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孝宣皇帝下

2024-10-02 03:29:08 作者: 華杉

  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58年)

  1 春,二月,長安出現鳳凰,落下甘露,漢宣帝因此大赦天下。

  2 潁川太守黃霸在潁川郡前後八年,郡中事務治理得越來越清明。當時,鳳凰、神雀多次飛過和聚集在各郡國,其中潁川郡的數量最多。夏,四月,漢宣帝頒布詔書說:「潁川太守黃霸,宣明詔令,百姓受到教化,孝順父母的兒子、友愛的兄弟、貞潔的婦女、孝敬的孫子日益增多,農夫不再為田界相爭,道不拾遺,奉養照顧孤寡老人,幫助貧苦窮困的人,監獄裡八年都沒有重刑犯。賜黃霸關內侯的爵位,賞黃金一百斤,級別提拔到中二千石。」同時,潁川的孝、弟、有德行的義民,以及三老、力田(掌管農業)等鄉官都按照他們的官階和事跡,賞賜爵位及布帛。又過了數月,漢宣帝徵召黃霸為太子太傅。

  3 五月,匈奴單于派他的弟弟呼留若王勝之朝見漢宣帝。

  4 冬,十月,十一隻鳳凰出現在杜陵(宣帝預定的墓地)。

  5 河南太守嚴延年治理郡務陰狠酷烈,大家都認為該判死刑的罪犯,會被他突然無罪釋放;大家都認為沒有死罪的,卻會被他無端處死。官吏和百姓都沒法揣測他的用意,戰戰兢兢,不敢犯其禁令。每到冬季,嚴延年會將各縣囚犯押解到郡府,集中處決,流血數里,河南人都稱他為「屠伯」。嚴延年一向看不起黃霸,等到兩人在相鄰的郡做太守,黃霸的政績考核得到褒獎,總是排在他前面,心中十分不服。河南境內出現蝗災,府丞義(姓不詳)出行視察回來,見嚴延年。嚴延年問:「這蝗蟲不正好是鳳凰的食物嗎?」義年紀大了,有些糊塗,又一向畏懼嚴延年,不知道他什麼意思,生怕遭他中傷陷害。本來嚴延年曾經和義一起在丞相府做丞相史(丞相府秘書),實際上對他很親厚,平時對他的賞賜饋贈也很豐盛。但是義心懷恐懼,就自己卜卦,得了「死卦」,因此悶悶不樂,請假前往長安,上書告狀,說了嚴延年十條罪名。奏書呈上之後,便飲藥自殺,以示不欺。此事被交給御史丞調查,查出嚴延年有「言談話語中對朝廷心懷不滿」「誹謗朝政」等幾樁罪名。十一月,嚴延年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斬首棄市。

  

  當初,嚴延年的母親從東海郡來看兒子,打算跟隨嚴延年一起進行臘祭。到了洛陽,正趕上處決囚犯。嚴母大驚,就停在驛站招待所,不肯到郡府去。嚴延年到招待所拜謁母親,嚴母閉門不見。嚴延年脫下帽子跪在門外磕頭,過了很長時間,母親才見他,然後斥責說:「你有幸做太守,治理千里之地,沒聽說你用仁愛教化百姓,保全百姓,卻看見你利用刑罰殺人立威,難道這是當老百姓的父母官應該做的嗎?」嚴延年服罪,頓首認錯,又親自駕車將母親接到郡府。母親過了臘月和新年,對嚴延年說:「天道悠悠,神明在上,殺人多的必會被他人所殺。我不希望等到自己年老了,卻看見你被刑戮!我走了,回家鄉為你準備墓地去了!」於是回鄉,見到嚴延年的兄弟和族人,又把這話說了一遍。結果過了一年多,嚴延年果然被殺。東海人都讚嘆嚴母的賢明和智慧。

  6 匈奴握衍朐鞮單于暴虐,喜歡殺伐,全國上下都離心離德。太子和左賢王又數次讒言詆毀左地(東部地區)的貴族,因此這些貴族都有怨憤。正在此時,烏桓派兵襲擊居於匈奴東部邊境的姑夕王,擄掠了不少人,單于很惱怒。姑夕王害怕被降罪,於是和烏禪幕及左地貴族擁立稽侯?為呼韓邪單于,徵發左地士兵四五萬人,向西攻擊握衍朐鞮單于,到了姑且水北岸。兩軍尚未交戰,握衍朐鞮單于的軍隊就已先行敗走。他派人問他的弟弟右賢王說:「匈奴人都攻打我,你肯不肯發兵幫我?」右賢王回答說:「你不愛惜百姓,屠殺兄弟和貴族,你就死在你那兒,不要弄髒了我的地方!」握衍朐鞮單于羞憤自殺。左大且渠都隆奇逃亡投奔右賢王,他的部屬全部歸降呼韓邪單于。

  呼韓邪單于回到王庭。過了數月,將軍隊解散,讓士兵各自回到故地。同時,呼韓邪單于在民間找到了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將他立為左谷蠡王,並派人煽動右賢王屬下的貴族,讓他們殺掉右賢王。這年冬天,都隆奇與右賢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發兵數萬人東襲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兵敗逃走。屠耆單于回到西邊,任命他的長子都塗吾西為左谷蠡王,小兒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並命令兩人都留居單于王庭。

  五鳳元年(甲子,公元前57年)

  1 春,正月,皇上巡遊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

  2 皇太子加冠,行成人禮。

  3 秋,七月,匈奴屠耆單于派先賢撣的哥哥右奧鞬王與烏藉都尉各率領二萬騎兵,屯駐東部地區,防備呼韓邪單于。當時匈奴西部地區的呼揭王與唯犁當戶密謀,一起詆毀誣陷右賢王,說他當初要自立為單于。屠耆單于殺右賢王父子,後來知道他們是被冤枉的,又殺唯犁當戶。於是呼揭王恐懼,叛逃,自立為呼揭單于。右奧鞬王聽說後,也自立為車犁單于。烏藉都尉自立為烏藉單于。由此匈奴有了五個單于。

