注釋三和注釋五最為詳細,不僅從辭源學角度考證了蒼黃的意義,還引杜甫詩句予以證明。注釋二謂蒼黃兼有變色的意思,並稱這是修辭上的所謂「雙關」,似有蛇足之嫌。因為漢語語句的表達首先要求確定的涵義。同一字詞,在一個句子中不能既表示這一個意義,同時又表示另一個意義;否則模稜兩可,造成歧義或意義不清。意義明確,這是遣詞造句的規則。而修辭上的「雙關」,一是指同音雙關,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字詞同音,使同一字詞關聯兩個事物,藉以表達意思,明說一層,暗示一層,以揭示所要說的事物或情境的實質。它能使語言生動有趣,但意義是確定的。如「和尚打傘,無發(法)無天」,利用發法同音,明說和尚打傘時所造成的情景,實則指踐踏一切法律,任意作為。無發即無法,用法字替換發字。修辭上是雙關,意義上則是單指。

  修辭上還有一種語義雙關,是利用字詞的多義性或本義之外的比喻義、引申義構成。但意義也是確定的,是語言者以此言彼、借題發揮或暗示他物。如1949年所說的「天亮了」一語,比喻人民獲得了「解放」,它的語義重點在解放而不是指普通意義上的天亮,其涵義是確定的。但「鐘山風雨起蒼黃」是修辭上的雙關嗎?如果是,那麼此句既可理解為鐘山風雨突起,又可理解為鐘山風雨變色了,其語義重點在哪裡呢?可見,在這個句子中,蒼黃一詞的釋義只能在倉皇、青黃色或變化不定(喻義)等義之中擇取一個,絕不能亦此亦彼。顯然,這裡所說的雙關,實質上是把這個句子視作歧義句。若不在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來解釋某一字詞,那麼任一句子中使用的多義詞都可看作是雙關或多關了。

  顏 齊王各命前(《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異解一?顏斶,戰國時齊國人。《戰國策·齊策四》稱,齊宣王召見顏斶,說:「斶前!」斶也說:「王前!」齊宣王不高興。斶說:「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這是比喻蔣介石要柳亞子聽他的反革命主張,柳亞子要蔣介石聽他的革命主張。

  異解二?這一故事見《戰國策·齊策四》: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

  異解三?各命前:各自要求對方向自己靠近。前,此用為動詞,猶今言「到(我)前面來」。《戰國策》卷——《齊策四》載: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本句用此典,以齊宣王喻指蔣介石,以顏斶喻指柳亞子。蔣氏反革命,柳氏革命,政見本不相投;而蔣氏不肯禮賢下士,柳氏又剛直不阿,故二人「多年矛盾廓無邊」。

  異解四?顏斶,戰國時齊人。隱居不仕,願「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戰國策·齊策四》稱,齊宣王召見顏斶說:「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這裡比喻蔣介石要柳亞子聽他的反革命主張,柳亞子要蔣介石聽他的革命主張。

