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風壓倒唐風
2024-10-02 04:04:22
作者: 櫻雪丸
藤原時平,時年(公元894年)23歲,雖然年輕,卻已官居三位中納言(唐名黃門侍郎)兼右近衛大將(唐名虎牙大將軍)。
之所以能如此身居高位,全因為他爹是藤原基經,同時還是藤原北家嫡流當主藤原忠平的哥哥。
這裡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藤原北家。
還記得當年那被天花奪去了生命的藤原家四兄弟嗎?也就是藤原仲麻呂的親爹和三個叔叔:藤原武智麻呂、藤原麻呂、藤原房前以及藤原宇合。
這四個人,合稱藤原四家,按照上述的順序,分別代表了藤原南家,藤原京家,藤原北家和藤原式家。
因為出身豪華尊貴,故而和菅原道真大不相同的是,藤原時平的仕途堪稱是一條金光大道,17歲的時候,就擔任了道真45歲才混上的藏人頭。
而菅原道真自出道後,花了二十二年才混到的參議,藤原時平只花了五年,而且還是在沒有被外放掛職鍛鍊的情況下,就輕鬆上位了。
不過時平倒也並非是那種單純的紈絝,用宇多天皇的話來講,就是這傢伙雖然年輕風流,而且還是仗著祖上的光威才得以青雲直上,但是在國家政治方面卻是得心應手,當屬輔國重臣。
寬平九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突然退位,將皇座讓給了年僅13歲的皇太子敦仁親王,即後來的醍醐天皇,自稱太上天皇。
臨走前,宇多上皇親自指定了輔政大臣兩名:大納言藤原時平、權大納言菅原道真。
大納言,唐名亞相,在朝廷不設太政大臣的情況下,此官乃太政官之首。
權大納言就是大納言的副職。
之所以要把藤原時平立於菅原道真之上,理由當然因為他爹是藤原基經,但在宇多上皇寫給醍醐天皇的信中,他卻表示,道真是大學者,既有學問又會治國,而且年長成熟富有經驗,所以你要有事的話,還是儘量問他吧。
就這樣,菅原道真實際上一躍成為了群臣之首。
他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而且還是針對國家制度的大改革。
就在當上大納言的當年,菅原道真發布了一道政令,承認土地私有,並且要求掌握著土地的全日本各豪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率給中央交稅,不許少,但更不許多——多收農民們的。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豪邁很大膽的決定,其實卻也沒那麼誇張。
雖然大化改新時就說好了土地都歸國家所有,但實際上這個政策並非是一塊毫不透風的鐵板。早在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為了改變當時日本貧窮、糧食產量低下、土地無法被全面開墾的悲慘局面,聖武天皇特地頒布了一部名為《墾田永年私財法》的法律。
這部法律文如其題,就是無論何人,只要去開墾了土地,那麼除去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上交給國家公糧之外,剩下的無論是糧食也好土地也罷,都將永遠是此人的私有財產。
而這些開發者,也有一個法定的名稱,叫開發領主,簡稱領主。
至於那些被開墾而私有的田,也有個專門的稱謂,叫做名田,即有名字的田,換言之就是私人的田。所以領主們有時候也會被叫做名主。
再後來,有的領主因為名下的田地很多,地盤很大,於是便被人叫做大名。
我們熟知的「戰國大名」「江戶大名」這些名詞,其實就是這麼來的,它們真實的意思就是戰國時代或江戶時代的大地主。
再說這部《墾田永年私財法》,堪稱是首次挑戰了日本從大唐搬來的那一套制度,但卻並不長久。天平神護元年(公元765年),當時正紅得發紫的道鏡認為私有土地對國家財政不利,於是便廢除了《墾田永年私財法》。之後的一百來年裡,該政策廢了立,立了再廢,折騰了很久,以至於最終進入了一個灰色狀態中,即國家的律法雖然是明著不允許私有土地的,但事實上下面的豪族們早就都成地主了,朝廷對此沒有任何辦法,畢竟朝令夕改理虧在先,而且也確實不可能完全將這些擁有著土地的豪族清理乾淨,能做的唯有默認。