  屠耆單于自率兵東擊車犁單于,派都隆奇攻擊烏藉單于。烏藉單于、車犁單于都兵敗,向西北逃走,與呼揭單于合兵一處,共四萬人。烏藉、呼揭都自去單于稱號,一起尊奉輔佐車犁單于。屠耆單于聽說後,派左大將、都尉將騎兵四萬人分別屯駐東方,防備呼韓邪單于,自將騎兵四萬人西擊車犁單于。車犁單于兵敗,向西北方向逃走。屠耆單于率軍回到西南闟敦地區。

  漢朝廷議討論匈奴局勢,大多數人認為:「匈奴為害日久,可以趁其國內混亂,舉兵滅之。」下詔問御史大夫蕭望之意見,蕭望之說:「春秋的時候,晉國士匄率軍攻打齊國,中途聽說齊侯去世,馬上班師回朝。君子讚揚他不去攻打辦喪事的國家,認為他的恩德足以讓孝子心服,他的情誼足以讓諸侯感動。前單于嚮慕教化,一心向善,向我國天子稱弟,遣使來求和親,海內欣然,西方夷狄外族無不知曉。可惜,還未等到和親之約結成,卻為賊臣所殺。如今我們去攻伐匈奴,那是乘人之亂,幸人之災,他們一定奔走遠遁。不義之師,恐怕勞而無功,應該遣使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四夷聞之,都以中國之仁義為貴。如果因我們的恩惠,而讓他們各自得以恢復各自的祿位,一定稱臣服從,這才是德之盛者。」

  漢宣帝聽從了蕭望之的建議。

  4 冬,十二月初一,出現日食。

  5 韓延壽代替蕭望之擔任左馮翊。蕭望之聽說韓延壽做東郡太守時,挪用公款一千多萬,派御史調查。韓延壽聽說後,也布置他的下屬調查蕭望之在左馮翊任上時,挪用廩牲署(掌供應祭祀時所用糧食牲口)公款一百多萬的事情。蕭望之上奏說:「臣的職責在於監察天下,聽到案情線索,不能不問,卻被韓延壽打擊報復。」皇上因此認為韓延壽有問題,下令他們二人各自徹查他們舉報的事。調查下來,韓延壽調查蕭望之挪用公款,查無實據。而蕭望之派往東郡的監察官員卻查出韓延壽在考試騎射的時候,奢侈豪華,超過規定標準,又取官府內的銅器,在月食時鑄成刀劍,就跟尚方所製作的御用刀劍一樣。還有挪用公款,徵發官方徭役供他私人差遣,以及裝飾整治車輛甲冑,耗費三百萬以上。韓延壽被控「狡猾不道」,斬首棄市。行刑當天,官吏百姓數千人一路送到渭城法場,老人小孩扶著車輪,爭相送上酒肉。韓延壽不忍拒絕,來者不拒,一共喝了一石多酒。命他的舊屬向送行的人致謝,說:「有勞遠送,延壽死無所恨!」百姓莫不流涕。

  【華杉講透】

  韓延壽最終被控「狡猾」,看來是恰當。從他一貫的道德表演,到私下生活的腐敗奢華,再到最後上法場還有那麼多人相送,正應了史書上經常出現的四個字:以惑下愚。

  五鳳二年(乙丑,公元前56年)

  1 春,正月,皇上巡遊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

  2 車騎將軍韓增薨。五月,將軍許延壽被任命為大司馬、車騎大將軍。

  3 丞相丙吉年老,皇上很敬重他,但是蕭望之經常輕視丙吉,皇上不高興。丞相司直(輔佐丞相糾舉不法的監察官)彈劾蕭望之對丞相倨傲輕慢,又曾派屬下官吏給自己家裡買東西,下屬自己貼錢達到十萬三千錢,申請逮捕治罪。秋,八月初二,漢宣帝將蕭望之降為太子太傅,任命太子太傅黃霸為御史大夫。

  4 匈奴呼韓邪單于派他的弟弟右谷蠡王等向西進攻屠耆單于的軍隊,殺死及俘虜一萬餘人。屠耆單于接到消息,即刻親自率領騎兵六萬人攻擊呼韓邪單于,結果屠耆單于兵敗自殺。都隆奇於是與屠耆單于的小兒子、右谷蠡王姑瞀樓頭逃亡並向漢朝歸降。車犁單于則向東投降呼韓邪單于。

  冬,十一月,呼韓邪單于手下左大將烏厲屈,與父親呼速累烏厲溫敦見匈奴內亂不止,率領部眾數萬人歸降漢朝。漢朝封烏厲屈為新城侯,烏厲溫敦為義陽侯。這時,烏藉都尉被李陵的兒子擁立為單于,但不久就被呼韓邪單于捕斬。呼韓邪單于重回單于王庭,但他的部眾也只有數萬人。在西邊,屠耆單于的堂弟休旬王自立為閏振單于;而在東邊,呼韓邪單于的哥哥左賢王呼屠吾斯也自立為郅支骨都侯單于。(五單于血戰後,又形成三單于的局面。)

  5 光祿勛、平通侯楊惲,廉潔無私,但愛誇耀自己的才幹和德行,為人刻薄,喜歡揭發別人的隱私,所以在朝中結怨很多。楊惲與太僕戴長樂有矛盾,有人上書控告戴長樂的罪狀。戴長樂懷疑是楊惲指使,也上書告楊惲的狀,說:「楊惲曾上書替韓延壽辯護,郎中丘常對楊惲說:『聽說君侯您想救韓延壽,救得活嗎?』楊惲說:『談何容易!正直的人,往往結局都不好!我連自己都不能自保,正是人們所說,老鼠進不了洞,只怪它嘴裡銜的東西太大!楊惲還曾經對我說:『正月以來,天陰不雨,這正是《春秋》所記載的,當年夏侯勝說的那事!』(指之前夏侯勝對昌邑王說的:『天久陰不雨,臣下必有要謀害君上的。』暗示楊惲詛咒皇上。)」事情交給廷尉調查,廷尉於定國上奏,說楊惲對皇上心懷怨望,用妖言誹謗,大逆不道。皇上不忍心殺他,下詔將楊惲、戴長樂都貶為庶人。

  五鳳三年(丙寅,公元前55年)

  1 春,正月二十六日,博陽定侯丙吉薨。

  【班固曰】

  古代制定稱號,一定找一個象徵物,遠的從天地間各種事物中選取,近的就在自己身上選材。所以經書稱君王為元首,臣子為股肱,表示他們是一體的,相互扶持,才能成功。所以君臣相配,是古今常道,自然之勢。近觀漢朝丞相,高祖開基創業,有蕭何、曹參冠於群臣;孝宣中興,又有丙吉、魏相最有聲譽。他們在位之時,官員的罷黜、升遷,都有標準和程序,朝廷部門健全,公卿們都很稱職,海內禮讓之風興起。觀察他們的行事,可見明君賢臣,所以致治,絕非虛言!