  點評

  以上,注釋二較為巧妙,它僅點明出處,讓人對詞句去作任意的思考。其餘注釋多以政治解詩詞,似過於牽強。誠如注釋四所點明的,顏斶既然是「清靜貞正以自虞」的人,那就應多從歷史、文化角度審視作者在詞中用典的匠心。對《戰國策·齊策四》作些研究,便可知該文的重心在於揭示「人君」與「人臣」、「王」與「士」孰貴孰不貴,及慕勢與趨士的關係,並借顏斶之口說出「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士貴耳,王者不貴」的觀點。從史實看,雖說蔣介石是地道的反革命,但柳亞子主要是一個民主黨派人士。如果說當時中國有「革命主張」的話,當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而不是柳亞子提出的。因此,「顏斶齊王各命前」句很難與蔣柳之間誰聽誰的主張攀扯得上。且柳亞子在「四·一二」事變以後是遭蔣介石通緝被迫逃往日本,回國後一直從事反蔣活動並另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組織的人,與蔣介石之間絕不是什麼「人臣」與「人君」的關係。再者,從毛澤東與柳亞子在建國前後的交往過程可以清楚地說明問題。柳亞子1949年3月寫《感事呈毛主席》一詩後,毛澤東即於4月底以《和柳亞子先生》一詩相答,並於5月1日攜女兒等到柳亞子所住的頤和園益壽堂拜訪,談詩,相約遊園,泛舟湖上。1950年國慶節期間,又與柳亞子在懷仁堂共同觀賞精彩文藝演出,吟詩唱和……可見,作者在和詞中借《齊策四》中的典故,主要是為了說明歷史上的執政者無法處理好與自己屬下士大夫階層的關係,因為執政者往往倚勢怠士,士則恃才傲主,這便造成「多年矛盾廓無邊」的現象。接著的「而今一掃紀新元」句則表明,作者認為自己能夠並善於處理與諸如柳亞子這樣的文士騷人的關係,自己會開創一個尊重人才的新時代。

  尊前(《七律·和周世釗同志》):

  異解一?尊同「樽」,酒杯。尊前,酒席前。

  異解二?謂筵席上。尊,酒杯。

  點評

  注釋二比較簡明。尊的本義就是古代酒器,亦泛稱一切酒器。點出「尊」同「樽」,會給人造成這樣一種感覺:以為尊是樽的別字,其實樽本之尊。

  極目楚天舒(《水調歌頭·游泳》):

  異解一?極目:指一望無邊。楚天,楚地的天空。武昌是戰國時的楚國地方。舒,寬闊。

  異解二?極目,放眼遠望。楚天,楚地的天空。武昌一帶戰國時屬楚國。舒,舒展。

  異解三?極目,放眼遠望。武昌一帶在春秋戰國時屬於楚國的範圍,所以把這一帶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開闊。柳永詞《雨霖鈴》:「暮靄沉沉楚天闊。」

  異解四?楚天,武昌一帶在春秋戰國時屬荊楚的範圍。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舒,開闊。

  異解五?極目:盡目力而望。楚天:楚地的天空。長江中游地區,春秋戰國時屬楚。舒:舒展。此謂廣闊。

  異解六?武昌一帶是戰國時的楚國地方。詩人在江中盡情游泳,但見楚天空闊,故云。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毛澤東在致黃炎培信中說:「都是仰游側游,故用『極目楚天舒』。」

  點評

  「極目楚天舒」恐怕是毛澤東詩詞中的難解句之一,除最後一注釋較好外,其餘註解都未對其加以整體上的解釋而只進行分解,其中有的將「楚天」注為「楚地的天空」,將「舒」注為「開闊」,並以柳永的詞句來佐證,但這些解釋似欠準確。如把楚天僅釋之為「楚地的天空」就沒有把握其特質。戰國時,楚國是大國,占有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帶遼闊的疆域,故古人泛稱我國南方的天空為楚天。如果楚國是小國,就沒有楚天一說了,正如沒有韓天、趙天、中山天等說法一樣。不能簡單地以所屬範圍劃定天空的名稱。舒,只有舒暢、舒展或遲緩等意,並無開闊之意。柳永的詞句表達的是另一種意境,不能用此來旁證舒為開闊之意。注釋似未能很好地體會詩人是在游泳。據當時的陪游者說,毛澤東遊技很好,興致頗高,在水中自由自在,可以躺在水面上不動。極目楚天舒,便是詩人在這種境遇中的實錄:在風急浪高的滔滔江流中,詩人橫渡萬里長江時,仰泳側泳自如,可目舒楚天。體現出一種舒坦的心情。故句中的「舒」與其看作形容詞,不如看作動詞,是為押韻的限制而不得已後置。正常詞序則是「極目舒楚天」。

  寬餘(《水調歌頭·游泳》):

