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17 太極中的兩個小圓點是幹什麼的?

17 太極中的兩個小圓點是幹什麼的?

2024-10-02 07:37:20 作者: 豆子

  中國人大抵都見過太極圖,然而對太極圖的前世今生知者甚少:黑白兩魚,盤旋成圓,這樣的圖形一開始是怎麼形成的?又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呢?

  近來,學者們發現了太極圖的另一奧妙:在地面上立一個長竿,或者直接測量某固定建築物在正午時刻(12點)日影的長度,堅持每天記錄數據。一年後整理數據,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把這個圓分割成365塊,每塊代表一天,日期依次排列。再把最短的影長(也就是夏至日的影長)設為0,用最長影長(也就是冬至日的影長)減去最短影長,將所得數據標為半徑。其餘日子的影長,也都減掉最短影長,所得數據按比例依次標記在360多條半徑線上。最後,連接所有標記,你就會發現——這就是一張太極圖。

  最早的太極圖,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畫出來的。

  有不少人重複過這個有趣的實驗,譬如20世紀80年代,田合祿在北回歸線立竿測影,記錄二十四節氣的日影長度,將圓劃為24塊,連接成了一個非常標準的太極圖。到21世紀,作家曹書敏在河南省登封市的告成鎮測量日影,也畫出了太極圖。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把日影圖與太極圖兩相對比,其相似程度之高,可見這不只是個巧合而已。

  不單是日影,一年裡夜間時長的相對變化,也是太極。

  這種測量方法並不是到現代才被發現的,只是古代人的發現被遺忘了太久,在此時復現了而已。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它被叫作「因天之序」「移光定位」。

  光影、時間、位置的變化,是「易」的一種形式。

  測量日影,當然要用統一的標準柱,這種散布在全國各地的柱子,就叫作「表」。

  於是,表就成了古人理解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的偉大工具,也是中國人認識天象,掌握時間變化的計時器。

  漢代學者記載,「表」並非一根孤零零地戳在那裡的柱子。在表的最頂端,通常還有兩條南北向和東西向十字交叉的木頭,叫作「交午木」。

  簡而言之,它就是一根柱子,上面頂著個平放的十字架,所謂「一縱一橫為午,謂以木貫表柱四出」,意思是到了正午(12點),地上的影子就只有一個「十」字。

  除了正午外,地上的影子都是三條黑線相交,人們依據地面上的刻度確認時間。有大「表」就有小「表」,小「表」傾斜,就是日晷。

  因為有計時的功能,大「表」常設立在人非常多的地方,比如廣場上。當然了,這麼個好東西,人們實在不願意浪費它。官方拿它做路標、寫告示,百姓在上面塗塗畫畫,後來有的帝王拿它當平民論壇,讓百姓在上面留言、頂帖。

  這不是開玩笑。古時賢明的君王,知道「表」就是言論匯集地,就將它當作「誹謗之木」,讓市民盡情留言,寫下對時局、朝政的建議與不滿。

  然而,這種論壇性質的表因為封建權貴的反對就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成了擺設。到了秦代則直接被拆掉,漢代重新歸位後,也沒能保留原有的「鍵政」功能,僅剩一點「虛心納諫」的象徵意義,只被人們用來計時、計里、指路。

  太極圖由表測出,原本並不叫作太極圖,而叫天地「自然河圖」,又叫「兩儀圖」,本就反映了日影、夜長的變化,這兩者都包含在陰陽變化之內。古人對這個圖案進行繪製、觀察、理解、闡發,使這樣簡單的圖案有了更深的含義。「太極」兩個字,就是這樣取出來的。

  太極,就是極端、頂點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原點、最初的混沌。

  這六十四種卦象,就是「易」的組合變化,是「易」的本真、精髓,可以說囊括了萬事萬物的道理。

  人們老以為「易」就是算命的,其實算命只是「易」其中一種微不足道的小小應用,被視為末技。人們更重視的,是蘊含在「易」中的「道法自然」的哲理。

  然而成人總會忘記「漸」,譬如一個人本來的能力就是一天讀懂兩頁書,學會一個知識點,那就老老實實讀懂兩頁書,學會一個知識點,不要想著半天學成個大學士,一小時搞懂一個專業。但人總會忘記這個簡單的道理,進而只能在焦慮中度過一整天的時光。

  蠱卦,意味著迷惑、迷茫、焦慮、疲敝,猶如中了巫蠱之毒的可憐人,被邪道驅使,被鬼迷了心竅,似行屍,如走肉,困於當下,滿臉疲憊。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整飭修治,振疲起衰」了。

  太極圖中一開始沒有黑白魚眼,它大約出現在宋代。宋人把對「陰極陽生」和「陽極陰生」的感受,描繪進了兩儀(太極)圖裡,好讓人們明白「易」的道理。

  兩個小圓圈的含義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真如藏」,還有的說是「少陽」「少陰」,其實都不對。

  它是陰極盛大時的一點點陽,陽極盛大時的一點點陰;是強盛時的警惕,絕望中的希望,是樂極生悲,也是喜極而泣;無純陰,也無純陽,所謂「太陽真火即生於子(時),蓋陽無剝盡之理」,陰暗到極端時,光明就要來了。

  在一片黑白中,魚眼看起來很另類,實際上是提示我們「不同」確實存在,且一定存在;重點不是要我們「接納」不同,「尊重」不同,而是強調不同是自然而然的,就像風與火,水與木,它不是突兀的。一旦一個世界沒有了「不同」,那麼就離破滅不遠了。

  至此,在古人的繪製下,我們所熟知的「太極圖」形成了,這意味著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道德經》有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福禍相生,此消彼長,也就意味著陰陽變易,無窮無極,沒有休止的時候。絕望中的苦人,總是懷著一點希望的。吃喝不愁,過於安逸的人們,反而會生出許多悵惘和抱怨。身在極點的人們嚮往著改變,那麼就一定會有所改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歷史如此,人生亦如此。

  明代蔣應鎬《山海經》繪本中的刑天

  沃爾特·雷利(Walter Raleigh)在1596年創作的埃瓦伊帕諾瑪(Ewaipanoma)

  日影測量所成圖案(左)與明代楊向春《心易發微》中的太極圖(右)

  [1] 依據元朝太史院尺表計算得來,1公里=2.252元里,即1元里≈444米。厲國青、劉金沂、裔培榮:《我國地理經度概念的提出》,載中國天文學史研究小組編《科技史文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年,第8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