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第一部1
2024-10-01 14:47:22
作者: 納川
在出任西江省省委副書記之前,王一鳴已經做了八年京官。
俗話說,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廣州,不知道錢少;不到深圳,不知道身體不好。老百姓這幾句簡單的順口溜,就把三個城市最鮮明的特徵勾勒了出來,簡直是活靈活現。
沒有進京之前,王一鳴曾經創造了幾個官場神話。29歲,成為自己的老家清江省最年輕的副廳級幹部。31歲,成為正廳級幹部;32歲,出任江北市市長,是全省當時最年輕的地級市正職;35歲,被中央組織部作為副省級後備幹部重點培養,併到中央黨校,進入中青年幹部培訓班,脫產學習一年。37歲,他終於像眾人預測的那樣,順利進入北京,出任S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部級高官之一。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在他的老家,王一鳴成為整個縣城、地區,甚至省城裡,議論最多的焦點之一。從小學到大學,凡是教過他的老師,都努力回憶他當初的樣子,用他勤奮好學的故事,激勵一屆又一屆的學弟學妹們。他升官的經歷,也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有的老師、同學,和別人談起王一鳴,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笑容,好像能夠認識王一鳴,就是一件無比光彩的事情。好多人更是樂觀的預測,按照這個升遷速度,說不定哪一天,王一鳴就進入中央,成為國家領導人了。
但真正進入北京,王一鳴才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副部級官員,在這裡,確實算不上什麼了。
S部是國家的綜合經濟部門,有一位部長,六位副部長,還有總經濟師,總審計師,中紀委駐部紀檢組組長,加上自己這個部黨組成員,總共十一位正部級幹部,十位副部級幹部。自己的排名最靠後,又兼著辦公廳主任的職務,年齡又最小,理所當然的就成了這幫老頭子的大辦事員。
年齡最大的當然是袁部長,63歲,頭髮全花白了,前邊的腦門也是光光的,矮矮的,胖胖的,一看就是一臉福相。按他的年齡,再干兩年,他就要退休了。每次見了王一鳴,都是「小王,小王」的叫著。這麼多年,已經沒有幾個人敢於當著王一鳴的面,喊他「小王,小王」了。
大學畢業,王一鳴因為在學校表現好,作為全年級第一名的學生,被如願以償的分到了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做了文字秘書。那個時候,大家就叫他「小王,小王」。
等他幸運的被趙老書記看中,做了清江省第一把手的秘書後,大家都開始叫他「王秘書」。敢於公開叫他「小王,小王」的,也就是省委幾個主要大領導,就是當時的省委秘書長,見了王一鳴,有時候也是客客氣氣的喊:「一鳴」。
此後,他當上了團省委的副書記,人家又開始叫他「王書記」。等當上市長後,又開始喊他「王市長」。如今,敢於當面喊他小王小王的,也就是區區兩個人了,一個是趙老,一個就是袁部長。
趙老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前些年從副總理的位子上完全退了下來。對當今的政治越來越沒有了影響力,而王一鳴的升遷速度,也就陡然間慢了下來。
八年時間,王一鳴從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做到副部長,常務副部長,窩是兩三年一挪,位置是越來越重要,但級別還是副部級,從級別上來說,等於是八年沒有進步。
37歲時,他是當時最年輕的副部級幹部。45歲時,像他這個年齡的副部級幹部,京城裡一抓一大把。更是有人開玩笑說,京城裡假如有人在王府井大街上跳樓自殺,砸死六個無辜的行人,其中三個是廳級幹部,一個是部級幹部,還有一個是解放軍的大校,剩下的一個才是普通市民。
對於自己的仕途,不管別人說什麼,王一鳴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自己是農村的窮孩子出身,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只是到了自己這一代,才有了條件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聰明好學,才順利的考上了省里的大學。當時憑自己的成績,就是報考北京的名校,也是有可能被錄取的,但為了保險,自己還是選擇讀了本省的大學。大學畢業時,正趕上了大學生吃香的時代,自己沒有找任何人,就憑成績進了省委辦公廳,從一個小科員做起,不幾年就做到了副處長,還兼任著省委書記的專職秘書,以後更是福星高照,年紀輕輕,就做了廳級幹部,成為老王家歷史上第一個從政成功的人。有這些,足以說明,上天對自己是非常眷顧的。老家的那些小學同學,好多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就是那些大學同學,有的分回到了縣城裡,工作了20多年,也僅僅是個科級、副科級的幹部而已。比著他們,自己已經是萬分幸運了。
當然,知足並不等於自滿。王一鳴還是有要干一番大事業的抱負的。僅僅滿足於在部里做一個副部長,幹著自己份內的幾件事,一年到頭出幾次國,到下面的省里跑幾趟,調研調研,在文山會海里消磨掉自己的才華和抱負,王一鳴覺得,這樣的日子對那些年屆退休的老部長還有意義,而自己,似乎一點也不感興趣了。