  異解一?空閒。這時指心情舒暢和胸懷開闊。

  異解二?指神態舒緩,心情暢快。

  異解三?舒緩暢快的樣子。

  異解四?謂今天才得以自由舒展,暫時從緊張的工作里解脫出來,置身於如此廣闊的江天之中。

  點評

  寬餘的意思本很明朗,可解作空閒或寬裕,解作舒緩暢快似已脫出意外,成為多餘。重要的是了解寬餘一詞所處的語言環境,了解《游泳》這首詞的作者在當時的境遇以及其產生的一些相關背景材料。1956年正值中國「一化三改」時期,毛澤東日理萬機,全身心投入政務,平時很少休息或體育鍛鍊,連在「閒庭」散步的時間一次也只肯花10分鐘。毛澤東雖然酷愛游泳,但也只是在工作之後,故他把置身水流湍急、江闊浪高的長江的游泳說成「今日得寬餘」,是「勝似閒庭散步」的一種好方式。這體現出他的一種宏大氣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調歌頭·游泳》):

  異解一?孔子在河邊上說:「流去的像這樣啊,晝夜不停(不舍晝夜)!見《論語·子罕》。

  異解二?子,指孔丘。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意思是,他站在河岸上說:「時光過得真快啊,就像這流水一樣。」

  異解三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說道:「奔流而去的是這樣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異解四?逝者:去者。指光明。如斯:如此。夫:文言感嘆詞。按《論語·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蓋感嘆時光如流水,日夜不停,一去永不復返。毛澤東同志游泳之際見長江逝水,聯想而及孔子之語,乃截用《論語》成句,意謂時不我待,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須爭朝夕。

  異解五?語見《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截取半句,余意令人玩索。

  點評

  以上諸解,注釋一堪稱為一種較精美的翻譯。注釋五隻點明詞句的出處,不失慎明。其餘釋文多不貼切或有附加之嫌。而這種不貼切和附加會導致對該詞作錯誤的理解和體會,如注釋四的最後一段話便是如此。

  一樣悲歡逐逝波(《七律二首·送瘟神》):

  異解一?即悲歡一樣逐逝波。悲指過去人民害血吸蟲病的悲苦,歡指過去瘟神橫行無忌的得意,這些,都一樣跟著逝水一去不復返了。

  異解二?一樣,同樣,依舊。悲,指人民的悲苦。歡,指瘟神的歡樂。

  逐,隨著。逝波,流逝的水,比喻消逝的歲月。這句是說人民的悲苦和瘟神的歡樂,隨著時光的流逝,沒有什麼改變。

  異解三?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過去的時間。這裡是說人間的血吸蟲病,在解放以前,在黨沒有發動群眾加以撲滅以前,還是同牛郎在時一樣,悲者自悲,歡者自歡,多少年頭就這樣流水似地過去了。

  ?異解四「悲歡」在這裡應看作偏義詞,側重在悲。指在這之前,人民遭受血吸蟲病痛的悲慘情形,還同牛郎在時一樣。一說指悲者自悲,歡者自歡,多少年還是老樣子。聊備一說。

  點評

  以上者,注釋一較為簡明,但亦未準確把握詩的意境。注釋四擺出兩種觀點,即除正解外,還「聊備一說」,啟發人多向思考。按作者的思路,一樣悲歡逐逝波,是說牛郎雖然關心鄉人,但問知傳播血吸蟲病的瘟神仍然肆虐如舊時也只能任悲任歡,心逐逝浪,空發感慨。牛郎居天河邊,用「逐逝波」來描寫他抒發感慨是再恰當不過了,這正如詩人自己在《菩薩蠻·黃鶴樓》詞中以「心潮逐浪高」來抒發感慨一樣。另外,逝波一詞的意思清楚,似可不必再釋為「比喻消逝的歲月」或「借喻過去的時間」等等。

