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閱讀
2024-10-02 03:01:39
作者: (日)讀書猴
無知小子和老者的對話12 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反覆閱讀
無知小子:為什麼我們非得讀書不可呢?
老者:也沒什麼不可的。既沒有人去命令你讀書,也沒有人會對你抱有什麼期望。
無知小子:此處難道不是應該好好講一講讀書的意義嗎!比如網絡上只能得到碎片化的信息之類的。
老者:是否碎片化也是相對的,光讀一兩本書也不可能掌握系統化的知識。
無知小子:那我乾脆就放棄讀書,利用網絡上的視頻來自學吧。
老者:的確有非洲的年輕人通過上網看視頻來學習農業技術,藉助字幕和自動翻譯功能,我覺得是個不錯的方法。書有時會買不到,譯本的出版也會受各種的因素影響。
無知小子:哈哈哈,那讀書是不是可以退出歷史舞台了。
老者:那倒也不一定。有些知識看視頻會比較好理解,比如魚的處理方式,反之;還有一些知識則是最好通過閱讀來理解,比如一些比較複雜且抽象的內容,以及需要用邏輯來理解的內容。當我們需要將多方面信息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的時候,文字的形式會更方便。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來調整閱讀的速度,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來閱讀,還可以反覆閱讀某一段落。如果是看視頻的話,我們基本上就得按照視頻剪輯者規定好的節奏來觀看了。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無知小子:視頻也是可以快進和重放的呀。
老者:但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翻到自己想讀的位置,這一點要比看視頻方便許多。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並不是想要把整本書的內容全部都裝到腦袋裡。寫這本書的作者和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同,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因此,書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讀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讀它。讀書是一件十分自由的事;反過來說,這就意味著書完全是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書頁只能讀者親自去翻,與書建立什麼樣的聯繫,也全都是交由讀者自己來定奪。
無知小子:說實話,我完全讀不進去書。光是讀一本書都會覺得精疲力竭,總是半途而廢。請您快幫幫我吧。
老者:你先去讀完一頁書再回來說話。
無知小子:騎自行車還會先加兩個輔助輪呢,在我學會獨立閱讀之前,您總得先為我提供一點助力吧。實在不行的話,您就先替我讀一讀,把內容消化整理好再講給我聽。
老者:你當我是你媽嗎?不過,我以前也很不擅長閱讀,現在雖然談不上有多麼擅長,但至少能讀進去了。
無知小子:老先生您也是嗎?那您快告訴我您是如何做到的。
老者:標準答案當然是「找到了一本特別有趣的書,讓我深陷其中,一讀就停不下來」。但是很遺憾,這種幸運的事並沒有降臨到我身上。
無知小子:嗚嗚嗚,太可憐了。
老者:也沒有可憐到讓人掉眼淚的程度吧。
無知小子:那您究竟是如何愛上讀書的呢?
老者:並沒有愛上。讀書只是為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跟愛不愛沒什麼關係。我問你,讀完一本辭典需要多少天?
無知小子:這不是多少天的問題吧,可能需要許多個月,甚至是許多年。
老者:但我們平時不會用這麼長的時間去讀辭典吧?
無知小子:我從小到大用的都是電子辭典。不過話又說回來,辭典本來就不是用來讀的吧,只要遇到生詞的時候查閱一下就夠了。
老者:辭典之所以可以這樣用,就是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從中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內容。就算是沒有從頭到尾地讀完一遍,我們也知道自己想找的詞條是在第幾頁,讀過詞條後,就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無知小子: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只要我們把普通的書也當作辭典一樣來使用就行了!但是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
老者:辭典和普通的書之間的區別,就在於讀者能否直接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在書的哪個位置。換言之,如果我們想將一本書變成辭典,就需要製作一個列表,標明書的每個地方都寫了什麼。
無知小子:咳咳,我知道!這個列表就是索引,對吧?
老者:嗯,但是很多書都沒有配備索引,就算是配備了索引,有的也並不完整,派不上什麼用場。因此,如果我們手上有經常會用到的書,那就必須得自己來製作索引了(方法41)。
無知小子:等一下,如果要製作索引的話,那豈不是還得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才行?
老者:不僅如此,還得反覆讀上好幾遍。
無知小子: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難道就沒有更輕鬆一點的方法嗎?
老者:那你也可以嘗試帶著問題去讀書。問題可以調動我們的認知能力,提升積極性。在讀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和什麼都不想,單純把書從頭讀到尾,這兩種不同的情況下,讀書的方式自然會出現區別。
無知小子:原來是這樣。但是如果是一邊讀書一邊尋找答案,那與問題的答案無關的部分豈不是很容易會被忽視嗎?
老者:這正是我們的目的。你之所以讀不完一本書,就是因為「讀完一本書」這個目標對現在的你來說有些太過宏大了。所以我們就要先設定一些能夠實現的小目標。
無知小子:所謂的小目標,就是指提出問題,然後尋找答案嗎?
老者:如果你只帶著一個問題去讀書的話,那至少能從中得到這一個問題的答案吧。如果光是這樣你還覺得有些不滿足,那就再多提一些問題,重新從書中尋找答案。
無知小子:我一直以為一本書讀好多遍是在浪費時間。
老者:那些不願意把書讀第二遍的人,最終都只會落得同樣的下場,兜兜轉轉讀了許多名字不同的書,但其中的內容卻是千篇一律[2]。不用我說你應該也知道,這樣的書基本都沒有多大的價值。如果一本書不值得你再去讀第二遍,那乾脆就不要讀它,省得浪費時間和人生。
無知小子:現在我也學會像您這樣拐彎抹角地罵人了。
老者:還有一點就是,當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時,下一個問題也會隨之產生。一本好書會引領讀者提出好的問題,但這也要求讀者達到一定的水平,否則甚至可能領會不到書中的用意。舉個例子,如果一名讀者認為某個偉人寫的書中一定全部都是「真理」,那麼當他在讀書產生了疑問時,反而會覺得是這本書寫得有缺陷,漏掉了一些內容。事實上,這些「漏掉的內容」才是作者為讀者送上的一份最棒的禮物,它能夠讓讀者發現問題,引領讀者繼續向前深入探索。如果你足夠幸運,在恰當的時機遇到了恰當的書,且這本書在你的心中種下了問題的種子,那麼你可一定不要輕易放手。想要回答一個問題,光讀一本書很可能會不夠用,這就會幫助你實現從「點式閱讀」到「線式閱讀」的跨越。不必讓別人來告訴你應該讀什麼書,在讀書的過程中,下一本應該讀的書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出來。
無知小子:哇!聽上去好像變成了閱讀專家了!
老者:說到底,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都必須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反覆讀同一本書[3]。讀書的方法不止一種,知道了這一點,讀書就會變得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