  2 二月壬辰日,黃霸被任命為丞相。黃霸的才能主要體現在治理百姓,當了丞相之後,他的功名就不如做地方官的時候。當時京兆尹張敞家養的鶡雀(褐馬雞)飛到丞相府,黃霸以為是神鳥,跟大家商議要上奏皇帝。

  張敞上奏說:「我看見丞相要求和中二千石官員及博士等一起,向來京城匯報年度工作的各郡及封國長史(相當於秘書長)和守丞(輔助郡守的主要官吏)詢問他們為民興利除害、推行教化的情況,讓他們逐條回答。凡是有農夫不爭田界,男女分開走路,道不拾遺,以及能列舉孝子、貞婦姓名及人數的,列為第一批,先上殿匯報;只能泛泛陳述,說不出具體事跡、姓名和人數的,列為第二批;沒有按此來條教百姓的,列在最後叩頭謝罪。丞相嘴裡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心裡希望各郡國都能按此教化百姓。長史、守丞們正在應對時,臣家裡養的褐馬雞飛到了丞相府屋檐上,丞相以下有數百人見到了。很多邊疆來的官吏都認識這是褐馬雞,但是他們都假裝不知道。丞相就商議要把這件事奏報皇上,說:『臣正在向各郡國派來呈進計簿的長史、守丞詢問有關興舉教化的條目,皇天報下神雀。』後來知道是我家飛來的褐馬雞,才不上奏了。郡國官吏們都偷笑丞相雖然仁厚智慧,但是有點相信這些神神怪怪的事。臣張敞不是詆毀丞相,而是擔心群臣都不敢說話,而長史、守丞們畏懼丞相的意旨,回去之後,捨棄現有的法律,各以私設的教令,務必要增加各種教化事跡,反而破壞淳樸的風俗,一起造假,有名無實,傾危搖擺,懈慢怠惰,最後成了奇葩妖孽的世界。假如京師先行實現了農夫不爭田界、男女分開走路、道不遺失的所謂教化,但是,對吏民是廉潔還是貪腐,貞潔還是淫亂,並無激勵作用,只是以虛偽垂範天下,這是不可以的!如今想讓諸侯國先行,再把那虛偽的名聲傳到京師來,這不是小事!漢朝承繼秦朝的各種弊端之後,加以通達變化,制定法律,就是為了勸善禁奸,法律條文已經詳細齊備,不能再額外增加。應該下令貴臣明令各郡國長史、守丞,讓他們回去告訴當地二千石長官,選拔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一定要物色恰當的人才,郡中事務都以現行法令為準,不許擅自增加條教。如果有造假以求名譽的,一定先行誅戮,以明示真正的好壞。」

  天子對張敞的話非常讚賞,予以採納,並召集各郡國來呈進計簿的長史、守丞,讓侍中代表皇上訓誡,說的都是張敞的意思。黃霸大為羞慚。

  又有一件事,樂陵侯史高(皇上祖母史良娣哥哥的長子)因為是外戚關係,加上過去的恩情,擔任侍中,身份貴重。黃霸舉薦說,史高可以做太尉。天子派尚書責問黃霸說:「太尉這個官職已經撤銷很久了。你是丞相,宣明教化,通達幽隱之處,讓監獄中沒有冤情,鄉邑間沒有盜賊,這是你的職責。將相官職,由我任命。至於侍中、樂陵侯史高,是帷幄近臣,朕對他非常清楚了解,你為什麼越職舉薦他做太尉呢?」

  尚書命黃霸答覆,黃霸脫下冠帽請罪。過了好幾天,皇上才不再追究。從這件事之後,黃霸再也不敢提出什麼建議。不過,自從漢興以來,善於治理百姓的好官,黃霸排第一。

  3 三月,漢宣帝巡遊河東,祭祀后土神,並下詔減少口錢(人頭稅,百姓七歲到十四歲出口賦錢,每人二十三錢,其中二十錢用於供養天子,三錢是漢武帝增加來補車馬費用。之前已經減免過一次,減到十六錢,這次再減,減多少具體數目不詳),赦免天下死刑以下罪犯。

  4 六月十六日,漢宣帝任命西河太守杜延年為御史大夫。

  5 設置西河、北地屬國以安置匈奴降者。

  6 廣陵厲王劉胥讓女巫李女須詛咒皇上,祈願自己當天子。事情被發覺,劉胥毒殺女巫及宮女二十餘人以滅口。公卿們請求處死劉胥。

  五鳳四年(丁卯,公元前54年)

  1 春,劉胥自殺。

  2 匈奴單于向漢朝稱臣,派遣弟弟右谷蠡王到長安入侍做人質(匈奴此時有三個單于,不知道這是哪位單于)。漢朝因為邊塞地區不再有戰事,將邊防部隊減少了十分之二。

  3 大司農中丞(大司農的副長官,掌錢穀金帛等事務)耿壽昌上奏說:「連年豐收,谷價低賤,農民收入減少。根據以前的慣例,每年從函谷關以東地區運輸糧食四百萬斛以供應京師,需要動員士卒六萬人。如今可以在三輔地區和弘農、河東、上黨、太原等郡就近收購,供應京師,可以節省關東漕運部隊一半以上。」漢宣帝採納了他的建議。耿壽昌又說:「令邊郡都修建糧倉,在糧價低賤時加價收購儲存,荒年糧價上漲時再低價賣出以平抑糧價,命名為『常平倉』。」百姓受益匪淺。皇上下詔賜爵耿壽昌為關內侯。