於是最終苦了國家和農民,前者因為收不到稅而一直積貧積弱,後者則血汗錢被吸了個乾淨從而生不如死,而且名為交國稅,實際上天知道是落到哪個土豪的口袋裡去了。
現在菅原道真搞的這一手,等於是讓原先的灰色制度直接擺正了姿態,在徹底承認土地私有的同時,也明碼標價收費,既保障了國家的收入,也不至於太虧了農民。
只不過這麼一來土豪們該不幹了,雖說這年頭哪有皆大歡喜的事情,有賺必有賠,可那賠本的買賣真要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則任誰都不會樂意的。
土豪不是農民,斷然不甘吃啞巴虧的,面對道真的大刀闊斧,他們紛紛在朝中找起了內援,企圖和廟堂重臣們聯合起來裡應外合,共同抵制那個出手比黑社會還狠的讀書人。
一般來講,那些在外面當土豪都快成精了的地方一霸,基本上都和朝廷中的某位甚至某幾位大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麼是親戚,要麼是利益均沾,所以菅原道真得罪了他們,其實就等於是得罪了跟自己同朝為官的那群同僚。
不過他也不怕,來文的,自己是文神;來武的,自己能射一手百發百中的好箭。誰怕誰啊?
而朝中大臣們也知道這人是個油鹽不進、文武雙全,而且還得上皇寵信的高手,因此也不跟他明著硬拼,而是採取了迂迴戰術——罷工。
從寬平十年(公元898年)起,但凡菅原道真主持的高級幹部政治會議,總會有人缺席,而且人數越來越多,一開始還只有兩三個,好歹也請假,可到了後來乾脆是一缺一大幫,並且連招呼都不打,說不來就不來。每回開會,道真的面前只有兩排坐墊——當時的日本還沒有椅子。
而那些不出席會議的傢伙,則幾乎都清一色地聚攏在了藤原時平的周圍,並且還希望他帶個頭,利用藤原家在朝中多年積累下來的威望和實力,幹掉菅原道真。
藤原時平的回答是:OK。
後世一般認為,藤原時平說好的原因是他代表了舊貴族的利益,出於一種誓死捍衛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反動階級立場,而仇恨著革命派菅原道真,並且欲除之而後快。
這是大錯特錯的。
藤原時平和菅原道真之間,既無私怨,也無公仇。
時平的弟弟,也就是藤原北家的當主藤原忠平,和菅原道真的關係非常好。不僅如此,因為藤原時平本身也是個文藝小青年,所以對文神道真的敬仰之情,在當時也是相當公開的。
此外,就政治觀點來看,時平實際上跟道真一樣,也是改革派,同時也是一個認為日本想要發展就必須脫離大唐影響的去唐論者,而且兩者都認為,改革要從最根本的方面入手。
唯一的不同點在於,道真概念里的根本,是國家的制度;而時平則認為,所謂根本,是文化。他的意思是,要想徹底改變一個國家,必須先從文化入手。同理,要想徹底改變日本,就必須得先用本土文化將那已經根深蒂固的唐文化印記替換掉。
藤原時平的確是理智的。
只可惜菅原道真不這麼看,眼看著自己懷揣多年的強國夢離實現還差那麼一步,他決定咬緊牙關跟藤原時平死磕到底。
對此藤原時平倒也無所謂,畢竟是藤原基經的長子,學不來自家老爹那一套呼風喚雨,但整幾個人還是手拿把攥的。
兩人的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菅原道真有個女兒叫菅原寧子,嫁給了宇多上皇的第三皇子齊世親王,作為岳父的道真,當然希望自己的姑爺能越出息越好——最好哪天能繼承大統,當上天皇。
這本來是一個人皆有之的美好願望,但藤原時平卻密奏醍醐天皇,稱權大納言菅原道真圖謀不軌,意圖以強硬的手段迫使皇上您立齊世親王為皇太弟,以便將來謀權篡位。
天下的皇帝其實都一樣的,對於這種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事情,向來奉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醍醐天皇當機立斷就作出了決定:驅逐道真。