到趙老家裡聊天時,趙老也提醒他說,要做好到省里去工作的準備。馬上就要到2000年了,作為跨世紀的黨的高級幹部,中央到時候將會考慮,選派一批年富力強的幹部到各個地方任職,為十六大的召開提前布局。三年後,換屆的時間就要到了,到時候,從中央到地方,將有一大批幹部的年齡到限,要離開目前的領導崗位,而像你這樣,到時候年齡在四十七八歲的中青年幹部,將會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出任省部級的正職。你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地方省級的職位閱歷,你別看你當了八年的副部長了,那只是在條條部門的工作經歷,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想再往上走一步,沒有省級幹部的經歷,在塊塊上再工作一段時間,到時候你就會很被動。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迅速離開北京,選擇到省里工作去。中組部就是派給你的是西部落後地區,哪怕條件就是再艱苦,你也不能有絲毫的猶豫,馬上給我啟程。眼睛不要老是盯著東部和沿海發達地區,以為只有到了那裡,基礎好,容易快出成績。那是偏見,是私心雜念在作怪。我們黨員,從宣誓的哪一天起,就下定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的決心。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只要值得,就在所不惜。像我這一代人,都是讀著領袖的書長大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只要我們是為人民的事業,再怎麼做,都是有意義的。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國家經濟發展的很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前所未有,但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困難,我這個老頭子雖然不過問政治了,但通過讀書、看報,和老年人聊天,我也知道,現在的社會暴露出的問題,並不少,有些問題值得認真研究,加以注意。有些現象往嚴重方面說,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危險,非常尖銳。今天的中國,比著之前,物質產品是豐富了許多,老百姓吃的穿的,可供選擇的餘地是更大了,但假冒偽劣也更猖獗了,黃賭毒又開始泛濫了,工人農民的日子,有的是提高了,但也有許多人,又一夜之間,打回到原型了。這些令人髮指的社會醜惡現象,死灰復燃,實在是令人深思啊。
我老了,不中用了,對許多社會現象,已經無能為力了。你還年輕,前途遠大,不能光想著做官,那沒有多少意思。要多想著做事,為老百姓做事。連封建社會的那些官吏尚且能做到這一點,何況我們是黨員。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繫到一起,人生才有意義。對你這個人,我觀察了二十年,我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你是有激情有抱負的,是願意做出一番事業的,這是我最感欣慰的地方。
和你年齡差不多的,有的已經出任省長、部長了,這一次,我就舍上我的老臉,再豁出去一次,為了你的前途,找找中央領導,讓他們考慮考慮你的工作情況。我告訴你,這是我最後一次出面幫你了,今後到底能怎麼樣,全靠你自己了。我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從趙老家裡出來後,王一鳴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一股暖流,在身體裡左衝右突,整的他熱血沸騰。這老爺子,簡直就是自己的大貴人啊!今生今世,這樣的情誼都無法報答了。
果然,過完年到二月底,王一鳴的任職文件下來了。中央決定,王一鳴同志任西江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西江省是中國西部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地處祖國的大西南,境內丘陵山地眾多,3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平原只有三分之一,人口卻有6000多萬,人多地少,有的地方更是大石山區,土壤存不住水分,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是全國有名的貧困地區,到世紀之交的2000年,全省絕對貧困人口,仍然高達300萬人。
王一鳴剛到北京,做部黨組成員兼辦公廳主任的時候,部里的扶貧開發工作,雖然由一位副部長分管,但實際上,做具體工作的,還是王一鳴這個大總管。每年給哪個省多少多少錢,扶持幾個項目,做預算的時候,都是王一鳴和計劃司的司長具體操辦。
地方上的同志為了多爭取點預算,多要幾個項目,也是勤快的很。每年年底,到了該制定下一年預算的時候,省委書記、省長就帶著副書記、副省長的一大堆,還有各個廳局的廳長、局長們,到中央國家機關的各個職能部門,提前活動一番,拜見拜見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目的是拉拉關係,通融通融感情,為自己的省份多爭取點利益。老百姓總結說,這叫做「跑部錢進」。