  4 夏,四月初一,出現日食。

  5 楊惲失掉封爵、官位後,住在家裡治理產業,以財富自娛自樂。他的友人、安定太守、西河人孫會宗寫信警告他說:「大臣廢退,應當閉門思過,惶恐畏懼,做出可憐的樣子。不應當搞得產業發達,賓客如雲,還享有盛譽。」

  楊惲是丞相楊敞之子,有才能,從小就在朝廷擔任要職,聲名顯赫,因為一些曖昧無法辨明的言語就被廢黜,心中不服,回信給孫會宗說:「我檢討自己,罪過已經很大了,行為也有虧欠,就決心做一個農夫,默默無聞於世,所以率領妻子兒女,努力耕種農桑,沒想到還會為這個遭受非議!人情所不能克制的,聖人也不能禁止!所以就算是至尊無上的君王,至親無比的父親,即使他們去世,守喪也有一定的期限(三年)。我被罷黜,也已經三年了(意思是說即使要我閉門反省、惶恐、畏懼,那三年也到期了),耕作勞苦,到了歲末農閒嚴寒之時,烹羊烤肉,斗酒慰勞自己,到了酒酣耳熱的時候,仰天擊缶(盛酒的瓦罐)而歌,其詩曰:『在那南山耕種啊,雜草荒亂,除之不盡。種下一頃豆子啊,豆子卻都掉落了,只剩下低垂的豆莖。人生行樂而已,何必盼望富貴!』我這個樣子確實是荒淫無度,不知道是不是不能這樣。」

  楊惲哥哥的兒子、安平侯楊譚對他說:「你的罪很小,又有功(楊惲之前有揭發霍氏謀反之功),以後還有機會被任用!」楊惲說:「有功又怎麼樣,這樣的皇上,不值得為他盡力!」楊譚說:「皇上確實是這樣,之前蓋寬饒、韓延壽都是盡忠盡職的好官,還是出事被誅殺。」

  當時正好有日食發生,有一個叫「成」的馬夫頭上書說:「楊惲驕奢,不思悔過,日食的警告,就是應在他身上。」事情交給廷尉調查,搜查出楊惲寫給孫會宗的書信。皇上讀了信件,非常厭惡。廷尉判決楊惲大逆不道,腰斬;妻子兒女流放到酒泉郡;楊譚受牽連,被貶為庶人;幾位與楊惲交好的在職官員,包括未央宮衛尉韋玄成和孫會宗等,都被罷免官職。

  【司馬光曰】

  以孝宣皇帝之英明,加上魏相、丙吉為丞相,於定國為廷尉,這樣的領導班子夠好了。但是,趙廣漢、蓋寬饒、楊惲之死,都不能讓百姓心服,對孝宣之治來說,是很大的污點!《周官·司寇》有議賢、議能的規定,考慮被告的賢德、才能,應當相應減輕處分。比如趙廣漢、韓延壽之治理百姓,這就是才能;蓋寬饒、楊惲的剛直,這就是賢德。所以就算有死罪,也應該寬待他們,更何況他們根本就罪不至死呢!揚雄認為韓延壽誹謗蕭望之,是自取其咎。但是我認為,韓延壽的行為本身也是蕭望之激起的。皇上不能洞察隱情,卻使韓延壽獨自無辜受死,不是太過分了嗎!

  【柏楊曰】

  文言文原版《資治通鑑》,有張晏對楊惲那首歌的解釋,看了之後,毛骨悚然。張晏的解釋是:「南山是很高的地方,象徵皇帝。雜草荒亂是攻擊皇帝昏亂。一頃是一百畝,寓意朝廷文武百官。豆子是很結實的東西,代表忠貞,應該收進倉庫里,卻掉下來,淪落到曠野。豆莖低垂,曲兒不直,暗示朝廷官員都是諂媚之徒。」

  張晏是什麼時候人以及是幹什麼的,我們不知道,僅從他對楊惲這首歌的解釋,就可以了解文化殺手的可怖。張晏竟能從一首普通的歌詞裡,找到足以使作者毀滅的罪證,這種本領,如果用到科學研究上,中國該有多大進步?卻偏偏用到文字獄上。

  【華杉講透】

  楊惲之死,值得好好學習。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是寫給皇帝看,所以他是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問題。柏楊寫《資治通鑑》註解,是懷著批判的角度,批判「萬惡的舊社會」。我們讀《資治通鑑》呢,主要是看自己從中學到什麼。

  一、不能受不得委屈。

  特別是家世太好的人,容易受不得委屈,少年得志大不幸,這就是楊惲的寫照。他出身在之家,又才華橫溢,所以一直活在社會金字塔的塔尖,他認為這就是自己應該在的位置,卻忘了「一切都是難得可貴,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

  二、對自己的功勞要隨時清零。

  你有功勞,國家已經回報你了,之後就應該馬上清零,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功勞當資本,而要當消費品,快速消費掉。未來的一切,要重新開始。

  三、一切都要不斷獲取,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

  所有的一切,功名利祿、權力地位,甚至人身安全,都需要不斷地獲取,不是一勞永逸的。包括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財務自由」,完全是虛幻的,沒有人因為錢多而獲得財務自由,只有因為勤奮和善於持家獲得財務自由,那勤奮和善於持家的人,無論多少錢,都是財務自由。不善於持家又不勤奮的人,爸爸留下再多錢,也過不好一生。

  四、不要有怨氣,因為怨氣會殺人。

  楊惲對皇上有怨氣,正是他對皇上的怨氣,殺死了自己。孔子說:「唯小人與女子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蓋寬饒就是「近之則不遜」,說話觸怒皇上。楊惲就是「遠之則怨」,皇上不親近他了,他就心懷怨憤,要用「我過得很好」來示威。

  五、記住一句話: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在這裡身懷利器的是誰呢?皇上和楊惲都是身懷利器的人,他們都起了殺心。

  皇上看誰不順眼,他就可以殺掉誰。為什麼伴君如伴虎,就是因為這個心理特徵。以前出過刑事案件,某人得了一把好刀,他特別想試一試這把刀,結果他就夜晚出去殺了一個無辜的路人,自己也被抓捕,上了刑場。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心理。皇上手裡就有這把殺人的利刃,而且他有「合法殺人權」,殺任何人都合法,他就非常容易殺人。

  楊惲自己又何嘗不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呢?他的利器就是他的才華,他唱的歌就是投向皇上的匕首和投槍。張晏對他的詩歌所做的文本分析,完全準確。他要是說這就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那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楊惲報復皇上的,不僅是這首歌,還有他「成功人士」的生活。皇上要懲罰他,他卻要顯示我過得比當官還要好!而且繼續交遊京城仕宦舊友,讓還在朝中為官的大臣們看到——「人家楊惲,那才叫生活!」這也最終連累了和他交好的朋友們被免官。

  六、別怪皇上薄情,自己的心比皇上還狠!