昌泰四年(公元901年),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天皇突然下旨,撤去了菅原道真權大納言一職,同時下令將其下放至大宰府,任權大宰帥一職。
聖旨下達後的第五天,菅原道真壯志未酬人先走,離開了平安京,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他再也沒能回來,兩年後,中年失意的道真在左遷之地大宰府鬱鬱而終,享年58歲。
臨終之前,望著漫天的白雪,菅原道真留下了自己的辭世詩:盈城溢郭幾梅花,猶是風光早歲華;雁足黏將疑繁帛,烏頭點著思歸家。
光是讀著,就能感受到那滿滿的思鄉悲情。
算了,那麼哀傷的話題就此打住吧,來說點歡樂的科普小知識——大宰府。
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上一部就有提過,系位於九州北部的重要行政機構,主要作用是穩定九州島,監視朝鮮半島乃至中國的動向。同時也有傳聞稱,那地方就是當年邪馬台國的王城。
這些其實都無所謂,我現在要說的,是大宰府的正確表達方式。
因為數千年來一直都有人(包括日本人)習慣把「大宰府」寫成或讀成「太宰府」,所以及時做一下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宰府就是大宰府,沒有任何異議,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人性中懶散粗心那一面的逐漸暴露,卻說在某年某月某位不知名的學者把「大」寫成了「太」,由於不過是一點之差而且也並無太大影響,以至於大夥都並不在意,於是此先河一開,便被後世以訛傳訛,儘管有正經人士有心撥亂反正,堅持正確寫法,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稱其為「太宰府」。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公元10世紀(公元900年),日本關於大宰府的記載共有25處,其中用「大」字的8處,大太並用的4處,用太的13處。
連為了紀念菅原道真的神社都叫「太宰府天滿宮」,甚至今日在大宰府所在地造起來的城市,都被稱作「太宰府市」。
這就叫「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好在這世道還是不乏良心的,時至今日,日本學界已有了明文規定:作為歷史名詞以及機構名稱和官員職位名,那么正確的寫法是「大宰府」;而作為都市名或是祭祀菅原道真的那所神社名,則寫作「太宰府」。
扯遠了,言歸正傳。
在順利目送菅原道真上路之後,群臣之首的位子理所當然地歸了藤原時平。
前面就說了,時平也是個改革派,所以他在上台之後,並沒有廢除道真時代定下的土地改革制度,而是採取了比較溫和穩步的方法緩步推行。同時,他還依照自己原本的觀點,開始著手進行一場文化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第一個目標,是文字。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決定。
我個人一直特別信奉這樣一句話:欲亡其國,必先去其史;欲滅其族,必先穢其文。
就是說要滅亡一個國家,必定先要篡改他的歷史;要想滅掉一個民族,一定要先糟蹋他們的文字。
這話其實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要想振興一個國家,首先就是要先學會正視自己的歷史;要想興旺一個民族,第一要做的是擁有並光大屬於自己的文字。
一言以蔽之,藤原時平要做的事情分兩步:第一步,先搞出一種只屬於日本且日本特色十足的文字;第二步,把這種文字發揚光大。
這確實是一個聽起來和做起來都非常浩瀚龐大的工程,不過好在第一步已經有人給做了——當時的日本實際上是有原創文字的。
那就是平假名。
眾所周知,日語由三個部分組成:漢字、片假名和平假名。
其中,漢字是無可爭議的中國文字,而直接從漢字偏旁得來的片假名,其實也可以算是中國字;唯獨平假名,自古以來就一直被認為是日本人的原創文字,雖然這原創二字說得有些勉強。
