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五斗米道及其神話
2024-10-02 07:34:40
作者: 田兆元
漢代的神學異端,據《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有三大妖賊:東方有張角,三輔有駱曜,漢中有張魯。駱行「緬匿法」,不知何術。五斗米道或傳為張修所創,其法大抵如太平道,藉助符祝治病,並設置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巫祝色彩較濃。但其宗教綱領不是《太平經》,而是《老子》五千文。《三國志·張魯傳》又稱五斗米道為張陵所創,受道者出五斗米而被稱為五斗米道。陵死,傳其子衡,衡傳其子魯,張魯大行其道。而同傳又說張魯殺張修,奪其眾,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就史書記載分析,張修確有其人,先於張魯傳教。張衡、張陵事跡不詳。大約是張魯殺張修,自編張家傳道世系而上溯其祖張陵,把張陵說成是創始人。
原始的五斗米道神為「三官」,即天、地、水,為自然神。《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云:「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這三官在五斗米道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唐代唐王朝與南詔盟誓,所面對的神靈還是這三官天地水。但這樣一種抽象的自然神的神話卻日漸凝固,沒能演繹出豐富的故事來。
今所見的五斗米經典是漢末的《老子想爾注》。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有《老子想余注》二卷,註:「不詳何人。一雲張魯,或雲劉表。」「想余」乃「想爾」之誤。任繼愈等認為劉表絕無注《老子》的可能,因為他一生活動於荊州,且提倡經學,未見研習道家與道教的記載。《老子想爾注》可能先有眾祭酒講解《老子》文本,最後由張魯總其成[8]。這部書是五斗米道教義和神話的藍本。
《老子想爾注》中創造了自己的神。其中最重要的是講一氣化神引出至尊。《老子想爾注》第十章注「載營魄抱一能無離」曰:「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9]太上老君出現了,道教有了一個不同於太一的主宰,他對凝聚整個教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太上老君雖被說成是道的化身,實際上人們都把他視為對老子的神化。《老子想爾注》一面崇奉大道,一面又貶斥孔子。這種方式是通過曲解《老子》原文來實現的。《老子》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老子想爾注》則曰:「道甚大,教孔丘為知;後世不信道義,但上孔書,以為無上;道故明之,告後賢。」這樣說倒不完全是《老子想爾注》的新創,《史記》里也有過老子請教的說法。但這般曲解《老子》原文來貶低孔子,顯然是為了爭取正統,提高自身的地位。
張魯對神話的發展有貢獻,他在天、地、水的基礎上引出的太上老君,奠定了道教神話發展的新起點,一個龐大的神系建設開始啟動了。
後漢的皇帝尊奉孔子的熱情明顯高於西漢,常親祠孔子及其弟子。從光武帝開始,明帝、章帝都親臨孔廟祭祀。神學化的孔子學說是後漢文化的主導傾向,但後漢皇宮裡有了老子祠。信五斗米道的張魯雖為異端,但後為曹操招降,五斗米道的命運較太平道為好,故太上老君也因之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