  每相違(《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異解一?常有不同意見的爭執。

  異解二?喻意見常不相合。蘇軾《八聲甘州》:「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

  異解三?每:每每、往往。相違:有二義,一謂人相分離,一謂意見相對立。此處可作雙關語理解,謂自己和羅榮桓同志在紅軍時期曾有兩次因為黨內軍內發生意見分歧或路線鬥爭而暫時離別。……在1929年下旬於閩西龍巖召開的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同志與另一些同志就建軍和作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當時任二縱隊九支隊黨代表的羅榮桓同志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意見。會後,毛澤東同志離開了紅四軍前委書記的領導崗位,到閩西特委指導工作。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分離。……1932年10月中共蘇區中央局寧都會議後,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者撤消了毛澤東同志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改派他做政府工作。1933年春,羅榮桓同志亦遭「左」傾機會主義者排擠,被調離紅一方面軍。這是兩人的第二次分離。直至長征中,羅榮桓同志才又重新回到毛澤東同志的身邊。以上二句,即是對這段往事的追憶。

  異解四?指在紅軍隊伍里相見甚稀,彼此都有過遭排斥打擊的經歷,而心卻是相通的。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前人注云「同心,猶知己。違,分離。意謂心雖同而行蹤卻相違。」此處意思相近,講「每相違」,實則把「同心」二字帶出來了。

  點評

  「每相違」是毛澤東詩詞注釋中的一大難點,注釋四將它理解為「相見甚稀」,「而心卻是相通的」,很是切合原意。注釋一和注釋二,將其注之為「常有不同意見的爭執」和「喻意見常不相合」,也許是在兩極對立思維中捲入毛澤東、羅榮桓與林彪的「爭執」或意見不合的圈子中去了。但離開了吊詩的本意,設想毛澤東在詩的首聯就開始誅林彪。(《毛澤東詩詞選》在對詩作背景介紹時說:由於羅長期同林彪共事,所以詩內提到林的事。《毛澤東詩詞箋析》在簡析中亦稱「每相違」、「大問題」字面上均是評林。)這無形之中把毛澤東當作一個心懷狹隘的人,連發生在二、三十年前的「不同意見的爭執」也不會忘記而要在詩中寫出來。但從詞義本身看,每相違是難於解釋為「常有不同意見的爭執」或「喻意見常不相合」的。「違」除有邪惡、錯失之意外,還有違背、離開或避去的意思。若取違背之義,那麼也只能解釋為紅軍內部每每發生違抗指示或命令的事,而不見得就是「不同意見的爭執」。若取離開、避去之義,則應解釋為由於「草上飛」、戰事緊張繁忙,毛、羅雖同在紅軍隊裡卻每每難以謀面。注釋三將「相違」作雙關語理解,謂既指人相分離又指意見相對立,這是一種折中的辦法,但不符合邏輯。因為這樣的雙關已不是雙關,而是歧義了(參閱本書蒼黃一詞解釋的點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異解一?一九三五年一月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同志在貴州、四川境內率領中央紅軍迂迴作戰……從而擺脫追堵的幾十萬敵軍。在迂迴過程中,部隊經常需要急行軍。林彪曾在同年五月在四川南部會理城郊召集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前夜寫信給中央軍委,認為這樣「走弓背路」要「拖垮軍隊」,要求改變軍委領導。林的這個要求被政治局會議完全拒絕。這個問題的解決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戰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間攻打錦州,即遼瀋戰役的第一個和關鍵性的大仗。毛澤東同志在九月七日為中央軍委寫的給林彪、羅榮桓等的電報中早已詳細說明攻打錦州的重大意義和同先打長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較,但林彪仍然找出種種理由來一再反對。羅榮桓同志是主張執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志的戰略決策的,所以詩中特意提及。