平假名的起源仍是中國,是由漢字的草書形式演變而來的,每一個假名對應著一個日語的讀音。最早叫「萬葉假名」,和漢字極其相似,但後來被簡化了很多,以至於看上去跟中國字脫離了關係,比如あ(讀阿)這個假名,我要不告訴你的話,估計你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琢磨出來它的原型其實是草書的「安」。
而平假名的出現則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現今存在歷史最悠久的帶有平假名的文物是一塊在大阪出土的木簡,據說是公元7世紀中期的產物,上面用萬葉假名寫著「春草之初年」。
和片假名一樣,平假名的創造和演變都絕非一人之力,而是多年來眾多日本學者共同心血的成果,因此儘管教科書上認為是真言宗開山老祖空海和尚發明了平假名,但實際上這跟吉備真備創造了片假名一樣,只是一個謠言罷了。
雖然歷史悠久形體優美,但數百年來,平假名卻一直都不是日本的官方文字。在高層的正式場合,大家使用的都是漢字和片假名,平假名通常只出現在那些身居大內深閨的少女少婦為了抒發寂寞和戀情而寫的和歌之中,故而也被叫做「女手」「女文字」。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平假名和漢字的關係太遙遠——畢竟只是以草書為雛形變化而來,哪比得上直接拿來主義的漢字和片假名。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真不是個像樣的理由,但實際上這真的就是理由。
儘管一直都說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巨大,然而這種影響即便天天講時時講,你也未必能想像得出其具體有多麼巨大。
平安時代的日本官員,不懂經濟而在大藏省混的,大有人在;不會打仗而居將軍之職的,不乏其人;對於那些貴族出身的傢伙而言,哪怕什麼都不懂也無所謂,只要會一樣東西便能當官,那就是中文。
這裡的中文包括漢字的讀寫運用,對中華古典的理解感悟等等。
因為平安時代的日本人信奉一句話,叫:「文章乃經國大業。」
此語出自中國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論·論文》,原話是「蓋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那時候的日本,不但政令、律法、官制、文章清一色用的都是漢文,就連達官顯貴們私底下的書信來往,也都是滿滿一紙的方塊字。
再說那平假名,雖然在當時地位比較尷尬,但也還沒到絕望的程度。畢竟它受眾不算太小,除去剛才說的在女性之間使用外,其實小貴族跟老百姓私下裡用得也挺多,事實上這個分兩步走的文字工程已經完成了一步半,連發揚都省了,只求能光大一下,讓平假名一躍而起,引得萬眾矚目,然後成為能和漢字、片假名並列的正式文字。
對此,藤原時平的辦法是編一本以純平假名為主要組成部分的著作,然後推廣,並藉機宣告一個新的文字時代的來臨。
著作的內容他也想好了:和歌。
和歌就是日本傳統歌謠,都是用萬葉假名或是平假名所寫成,雖然曾經人氣很高,但隨著中國文化對日本列島影響的日益擴大,很快就被漢詩所取代。平安朝的日本貴族們雖說也有愛和歌的,可一般只用於私下交流,或是用來寫情詩追女孩子,比如藤原時平就特別擅長此道。然而不管是哪一樣,它都不是一樣適合在公開場合拿出來分享的東西。
之所以要選和歌,除了它是當時日本為數不多,能完全用平假名表達的東西之外,還因為其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表現手法方面也具備不輸給漢詩的華麗,同時也能輕易地讓大眾(包括天皇)所接受,更重要的是,藤原時平非常喜歡和歌。
延喜二年(公元902年),時平召集了象徵著當時日本和歌界最高水準的四個人:紀友則、紀貫之、凡河內躬恆以及壬生忠岑,然後命他們編寫和歌集。
編撰的計劃是這樣的:四人工作小組先去各貴族家中搜集各種和歌藏本,然後把有萬葉假名的部分統統改成平假名,再匯集成冊,湊成一本書。
