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改革考核制度,升貶百官
2024-10-02 03:44:24
作者: 華杉
31 九月一日,拓跋宏下詔:「全國官員,三年考核一次政績,三次考核之後再決定升遷。如此九年,時間太長了,對該貶降的人,不夠及時;對可以提拔的人,又未免耽誤。朕如今三年一考,即行升降,這樣,讓賢者不被愚者擋路,有才能的人不一直停留在低位。各主管部門,考核官員優劣為三等,其中上下二等再分為三級(一共三等七級)。六品以下,由尚書覆核;五品以上,朕將親自與公卿論定其善惡,評為『上上』的人升遷,評為『下下』的人免職,中等的人保留原職。」
【華杉講透】
賞罰一定要及時
拓跋宏這個詔書,非常重要。《司馬法》說:「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睹為不善之害也。」這是講賞罰要及時,做好事的利益,讓他馬上得到;做壞事的懲罰,讓大家馬上看到。如果不能及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現在我們做企業,賞罰及時更加重要,大家努力工作,就希望得到升職加薪。古代官吏,沒有別的出路,無論是九年還是三年,他都得熬著。今天的企業社會,員工隨時就另投明主了,三年考績也太長,最多一年,就要給個說法。
拓跋宏北巡時,留任城王拓跋澄考核舊臣。自公侯以下,有官者數以萬計,拓跋澄評定他們的優劣能否為三等,每個人都服氣,沒有怨言。
九月十一日,拓跋宏親臨朝堂,升貶百官,對諸尚書說:「尚書,是國家樞機之任,不是只管管事務性工作,收發文書而已;朕之得失,盡在於此。卿等居於尚書之職,已近兩年,未嘗提過一個建議,或改進一項錯誤措施,舉薦一個賢才,斥退一個不肖之人,這是最大的罪。」
又對錄尚書事、廣陵王拓跋羽說:「你身為朕的弟弟,居於宰相之上,沒有勤勉敬業的名聲,倒有阿諛結黨的跡象。現在,罷黜你的錄尚書、廷尉職務,只保留特進、太子太保。」
又對尚書令陸睿說:「拓跋羽剛到尚書省工作時,很受大家稱讚,但近來偏頗懈怠,都是因為你不能以大義引導他。你雖然沒有大的責任,但也應該小有處罰,現在,扣發你一期俸祿。」
又對左僕射拓跋贊說:「拓跋羽被罷黜,你就應該被斬首;但我只把錯誤歸他自己一人承擔,不再重責他人;現在,解除你少師職務,扣罰俸祿一期。」
又對左丞公孫良、右丞乞伏義受說:「你們的罪也應該斬首;可以以平民身份仍守原職,官服、俸祿及撫恤親屬的福利全部削奪。如果三年有成,再官復原職;如果無成,就回家去吧。」
又對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叔叔神志驕傲,可以解除少保職務。」
又對長兼尚書於果說:「卿不勤職事,數次稱病推辭。可以解除長兼職務,削奪俸祿一期。」
其餘守尚書尉羽、盧淵等,並被指責不稱職,或解任,或罷官,或奪祿,都當面數落他們的過錯,然後處理。
盧淵,是盧昶的哥哥。
拓跋宏又對陸睿說:「鮮卑人總說:『鮮卑風俗質魯,哪裡知道讀書?』朕聽聞,深感失望!如今讀書人很多,難道都是聖人嗎?只是他自己學還是不學而已。朕修百官,興禮樂,志在移風易俗。朕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於中原?就是要卿等子孫漸漸習染美俗,聞見廣博;如果永居恆山之北,以後再趕上不喜好知識的君主,恐怕難免像一個人始終面對牆壁,什麼都不知道了。」陸睿回答說:「誠如聖言。金日磾不入仕漢朝,何能七世知名?」拓跋宏非常高興。
【華杉講透】
認識到自己的「無知」
拓跋宏的面牆之說,就好比蘇格拉底的「洞穴之喻」:
假設有一群人,從出生起便被一直捆綁在一個地下的陰暗洞穴里,不能自由活動,並且必須一直面對山洞盡頭遠處的牆壁。他們背後有火堆(但他們不能轉頭看到),火光會將他們的形象投影在那牆壁上。這樣,由於見識有限,他們會錯認牆壁上的影像為真實的事物,不知道那其實只是他們自己在牆壁上的投影。這種見解,就成了這些人的共同知識。
如果他們當中有一個人,出於某種緣故被解放了,能自由活動了,他於是很快就發現了牆壁上的影像其實只是些影子,並不是真實的事物;他甚至能走出山洞,能看見太陽以及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這時候,他深深地發覺,之前他被束縛在山洞時的認識有多麼錯誤;而他不忍心自己獨自發現真相,便又回到山洞裡頭去告訴他從前的夥伴們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告訴他們,牆壁上其實並沒有真實事物,只有一些投影而已。這時候,他發現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他們都執著地認為他們所看到的牆壁上的投影是真實事物,也不相信有什麼火堆乃至太陽等,他們都以為他發瘋了。
所有人都生活在不同程度的「洞穴」里,往大了說,銀河系也只是一個洞穴而已。但是,不同的洞穴,畢竟有不同的尺度和風景。鮮卑人住在鮮卑人的「洞穴」里,是一個小洞穴;漢人的洞穴則要大得多得多。拓跋宏通過讀書,走出了「鮮卑洞穴」,看見了更大的世界,所以他要給鮮卑人搬家,換一個大洞穴。
認知很難,很難很難!所以才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知道自己永遠都是在一個洞穴里,才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曉得要終身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