  人們容易同情弱者,說他們「罪不至死」,但是,那時代的遊戲規則,就是有罪無罪都可以死,所以說「罪不至死」根本沒有意義。這些大臣們為官一方的時候,對那些名字上不了史書的草民,殺得流血數里,根本沒把那些被殺的人當人,而他們的性命在皇上眼裡,也就跟百姓的性命在他們的眼裡一樣,都不重要。

  不僅如此,他們相互傾軋的時候,對別人不也是置之死地而後快嗎?他們都想借皇上的手殺掉對方,鬥爭失敗了,輪到自己死的時候,又覺得自己「罪不至死」了。還是嚴延年的母親說出本質:「天道神明,人不可獨殺。」沒有隻能你殺別人,別人不能殺你這回事,那殺人的,也被人殺;那想害死別人的,也被別人害死。

  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中庸之道——致中和。

  萬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咱們讀《資治通鑑》,主要從臣子身上找原因,才能學到東西,跟著怨皇上,那就等於白讀。趙廣漢、韓延壽是因為跟其他大臣相互傾軋而死,楊惲和蓋寬饒的死因則是冒犯和觸怒皇上。

  做人要心態平和,不要激進。《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就是致中和。楊惲和蓋寬饒都是發情緒而不能中和,所以情緒致死。

  6 匈奴閏振單于率領軍隊向東進擊郅支單于。郅支單于迎戰,殺死閏振單于,兼併了他的部眾,並進攻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敗走,郅支單于建都單于王庭。甘露元年(戊辰,公元前53年)

  1 春,正月,皇上巡遊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

  2 楊惲被誅殺後,公卿們上奏說京兆尹張敞是楊惲一黨,不宜再占據官位。皇上愛惜張敞人才,特意將奏章擱置,不作批覆。

  張敞派他的一位屬員絮舜去查案。絮舜回到家,說:「他最多還能當五天京兆尹吧,還查什麼案!」這話很快傳到張敞耳朵里。張敞即刻派人將絮舜逮捕下獄,晝夜審問找他的罪狀,終於使他被定成死罪。處決之前,張敞寫了一張字條,派主簿送去給絮舜看,字條上寫著:「我這個『五日京兆尹』的威力如何?冬天馬上就要過去了,你還想多活幾天命嗎?」於是將絮舜斬首棄市。

  等到立春,行冤獄使者(查勘冤獄的官員)出巡,絮舜的家屬抬著他的屍首,並拿著張敞寫的字條,向使者控訴。使者上奏張敞殘殺無辜。皇上希望放過張敞,讓他趕緊跑,於是就把之前公卿們上奏張敞是楊惲一黨的奏章拿出來批覆,將張敞免為庶人。張敞秒懂,到未央宮北門解下京兆尹印綬,即刻逃亡。

  過了數月,京師官吏百姓鬆懈,追捕盜賊的警鼓此落彼起,而冀州又出了大賊。皇上思念張敞的功效,派使者去找到他住的地方召他。張敞身上帶著要彈劾的重罪,等到使者到的時候,妻子家室都恐懼哭泣,只有張敞笑著說:「我如今亡命為民,如果來抓我,當地郡吏來就行了。如今是皇上的使者來,這是皇上要用我!」於是整頓行裝,隨使者到京師,到公車(漢代官署名,臣民上書和徵召都由公車接待)上書說:「臣之前幸得位列公卿,擔任京兆尹,因為殺了屬員絮舜獲罪。絮舜本是我厚待的屬員,一向得到我的恩澤和寬待。因為有奏章彈劾臣,要免臣的官,絮舜得到消息,就不接受我交辦給他的工作,回家躺著,說臣只是『五日京兆』,背恩忘義,傷薄俗化。臣認為絮舜狂妄不肖,便以私意歪曲法律,將他處死。臣賊殺無辜,判案不公,就算被明正典刑,也死無所恨!」

  天子接見張敞,拜為冀州刺史。張敞一到任,盜賊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柏楊曰】

  張敞的幹練和反應之快,在這份奏章上得到證明。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首先向皇上承認錯誤,當「聖眷」正隆時,正是最安全時。其次,正是這麼一紙文書,立即把壓在自己背上的刑事案件輕輕化解。史書上沒有交代劉病已接到奏章時如何反應,但可以推斷已經結案。否則的話,劾章仍是一顆定時炸彈。

  可憐的只是勢利眼絮舜的孤兒寡婦,仍然認為聖明的君王會為他們冤死的丈夫、父親做主。

  3 皇太子劉奭柔仁好儒,見皇上所用的官員多是精通文法的人,用刑法來控制下屬,便在閒居隨侍皇上的時候,從容地建議說:「陛下太過依賴用刑,應該多用儒生。」皇上變色說:「漢家自有制度,霸道與王道相雜使用,怎麼能純粹用周朝的那種禮治教化呢?況且俗儒看不到時事變化,喜歡厚古薄今,讓人分不清名分與實際,不知道如何去遵行,怎麼能委任他們呢?」又嘆息說:「以後亂我漢家的人,就是太子啊!」

  【司馬光曰】

  王道和霸道,本質並無不同。過去,在三代鼎盛的時候,無論是製作禮樂,還是出兵征討,決定都在天子手中,這就是王道。天子微弱,不能控制諸侯,諸侯中有強盛的,能帶領同盟國,一起征討背叛中央的封國,號召尊奉王室,這就是霸道。王道和霸道,都是本於仁義,任賢使能,賞善罰惡,禁暴誅亂,無非是名位有尊卑,德澤有深淺,功業有大小,政令施行的範圍有廣狹之分而已,並不是像黑與白、甜與苦那樣相反。漢朝之所以不能恢復三代之治,是因為人主不想去施行,而不是先王的聖道不合時宜,不可以施於後世。儒者有君子儒,有小人儒。宣帝所說的俗儒,固然不足與為治,那為什麼不去找到真正的大儒來任用呢?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都是大儒,假如漢朝能得到這樣的人才,所成的功業,哪裡會僅此而已呢?孝宣皇帝說太子懦弱而不能自立,不懂得治國的大體,一定會敗亂國家,這個判斷並沒有錯。但是,怎能因此說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呢?豈不是太過分了!這樣的話,不可以用來訓示子孫,留給後世效法!