編纂工作在剛開始的時候進行得相當順利,但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
諸編者們發現,自己苦心搜集來的那些和歌,基本上都是以戀愛為主題的。
本來是氣勢磅礴地準備親手締造傳說,結果現在卻成了情歌大全集,夢想和現實差距之大,讓藤原時平很想罵人,但說髒話畢竟不解決問題,無奈之餘,時平只得下令讓手下的那群書生現編各種其他題材的和歌,以充實內容。
在經過了三年的努力之後,延喜五年(公元905年)四月十八日,浩瀚著作終於完工,這便是著名的《古今和歌集》。
該書總共收錄和歌1100餘首,包含了戀歌、祝歌、離歌、旅歌和詠季歌等共計13個種類。
成書當日,藤原時平帶著樣本進宮面聖,將其呈於醍醐天皇御覽。
天皇看後非常滿意,笑而稱善。他不光滿意書本身的內容,更滿意序言裡的一句話:「大和之歌以心為源,義廣而情深。」
對於一名和歌愛好者,兼國家統治者而言,這話於公於私都相當對胃口。
數日後,醍醐天皇下聖命,要求貴族們在寫漢詩的同時,亦要多多寫和歌,此外天皇還表示,希望高級貴族們在平時也能用平假名來交流,這並沒什麼丟人的。
群臣聞訊後,立刻紛紛表示我們一直在用平假名,真的,皇上您要不信臣這就用平假名作和歌一首供您觀摩。
因為上有所好而導致和歌大流行,醍醐天皇的兒子村上天皇時代還專門設置了和歌所,並編撰了《古今和歌集》的續篇《後撰和歌集》,而村上天皇的兒子一條天皇治世的時候,則編撰了《拾遺和歌集》,三本合稱三代集。
與和歌一起流行的,當然還有平假名,自那之後,貴族們無論是通信也好寫文章也罷,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這種曾被自己不齒的文字了。
《古今和歌集》之後,日本列島湧現出了一大批用純平假名寫成的著作,除了前面說的三代集外,還有比如藤原道綱母的《蜻蛉日記》、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記》、清少納言的《枕草子》以及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等等。
因為這些著作里很大一部分是由宮廷女性所寫,因此通常也被叫做女房文學。
而女房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源氏物語》。只多一句嘴,光源氏的原型,是嵯峨天皇的兒子源融。
儘管平假名托藤原時平之福而被發揚光大了,但嚴格說來卻還是沒有能登上最高殿堂。直至近現代,日本依然是一個漢字至上的國度,特別是戰前,在很多正規的場合,比如天皇的聖旨里,仍是只有漢字和片假名,平假名一般是不用的。
所以南洋大臣張之洞說過,日本和中國,同文同種。
隨著平假名的被廣泛使用,日本列島上也隨即颳起了一股名為國風文化的旋風。
國風文化,也叫和風文化,雖然官方通常對它的詮釋是一場將大唐文化加以本土(日本)化的文化改造運動,但在我看來,這更是一場文化方面的獨立戰爭,一場將日本文化從中國文化中剝離出來使其獨立的戰爭,而遣唐使的終止和平假名的使用,正是戰爭的第一聲槍響。
國風文化中的產物有很多,大致包含了文學、藝術、宗教、服飾、建築和工藝等幾個方面,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者說最值得一提最為我們中國人所知的,具體講來有四樣:和服、陰陽道、櫻花以及日本刀。
還是老規矩,一樣一樣地說。
首先是和服。所謂和服這個稱謂,其實是明治維新之後想出來的,因為當時的日本處處在和西洋列強較勁,說是模仿著洋人搞維新,但心裡總是不肯服輸的,總覺得自己國家也不是沒有好東西。為了體現出日本的好,他們針鋒相對地把一些東西刻意地給區分出日本的和外國的。因為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所以日本的東西也被叫做「和物」,比如和室,就是指配備了榻榻米等日式家具以及用日式裝潢的屋子。
和服則是用來針對晚禮服、西裝、襯衫、領帶等西洋服飾的「洋服」的產物。在此之前,這種日本傳統服飾的名稱一般被叫做「吳服」或者「著物」。
為什麼叫吳服?