  異解二?……就在紅軍轉敗為勝,局勢開始好轉的時候,林彪寫信給中央軍委,認為這樣「走弓背路」,「造成疲勞」,會「拖垮部隊」,提出要毛澤東下台。這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四川南部的會理舉行,粉碎了林彪的干擾活動。解決這個問題沒有遇到什麼大困難。戰錦指1948年8月至9月間攻打錦州的戰役。……然而,對於(毛澤東的打錦州)這個戰略決策,林彪找出種種理由,一再反對。只是由於中央對他進行多次開導,又由於羅榮桓堅持執行中央這一正確的指示,第四野戰軍才取得遼瀋戰役的偉大勝利。

  異解三?戰錦:打錦州。方為:才是。按1948年亦即解放戰爭的第三年,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志決定首先在東北戰場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毛澤東同志的作戰方針是先打錦州,切斷敵軍逃入山海關的通道,將其關在東北就地殲滅。但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畏敵如虎,不敢先打錦州,主張先打長春。羅榮桓同志當時是東北野戰軍政委,他與林彪作了堅決的鬥爭,保證了毛澤東同志的作戰方針得以全面貫徹,從而取得了全殲東北敵軍四十七萬的重大勝利。在對於全中國的解放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遼瀋戰役是首戰;而在遼瀋戰役中,錦州之戰又是關鍵的一仗,敢不敢打錦州,直接關係到解放戰爭的前途,故毛澤東同志稱之為「大問題」。

  異解四?指長征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困難時日。暗含奪取政權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的意思。戰爭勝利了,要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這才是大問題。作者當時考慮的就是如何使中國不變色,中國黨不出修正主義這樣的大問題。戰錦,當是用「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勝利後驕傲享樂,終於招致衰亡)的典故。

  點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恐怕是全部毛澤東詩詞中最難解的詩句,注釋四卻識得其中三昧,悟出真諦。其餘諸解都把該句與長征路上及打錦州時林彪反對毛澤東,而羅榮桓擁護毛澤東等等聯繫起來,但忽視了兩個前提:一、該詩的寫作時間;二、該詩的主題。該詩寫作的1963年,正是毛、林相處甚好的年代。自1959年取代彭德懷而任國防部長的林彪,此時極受毛澤東的器重和厚愛。因此,即使不是在賦詩,毛澤東也斷然不會挑剔和非過林彪。該詩既然是「吊羅榮桓同志」,其中心貫穿的是「吊」的意識,它在悼念戰友時去數罪林彪恐有傷大雅,亦喧賓奪主。注釋顯然沒有注意到,自60年代以來毛澤東已形成一種「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這種「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是如此強烈,以致構成毛澤東賦詩填詞時思想樂章的主旋律。從《七律·冬雲》(1962年)、《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念奴嬌·鳥兒問答》(1965年)等詩詞中,可明顯看到,此期毛澤東的中心意識是如何「反修防修」,使國家不改變顏色,並敢於同種種反華勢力進行挑戰。《吊羅榮桓同志》這首詩貫穿的背景意識正是「反修」,由於吊哀意識與「反修」的憂患政治意識揉為一體,該詩便有一種別出一格的哀傷格調。由於毛澤東認為「戰錦方為大問題」,加之「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在這內憂外患之中,當羅「不幸離人世」時,他便產生一種「國有疑難可問誰」的悵失感。