而王一鳴所在的這個部,每年都有大批的項目和資金,是各地方政府「跑部錢進」的重點中的重點,每年都要接待一撥又一撥的省委書記和省長,副省長、副書記更是多的數不清。等著會見的人實在是太多,安排不過來,當時的袁部長就安排王一鳴,除了各個省份的省委書記來了,我要親自接見外,其他的省長副省長的,就由各個副部長、部黨組成員分頭接待吧!大家一人分擔一點,減輕一下壓力,要不然工作簡直是沒法幹了。國務院的會議要參加,必要的外事活動要出席,還要陪同中央主要領導到外地調研,越是到年底,事情越多,地方的同志們又那麼熱情,心情可以理解,做法卻值得探討。
王一鳴看著袁部長光光的腦門上不多的幾根花白頭髮和疲憊的眼神,眼袋是越來越明顯了,像是眼睛下面臥了一條蠶,不禁可憐起這個60多歲的老頭了。按說他這個年齡,在農村都是爺爺輩了,如果孩子孝順,家庭條件好一些的話,幾乎可以什麼都不用干,只等著頤養天年了。而在官場上,卻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時代。幾十年的宦海浮沉,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夠身居高位,達到自己權力的巔峰。
位子顯赫了,權力大了,工作的責任也就更大了,事情也就更多了。每天是開不完的會,看不完的文件,簽不完的字,見不完的人,出席不完的活動。每年都要坐著飛機,把地球轉幾圈。還要沒完沒了的講話,發指示,搞調研。假如活動有官比他們更大的官員出席,他們就成了陪襯,擺設,坐在旁邊,一言不發,臉上帶著職業的微笑,頻頻點頭,這叫做熬會。
這樣的場合每年王一鳴也要出席不少。最無聊的就是這個熬會,簡直是對人的折磨。面前放著一沓文件,都是列印好校對了的,大領導講的,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越大的領導,因為所分管的事情多,他就越害怕講外行話,越怕別人說他不懂,所以越不敢自由發揮,只好按照各個部門準備好的發言稿子,一字不差的念下去,時間到了,就算完成了任務。你聽也好,不聽也行,反正文件里都有,白紙黑字,回去傳達一下,讓辦公廳文電處轉發一下就行了。
文件你可以不看,但會議時間你不能不熬,尤其是坐在主席台上的時候,不能吸菸,不能打瞌睡,不能東倒西歪,無精打采,面對各個新聞媒體的鏡頭,你還得努力打起精神,露出精神飽滿、意氣風發的樣子,這樣才能給媒體一個好印象,給上級領導一個好印象。就是這樣的活動,一天下來,讓王一鳴感到,坐的屁股生痛,腰杆僵硬,胸悶氣短,渾身上下,像是被捆了一道繩子,不得舒展。
每次開完這樣的會,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安靜的地方,或是公園,或是樹林裡,小河邊,靜靜的走上一個多小時,舒展舒展筋骨,大口的喘著氣,直到身體自發的出現了深呼吸,才緩過勁來,恢復了常態。
王一鳴想,像自己這樣三四十歲的身體,還有點吃不消。而袁部長,都60多歲的身體了,還像年輕人一樣拼命,不知道他怎麼受得了。
辦公廳里都傳言,說老袁有秘方。平常里對吃講究的很,每天喝的湯裡面,都放有多種名貴藥材,比如冬蟲夏草什麼的。喝的茶水,也是秘書按照中醫的配方,專門熬製的。杯子也是專門定製的紫砂壺。在外面吃飯,老袁也是從不亂吃東西,況且淺嘗輒止,定時定量。管住了嘴,也就預防了許多疾病。平常里老袁也是非常注意鍛鍊身體,經常打打球,游游泳,一年到頭,更是到醫院檢查多次。有個感冒發燒什麼的,也是從來不馬虎,都是住院治療,生怕小病拖成個大病,有病早醫,沒病早防。
雖然招呼的很緊,但衰老畢竟是自然規律,年紀不饒人,老袁也是一天天的江河日下,明顯的看著精力不濟。事情多了,就煩,發脾氣的時候就越來越多,時不時逮著身邊的人,狠狠的罵一頓。家裡的保姆,辦公室的秘書,甚至他的老伴,都沒少挨罵。
有幾次把秘書罵的夠嗆,秘書姓林,是個個子高高,精瘦精瘦的小伙子,鼻樑上架了副眼鏡,一看就是個知識分子的樣子,跟了老袁四五年了。小林就找到王一鳴訴苦,說老闆現在是越來越難伺候了,時不時逮著一件事情,就批評個沒完。你還不能解釋,越解釋他脾氣越大,簡直沒辦法做下去了。這樣吧,王主任,你還讓我回辦公廳算了,我還做我的小秘書,雖然沒有部長秘書風光,但不受氣,清靜。
王一鳴自己本來就是省委書記的秘書出身,知道這裡面的彎彎繞。做秘書的,雖然辛苦了點,受了點氣,但長期在領導身邊工作,可以接觸許多別人接觸不了的事情,學習許多別人無法學習的東西,社會地位高,在機關里眾人都高看你一眼。最關鍵的是,大領導們也是有情義的,他雖然向你發了脾氣,但從心裡,還是把你當自己人看,尤其是自己的秘書,到了該提拔升職的時候,就會首先想到你。這樣,只要有升遷的機會,你就會捷足先登,比別人快了一大步。
想到這裡,王一鳴就開導小林說:「兄弟,你聽我說,千萬不能衝動,袁部長沖你發脾氣,他也是不得已啊!他咋不沖我發,我是辦公廳主任,按說也是他的部下,他怎麼控制住了。難道就因為我資歷比你老,級別比你高,是部黨組成員嗎?不是,在袁部長這樣的老前輩面前,我們都是小字輩,被他老人家批評批評,是完全應該的嗎!領導批評你,是沒有把你當外人看,別的人想叫領導批評他,領導還不批評他呢,就是辦錯了什麼事情,領導對他還是客客氣氣的,但這樣,他的前途也就完了。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到此為止啊,你不要再和任何人講這件事情,放下包袱,好好為袁部長做好服務,再辛苦兩年,爭取在袁部長退休之前,把你的級別解決了,爭取做個辦公廳的副主任什麼的。按你的想法,還回來做秘書,我這是沒問題,你什麼時候想回來,就回來,但袁部長那,怎麼交代?你就把老頭的心傷了,他就是再有度量,也不會首先考慮你的前途了吧!這樣你只好一輩子窩在辦公廳里,做個處長了。你這個位子,好多人都盯著呢,就盼著你出點事情,好取代你,你自己想一想,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小林聽了王一鳴這一番開導,立馬明白了這裡面的厲害關係,立即站了起來,沖王一鳴深深的鞠了一躬說:「王主任,太感謝您了!我明白了,你是真心為我好,我記住你的話了,好好為袁部長服務,他就是再發脾氣,我也忍受下來,絕無怨言。一定配合你做好工作。」