這還要從邪馬台時代說起,曹睿曾經送過數批工匠過去日本,這其中包括了一批織布方面的行家,也正因為有了他們,日本人才開始穿起了經過手工裁剪的衣服。
因為織布工匠們大多來自於中國南方的吳地,所以他們織出來的衣服便被叫做吳服,這批人在日本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用,後來還專門賜他們姓氏,叫做服部,就是專門做服裝的部門。有個著名的忍者叫做服部半藏,他們家祖上就是中國跑日本來做衣服的。
所以你可以去看早年的和服,基本都帶有強烈的中國江南風格。
到了奈良時代,也就是那段著名的全日本人民學大唐的歲月,某一年唐玄宗在接見某個遣唐使團的時候,贈予了他們大量的唐朝朝服。這批服飾光彩奪目,在日本大受歡迎,當時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羨慕不已。所以幾乎就是在當年,日本舉國上下便全都開始穿模仿隋唐式樣的服裝。
國風文化開始之後,跟別的東西一樣,和服也進入了一個傾向於日本本土文化的發展趨勢,其樣式不斷發生著各種改動,但高層所用的宮廷服飾帶有隋唐風格的特色卻已經成了定型,再變卻也不離其宗,所以也被叫做「唐衣」。
唐衣有很多種,其中最極品的,叫做十二單。
所謂十二單實際是一種穿著方式而不是顧名思義的十二層單衣,說的是在單衣上疊十二層被稱為袿的服裝,袿輕薄透明,多層袿疊起時仍然能隱約看見單衣或表著的顏色,倍添朦朧恍惚的美感。
當然,這是女裝。
這種也被稱為五衣唐衣裳的服飾,至今仍是日本宮廷規格最高的正裝,當年更是如此,絕非一般人穿得起,就算是貴族家的小姐,有時候也只能穿穿五單六單,就是疊五層或者六層袿。
順帶一提,現代漢服和現代和服實際上是同一個根源下的兩個分支,並不存在誰起源於誰的說法,事實上和服在後來還一度受到過西洋服裝(主要是葡萄牙)的影響,它和日本文化一樣,也是一種多元化的東西。
接著是陰陽道。最早的起源是中國周朝的陰陽五行學,飛鳥時代之前就被傳入了日本,然後結合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朝鮮半島傳來的佛教以及中國傳來的儒家思想、風水學等,雜燴成了一種新的東西,即陰陽道。
在近代科學尚未導入日本的那個時代,陰陽道堪稱是無所不能的,從測天氣到看風水,從算國運定曆法到殺妖孽於無形,幾乎樣樣都能用上陰陽學,深受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王公貴族的歡迎。
玩陰陽道的人被稱作陰陽師,而提起陰陽師,知名度最高的當然是前面我們曾經提到過的那個安倍晴明了。
此人生於延喜二十一年(公元921年),正是國風文化席捲全日本的時候。
之前也說過了,他應該是阿倍仲麻呂的子孫,看了從吉備真備那兒弄來的那本《金烏玉兔集》之後,一躍成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三百年後三百年無人能夠超越的超級大神棍,然後通過自己的神力加努力,再趁著國風文化運動的這股風,將原先不過是灑聖水跳大神之類小把戲的陰陽道,發展成了敢和日月爭青天的神之學問。
安倍晴明的神跡有很多,比如天元二年(公元979年),那智山(和歌山縣內)出現了一隻危害人間的天狗,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滿朝戰將無人是其對手,為了國家安泰,晴明奉旨出山,以一招五行封印將天狗收服,關進了結界之中使其永世不得超生。
再比如曾經有一次,有一個年輕的公卿挑釁地問晴明,既然陰陽術如此厲害,那能不能用其來殺死一隻庭院裡的青蛙?