  從語義上看,該詩第三聯中的長征代表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二萬五千里長征是最為艱苦卓絕的;可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代,尤其是在「與不拿槍的敵人」作鬥爭的時候,「長征不是難堪日」了。如果對長征二字要穿鑿附會的話,那麼在長征路上,紅軍內部險置毛澤東於死地的是張國燾,而作為曾是自己手下愛將的一軍團團長林彪在當時毛澤東眼裡還只是個「娃娃」,沒有多大的份量,構不成什麼威脅。而戰錦,則喻指用槍桿子打下的錦繡江山。陳毅《贛南遊擊詞》中有句:「他年戰場獲錦歸」。古時用錦類織物獎賞沙場有功將士,有大功者朝廷還賜給錦衣、錦帶等,加官封侯。決不能將戰錦理解為「攻打錦州」,並又無謂地推出林彪反對毛澤東的戰略決策。一方面,林彪作為遼瀋戰場前線的最高指揮官,他有權根據敵情變化配製和使用兵力,安排實施各個戰役,儘管他要請示中央軍委。另一方面,中央軍委與前線指揮官在軍事決策上出現差異或發生反覆屬正常現象,毛澤東決不會在1963年寫詩吊羅榮桓時又「特意提及」此。從格律方面看,戰錦如果真的指「攻打錦州」,亦與長征不對仗。長征是名詞,戰錦是動賓結構;長征是舉世矚目的偉大歷史事件,是軍事史上的奇蹟,而戰錦只不過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中的一個較重要的戰役。如果把戰錦理解為靠武裝鬥爭得來的錦繡江山,它完全與長征對仗,並且還是勝對。如果不把這兩個詞進一步拆開來分析,它們也可算作工對。

  觀魚(《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異解一?觀魚,用《莊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橋上看水中游魚的故事。……這句詩的意思說,在頤和園的昆明湖欣賞游魚的快樂比在富春江的釣台更好。這是對柳亞子原詩「分湖便是子陵灘」而言。

  異解二?《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異解三?用《莊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濠梁觀魚」的典故。對「觀魚有各種不同的解釋。郭沫若說「觀魚等於釣魚(春秋左氏傳隱公五年,經作「矢魚」,傳作「觀魚」)。李文沛據《通鑑》卷一五七載:「北朝魏宇文泰用武功人蘇綽為行為台郎中……泰與公卿如昆明池觀魚,行至漢故倉地,顧問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綽問之,具以狀對。泰悅,因問天地造化之始,歷代興亡之跡,綽應對如流。泰與綽並馬徐行,至池,竟不施網罟而返。」認為作者暗用這個典故,表現了對柳亞子的推重和期望。趙朴初認為:「所謂觀魚,是『濠梁觀魚』呼?是『臨淵羨魚』呼?局中人可以玩味求索。」並錄備考。

  點評

  以上諸注釋的特點是都將「觀魚」與歷史典故聯繫起來,但觀魚與《莊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橋上看水中游魚毫無聯繫。莊子、惠施都喜討論無窮性和相對性問題,《秋水》的主題思想就是討論認識與價值判斷的相對性的。莊子與惠施的濠上辨魚之樂正是反映了這種認知心態,其意卻不在觀魚。以為觀魚二字用了《莊子·秋水》中的故事,是求之過深了,與詩人的詩意不合。注釋三引郭沫若說,謂作者用「觀魚」典故,「表現了對柳亞子的推重和期望」,意思有些近切。但「觀魚」不一定是用典。既然觀魚句是對柳亞子原詩「分湖便是子陵灘」而言,那就應該想一下子陵灘是嚴子陵隱居時釣魚的地方,觀魚二字便是由釣魚引發的。詩人曾與柳亞子一道游頤和園和昆明湖,把這種遊樂稱為觀魚是再適當不過了。詩人勸告柳亞子不要嫌昆明湖水淺了,這是自謙之詞。他認為留在此地觀魚比在富春江強,意在挽留柳亞子在京參政,不要回鄉歸隱。

  鳴鏑(《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異解一?古時一種射出去能發聲音的箭,也叫響箭。這裡借喻革命力量的聲討。

  異解二?射出時有響聲的箭,亦稱響箭。鏑,箭頭。《史記·匈奴傳》:「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史記集解》引《漢書音義》云:「鏑,箭也,如今鳴箭也。」又韋昭云:「矢鏑飛則鳴。」

  異解三?三國吳韋昭《吳鼓吹曲》十二篇其二《漢之季》:「飛鳴鏑,接白刃。」鳴鏑,響箭。以上二句喻言霸權主義者那裡已呈現出一派衰敗沒落的光景,就在這時,我們射出了響箭,開始對他們實行公開還擊。1962年12月15日、31日和1963年1月5日,我《人民日報》、《紅旗》雜誌連續發表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反對我們的共同敵人》等三篇重要文章,揭開了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的序幕。「飛鳴鏑」指此。