果不其然,在老袁正式退休之前,提拔小林做了辦公廳的副主任,小林32歲,也做到了副局級,是部機關最年輕的司局級幹部之一。
各省各市的頭頭腦腦年年到部里走一番甚至幾番,熱情的不得了,邀請了一遍又一遍,邀請部領導帶領各個職能部門的領導,一定要抽出時間,到下面轉一轉,調研也行,考察也行,有事要來,沒事也歡迎,哪怕是什麼事情也沒有,就是觀光旅遊,也歡迎。只要到了下面,什麼吃啊喝的,住的行的,全給你安排好了,該看的看了,該玩的玩了,臨走時還可以帶著各地的土特產,滿載而歸,就這,地方的同志們還是非常歡迎,寧願花錢,管吃,管住,陪玩。原來,現在各個地方,都把接待上級領導來訪,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了。有的地方更是喊出了口號,接待也是生產力。在對地方領導的政績進行考核的時候,加上了這樣一條,每年接待了多少上級領導,特別是中央各個部門的領導。
在北京呆煩了,也想換換環境,沒事情的時候,中央各個部門的領導,也愛到下面視察視察。袁部長出去視察的時候,王一鳴還兼著辦公廳主任,自然是部長走到哪裡,他跟到哪裡。
等袁部長退了休,中央從北京市委調了一個田副書記過來,做了新部長,王一鳴就不再兼任辦公廳的副主任了,做了專職的副部長。六個副部長中排名最後,分管了兩年辦公廳的工作,還有扶貧開發。
借這個機會,王一鳴曾經多次到過西江省,具體來了多少次,他沒仔細算過。有的時候是陪部長來;有的時候是陪中央和國務院的其他分管領導來;有的時候是代表部里,到西江參加這個節那個會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份內工作,要做下一年度的扶貧開發預算前,他都要到省里轉一轉。一來了解一下上一年度撥付的資金使用情況,二來聽取一下省里同志們的意見和建議。雖然這只是個形式而已,但必要的形式還是要走,當然,到了哪個省,都是受到高規格的接待。省里同志的意見也是一貫的,就是想方設法讓部里多撥付些資金。這個時候,從省長到副省長,見了王一鳴,都是異口同聲的說:「困難,困難,我們真是困難,希望部里多關照。」
王一鳴每年都要跑十幾個省份,聽他們說的「困難」多了,也漸漸麻木了。看著各地的省城,一年一個樣,到處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路越修越寬,廣場越建越大,大劇院、博物館、體育中心一個個地標性建築越建越豪華。尤其是黨政機關的豪華辦公樓,一座比一座漂亮、高檔,甚至有的縣級市市政府的辦公樓,那規模、氣派、豪華程度,放在北京,簡直要把那些部委機關的辦公樓比下去了。接待客人的豪華星級飯店,更是一點也不比北京的檔次差。吃的更是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了,在北京能吃到的,各個省會幾乎都能吃到。像王一鳴這個級別的幹部,到了省里,隨便吃餐飯,花個幾千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要是省長、副省長的參加接待,陪吃一頓飯,上萬元的情況也會有。真正是應了老百姓的那句順口溜:「一餐飯,一頭牛;屁股底下一座樓。」
在下面轉的機會多了,也讓王一鳴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他發現,由於幅員遼闊,我國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東西差距,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差距,這些差距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大,不僅沒有縮小,相反,還有逐漸拉大的趨勢。同是做一個公務員,在發達地區工作,收入就是落後地區的幾倍;就是在同一個地區,由於所待的部門不一樣,收入也會有很大差距。比如那些中央直屬國企,壟斷行業,一個普通員工的收入,就是其他行業普通員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但對於官員來說,情況就又不一樣了。就是再窮的省份,他們的省部級領導,和中央部門的領導相比,絲毫也不遜色。大家一樣坐的都是奧迪,你是八個缸的汽車,我的也是;你有八個缸的豪華大越野,我的也是。所謂的再窮不能窮領導,一個這麼大的省,不差那幾個錢。
一個大省,幾千萬人,每年的財政收入,再少也有三五百億,就養了幾十個省部級幹部,當然是不差錢。但一到具體的扶貧開發上,絕大部分省份確實都差錢。尤其是西江省這樣的經濟欠發達省份,更是很差錢。
有一年王一鳴到西江省搞調研,陪同他的是分管農業和扶貧開發的胡副省長,矮矮的個子,胖胖的,一臉絡腮鬍子,渾身強健的像是個舉重運動員。一問才知道,胡副省長原來是軍人出身,正師職幹部轉業,從地區副專員干起,一直干到地委書記,前些年剛被提拔,做了副省長。
因為前幾次都是走馬觀花,看的都是西江省情況不錯的地方,這一次王一鳴就提出,到西江最貧困的地方看一看,尤其是住在大山裡的少數民族。胡副省長也想多向部里爭取點資金,於是就同意,親自陪同王一鳴,到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跑一趟。