晴明微微一笑,隨手摘下了一片樹葉,一番咒語之後,葉子突然就四分五裂,而那隻青蛙也頓時如那片葉子一般,渾身裂開而死。
還有一次,有一個陰陽師下了戰帖,要求和安倍晴明御前鬥法,也就是在天皇面前比個高低。
天皇一聽說有這熱鬧看,當然忙不迭地就把兩人叫進了宮,還本著獨樂不如眾樂的心態順手拉來了一幫大臣一起來圍觀。
鬥法的主題很簡單,叫隔板猜物。天皇事先讓人偷偷地把十五隻蜜柑放進了一隻箱子裡,再蓋上蓋子,然後拿到兩人跟前叫他們猜裡面是什麼,並且聲明勝負只此一次,誰要是輸了,就拜那個贏的人為師。
話音剛落,前來挑戰的那個法師就拍地而起:「回稟陛下,這箱子裡裝的是蜜柑十五隻。」
雖然當時在座的所有旁觀者,包括天皇在內,大家都衷心希望安倍晴明能夠勝出,可現如今被那人那麼一搶答,就算有一百個不情願,這勝利也只得屬於挑戰者了。
但是晴明卻不慌不忙,雙手結印念念有詞了一番之後,微微一笑:「陛下,箱子裡是十五隻老鼠。」
挑戰者聞言哈哈大笑,說出了幾乎每個反派臨死前都會說的標準台詞:「安倍晴明,這一次你輸了!啊哈哈哈!」
就連天皇也萬般無奈地搖著頭表示這箱子裡是橘子,安倍卿,看來你只能拜師了。
晴明仍是微笑:「陛下,那就請您打開箱子吧。」
天皇覺得事已至此,那就乾脆讓晴明輸個明白吧,於是叫人打開了箱子。
箱蓋剛一揭開,一群老鼠吱吱地叫著便從裡面竄了出來,不多不少,正好十五隻。
這正是剛才安倍晴明作法,將那橘子變成了老鼠。
該故事流傳於日本的平安時代中後期,而數百年後誕生的中國名著《西遊記》里,也有類似的橋段,那就是車遲國鬥法——蜜柑在當年的日本屬稀罕物,一般被當作是珍貴藥材,其價值未必亞於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而老鼠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人人喊打的有害之物,差不多等同於那「破爛流丟一口鐘」了。
在這裡我並非是想說誰抄襲了誰,我的意思是,中日兩國在文化方面的思維,本身就具備著無數共通之處。
關於安倍晴明的故事就暫且說到這裡吧。
其實上述所說的那些,唯一被記載於正史的,只有在天皇跟前封印天狗一事,其餘的大多只見於各個時代的各種物語小說,或是被後輩陰陽師們用來顯擺而口口相傳的神話。
事實上安倍晴明之所以能在近幾年裡漂洋過海名聲在外,主要是緣於日本著名作家夢枕貘所著小說《陰陽師》。
說完了陰陽道,接著來說櫻花。
櫻花如今已然是全世界都公認的日本象徵,即便戴眼鏡穿西裝的諸學者反覆強調皇國的國花乃是菊花,但依然有無數人(包括日本人)前赴後繼地錯把櫻花當國花。
櫻花的起源地通常被認為是中國境內,何時傳入日本至今已然不可考(也有認為是列島原產物),因為開花的時間是在春天,正好是準備播種開耕的時節,所以在上古時代的日本,櫻花被當作是稻穀之神的居宿所在,也是農業的象徵。
從上述這段話你就可以知道,在當年,這農業之花絕非是以不食五穀自居的半仙皇家所青睞的東西。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奈良時代,日本上層社會裡最流行的花是梅花,王公貴胄們如果要以花為主題吟詩作賦,最佳的選擇通常都是梅花。據不完全統計,在奈良時代,比較出名的詠花和歌約160餘首,其中寫梅花的,就占了將近120首。
為什麼日本人會喜歡梅花呢?
