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國近代通史》的分卷
2024-10-02 04:39:50
作者: 姜濤,卞修躍,虞和平;謝放等
大書需要分卷,這是由書的分量決定的。如何分卷,依據什麼原則分卷?一般來說,要依據書的內容的邏輯結構來確定。但是,一部大部頭的歷史書的分卷,則需注意兩點:一是歷史本身的邏輯要求,一是編撰著作本身的邏輯要求。《中國近代通史》的分卷原則就要考慮上述兩點。著者在《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淪」與「上升」諸問題》一文中提出了對中國近代史分期原則的一些看法。《中國近代通史》的分卷參考了這些看法,並作了適當調整。以下是對分卷的主張: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第一卷,題為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扼要探討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以及與此相關的若干理論問題。本卷還編入近代中國史事記略,作為附錄,試圖在內容的多樣性上彌補全書的不足。編寫原則為,正文重點敘述的部分從簡;正文不大涉及或涉及甚少的部分,則較為詳細。
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從1840年起,止於1864年。這是中國初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期,也是中國社會的積極力量對中國社會面臨的急遽變化作出初步反應的時期。反映前一方面的重大事件有兩次鴉片戰爭及其間簽訂的《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反映後一方面的,包括林則徐的銷煙、魏源的《海國圖志》著作和太平天國起義。與此相適應,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發生了變化。自鴉片戰爭到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歷史發展自成一個段落,這是學術界公認的。本書採用這種看法。當然,在開篇還應該專列一章,討論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如中國傳統社會在明清之際所出現的那些「積極因素」,正如毛澤東曾說過的,因為有了這些因素,即便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社會也將緩慢地步入近代。此外還應該討論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第三卷,早期現代化的嘗試,起自1865年,止於1895年。這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初步成型期,也是中國朝野醞釀變法和改良的時期。反映前一方面的主要史實是中國邊疆危機和中法越南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後一方面的主要史實是洋務新政和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教案頻發,改良主義思想主張的提出和革命活動的開始。在這個時期,中國的社會生活,特別是沿海沿江某些城市的社會生活發生了一些向著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活轉變的現象。這個時期大約30年,除了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外,大體上是相對平靜的時期。清政府高層腐朽,觀念落後,失去了一次改革政治和發展經濟的機遇。
第四卷,從戊戌維新到義和團,起自1895年,止於1901年。這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確立期,也是中國社會中的積極力量對所處環境作出強烈反應的時期,說明了社會各階級對國家命運的回答的深度和強度。反映前一方面的主要史實是帝國主義搶占租借地和瓜分勢力範圍及有關條約的簽訂,八國聯軍侵華及《辛丑條約》的簽訂;反映後一方面的主要史實有知識分子上層的戊戌維新運動和農民等下層社會義和團反帝運動。由於戊戌維新運動通過新聞媒體和政治運動造成的廣泛社會動員,形成了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聲有色的思想解放運動。以上的分期法,大體上是學術界所肯定的。
第五卷,新政、立憲與辛亥革命,起自1901年,止於1912年。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下「沉淪」到「谷底」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帝國主義放棄了瓜分中國的政策,清政府企圖自救而失敗,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在成長,其政治代表人物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但謀求中國的新出路失敗了,袁世凱取得政權,並在體制上部分回到清朝統治的局面。在這個時期,中國青年大規模地赴日本留學,東京形成了中國新型知識分子的群體,西方社會科學知識通過留日學生大量介紹到中國,引起了中國思想界空前的思想活躍。
第六卷,民國的初建,起自1912年,止於1923年。包括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統治和軍閥割據戰爭的大部分時期,是中國社會「沉淪」到「谷底」並轉趨上升的時期。1915年袁世凱接受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並稱帝,陳獨秀創辦《新青年》也在這一年。護國運動發生,袁世凱死亡。由於此前清政府新政的鼓勵,由於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對國內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的鼓勵,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西方勢力在中國的暫時後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贏得了空前的發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勢力繼續增長(由於西方經濟勢力重返中國,這種增長在1923年受到挫折),資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長,並終於取代舊勢力開始成為主導社會發展的力量。這是中國社會內部發展,開始呈現上升趨勢的基本標誌。在這個時期,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運動發生,中國共產黨成立和工人運動的開展,都極大地影響了此後中國歷史的發展。有帝國主義背景的軍閥混戰,則是中國社會「沉淪」到「谷底」的基本標誌。
第七卷,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起自1924年,止於1927年,從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到國民黨「分共」、大革命失敗。國共合作發動國民大革命,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國民革命的高潮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展,北洋各派系的爭權奪利以及舊軍閥政府的垮台,明顯地標誌了中國社會的上升趨勢。引導辛亥革命成功的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轉變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是這一時期思想理論界的重大變化。國共兩黨合作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前進,國共合作的破裂導致內戰,引起社會分化,延緩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第八卷,內戰與危機,起自1927年,止於1937年。國民黨南京政府的建立和中共蘇維埃政權的出現,是中國再次呈現兩個政權對立的標誌。這個時期,完成了北伐,發生了張學良易幟,國民黨政府謀求全國的統一和建設;大革命失敗造成了對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打擊,由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結果形成了蘇維埃政權,開始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出路的新探索,出現了中共早期鬥爭的曲折局面。在上個時期由舊的階級矛盾掩蓋著的新的階級矛盾,在這個時期突出地展現開來。日本實施大陸政策,施展局部侵略中國的政策,打破了中國實施現代化進程的努力,也改變了「兄弟鬩於牆」的局面,十年內戰時期的政治鬥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西安事變是一個關鍵因素。
第九卷,抗日戰爭,起自1937年,止於1945年。日本全面侵華,妄圖獨霸中國,使中國全部殖民地化,想做西方列強在19世紀內想做而未做到的事。在廣大淪陷區,先後出現過三個代表日本侵華利益的偽政權:偽滿、華北偽政權和汪偽政權。但時代變化了,日本的侵略引起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國共兩黨面對日寇侵略,共御外侮,經過八年抗戰,贏得了對日作戰的最後勝利。這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反擊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它是標誌中國社會向上發展趨勢的典型事例。這一次民族革命的偉大勝利,對中國近代史的轉折具有根本意義。要把握住近代中國社會的轉折特徵以及為20世紀下半葉政治格局的形成所作的準備。八年抗戰,以1941年為中軸分為兩個時期。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是抗戰期間國共摩擦發展到高潮、險些導致破裂的事件,1941年12月的太平洋戰爭,改變了中國抗戰孤軍奮戰的局面。皖南事變以後,中國政局中的第三種勢力開始發展起來。抗戰政治、抗戰經濟、抗戰軍事、抗戰文化、抗戰中的社會變遷、抗戰期間的思想鬥爭、抗戰中的少數民族與邊疆問題,都圍繞著抗戰這個主題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並且準備著下一個歷史時期的轉變。
第十卷,中國命運的決戰,從抗戰勝利到1949年10月。這是中國兩大政治勢力為決定中國發展方向而決戰的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近代以來中國人受侵略、受欺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爭取到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尊嚴,因此為中國的現代化爭取到了起步條件。中國人把國家、民族的繁榮富強放在首要地位來考慮的時機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