從省城到那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越野車要走六個多小時,越是接近縣城,路況是越來越差,尤其是最後的四五十公里,汽車簡直是行走在懸崖峭壁的邊上,緩慢的爬行,時速也就是一二十多公里,這就是所謂的盤山公路。車走了半天,其實還是在山腰上打轉。透過車窗望出去,遠處是連綿不絕的大山,半山腰上是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從遠處看,就像是一條彎曲的白線。胡副省長手指著遠處對王一鳴說:「老弟,不是你提出一定要到最艱苦的地方看看,我也根本不會來。我分管這方面的工作,已經三年了,也就是來了兩次。陪書記來一次,陪省長來一次,還都是新一屆省委班子剛剛上任的時候。這個地方,路太難走,進出縣城目前只有這一條盤山公路,還是五十年代的時候,開山炸石,修建的一條老路,當時修這條路,聽說死了幾十個人,平均兩公里,就是一條人命。省里的交通廳也早就規劃了另一條公路,但由於投資太大,要修隧道,建橋樑,整個投資預算需要四五個億,省里目前資金緊張,就擱置了下來。沒辦法,目前只能是先把這條路維護好,想方設法多安排交警值班,千方百計降低道路安全事故的發生。但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尤其是到了冬天,碰上下大雪或者下大雨的天氣,或者是大霧的天氣,這裡的交通事情就不斷,每年都要在這條路上死幾個人。你看看,那下面的山澗,一般的也有三五百米深,車子只要翻下去,上面的人,肯定就沒命了。前些年有一個拉民工回家過年的車輛,由於超載,在會車的時候,躲避不及,一下翻進了山溝里,連人帶車,滾了下去,車體都散了架,許多人就從散架的車輛,拋了出去。等搜救人員趕到時,順著繩索爬到山溝里,那個場面啊,簡直是慘不忍睹。那個時候,我還在下面一個市做市委書記,雖然沒有親自到現場,但通過媒體的報導,我才知道,整個山溝里,樹木上,亂草叢裡,到處是人體器官和橫七豎八的屍體,一次事故死亡了四十多人,是當時轟動全國的特大安全事故,為此當時的省長還受到了國務院的處分。」
王一鳴聽他說著話,透過車窗向下望去,確實,自己所坐的汽車就行走在懸崖的邊緣,往下望去,一眼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深溝足有幾百米深,像是從一座摩天大樓向下眺望的感覺,讓人感到暈眩。王一鳴連忙轉過頭去,平視著窗外。但讓他感到奇怪的是,他明明看到山溝里,是一排排的房子,這說明那裡住的有人。他就問胡副省長,那些老百姓怎麼都住在山溝里了。
胡副省長笑笑告訴他,那些老百姓其實不是住在山溝里,是住在半山腰上。我們的車是行走在這個大山里,在翻山越嶺,等過一會兒,到了平地上,你就明白了,他們其實都是居住在半空里,伸手就可以抓一把白雲。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翻過了大山,汽車行走在一條小河邊,王一鳴就看到,遠處的大山上,確實建了一座座的木樓,順著山腰,可以看到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幼,背著背簍,順著山間的羊腸小道在艱難的爬行。王一鳴是平原出生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象,感到非常好奇,就提議停下車子,下來看一看。
司機停穩車子,王一鳴拉開車門,跳了下去,站在小河邊,聽著腳下嘩嘩的流水聲,抬頭看去,遠處的山腰、山頂,被山民開墾出巴掌大一塊地方,他們的房子,就建在那僅有的一點平地上,腳下就是百米深的山溝,下面是潺潺的流水,假如夜裡糊塗,上廁所一不小心,就會翻下幾百米的深溝,立即就會喪命。木樓的旁邊確實是白雲繚繞,猶如畫卷一般。
風景是不錯,但確實是太危險了。一旦颳大風,下大暴雨,引起了山洪爆發,或者泥石流,那後果就不堪設想。想不到解放都五十多年了,有老百姓竟然還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王一鳴問胡副省長,他們為什麼願意住在山上啊?
胡副省長說,是歷史遺留問題了。這些都是少數民族,從前他們打不過漢族,漢族把山下的平原都占領了,他們只好就上山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他們獨特的生活習慣,讓他們下來,他們也不願意了。這幾年政府也開始在平原地帶,修建連片的少數民族居住區,政府出大頭,山民出小頭,目的是讓他們從山上下來,生活方便些。大部分山民已經響應政府的號召,從山上下來了,但還有一小部分,習慣了待在山上,過自由自在的日子,沒有下來。這一部分人,非常令人頭痛,尤其是碰上自然災害的時候,道路中斷,非常難以救援。再說了,我們省里的情況你也了解,貧困人口多,現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全省還有300多萬,目前還不能完全救助。政府也是力不從心啊!
王一鳴問:「目前我們省里,貧困線定的什麼標準?」
胡副省長不好意思的看了王一鳴一眼,說:「實不瞞你老弟,我們的標準比較低,我們這裡是落後地區,自然和東部發達地區有些差異。按照我們上報國務院的數字,我們劃定的貧困線,就是年人均收入在750元錢以下的,才算貧困人口,就是按照這個標準,我們還有300萬人。要是提高到人均1000元的標準,我們的數字就更難看了,保守估計也得有700萬人。」
王一鳴聽了心裡一震,他知道,胡副省長說的,就是我們宣傳媒體上所說的「絕對貧困人口」,這個概念就是王一鳴他們這個部,和國家其他部門聯合提出的,目的是和聯合國的貧困人口的標準區別開來,好對外宣傳。從事具體工作的王一鳴知道,如果嚴格按照聯合國對全世界不發達國家制定的貧困線標準,人均年收入不足365美元的標準測算,那我們中國的貧困人口,就不是有關部門宣布的那樣了,全國2700萬人,說不定數字得擴大十倍,是二億多人。那樣中國官員的面子,就扔到太平洋里去了。反正老外傻,他們也搞不懂我們的這些專有名詞的具體涵義,他們糊裡糊塗,就以為,我們的貧困人口就這樣減少了。畢竟認真研究中國問題的老外,還是少數。
