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魯迅畫傳> 此中甘苦兩心知

此中甘苦兩心知

2024-10-03 19:33:43 作者: 李文儒著

  許廣平不僅把她純真的愛給了魯迅,同時也為魯迅犧牲了自己所追求的事業。她本不是一位安於家庭主婦地位的女性,也不是一位缺乏遠大理想抱負,或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能力的女性,但與魯迅結合之後,她卻沒能到社會上施展才能。魯迅請許廣平留在自己身邊,留在家中,儘管不讓她充當管理家務的「賢內助」角色,而是把她當作生活的伴侶、工作的幫手、共同的勞動者、新生活的共同創造者,然而,對許廣平,魯迅自始至終是心存歉意和謝意的。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自從和許廣平相愛以來,尤其是共同生活以來,魯迅的工作效率的確是大大提高了。即便到了多病的晚年,創造力不僅絲毫不減,反倒愈加旺盛了。這當然和許廣平生活上精心照料,工作上的具體協助分不開。許廣平為魯迅分擔了許多瑣碎的事務,儘量使魯迅把精力集中到寫作上。寫書、編書、出書,一本又一本的新書問世了。每出一書,魯迅總看作是他和許廣平共同勞動的成果,他總願意和許廣平共享收穫的喜悅。他沒有因為與許廣平朝夕與共而只在口頭上說幾句感謝的話,他用他的特殊方式表達他的歉意與謝意。每次,魯迅都要鄭重地在新出版的書上題字簽名蓋章,然後送給許廣平。例如,在《唐宋傳奇集》上題寫:「送給廣平兄。1927年12月29日在上海」;在《朝花夕拾》上題寫:「送給廣平兄。迅,1928,10,8,在上海」;在《而已集》上題寫:「給我的愛人:廣平。魯迅,1928,11,26,在上海」;在《中國小說史略》(訂正版)上題寫:「贈與廣平吾友。魯迅,1931年9月19日上海」;在《三閒集》上題寫:「廣平哂存。魯迅,1932,9,19,上海」,等等。除送自己的著作、譯作之外,魯迅還時常買一些自己喜愛的,或許廣平喜愛的書,題名送給許廣平。也許,在一般人看來,夫妻之間不必如此形式化、儀式化,但恰恰在這種「儀式」之中,不僅包含著夫妻之間濃濃的情意,更包含著魯迅對許廣平的尊重,與許廣平親密朋友般的平等關係。在魯迅的心目中,許廣平不僅僅是屬於自己的愛妻,更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他們之間不是從屬的關係,是「相依為命,離則兩傷」的互為依存的關係,如魯迅送許廣平《芥子園畫譜》時所題的詩中所表達的那樣,是「十年攜手」,是「以沫相濡」。

  題《芥子園畫譜三集》贈許廣平。《芥子園畫譜》中國畫技法圖譜,清代王概兄弟應沈心友(李漁之婿)之請編繪,因刻於李漁在南京的別墅「芥子園」,故名。上海有正書局翻造本。魯迅購於1934年2月,並深情地寫下了一首詩:「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相知。」詩中寄寓了他們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相知相依的深厚感情

  《兩地書》。魯迅與景宋(許廣平)1925年至1929年的通信集,1933年4月北新書局以青光書局名義出版。毛邊。《兩地書》編好後,魯迅楷書抄錄一份留存

  最能表現「此中甘苦兩心知」的,還是《兩地書》的整理出版。從1925年他們之間的第一封通信開始,魯迅和許廣平各自珍藏起對方的來信。由北到南,由南到東,漂流數省而隨身攜帶,幾次避難燒毀了不少友人的信件,他們之間的信妥為留存。可見對這些記載著由師生到戀人到夫婦的信件,魯迅和許廣平是多麼珍視。1932年夏天,在一個個悶熱多蚊的夜晚,他們一起整理雙方的通信。翻看著你來我往的一封封熟悉的信件,往日的情景一幕幕出現在眼前。重溫並不平坦的情愛歷程,重新感受相愛的激情與幸福,他們覺得有必要紀念一番。而最好的紀念就是編輯出版雙方的通信——《兩地書》。魯迅在《序言》中說:「回想六七年來,環繞我們的風波也可謂不少了,在不斷的掙扎中,相助的也有,下石的也有,笑罵誣衊的也有,但我們緊咬了牙關,卻也已經掙扎著生活了六七年。其間,含沙射影者都逐漸自己沒入更黑暗的處所去了,而好意的朋友也已有兩個人不在人間,就是漱園和柔石。我們以這一本書為自己記念,並以感謝好意的朋友,並且留贈我們的孩子,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歷的真相,其實大致是如此的。」

  《兩地書》除個別地方做了主要是技術上的處理外,未做任何實質性修改。從中不僅可以看到魯迅、許廣平所經歷的真相,還能看到更逼真的魯迅的思想。最能給人情感震撼的是,《兩地書》編好之後,已經五十二歲的魯迅,選用上好宣紙,用毛筆,用工整的楷體,從頭到尾抄寫了一份留作紀念。整整五百五十面,十六萬字!這是何等深厚、熱烈、充滿浪漫青春活力的「壯舉」!許廣平即便只得到魯迅寫給她的一首詩(「十年攜手共艱危」)和一部書(《兩地書》抄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欣慰的妻子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