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爺本色是文人
2024-10-03 19:28:35
作者: 陳書良
《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世居京口,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十三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因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後過繼給道規為嗣,故道規亡故後義慶得以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
史稱劉義慶自幼聰明過人,受到伯父劉裕的賞識。劉裕曾誇獎他說:「此我家之豐城也。」以寶劍相喻,足見其器重。年輕時曾跟從劉裕攻打長安,回來後被任命為東晉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宋文帝劉義隆即皇帝位,義慶為丹楊尹,時年廿一。元嘉九年,三十歲,出為平西將軍、荊州刺史。當時「荊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因為劉義慶被認為是宗室中最優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擔如此顯要之職。義慶鎮守荊州八年,後又改授散騎常侍、衛將軍、江州刺史、南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職務。元嘉十六年三十八歲,遷江州刺史。十七年遷兗州,一年薨。時年僅四十一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諡號為「康王」。
劉義慶一生雖歷任要職,但政績卻乏善可陳,除了本身對權勢不熱衷外,最重要的就是忌憚捲入劉宋皇室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然而透過錦衣玉食檀板鳴鐘,他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文人。《宋書》本傳說劉義慶「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才辭雖不多,足為宗室之表」。文帝博涉經史,「每與義慶書,常加意斟酌」。劉義慶十五歲宦居京城,其中任秘書監一職,掌管國家的圖書著作,有機會接觸與博覽皇家典籍,為《世說新語》的編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義慶在荊州任內,曾奏薦庾實、龔祈、師覺授等知名人士。「招聚才學之士,遠近必至」。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門下,當時名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劉義慶擔任江州刺史與南兗州刺史,仕居江南,與當時的文人、僧人往來頻繁,此時即開始編撰《世說新語》。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一些口耳相傳的發生在當時揚州的佚聞。如後世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說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一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畫暗中觀察,看出他是在反覆劃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憤懣不平。顯然,《世說新語》中的類似內容不是源於典籍的爬梳,而是源於鮮活的生活記錄。
因此,《世說》作者完全可以肯定下來,劉義慶無論學養抑或才華抑或財力,完成這樣一部著作,不存在任何問題。然而,「五四」以後出現了新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
《宋書》言義慶才情不多,而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至,則諸書或成於眾手,未可知也。
這就是說,《世說》有可能是臨川王門下文學之士的集體創作。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宣驗記》(皆佚)。《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這種說法,頗近情理,而且歷史上不乏先例,如《呂氏春秋》《淮南鴻烈》皆是。不過,即使是集體創作,臨川王劉義慶居於「主編」的地位則是確然無疑的。魯迅之說實在有標新立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