  異解四?鳴鏑一詞始見於《史記·匈奴列傳》,是一種響箭。《漢書》「正義」云:「鏑,箭也,如今鳴箭也。」韋昭云:「矢鏑飛則鳴。」丘遲《與陳伯之書》有「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之句,是針對投降變節者的處境說的。毛詞用意與此同。

  點評

  上注釋四對鳴鏑的解釋獨具新意,令人回味。注釋二隻註明鳴鏑乃何物,是一種簡明的作法。注釋一和注釋三聯繫了史實,亦自成理由。這與郭沫若在60年代上期的解釋有相似處:「西風落葉下長安」是說形勢正好,枯枝敗葉被吹折了,蒼蠅蚊子也被掃蕩了,我們正應該乘著這大好形勢再向前進攻。「飛鳴鏑」就是進攻的信號(《毛主席詩詞學習參考資料》廣東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作者本人對「飛鳴鏑」的解釋是,「指我們的進攻」。

  古代曾雲海綠(《念奴嬌·井岡山》):

  異解一?有人說,這裡古代曾經是海。

  異解二?謂有人曾說,這裡古代是蒼青色的大海。

  點評

  從字面上說,以上解釋應是不錯的,既與全詞協調,亦表明作者的思維有極大的跳躍性:從眼前如畫江山,忽又想到這兒古代是一片碧綠的大海。同時,這也符合古地質學、地貌學家的觀點:在晚古生代(約四億年前)早泥盆世末,海侵由西南推至湘東贛西,這時除少數山脈隆起成為海島之外,廣大地區均為海域。晚泥盆世末海水略為退卻,至印支運動(二億年左右)除湘東南局部地區外,海水幾乎全部退出,海相沉積的歷史至此基本結束。但是,由於對曾雲可作另一種理解,使該句成為一個歧義句。它可以解釋為:在古時,這一帶群山僅是雲霧纏繞,海樣碧綠。這樣解釋亦切合詞的意境:作者從眼前的「多了樓台亭閣」,進而推想井岡山荒無人煙的時代。曾,通層。曾雲,杜甫《望岳》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遺憾的是,作者已經作古,我們不能為此而請教他了。

  附?錄

  說項依劉(柳亞子《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異解一?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柳詩作時正值中共中央爭取南京國民黨政府接受和平解決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處表示他雖也是國民黨元老,自覺無能為力。

  異解二?說項,謂逢人便說別人的好話。故事出於《唐詩紀事》,亦見唐代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賞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一作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相逢〔一作逢人〕說項斯。』項因此名振,遂登高科。」依劉,謂依附有權勢的人,故事出於《三國志·王粲傳》:粲「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唐許渾《酬和杜侍御》:「欲朝金闕暫依劉。」

  異解三?用的是楊敬之到處講項斯的好話和王粲去荊州依劉表的故事。……整個詩句表現的是柳亞子對自己處境的不滿。

  異解四?說項,為人說好話、吹噓揚名。……依劉,依附他人、寄人籬下。……明張羽《寄劉仲鼎山長》詩:「向人恐說項,何地可依劉?」大難:謂很難作到,意即作不到。

  異解五?說項,唐代項斯為楊敬之所器重,敬之贈詩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之句,後謂替人說好話或講情為「說項」。依劉,指漢末王粲想依附劉表未被重用事(見《三國志·王粲傳》)。柳句表露的是不願「說項依劉」。