隨後的一天,王一鳴親自爬了一下山,到了十幾戶老鄉家裡,看了看他們的生活情況。這裡的老鄉都非常淳樸,平日裡難得見到外人,尤其聽說王一鳴是從北京來的,就更加高興了,操著當地的土話,一遍又一遍的說著:「毛主席,毛主席。」他們怕王一鳴聽不懂,拼命用手比劃著名。
當地的村、鄉幹部解釋說:「王部長,他們聽說你是從北京來的,就以為你是從毛主席身邊來的,毛主席雖然去世許多年了,但這些山民,平常里不看書,不看報,也沒有電視可看,他們連現在的中央領導人是誰,都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北京有個毛主席。」
王一鳴握著一個個老鄉粗糙的手,看著他們淳樸的面容,和長期爬山涉水早早就累彎的腰板,弓起來高高的後背,心裡更是百感交集,不是個滋味。建國這麼些年了,城市裡到處是高樓大廈,北京、上海的建築,比著倫敦、紐約的建築已經絲毫不差了,城裡人的生活水平,也相應的提高了許多,但在這大山深處,卻還有那麼多的人,生活在堪稱原始的狀態,他們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大山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他們的祖輩那樣,重複的過著一個又一個人生。沒有改變,沒有進步,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是悲劇還是喜劇。
王一鳴問當地的領導:「大山里現在還是不能通電嗎?」
當地的鎮長說:「像這些散居在大山上的老鄉,目前還是做不到,造價太高,一家一戶,拉一個電線桿子,中間就要隔著幾百米,地形又複雜,沒辦法。」
王一鳴嘆了一口氣說:「看來要解決老鄉們看電視的困難,還是要動員大家下山,集中居住,政府再多出點錢,建設的標準高一點,吸引大家下山。」
胡副省長說:「是啊,是啊,希望部里再向我們傾斜一下政策,加大點扶持力度,多給點資金,我代表這些老鄉,表示感謝了!」
說完大家全拍起了手掌,笑了起來。
從西江省回來後,王一鳴特意把在西江省的所見所聞,在部務會議上,向田部長詳細匯報了一下。講到動情的地方,王一鳴眼睛濕潤了,嘴唇不由自主的哆嗦起來,他努力抑制著,但聲音還是哽咽起來,沒辦法,他只好停下來,用紙巾擦了擦眼睛,這是王一鳴平生以來,第一次在部務會議這樣公開的場合失態。
當然,他的舉動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的人,田部長對他的舉動給於了高度評價,他說:「像王副部長這樣,下去調研,所取得的成果,才是真成果,才有真價值。這才是部機關應該具有的作風,我們下去,要帶著對勞動人民的真感情,不能走馬觀花,要了解實際問題,這樣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國務院領導才有實際的意義。我們制定的政策,才更加有針對性。全部一定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扎紮實實,到一線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獲得第一手資料,為部領導的宏觀決策做好參謀和助手。」
當然,領導重視了效果還是不一樣,獲得了田部長的首肯,在制定下一年度扶貧開發資金預算的時候,西江省的資金額度就比上一年增加了2000萬元。
預算下來後,西江省的領導對部里的安排非常滿意,尤其是胡副省長,更是把這作為自己的一大功績,向省長、書記分別做了匯報,把陪同王一鳴視察的事情,說了一遍又一遍。順便又吹噓王一鳴,說通過多次的接觸,發現王一鳴是中央部委機關最年輕、最有水平,也最有前途的副部長之一,這樣的青年前途不可限量,更別說還有退休的趙副總理做後盾。省長、書記自然對王一鳴的履歷知道的一清二楚,對於王一鳴自然是更加高看幾眼,指示有關方面,加強和王一鳴副部長的聯繫,有什麼事情,特別是私人的事情,符合條件的要辦;不符合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辦。
從此,逢年過節,王一鳴都會接到西江省委書記、省長的親筆簽名的賀年卡,慰問信。胡副省長更是有事沒事,給王一鳴打個電話,問候問候。到北京開會的時候,都要和王一鳴聯繫聯繫,有時間的話,雙方也會吃頓飯,聊聊天。更過分的是西江省委、省政府駐京辦,從主任到副主任,哪一個都有王一鳴家裡的電話號碼,辦公室號碼,手機號碼,司機號碼,秘書號碼。歷屆辦事處的主任不管是新上任的,還是離任的,都要抽時間,到王一鳴辦公室或者家裡匯報匯報,逢年過節,必要的禮數更是少不了,當地的土特產,一箱一箱的,開著汽車,親自送到你家裡,讓你拒絕都不好意思拒絕。
王一鳴畢竟是秘書出身,從大的方面來說,也是做服務工作的,只不過是為大領導服務而已,雖然官居副部長了,但還是非常能夠理解這些同志的心情。人家就是做這個工作的,不這樣做,他們的領導會不高興。再說了,人家也不容易啊,大過節的,開著車滿北京城裡跑,找到地方還得當搬運工,辛辛苦苦送到各級領導家裡,目的就是讓你記住他,記住他們是有情意的,對你的關心,人家是有恩必報,這就是中國的人情。
推脫不掉,只有接受,所以逢年過節,家裡就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尤其是春節的時候,家裡淨是各地的土特產,說起來也值不了幾個錢,但吃吧吃不了,扔吧又可惜,送人吧太麻煩,堆在那裡,也確實占地方。尤其是王一鳴的老婆於艷梅,是個愛乾淨的人,沒事的時候,喜歡在家裡收拾收拾家務,平常里家裡都是一塵不染的樣子。到了春節,這大箱小箱的堆滿了一樓的儲存室,更把房間裡弄得亂七八糟。兒子放假回家,每個人房間裡都放上幾個箱子,裡面都是吃的喝的,散發著數不清的味道,確實也帶來了不少煩惱。
