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07 「上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07 「上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24-10-02 07:36:50 作者: 豆子

  我們經常聽人說「上火了」,說這話的人,要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要麼口乾便秘,臉起癤腫。上火的位置可以不一,症狀可以不同,仿佛什麼病症都能歸進去,不免讓人心生疑惑:上火,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雖然上火聽起來像個傳統詞彙,可古人確實沒有用過這樣的詞,它是近代人創造的。但是,古人沒用過,不代表他們沒有這類思想。

  古人不說「上火」,但說「內熱火盛」「熱毒」「火毒」「虛火上炎」「×火上攻」「×火上灼」,這些說法全都是上火的意思。古代醫案中,有很多關於上火的疾病記載,可以說誰都有上火的時候,症狀包括但不限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惡癰癤腫……如道光年間的彤貴妃曾患有牙齦腫痛,御醫給她開的藥是薄荷味漱口水。

  

  現在人們所謂的「上火」,就是古時候的「火盛」。不過,由於中醫溫熱寒涼,虛實表里錯綜複雜的關係,人們仍是一頭霧水。事實上古代老百姓也扯不清何謂「虛火」,何謂「實火」,什麼是「清熱瀉火」,什麼又是「滋陰降火」。

  想要了解此物,請務必摒棄固有思維,不存任何心理上的芥蒂,以陰陽所生的世界觀來看待萬事萬物,一切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古人的觀念中,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人體也是一樣的,我們把健康良好的狀態,叫作陰陽平衡,也可以叫陰平陽秘。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姑且把這種狀態標記為:陰50,陽50。

  還是依據萬事萬物的陰陽理論,藥材與食物也都有其陰陽屬性,它們大體可以分為五類:溫、熱、寒、涼、平。其中,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平性介於兩者之間。如「黃連味苦,性寒,無毒」「川椒味辛,性熱,有小毒」「杏仁味甘苦,性溫,有小毒」「甘草味甘,性平,無毒」「(辣椒)味極辛,性大熱」。了解過食物的性味,反過來結合人體的陰陽,「為什麼吃辣椒會爆痘」這樣的問題,就十分清晰易解了。

  當一個陰陽平衡的人吃了許多辣,辣是熱性的,屬陽,也就增加了他體內的陽。自此,他體內的陰陽平衡被打破,變成了:陰50,陽80。

  可以看出,陰恰好,而陽極多。多出的熱無處可去,故而走入血液、組織,作熱,生出瘡瘍、癤腫、熱疙瘩,皮膚燥熱瘙癢,有時候舌頭又熱又疼、又硬又腫。這就是陽過多導致的「上火」,名曰「實火」。應對實火,則需要「祛火」,選用寒涼性質的清熱藥,如梔子、苦丁等。

  再來看看「虛火」。人體內的陰分,通常指陰液(津液)、血液、精血。無論是縱慾,還是熬夜,都會煎熬人體內的津液,消耗陰分。一個健康人長期如此,體內的陰陽就會變成:陰30,陽50。

  陽恰好,而陰不足。這就是「陰虛」。虛者,少也。陰虛,其實就是「陰少」,由此產生的熱的感覺,就是「虛火」。有這種情況的人平常體溫略高於常人,身體消瘦,吃什麼都不胖,還容易害渴,喜歡喝冷飲,可是喝了又不解渴。體內的真陰不足,就應該「滋陰」,不能「打火」。所謂「滋」,就是「滋長」「增加」。滋陰,也就是加陰,選用的藥材,自然是寒涼性質的滋陰藥,如地黃、知母等。

  通過滋陰平衡陰陽,這種方法,就叫「滋陰降火」。

  最容易誤解的地方就在這裡。梔子、連翹、銀花等藥,雖然清熱,但沒有滋陰的功能,服用它們,清熱而不滋陰,只會打擊火氣,形成陰陽兩虛的局面,也就是陰30,陽30。

  這種人會燥熱、口渴,手腳卻很涼;既怕冷,又怕熱;總感覺在發低燒,卻很容易感冒;不喝涼水不爽,喝了又拉肚子。此之謂「陰陽兩虛」,需要滋陰且補陽。

  那麼,為什麼實火與虛火,都是「上火」呢?