  4 淮陽憲王劉欽(宣帝次子)喜歡研究法律,聰慧明達,很有才能。他的母親張婕妤也尤其得到皇上寵幸。因此,皇上疏遠太子,而喜愛淮陽憲王,數次讚嘆淮陽憲王說:「這才是我的兒子啊!」常常有意立淮陽憲王為太子,但由於太子生於漢宣帝微賤之時,當時是依靠岳父家許氏照顧,而即位之後,許皇后又被害死,所以不忍心。過了很長時間,漢宣帝拜韋玄成為淮陽中尉,因為韋玄成曾經將他的爵位讓給兄長,漢宣帝想以此來感諭淮陽憲王劉欽。於是太子之位才安穩了。

  5 匈奴呼韓邪單于被郅支單于擊敗後,左伊秩訾王為呼韓邪謀劃,勸令群臣入朝侍奉漢朝,從漢朝求助,如此,才可以平定匈奴。呼韓邪單于詢問諸大臣意見,都說:「不可!我們匈奴的風俗,本來就崇尚武力,以屈服於人為下為恥。靠著在馬上征戰建國,所以才能將威名傳遍蠻夷各國。戰死,是匈奴人應有的本分。如今兄弟爭國(郅支單于是兄,呼韓邪單于是弟),不是兄長勝利,就是弟弟勝利,失敗者就算死了,也有威名,子孫仍為諸國之首。漢朝雖強,也沒有能力兼併匈奴。我們為什麼要打亂古制,臣事於漢,讓先單于蒙羞受辱,為諸國所恥笑呢!就算因此而得到安全保障,又如何統御其他蠻夷呢?」

  左伊秩訾說:「不然,強弱有時。如今漢朝正是強盛時期,烏孫等有城郭的國家都向漢朝稱臣,而且自從且鞮侯單于以來,匈奴日漸削弱,不能收復失地。如今雖然倔強如此,也沒有一天得到安寧。如今事漢則安存,不事漢則危亡,還有比這更好的辦法嗎?」

  諸貴族大人相互爭論很久,呼韓邪單于還是聽從了左伊秩訾之計,帶領部眾向南靠近,派他的兒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到長安入侍。郅支單于也派他的兒子、右大將駒於利受入侍。

  6 二月二十一日,樂成敬侯許延壽薨。

  7 夏,四月,新豐地區出現了黃龍。

  8 四月初一,太上皇廟(劉邦父親的祭廟)失火。四月初九,文帝祭廟又失火。漢宣帝為此素服五日。

  9 烏孫狂王泥靡又娶楚公主劉解憂為妻(解憂公主先嫁給岑娶,再嫁翁歸靡,此次又嫁給狂王泥靡),生下一個兒子,名叫鴟靡。狂王和公主關係不和,又暴虐兇惡,失去眾心。漢使衛司馬(屯衛司馬,屯田部隊的指揮官)魏和意以及副使、衛侯(衛司馬的副職)任昌到烏孫。公主說:「狂王是烏孫的禍患,烏孫人都苦於他的在位,殺他很容易。」於是設謀擺酒,派武士拔劍斬殺他。沒想到劍砍歪了,狂王受傷,上馬馳走。他的兒子細沈瘦帶兵將魏和意、任昌和公主包圍在赤谷城,過了幾個月,都護鄭吉徵發西域諸國軍隊援救,才解圍而去。漢朝廷派中郎將張遵帶著醫藥去救治狂王,賜給金帛,逮捕魏和意、任昌,用鐵鏈鎖住脖子,用囚車帶回長安,處斬。

  當初,烏孫肥王翁歸靡與匈奴夫人所生的兒子烏就屠,在狂王受傷的時候,驚駭不安,與各大酋長一起逃到北邊山中,揚言其母家匈奴要派兵來,所以烏孫百姓都歸附他。之後,烏就屠襲殺狂王,自立為昆彌。這一年,漢朝廷派遣破羌將軍辛武賢率軍一萬五千人到敦煌,疏通水渠,積蓄糧秣,準備討伐烏就屠。

  當初,解憂公主的侍女馮嫽,能夠撰寫文書,了解漢朝與西域各國事務,曾經持漢節為公主使者,西域各國都敬重信任她,人稱「馮夫人」。她是烏孫右大將之妻,而右大將與烏就屠是親密的朋友,因此都護鄭吉派馮夫人去遊說烏就屠,說漢兵馬上就要壓境,烏孫一定會被消滅,不如投降。烏就屠恐懼,說:「希望能獲得一個小小的稱號,讓我有立足之地。」皇上徵召馮夫人,親自問她關於烏孫的情況,然後派謁者竺次為使,期門甘延壽為副使,送馮夫人。馮夫人坐著裝飾錦繡的華麗馬車,持著漢節,命令烏就屠到長羅侯常惠所在的赤谷城,立元貴靡(翁歸靡與解憂公主的兒子)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都賜給印綬。破羌將軍不出塞,還師。後來烏就屠並沒有送還各大酋長的部眾,漢朝廷再派長羅侯常惠率領三支部隊屯駐赤谷,為大小兩位昆彌劃清地界,大昆彌分得六萬餘戶,小昆彌分得四萬餘戶。但烏孫民眾還是心向小昆彌。