於艷梅收拾的煩了,就對王一鳴發牢騷,說:「你咋認識那麼多的人啊?原來我跟著你,剛調進北京的時候,逢年過節,那真是清靜啊!幾乎沒有人打擾,你看現在,這人多的,家裡電話響個不停,我在家裡,本來學校放假了,剛想休息幾天,但現在卻成了電話接線員了,一天到晚,不得消停,真是煩哪!」
王一鳴看著自己的老婆,苦笑了一下說:「好了,你就別發牢騷了,人家也不容易,硬拒絕太傷人情面。再說了,我們也有用到人家的時候,你暑假去旅遊,一個電話,哪個駐京辦不是車接車送啊!到了下面的省里,人家更是殷勤備至,管吃管喝管住,臨走時還準備著禮品,人家圖個啥?就是圖個我們有的時候,可以為省里辦點事情,我們應該理解人家的苦衷啊!」
聽了王一鳴的一番勸解,於艷梅才恢復了平靜的心情,繼續當自己的接線員,對登門拜訪的各個省市的駐京辦主任、副主任,熱情接待,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都說王一鳴副部長有福氣啊,老婆長的漂亮不說,還非常賢惠,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一看就是有素質的人。
中組部下發的關於王一鳴同志擔任西江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的文件上,特別加上了這樣一句話:排名在省委書記杜春風和省委副書記劉放明之後。劉放明是省長,在副書記中當然要排名第一。
這句話看似不顯眼,其實非常重要,在官場上混的人都知道,許多人宦海沉浮,奮鬥幾十年,五六十歲了,才混到副省級,有的人擔任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好多年了,做夢都想得到這一行字。距離看似很近,但其實非常遙遠。
得到這一行字,就說明自己的前途還非常遠大,一旦省長和省委書記出缺,作為排名第一的副書記,你就非常有可能,趁勢而進,弄個省長噹噹,運氣實在足夠好,一步到位,做上省委書記的第一把交椅,也是有可能的。實在不順利,本省沒有空缺,還可以調到外省。再不濟了,臨到退休前,還可以解決個正省級,弄個政協主席的噹噹,也算是修得正果,可以頤養天年了。
王一鳴的這個任職文件,相當明確的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中組部認為,王一鳴是西江省下一屆省委書記或者省長的最佳人選。他現在就是在熟悉情況,為黨的十六大的順利召開,為下一屆地方省級黨政領導幹部大換血,做好準備。
所以文件剛剛下發,王一鳴人還沒有到西江報到,他已經毫無懸念的成為西江省本年度最令人關注的大員之一。網上看到消息的人就紛紛議論,有的好事者,或者關心西江省政治的人,就開始仔細研究他的簡歷。許多人看到他的簡歷,都大吃一驚,37歲,就成為副省級幹部了,這樣的例子,在西江省的歷史上,只有建國初期和特殊期間,才可以找到一兩個這樣的例子。
現在的官場已經幾乎沒有什麼秘密了,所有的官場上的大人物,在老百姓眼裡,幾乎成了透明的了。有許多小道消息,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所以沒幾天,不少人都知道了,這個要來西江省的王一鳴副書記,在當今的官場人脈頗深,背景不凡。退休的趙副總理,就是他最大的後台。
首先看到文件的是西江省委書記楊春風。當機要員把這個短短的文件交到老楊手裡時,雖然只是兩行字的文件,老楊卻翻來翻去的看了幾遍,心裡思忖了半天。他今年62歲了,中等個子,四方臉,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尤其是他生氣的時候,講話時一雙濃眉就會不停的抖動,讓人感到十分恐怖,不怒而威。其實他是個非常隨和的人,為人也豪爽,尤其是能夠喝酒,白酒隨便喝個半斤八兩的,沒有問題。
他雖然個子不高,但長得肩寬背厚,有會看相的,說他長得有官相,一看就是能做大官的樣子。
老楊做西江省委書記已經三年了,眼看著做完這一屆,就人到碼頭車到站了,向上提拔一級,成為國家領導人,這樣的機會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老楊也知道,以目前西江省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這個省委書記的位子,已經是今生自己仕途的頂點了。最終的結局只能是,到全國人大或者全國政協,做個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什麼的,一天到晚,開開會,出出國,到各地檢查檢查工作,過渡到完全退休,就是不錯的結局了。至於西江省的未來,他也考慮不了那麼多了,萬事自有後來人,中央會提前做好安排的,這不,該來的不是已經來了嗎。
對於王一鳴,他是認識的,也知道他是前副總理的秘書出身,年紀輕輕,就做了副部長,是全國最年輕的省部級幹部之一。但這幾年,王一鳴的升遷速度明顯的降下去了,一直在原地挪窩,沒有實質上的進步。和他同時提拔的副省級幹部,有的前幾年已經出任省長、部長了。王一鳴還遲遲沒有動靜,讓人琢磨不透他的前程。這一次高調下派,看來中央已經下了決心了,把這塊好鋼,放在了西江省,為三年後的換屆做準備。