  《尚書·周書·洪範》言:「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在五行中,火是往上走的。不管是虛火還是實火,通常都會發生在人體的上部。之所以人們認為便秘也和上火有關,是因為腸中津液被經絡或血液火煎熬得很少,導致了大便燥結。

  「上火」了,直接下藥不就好了嗎?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稟賦不一樣,感受外邪後,淪陷的部位也就不一樣,症狀也隨之各有差別。

  古人將人體的經絡分為十二條,分別為手足少陰、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經。六經大體沿著身體豎著排列,五臟六腑(五臟外多出一個心包)分屬不同。如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既代表實體的臟腑,也是某條經脈的泛指。虛弱的經脈因為感受外邪,或因本身的不足,發病的症狀就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而藥材,也是有歸經的。譬如,桑葉性質寒涼,歸屬肺、肝、膽經。它應當用在治療肺熱、肝熱上,而不能治療胃熱。假使不分歸屬,不論病情,看見熱病,就用涼藥,就是傳說中的庸醫。

  古人外觀內觀,發現人體的十二經脈有其流注的時辰,正是「天人感應」的體現。

  比如,足少陽膽經對應的是子時,即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足厥陰肝經對應丑時,也就是凌晨1點到3點。膽經的脈絡在人體的兩側,耳朵兩側、腿的兩側、胳膊兩側,胸脅兩側,都是它的循行路線。如果一個人有膽熱,那麼他往往會在子時失眠。這是許多子時無法入睡者的通病,同時伴有的症狀,則是身體兩側火熱瘙癢,有的是頭皮兩側,有的是大腿兩側,有的是胸脅兩側。情況明顯的人,瘙癢會在晚上11點準時開始,癢到非要撓破皮不可;睡也睡不著,一閉眼全身就出汗,汗能把被褥濕透。

  人腳兩側也是膽經的循行路線,小腳趾縫糜爛、瘙癢的人,是膽經濕熱導致的,吃辣、喝酒、吃發物(魚羊肉等)會加重。因為「水曰潤下」,濕與熱相結合,濕便裹挾熱往下走,故而小腳趾縫濕熱糜爛。

  十二經中,肝膽相連,也相照,一表一里。膽經有病的人,肝經也好不到哪裡去。肝經繞陰器,肝經濕熱的人,陰部容易潮濕瘙癢,胸脅容易陣痛;失眠會到凌晨3點,3點以後入睡就不困難了。

  常見的失眠症,孕育了一批批禿頭黨。膽經在兩側,上額角,「肝經與督脈會於巔頂」。膽熱過久的人,額角會脫髮。肝熱過久的人,則頭頂無發。脫髮的原因,一如草木不得水源。火熱又煎熬肌肉表層的脂膏,形成油膩。這是中醫的解釋,與西方醫學的解釋大不相同,治法也完全不同。

  中國古人就是這樣歸納和總結人體的,內、外、婦、兒,皆是如此。因此,通常能看婦科的中醫也能看內科,能看內科的中醫也能看婦科。外科聖手不可能不懂內科,兒科高手不可能不會治療痛經。這是中西醫的另一個不同之處。

  醫家的望、聞、問、切,就是為了弄清病位、寒熱、陰陽、虛實,此為「辨證」。

  當然,和各科學問一樣,總會有人不加以辨證就胡亂開藥,往往誤事。清代名醫趙晴初,感慨醫生「不辨證而妄灸」,反對不管人家是什麼病,一律拉去艾灸。艾灸本熱,倘使一個人陰血虧虛,加以艾灸,不把人害死才怪。

  清末以來,就有中西醫之爭,人類經過的醫學大發展,實質是西方醫學的大發展,許多人謂之「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之爭」,對看起來一成不變的傳統醫學充滿了鄙夷。

  「上火」這類被大眾所熟知的病症,也成了一些西醫從業者攻訐中醫理論的熱門話題。但實際上中醫更反感那些未學過中醫基礎理論的西醫亂開中成藥,一些人認為中醫藥不管用,所以無關大礙,隨便開也沒事,這種認知是絕對錯誤的,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社會上廢藥廢醫、廢醫存藥的呼聲也有不少,大有不共戴天之勢。然而,近代以來,中醫歷經數代討論並沒有被廢止,反而越開越多,並非有什麼陰謀。不管東方還是西方,顯微還是整體,古板還是新潮,也不管你是用的什麼理論,什麼手段,這世界對醫生的評價體系永遠不會變——一切都要靠療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