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4-10-03 18:54:25 作者: (明)施耐庵 著;富強 改寫

  元朝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

  浙江錢塘知縣施耐庵(1296—1371)替窮人伸冤,遭朝廷訓斥,於是辭官回鄉。至正十三年(1353),鹽民張士誠率眾起義,他敬重施耐庵的才華,再三邀請施耐庵當他的謀士。施耐庵抱著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望欣然前往,為張士誠獻上了許多攻城奪地的計策。張士誠居功自傲,親小人,遠忠臣,獨斷專行。施耐庵幾次諫勸,張士誠都不予採納。施耐庵又氣又惱,離開了張士誠,靠教書為生。

  在教書之餘,施耐庵與學生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並打算以此為題材寫一部《江湖豪客傳》。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滅掉張士誠,到處搜捕張士誠的舊部。施耐庵為了避難,隱居田園,專心創作《江湖豪客傳》。

  《江湖豪客傳》寫成之後,由羅貫中加以潤色和編排。施耐庵對書中的情節很滿意,只是覺得書名欠佳。羅貫中建議把書名改為《水滸傳》。施耐庵一聽,高興地說:「好!這個書名太好了!」

  「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施耐庵將《江湖豪客傳》正式改名為《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最早的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講述了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不學無術的無賴高俅因為球踢得好,被皇帝封為高官,他倚仗權勢壓榨和迫害民眾,激起了民眾的反抗。《水滸傳》最為精彩之處在於對人物的塑造。全書重點描寫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然側重不同,但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脾氣性情各不相同,連大評論家金聖歎都讚美道:「《水滸傳》真是一百零八人,一百零八樣。」在情節的編排上,《水滸傳》也十分曲折動人,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往往通過一個個場面展開,用一個個細節描寫,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讓人讀來心潮起伏,大呼過癮。

  《水滸傳》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東亞各國的敘事文學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由《水滸傳》改編的影視劇仍舊不斷在螢屏上演,且每次都能受到極大的關注。《水滸傳》原著篇幅過長,後半部分略顯冗長。本次新版的白話版《水滸傳》選取了原著最精彩、最好看的內容,進行了現代的加工和改寫,希望小讀者們能夠通過輕鬆的閱讀,一起領略這部傳世名著的不朽魅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