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熟悉的陌生人> 文體與精神分裂症

文體與精神分裂症

2024-10-08 11:57:17 作者: 韓少功

  眼下,一個學者不寫理論專著,倒去寫一些接近文學的感性文字,是不可能被學術體制接受的。他既不可能拿到職稱也肯定爭不到研究經費,只能被視作不務正業或窮途末路的自棄。同樣,一個作家不寫正宗的「純」文學,倒去寫一些接近理論的智性文字,也不大可能被文藝體制接受。他會被同行疑惑,被文藝愛好者拒絕,在很多時候被視為越姐代庖的狂妄,或是江郎才盡的敷衍。

  現代體制所要求的文化生產,是一種專業化分工的生產,而且在一種流行的誤解之下,專業化一開始就定製了相應的生活方式與意識方式。事情似乎是這樣:學者不需要關注感覺,不需要積累和啟用個人經驗,其鬱悶、欣喜、憤怒、感動一類日常情緒反應,雖然真實地發生在每一天,卻不宜在學術過程被問題化和課題化,只能被視為治學生涯的危險干擾,必須全力排除。他只需要從書本到書本地忙碌下去就夠了,哪怕一本本不知所云的學舌,也是他從業的心血成果。同時,作家不需要投入思想,不需要拓展社會人文知識視野,雞零狗碎,家長里短,男盜女娼,道聽途說,似已構成自足的文學樂園,才藝的高下充其量只體現於通曉或奇詭的手法選擇。這種情況下的作家,成了一批最有權利厭學、無知、淺見、弱智以及胡言亂語的人,專業經營小感覺和小趣味。至於追問筆下故事是否承擔著價值意義,是否回應了世道人心中緊迫而重大的難題,只能讓很多作家打出疲憊的哈欠。

  這是一種文體分隔主義,差不多就是精神分裂主義。一個人,本來是心腦合一的,是感性與智性兼備的有機生命體,其日常的意識與言說,無不夾敘夾議和情理交錯,具有跨文體和多文體的特徵。如果不是神經病,沒有任何人會成天操一嘴理論腔或者操一嘴文藝腔,把他人嚇得目瞪口呆落荒而逃。在工業化時代以前,在人類心智發育的一個漫長歷史階段,這種日常的意識與言說直接產生文獻,因此文、史、哲等等多位一體,幾乎是最正常和最自然的文本。不僅從先秦到盛唐的一流中國先賢大多具有這樣的全能風格,從古希臘哲學到《聖經》與《古蘭經》,西方諸多奠基性的文化經典也不例外。沒有人會對這種表達感到不習慣。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事情到後來才發生變化。隨著儒學在中國頹敗和宗教在歐洲與塌,文化生產大規模重組,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科層分明的需要,漸次納人了專業化體制:理論與文學開始分家,甚至小說與散文也開始分家,甚至議論性的雜文與敘事性的散文也開始分家。儘管有托爾斯泰、尼采、雨果、魯迅、羅蘭·巴特等人,仍然表現出對文體分隔的不適與謀反,仍有一種常人式的亦即上帝式的表達欲望,但就大多數而言,文化人只能各就其位和各安其職,專業定位日益與自己的生存常態告別。偶有越位的文體客串,頂多只能算業餘興趣,不足為訓,無關宏旨。寫出最像理論的理論,寫出最像文學的文學,才是大家更為惦記的目標。

  這有什麼不好嗎?在一定的條件下,專業化分工可以使人們的術業有專攻,各求其長,各用其長,資源優化配置,寫作更加職業化與技術化,知識的生產、流通、消費以及相關人力培訓也更有效率。同時,專業化寫作並不強求專業化閱讀,讀者們完全可以上午讀理論,下午讀文學,一天之內頻繁跑場與換道,採用雜食性精神菜單,在各種特色產品中博採眾家然後自融一爐。歐洲十六世紀以後的人文興盛,就呈現這樣一種百體倶興、百體俱精以及相得益彰的局面,使我們毫無理由對文體分隔過於擔心,而且足以對這一趨勢的前景仍然充滿期待。

