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放大米開朗基羅的細節> 《隆達尼尼聖母憐子像》

《隆達尼尼聖母憐子像》

2024-10-02 06:31:54 作者: 威廉·華萊士

  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1555—1564年

  大理石

  高度:195厘米

  米蘭斯福爾扎城堡

  直到米開朗琪羅去世前的幾天,他還在創作《隆達尼尼聖母憐子像》,作品一直被放置在一座羅馬貴族家庭的官邸中,並由此得名。沒有跡象表明該雕塑是為藝術家本人以外的任何人所作。這件作品與他晚年創作的宗教詩歌對應,而這些詩歌大部分是作為米開朗琪羅進行私人奉獻,獲得個人安慰的手段。因此,雕刻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祈禱,一種使他更接近上帝的方式:通過創造獲得救贖。

  這件雕塑的主題很難描述。我們稱之為「聖母憐子」,但它與米開朗琪羅的其他兩個同樣題材的作品完全不同,與他創作的任何其他作品也毫不相似。馬利亞站在一塊岩石上,擁抱著她死去的孩子,但幾乎沒有托住他。人物的造型完全不顧邏輯和重力的作用,懸浮在無始無終的時刻中。基督半站立的姿勢和「未完成態」反而使這樣一具軟軟垂著的、毫無生氣的身體更加生動。他的頭扭轉著,似乎至少有一隻眼睛注視著母親搭在他肩膀上的手。兩具身體融合在一起。馬利亞和基督曾經是一體的,現在又是一體的了。

  如果從不那麼詩意也不那麼寬容的角度看待這件雕塑,人們會發現其實藝術家剩下的石頭太少了,無法將每個人物都完全刻畫出來。米開朗琪羅雕刻了一遍又一遍,他的雕刻刀深深插入高而薄的石材中,一個又一個的想法也隨之消失。我們能看到構圖多次疊代留下的證據,其中最明顯的一處是基督截斷了的右臂。這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段是早期構圖時殘留的痕跡,證明它屬於一個更大、更強壯的身體。如果沒有這可怕的斷臂——觸目驚心地證明藝術家在石料上進行過無情的砍削,觀眾可能永遠想像不到米開朗琪羅在作品上進行過如此多的、根本性的改動。他一直在雕刻,但從未完成,他的對手是一個無解的悖論——如何用物質的形式表現靈性題材。

  雕塑的側視圖揭示了米開朗琪羅在石料上雕刻的深度。抽象的輪廓讓我們聯想起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或稱「捲曲的火舌」(一種上升的火焰狀形式,比喻提供復活的希望渺茫)。現在,我們已經適應並能夠直接欣賞這種高度的抽象,但藝術家肯定從中看到了人子,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對主的熱愛,以及馬利亞失去愛子的空虛。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錘子的每一次敲擊都是對基督肉體的進一步撕裂。在極度痛苦中,米開朗琪羅哀嘆「我邪惡的手段」,並承認他的內心有一種深刻的虛無感:「在抵達藝術和生命的盡頭之前,誰也不能說自己已參透了一切奧妙。」他的詩歌常常像他的雕塑一樣支離破碎。在他生命的最後十五年裡,米開朗琪羅只雕刻了兩件雕塑,都是「聖母憐子」題材。它們是他的墳墓、遺囑和墓志銘,是他得以安然死去的方式。盤踞在他的思想、他衰落的生命,以及深沉的詩句中心的是死亡:「我的愛,我死之前,你想讓我感覺到什麼,我是否應該感到什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