  點評

  上五注釋,注釋一與其它不同,將「說項依劉」理解為「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並聯繫柳亞子詩作的時間以論證。但這種理解既不合史實,也不合邏輯。一、柳亞子雖是國民黨元老,但他當時避居香港,在中國政壇上幾乎無足輕重,無力「說項依劉」,即勸說蔣介石接受毛澤東、共產黨的領導。同時,在當時柳亞子筆下,蔣介石是「獨夫」、「民賊」、「蔣凶」、「托逆」,是王敦、劉豫。也就是在國共兩黨談判期間,他在詩中說「長江自昔非天塹,逆豫何曾慶瓦全」,這顯然是贊同共產黨打過長江,奪取全國勝利。可見,柳亞子即使有能力,也是不會去「說項依劉」的。二、歷史上,楚漢相爭時,沒有人去勸說項羽依附劉邦,而只有人勸失敗後的英雄項羽渡江,以備東山再起。因此,把說項依劉解作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沒有掌故來歷(當然,沒有掌故來歷並不就是說後人和今人無權用「說項依劉」之類的句章去述及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三、柳詩是《感事呈毛主席》,柳無車彈鋏,通篇牢騷,以致毛澤東在答詩中規勸他「牢騷太盛防腸斷」。若把說項依劉解作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與柳詩的整個內容不協調。

  子陵灘(柳亞子《七律·感事呈毛主席》):

  異解一?東漢初嚴子陵隱居的釣台。

  異解二?即七里灘,起自浙江建德梅城,止於桐廬嚴子陵釣台。全長23公里,夾岸高山聳翠,一水中流漾碧。……子陵灘即因嚴光曾釣於此而得名。……

  點評

  上注釋一把子陵灘與釣台視為同一地,注釋二則把子陵灘等同於七里灘,謂全長有23公里。其實,子陵灘是離富春江上段七里瀧峽谷出口處約3公里遠的地方的一處淺灘,附近有東西對峙的平台狀的岩岸,高百餘米,是謂釣台,上有石亭。不過,有關嚴光在富春江隱居垂釣處的說法也不一。以致郭沫若在詩中這樣寫道:「由來勝跡流傳久,半是存真半是猜。」對於百尺高台,明代袁宏道亦有詩曰:「溪深六七尋,山高四五里,縱有百尺釣,豈能到台底?」

  戰販集團仇美帝,和平堡壘擁蘇聯(柳亞子《浣溪沙》):

  異解一?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動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就竭力煽動(販賣)新的世界戰爭,從而使他們的軍火商得利,被稱為戰販集團。一九五○年九月美國糾集十五國軍隊,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侵入朝鮮北部,威脅我國東北,戰爭氣焰極為猖獗。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鬥爭中發起了仇視、蔑視美帝的宣傳運動。本句的「戰販集團」和「美帝」同是「仇」的賓語(主語「我們」省略),跟下句的句式相同。

  異解二?為「仇美帝戰販集團,擁蘇聯和平保壘」之倒裝。

  異解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帝國主義者為首的帝國主義集團竭力煽動新的世界戰爭,以便其國的軍火商從中漁利,故稱。戰販,戰爭販子。1950年9月,美帝國主義者糾集十五國軍隊,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侵入朝鮮北部,威脅我國東北,氣焰十分囂張。因此,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鬥爭中開展了仇視、鄙視、蔑視美帝的宣傳活動。以上二句皆倒裝,且均省略了主語「我們」。按正常語序,即是「仇美帝戰販集團,擁蘇聯和平堡壘」。

  異解四?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就竭力煽動新的世界戰爭的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動派。

  點評

  上注釋二較為簡明,注釋四較接近原意。其它注釋則過繁,且有誤。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之所以被稱作戰販集團,是指他們像商販到處推銷商品一樣到處挑起戰爭,絕不是因為「他們的軍火商得利」。戰爭,無論是侵略戰爭還是正義戰爭,本身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侵略戰爭的目的在於征服別國,掠奪別國的領土、資源、財富等,絕不以使「軍火商得利」為宗旨。當戰爭失敗,國力耗盡時,軍火商也同樣破產。何況戰爭所須軍火既可從發動侵略戰爭國家的軍火商那裡購買,也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