難道你沒聽過這樣一首歌嗎?「梅花梅花滿天下,象徵著我們巍巍大中華。」
日本人喜歡梅花,除了緊跟中華品位的步伐之外,還能有別的什麼原因嗎?
順便插一句,當年的日本人,也很喜歡牡丹。
國風文化之後,為了擺脫唐文化的影響,日本上下便開始找起了能夠替代梅花的觀賞品,找來找去,覺得符合既有日本特色又不失華美這一標準的,似乎也就是櫻花了。
於是一下子風向大轉,天皇開始賞起了櫻花,而文人墨客們也都紛紛做起了與櫻有關的詩詞文章。
幾乎就是在那一瞬間,櫻花「啪」地綻放在了歷史的舞台上。
不過比較諷刺的是,當年的農業神花在登堂入室博得貴雅名號後,居然就此和庶民脫離了干係,在之後的七八百年裡,賞櫻花都一直是日本貴族們的專利,普通老百姓得以坐在花下喝酒賞櫻,那已經是江戶時代的事了。
最後,我們來說說聞名於世界的日本刀。
所謂日本刀,一般而言有兩種含義。廣義上,指的是產地為日本的刀具,哪怕是一把菜刀,只要Made in Japan,那就能稱作日本刀;狹義上,則有個特指,指的是一種叫做武士刀的刀具,而這後者,正是國風文化時代的產物。
武士刀作為一種兵刃,其在冷兵器時代那華麗的江湖地位,是難以撼動的。
廣義的那種日本製造的日本刀,其實早在古墳時代(3世紀中至7世紀末)就已經出現了,現今還有文物保留。
經過鑑定後發現那把被稱之為金錯銘鐵劍的日本刀鑄造於5世紀前後,跟唐朝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日本刀和唐刀之間就完全沒有交集。
事實上在唐朝時候,很多中國造的刀被輸入到了日本國內,因為和同時代的日本刀比起來,唐朝的刀確實有著很多它們所無法超越的優勢,所以一時間備受日本人喜愛,很多刀匠也紛紛開始仿製了起來。
從唐朝直接進口到日本的刀,叫唐太刀;而日本匠人仿製的,則稱作唐樣太刀。
但是,無論是唐太刀還是唐樣太刀,那都不是武士刀,因為前者都是直刀,而後者我們都知道,是彎刀。
在日本的國風文化時代,日本刀開始出現了風格明顯的變化,不再一味地模仿中國刀劍而是開啟了自己的原創,比如把刀身做成彎曲狀,俗稱灣刀。
灣刀之所以要弄彎,據說是為了方便騎馬砍殺。
總之,武士刀和所謂的「唐刀」之間,雖然不能說一絲干係都沒有,但真要講前者是從後者演變來的,後者是前者的祖宗,是不對的。
國風文化的出現和流行,除了讓後世的日本文化盛開出各種美麗的花朵之外,也給藤原時平的改革奠定了一層最初的思想理論土壤,亦讓當時以及後來的諸權貴明白了日本未必要事事都效仿中華,中華也並非樣樣都是最棒最適合日本的,其實就是在開啟民智,當然,被開啟的並不一定是「民」。
然而,正當藤原時平既有理論又有實權準備大展身手的當兒,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將他擊倒了。
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延喜九年(公元909年)四月,這位年輕的左大臣便離開了人世,年僅39歲。
民間一般認為這是菅原道真冤魂作祟——當年你一個回合趕我出了京城,現在我也投桃報李地一回合廢了你的性命。
這種話,聽過笑過也就行了。
雖然執政時期不過短短數年,但藤原時平所做的一切對後世的日本影響卻很深,除去萌芽了國風文化之外,還為世人留下了一部《莊園整理令》。
這其實是時平延續了道真的土地改革方針之後,制定出的一部從法律上正式承認土地的私有,認可了地主的存在的政策。
該政策雖然在之後的兩百年裡被修改調整了數次,但終究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可以說,日本從中國所效仿來的那一套天下土地皆為國有的制度,到底還是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