  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

  1 春,正月,漢宣帝立皇子劉囂為定陶王。

  2 漢宣帝頒布詔書,大赦天下,減輕百姓的稅賦,每人減三十錢。(之前兩次談到減口賦,口賦是向未成年人徵收,屬於皇帝的收入,起征年齡為七歲,漢武帝提前到三歲。算賦是向十五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的成年人徵收,每人一算,一百二十錢,如今減收三十錢。)

  3 珠厓郡出現叛亂。夏,四月,漢宣帝派護軍都尉張祿率兵鎮壓。

  4 御史大夫杜延年因年老多病,被免除職務。五月初一,廷尉於定國升任御史大夫。

  5 秋,七月,立皇子劉宇為東平王。

  6 冬,十二月,皇上巡遊萯陽宮、屬玉觀。

  7 這一年,營平壯武侯趙充國薨。先前,趙充國因為年老請求退休,皇上賜給安車、駟馬、黃金,讓他退休回家。不過,朝廷每有涉及四方蠻夷的重大會議,還經常請他回來參與軍事謀劃,向他問策籌劃。

  8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五原塞求降,表示願意奉上國寶,並於次年正月前往長安朝見皇上。皇上下詔讓主管官員討論朝見的禮儀。丞相、御史都說:「聖王之制,先有京師,然後有各諸侯國;先有諸侯國,然後有夷狄。匈奴單于來朝,其禮儀應該和諸侯王一樣,但位次在各諸侯王之下。」太子太傅蕭望之認為:「單于並不是漢朝的封國,不是漢朝的臣屬,之前是敵國,所以應該待之以不臣之禮,位次在諸侯王之上。外夷稽首稱藩,漢朝讓而不臣,這才是羈縻人心之誼,謙讓亨通之福。《尚書》說『夷狄荒服』,就是說,他就算來歸附,也是反覆無常。假使匈奴後代有鳥竄鼠伏,叛離遠遁,不再來朝拜助祭的,那他不來就算了,不算叛臣,這才是萬世之長策。」

  天子採納了蕭望之的意見,說:「匈奴單于願做我北方藩國,可於明年正月初一前來朝見。朕自問恩德不足,不能廣施蔭蔽,應以客人之禮相待,令單于位次在各諸侯王之上,謁見時稱臣,但不必報上姓名。」

  【荀悅曰】

  春秋之義,王者一統天下,沒有內外之別。夷狄道路遙遠,人跡隔絕,所以曆法政令不能到達,禮教不能施加,這並不是以他們為尊,而是形勢使然。《詩經》說:「那些氐、羌小國,沒有敢不來朝見的。」所以,那些處在要服(距京師一千五百里到兩千里)和荒服(距京師兩千到兩千五百里)地區的國君,必須到京師朝貢,如果不來朝貢,就要去責備告令他們,並沒有把他們當成地位平等的敵國。蕭望之要對匈奴單于以不臣之禮相待,地位加之於匈奴王公之上,這是僭越失序,以亂天常,不合禮制!當然,如果是權宜之計,那又另當別論。

  【華杉講透】

  蕭望之的見識,比丞相、御史不知道高几倍。荀悅的評論,正應了孝宣皇帝俗儒不可用的話,而且符合宣帝說的每一個字:看不到時事變化,喜歡厚古薄今,分不清名分與實際。

  這個問題正是一個名分問題。孔子說,為政先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單于來降,該給他什麼名分?丞相和御史認為,給諸侯王名分,但是比國內諸侯王低一級。蕭望之認為,不是臣子的名分,而是自願歸附的客人,比諸侯王高一級。

  看一個戰略問題,有兩個關鍵:一是你能往後看到幾步,二是你能算清楚自己能做到哪一步。發生一件事情,馬上就要思考這件事情會帶來什麼後果?它未來會怎麼發展?我如何應對?能不能應對?

  匈奴來朝,蕭望之就看到了以後他不來怎麼辦?如果接受他是和諸侯封國一樣的臣子,甚至地位比封國國君還低一級,那麼他不來朝見,就必須討伐。不討伐,就沒法對其他諸侯國交代了。那麼,又討伐得了嗎?值得討伐嗎?所以,想要今後少承擔責任,就要今天少要一點名分。

  丞相、御史則完全不知不覺,沒有任何有深度的戰略思考,只有不負責任的空談。如果皇上也跟著他們這樣認為,那就完了。

  想當初冒頓單于寫信給呂后,用詞悖亂無禮,甚至要呂后嫁給他做小老婆,呂后也沒有討伐,而是客客氣氣、彬彬有禮地回信,讓他自己羞慚道歉。所謂強弱有時,今天匈奴來朝,是因為他弱了,明天可能又強起來。要那些不切實際的虛榮,給自己上套,圖什麼呢?

  這裡,我們還要重複那句老話:「一切都是難得可貴,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千般萬般的錯誤,都是忘了這句話。那匈奴單于舉國來降,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可丞相、御史卻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甚至嫌人家做得還不夠。

  9 漢宣帝下詔,派遣車騎都尉韓昌前往迎接單于,徵發沿途七個郡二千騎兵,列隊在道路兩旁歡迎護衛。

  甘露三年(庚午,公元前51年)

  1 春,正月,皇上巡遊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

  2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贊謁時自稱「藩臣」,而不加報名字。漢宣帝賜給他冠帶、衣裳,黃金印璽、盭綬(盭是一種草,盭草染制的綬帶,是諸侯王的規制),玉石裝飾的寶劍、佩刀、弓一張、箭四支,儀仗用的戟十支,安車一輛,馬鞍和韁繩一套,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套,錦繡、綢緞、布帛等八千匹,棉絮六千斤。禮畢,派使者帶領單于下榻長平。皇上從甘泉出發,住宿池陽宮,登上長平阪,和單于見面。事先傳詔,單于不必下拜,其左右當戶,都列隊觀禮,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人,都在渭橋下迎接,夾道列隊。皇上登上渭橋,眾人都高呼萬歲。然後,單于在長安住下。皇上在建章宮置酒,宴請單于,並請他參觀漢室珍寶。

