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新版)> 別迷戀自我,這會讓你很自私

別迷戀自我,這會讓你很自私

2024-10-02 06:26:31 作者: 里克·漢森

  自我是你這個人的一部分,它總是在不停地根據外界條件的變化展示出不同的面目。有時候,它就是一個似有似無的幻覺。

  你剛剛感受到的自我,是建立在大腦中關於自我的生理基礎之上的。想法、感覺、圖景等,所有這些信息的不同組合方式,其實都是不同神經結構和神經行為的組合。同樣,外在自我的不同面目也是意識和大腦的不同模式組合。現在的問題並不是這些模式組合是否存在,關鍵的問題是:它們的本性是什麼?這種本性,也就是這些生理模式所表現出來的、統合在一起的「我」——行為體驗的擁有者、行為監控的執行者——是否真的存在?又或者自我就像獨角獸,僅僅是個傳說,是個幻影,實際上並不存在?

  自我有很多面目,但都是幻覺

  基於大腦和神經系統的不同結構和過程,自我可以展現出很多面目,並牢牢地嵌入我們的身體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中。

  很多研究者用不同的方法對自我的不同面目及其神經基礎進行了分類。比如,思考型自我主要是由前扣帶大腦皮層和前額葉大腦皮層背外側區之間的神經聯結構成的。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情緒化自我則是由杏仁核、海馬體、紋狀體(基底神經節的一部分)和上腦幹共同構建。大腦多個部分參與對你進行的面部識別,了解你的人格特點,體驗你的個人責任,並參照你的預期考察你的當下境況,把你和其他人區別對待。

  傳記體自我是由思考型自我和情緒化自我的一部分組成的,它讓「我」的感覺有了對過去和未來的認知。

  核心自我代表不分時空、無過去未來差別的「我」的感覺。前額葉大腦皮層為傳記體自我提供了大部分神經基礎,如果它受損,核心自我還是能夠保存下來的,但是會失去對過去未來的時間連續感。另一方面,如果代表核心自我的皮層下結構和腦幹結構受損,核心自我和傳記體自我都將消失,這表明核心自我是傳記體自我的神經和心理基礎。當你的意識非常安靜的時候,你會感覺傳記體自我好像消失了,這是因為它的神經基礎這時候停止了活動。冥想就是讓意識寧靜下來,通過專注修行,在大腦部分活動停止的情況下,你依然保持清醒的控制力。

  當你考慮自己的時候——「今晚我到底是應該吃中國菜還是義大利菜?我怎麼這麼拿不定主意呢?」——客體自我就會出現,或者當感知空間裡出現和你相關的事物時,也是一樣。這些「我」的景象其實都是一些敘述性的內容,還伴隨著一系列特寫圖片串聯在一起形成的看似連續的小電影。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講,每天日常生活中那種連續自我的感覺,純粹就是個幻覺:這種外在的、連續的、立體的「我」,實際上是由很多子系統和發育中的子系統的子系統構成,沒有任何固定的核心。身為主體的經歷和體驗,實際上是由無數互不相連的主觀體驗,按照順序排列在一起幻化而成的。

  自我僅僅是整個人的一部分

  自我並不是你的長官,大部分的功能都在沒有「我」的指導下自行運轉。

  一個人是身體和意識統合在一起的一個整體,一個依存於人類文化和自然環境的自治的、動態的系統。你是一個人,我是一個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價值觀和對於未來的計劃。每個人都必須對他/她過去的行為負責,因他/她做過的好事而得到讚譽,為他/她做過的壞事而受到譴責。只要人的身體還活著,大腦還完整,這個人就始終還是個人。但是剛才我們也都看到了,和自我相關的精神活動並不存在什麼特殊的神經生理狀態,僅僅是所有普通神經行為的一部分。無論是自我的哪一部分,都僅僅對應於大腦眾多神經網絡的一小部分。即便是那些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中的自我,包括對世界的認知、知覺過程、技巧行為等,也只是占用了大腦存儲信息的一部分。自我僅僅是整個人的一部分而已。