  問題在於,文體是心智的外化形式,形式是可以反過來制約內容的。當文體不僅僅是一種表達方便,而是形成一種模式化強制,構成了對意識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逆向規定,不是作者寫文章而是文章寫作者,到了這一步,作者的精神殘疾就可能出現了,文化生產就可能不受益反受害了——這正像分類競技的現代體育造出了很多畸形肉塊,離人體健康其實越來越遠。在這種情況下,智性與感性的有機互動關係被割裂。人們或是認為理性比感性更「高級」,從笛卡爾、萊布尼茲、康德以及列寧那裡繼承對感覺的懷疑;或是認為感性比理性更「本質」,從尼采的「酒神」說和弗洛伊德的「潛意識」說那裡繼承對理智的蔑視。還是在這種情況下,理論不光是一種文命,它構成了學者們獲得感覺能力的障礙,其實也是創造優質理論的障礙,哪怕他們筆下可以偶得一些漂亮的文學化修辭——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太難。文學也不光是一種文體了,它同樣構成了作家們獲得理智能力的障礙,其實也是創造優質文學的障礙,哪怕他們筆下可以搬弄幾個深奧的理論化辭藻——做到這一點同樣不是太難。

  人類的理智與感覺終於被不同文體分頭管理,被學者與作家分頭管理。而管理者們在日益職業化與技術化的競爭壓力之下,畫地為牢,自我囚禁,單性繁殖,自我複製,直至陷入精神枯竭和絕育的境地。他們心智空空卻自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言詞滔滔卻總是對當下重大的精神逼問視而不見或者避實就虛。他們使出版物汗牛充棟,但人們仍是閱讀的饑民,常常在書店裡翻了半天,不知道有哪一本可讀。

  閱讀的饑民們更有充分的理由,對文本中的理性與感覺一併失望。

  一個中產階級日益龐大的社會裡,文化過剩的真相其實是文化缺位。以前是「文學高於生活」,現在差不多是生活源於文學並且高於文學了。以前是「理論高於生活」,現在差不多是生活源於理論並且高於理論了。從表面上看,文化營銷轟轟烈烈五彩繽紛,但世界歷史和現實生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舊的解釋系統力不從心,越來越不能與人們內心最深處的焦慮接軌。倒是很多在現實生活中摸爬滾打過的普通人,總是有書本之外太多驚人的故事和太多奇妙的想法,為文人墨客們聞所未聞。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對文士們的忙碌表示疑惑。理科學子也有足夠的理由瞧不起文科弟兄的幾句酸腔——這種高等院校內外的普遍現象,似乎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這樣一個文明高峰的現代社會裡倒是邪教迭出。特別是美國九一一事件以後,原教旨極端宗教主義、原教旨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帝國主義以及原教旨等級主義……以各種准邪教的方式捲土重來,在很多地方一呼百應大獲人心。這些思潮基本上用不著理論和文學,卻使理論與文學無法招架一觸即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思潮都具有精神分裂的特點:或是理智到教條主義的程度,強詞奪理,冷血無情;或是感覺到享樂主義的程度,聲色犬馬,縱慾無羈。很多人就是這樣缺乏完整人格,其偏執、自閉、僵固以及欲罷不能是常有症狀。問題是:知識界對此是否毫無責任?那些泡沫化的理論和泡沫化的文學,是不是促成了這一場精神危機?那種人類理智與感覺被分隔管理以後的雙雙失血,雙雙無根,雙雙惡變,是不是終於面臨著精神分裂以後的如期反應?

  葡萄牙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說在今天,正確的生活和成功,是爭得一個人進人瘋人院所需要的同等資格:不道德、輕度狂躁以及思考的無能。」(見《惶然錄》)

  「瘋人院」的最大心理特徵就是感覺與理智失衡,是感覺脫離理智的控制,或者理智缺乏感覺的支撐。因此,現代社會的修復,不能不從人的心智修復開始。在這裡,對文體的關注,也許是我們必要的基礎性作業之一。我們當然不必要也不應該統統投入跨文體和多文體的寫作,不必要也不應該接受對任何形式的迷信。但我們至少應該心腦並用,通情同時達理。「通情」的理論就是富有經驗感覺積蘊的理論,哪怕最為枯燥的思辨推理中也伏有情感的脈跳。「達理」的文學就是富有思想智慧積蘊的文學,哪怕最為衝動的詩情畫意中里隱有思想的重力。很自然,我們還應該對文體分隔壁壘抱有必要的反思與警覺,對某些「非典型寫作」援以寬容。這不是什麼很高的要求。這只是無法禁錮的心靈自由,讓我們自己在寫作之前,首先成為一個精神健全的常人,像常人一樣來感知與言說這個眼前的世界。

  2003年3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