  二月,單于歸國。單于請求允許他的部眾移居瀚海沙漠以南光祿塞下,如果邊境有緊急情況,允許他們撤退到受降城。漢朝廷派遣長樂都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率領騎兵一萬六千人,又徵發邊郡士卒及馬匹數千,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下詔令董忠等留下保衛單于,幫助誅滅不服的人,又轉運邊郡穀物乾糧,前後三萬四千斛,供單于部眾食用。之前,自烏孫以西到安息諸國靠近匈奴的,都畏懼匈奴,輕視漢朝,呼韓邪單于朝漢之後,都尊奉漢朝了。

  皇上因為四方戎狄臣服,想到那些股肱大臣的貢獻,就請人將他們的畫像畫在麒麟閣。畫上他們的容貌,寫上他們的官爵、姓名,唯有霍光不寫名字,只寫上「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其次是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一共十一人,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確他們是中興的輔佐,可以和周宣王時期的中興功臣方叔、召虎、仲山甫等人媲美。

  3 鳳凰飛集新蔡縣。

  4 三月初六,丞相、建成安侯黃霸薨。五月十二日,於定國任丞相,封西平侯。太僕、沛郡人陳萬年為御史大夫。

  5 漢宣帝下詔,讓儒家學者們講各自對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的解釋及其異同,由蕭望之等將討論結果辨析分明,做出持平的結論,上奏給皇帝,由皇帝親自裁決。結果,決定以梁丘賀傳授的《易經》,夏侯勝、夏侯建傳授的《尚書》,穀梁赤傳授的《春秋》為準,並立三位為博士。

  6 烏孫大昆彌元貴靡和鴟靡(都是解憂公主的兒子)都病死了。公主劉解憂上書說:「我年紀老了,思念故土,希望能回來,葬在漢地。」漢宣帝憐憫她,派人把她接回長安,享受公主待遇(解憂以宗室之女嫁烏孫,回來後享受皇女待遇)。過了兩年,解憂公主去世。

  元貴靡的兒子星靡代即位為烏孫大昆彌,但年齡幼小。馮夫人上書說:「我願意出使烏孫,輔佐星靡。」漢宣帝批准請求,派她出使烏孫。都護韓宣上奏說,烏孫的大吏大祿(相當於丞相)和大監二人,可以賜給金印紫綬,讓他們尊輔大昆彌。漢朝廷批准。

  後來段會宗擔任都護,幫助烏孫召回流亡叛逃在外的烏孫人,使烏孫安定下來。星靡死去,其子雌栗靡接替他成為烏孫大昆彌。

  7 皇太子所寵幸的司馬良娣重病,臨死前對太子說:「我死,不是天命已盡,而是其他那些良娣和良人詛咒殺死我!」太子同意她的話,司馬良娣死後,太子悲憤發病,恍惚不樂。漢宣帝命令皇后在後宮妃嬪的娘家女子中,挑選可以供太子娛樂和侍奉太子的女子,挑到元城人王政君,送到太子宮中。王政君,是之前繡衣御史王賀的孫女,送到太子宮中,在丙殿與太子相見,一受太子愛幸,就有了身孕。這一年,在甲館的畫堂生下後來的漢成帝,成為嫡皇孫。皇上十分喜愛,親自取名為劉驁,字大孫,經常帶在身邊。

  【華杉講透】

  王政君出場,這是王莽篡漢的序幕。王氏家族登上西漢政治舞台,也將埋葬西漢王朝。

  甘露四年(辛未,公元前50年)

  1 夏,廣川王劉海陽,因為有禽獸行為和殺死無辜,被廢為庶人,流放到房陵。

  2 冬,十月,未央宮宣室閣發生火災。

  3 這一年,漢宣帝將定陶王劉囂改封為楚王。

  4 匈奴呼韓邪單于、郅支單于都遣使朝獻,漢朝廷接待呼韓邪單于的使者規格很高。

  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

  1 春,正月,皇上巡遊甘泉,在泰畤祭祀天神。

  2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二月,歸國。

  當初,郅支單于認為呼韓邪單于兵弱,歸降漢朝後不會再回來了,於是帶領他的部眾向西,準備平定匈奴西部地區。此外,屠耆單于的小弟本來跟隨呼韓邪單于,也逃回西部,聚集他哥哥的餘部,得數千人,自立為伊利目單于。路上與郅支單于遭遇,合戰,郅支單于殺死了伊利目單于,兼併了他五萬多名兵眾。郅支單于聽說漢朝出兵幫助呼韓邪單于,就留居西部,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統一匈奴,就乾脆繼續西進,靠近烏孫,希望與烏孫聯合。郅支單于派使者去見小昆彌烏就屠。烏就屠殺了他的使者,發八千騎兵去迎接郅支單于。郅支單于發覺了烏就屠的陰謀,勒兵突襲,打敗烏就屠,然後北擊烏揭、堅昆、丁令,兼併了這三個國家。郅支單于數次派兵攻擊烏孫,總是獲勝。堅昆東去單于王庭七千里,南至車師五千里,郅支單于就以堅昆為他的都城。

  3 三月,有孛星出現在王良、閣道兩星座間,進入紫薇星座。

  4 皇帝病重,挑選可以囑咐後事的大臣,將外戚侍中樂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請到寢宮,拜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蕭望之為前將軍、光祿勛,周堪為光祿大夫,皆受遺詔輔政,領尚書事,掌管樞機。

  冬,十二月初七,漢宣帝在未央宮崩逝。(十八歲即位,在位二十五年,壽四十三。)

  【班固曰】

  孝宣之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注重綜合考核人事的名與實。主持政務的大臣、學者,以及執掌法令的官員,全都精通自己的本職。至於能工巧匠,器械製造,從漢元帝到漢成帝的時代,都很少有能趕得上的。這一朝,可以稱得上是官吏稱職、百姓安居樂業了。又趕上匈奴乖亂,宣帝做到了「推亡固存」(呼韓邪單于能存的,就幫助他,堅固他;郅支單于該亡的,就推倒他,趕走他),漢朝的恩信,威震北夷,呼韓邪單于嚮慕漢朝之義,稽首稱藩。孝宣皇帝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實可稱之為「中興」,他的功德已經可以和商朝的武丁中興,以及周朝的宣王中興相當了!

  5 十二月初六,太子劉奭(二十七歲)即皇帝位,拜謁漢高祖祭廟,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上官太后),皇后為皇太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