  不但如此,一個人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在沒有「我」的指導下自行運轉。比如,你的大部分想法都可以自己冒出來,根本不用你刻意去「想」。我們每天都會在沒有「我」的指導下,進行相當多的精神和生理行為。實際上,通常自我參與得越少,我們幹得越好,因為沒了自我的參與,執行能力和情緒功能都可以得到改善。甚至當自我有意識地做出了某種決定的時候,這個決定往往也都是很多無意識的因素共同起作用導致的結果。

  自我像走馬燈一樣不停變化著

  巴克明斯特·福勒說:「『我』其實是個動詞。」是我們自己在營造「我」。

  自我的各個部分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似地來回換,其對應的神經結構也是如此。如果能把流經這些神經結構的能量流都用光亮標示出來,你就會看到一道光亮在腦袋裡永不停歇地竄來竄去。在大腦里,自我的每一次閃現都是暫時的。自我總是在不停地被建立,然後打破,然後再重新建立。

  自我之所以看起來好像是連貫一致的,是因為大腦構建知覺經驗的方式:你可以想像一千張照片排列在一起,每一張都閃現幾秒鐘,然後暗淡下去,再換上下一張。這其實就是你的知覺經驗的構建方式,有點像放電影。和每秒鐘22張圖片放映出來的,造成電影畫面連續的錯覺一樣,知覺的這種構建方式也會讓人們誤以為它是連續的。因此,「現在」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片段,我們的一個個經歷和體驗不會突然開始、突然結束,而是緩慢出現,緩慢消失,中間停留1~3秒鐘。

  所以說,其實我們並沒有一個自我,而是我們自己在營造這個所謂的自我。

  自我依賴於外界條件

  在任何時刻,自我的存在都是要依靠很多因素的,包括遺傳基因、個人歷史、脾氣秉性、外界局勢等。

  自我特別需要依靠經歷和體驗的感情色彩。當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時候,自我傾向於慢慢回歸到背景中去。但是一旦出現了某些讓人特別愉悅或者特別不快的感覺時——比如一封有趣的電子郵件,或者生理疼痛——自我就會立即噴涌而出,根據感情色彩表現出渴望和執著。自我會在強烈的欲望周邊構建。到底是哪個先出現的:是欲望構建了「我」,還是「我」構建了欲望?

  自我同樣對社交關係依賴很大。一個人散步的時候,往往沒什麼特別強烈的自我感覺。但是如果半路上遇到了熟人,幾秒鐘之內,自我的很多部分就會上線。比如你和這個人都知道的一些事,或者你現在在這個人眼中的形象等。

  自我並不是自己出現的。它發展了幾百萬年,是由迂迴曲折的進化過程所塑造而成的。現如今,它通過各種神經行為閃現出來,而神經行為又依存於你身體的其他系統。這些系統又依存於很多其他外界因素,從小雜貨店,到決定恆星、行星、水的存在狀態的宇宙常數,都是決定性因素。自我並不是內在固有、不計條件的絕對存在,它和造就它、組成它、與它同在的整個世界密不可分。

  你應該比現在的你更好

  自我其實並不存在,那個真實的「我」比自我要廣闊得多、有趣得多。

  和自我相關的各種現象廣泛地存在於意識深處,同樣也廣泛存在於大腦深處。這些信息以及神經行為的構成模式當然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這些現象所明示或者暗示的,一個統一的、持久的、獨立的「我」,各種經歷和體驗的擁有者,各種行為舉動的執行者,卻並不存在。

  大腦中和自我相關的各種神經活動都是分布式、混合式的,而不是統一的。這些活動都是變化的、瞬時的,而非持久的。它們都是依存於外界條件的改變,甚至依存於身體與外在世界的互動,而並非獨立的。大腦將這些非同質化的自我構建、主觀體驗的各個瞬間連綴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個貌似同質化的、內在連貫統一的幻影。

  自我實際上是個虛幻的角色。有的時候把它當做真實的存在會對我們有所幫助,這一點我們下面會講到。當你需要扮演這個自我的角色時,就去扮演好了。但是要記住,你自身,那個和這個世界動態地糾纏在一起的人,實際上要比任何自我都鮮活、有趣、卓越和有能力得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