對於王一鳴的到來,楊春風的感情是複雜的,他是既歡迎,又有點排斥。從中央的安排來看,王一鳴是特定了要接他的班的。三年後自己這個書記到年齡了,省長劉放明比自己還大半歲,到時候都得下。書記省長兩個都出現空缺,熟悉情況三年的王一鳴,自然會首先接任省長,說不定還會書記省長一肩挑。就是只接老劉的省長的職位,憑王一鳴的年齡優勢,到時候他才50歲,書記這個位子,遲早還是他的。往長遠看,今後十幾年,西江省的黨政大局,還是要交到這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小老弟手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幹部年輕化是黨的政策,年齡到了就要離開工作崗位,把一切交給年輕人,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但只要自己一天沒退休,還坐著省委書記的位子,他王一鳴就是再年輕,再又本事,後台再硬,也沒有辦法,還是要看我一把手的臉色行事。這是官場上約定俗成的規矩。相信他王一鳴是知道這個規矩的,就像老皇帝和太子,雖然名義上你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時間沒到,你就不能搶,還是要韜光養晦,唯一把手的馬首是瞻。
但畢竟是多年的老革命了,必要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還是有的,自己是老兄,比王一鳴大十幾歲,自然得有個老兄的樣子。
老楊吩咐自己的秘書小張,趕快把秘書長高天民叫過來。
高天民是老楊親自提拔的秘書長,原來是下面一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56歲了,一副忠誠老實的樣子,說話高門亮嗓的,也是個爽快人,其實這個人,外表看來,似乎其貌不揚,其實他粗中有細,是個非常有水平的人,處理起事情來,該輕的輕,該重的重,絕對是做服務工作的一把好手。最關鍵的是他也能喝酒,是著名的酒缸,白酒喝個斤把兩斤的都沒問題,是楊書記心腹的酒友之一。
西江省是貧困省區,每年都要到北京「跑部」,爭取各個項目的資金,有個能喝酒的省委秘書長,是個極大的優勢。那些部長們,一個一個,手中握有財政資金大權,到了酒桌上,一旦放的開,也是豪爽的嚇人。平常里打了一串報告辦不了的事情,要不回來的錢,到了酒桌上,一拼起酒來,就完全失控了。只要你讓他喝的痛快,要多少錢,給多少錢;想通過什麼項目,就通過什麼項目。有一年到一個部要資金,晚上在西江省委駐京辦的所在地--西江大廈請客。部長喝多了,眼睛紅紅的,不服氣,看著楊春風說:「老楊,我就是不服氣,你是強將手下無弱兵,我們部辦公廳的許主任,也不是吃素的,我們不能當孬種!來,給我上,小許,不能給我們部機關丟臉,把他們的高秘書長放倒,我就不信,他真是個酒缸,喝不醉!是人喝多了,就得醉,哪有喝不醉的道理!」
楊春風說:「部長老弟,喝酒可以,但我們西江省今年的資金,得有個說法,這酒不能白喝。從現在開始,小高開始和你們的小許喝,小高每多喝一玻璃杯,你的資金就得多給我們一千萬。」說著把面前倒白酒的玻璃杯重重一放,看著眼睛紅紅的部長,說:「怎麼樣?說話算數!」
部長一揮手,說:「算數,就這麼辦了!我回頭安排計劃司,給你們調整預算!」
就這樣,高天民站在那裡,一杯一杯的和許主任碰下去,直到把許主任喝的求饒,說實在是不行了,撐不住了,右手捂住嘴巴,自顧自的跑向了衛生間。高天民還站在那裡,一杯接著一杯,又喝了五杯。他還要接著往下喝的時候,部長擺了擺手說:「行了行了,知道你們西江的水平了!我們願賭服輸,我說到做到,多給你們五千萬。這是我最大的權限了,再多喝,也沒有錢了。」
從此以後,高天民在整個西江省的政壇上名聞遐邇。
聽說書記叫自己,高天民馬上從對面的辦公室走了過來。在這個省委常委樓上,高天民的辦公室刻意安排在楊春風的對面,就是為了服務方便。高天民畢恭畢敬的站在楊春風寬大的老闆桌對面,一雙眼睛微笑著看著楊春風,等著老闆的吩咐。別看都是省委常委了,但私下場合,獨自在楊春風面前,高天民還是表現的非常低調,因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會有今天,完全是楊春風提攜的結果。沒有楊春風,他高天民就是再能喝酒,再會做,也不可能坐到省委常委這個位子上。說不定一輩子,連個省城也進不了,到了年齡,就在市政協主席的位子上過度一下,就光榮退休了。好多和他資歷差不多的地市級領導,不就是這樣安排的嗎!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高天民都在楊春風面前表現的非常到位,親切、尊重,讓楊春風感到心裡非常受用。
楊春風看他還謙虛的站在那裡,就透過老花鏡的玻璃鏡片,看了他一眼,用手中的鋼筆向下指了指椅子,示意他坐下來說話。得到明確的指示,高天民才拉開旁邊的一張椅子,坐了下來,等著老闆發話。
楊春風把文件順手遞過來,說:「你先看看這個。」
高天民連忙雙手把文件接過來,捧在手上,打開仔細看了兩遍,立即明白了這份文件的分量。尤其是最後一行字,已經明明白白的寫著,這個即將到西江省任職的王一鳴,在今後西江省政壇上的特殊地位。這樣寫,接班人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對於王一鳴,高天民也是知道一些的。雖然王一鳴到西江多次,但因為業務上兩人沒有交叉,出面接待王一鳴的,一般都是省政府那邊的。高天民陪同楊春風到北京「跑部」,到部里匯報工作時,也是部長出面接待,王一鳴有時候參加,有時候不參加,反正雙方都是一大堆人,亂鬨鬨的,分坐兩排,大家見面了只是禮貌上握握手,笑著點一下頭,走到大街上,再見面,幾乎都不會認識。
倒是西江省駐京辦的主任汪忠,特意和高天民提起過王一鳴,說他在部里,對西江省特別關照,只要是西江省的事情,找到他,能辦的,他會一口答應下來;不能辦的,他會毫無保留的指出問題所在,怎麼樣加以改進,找誰具體運作。不像那些官場上的老油條,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滿足不了他的胃口,就變本加厲的不辦事。逼得我們這些在下面的人,很是為難。不送禮吧,事情辦不成;送禮吧,太輕了就更加逗弄起他們的胃口;送大禮吧,肯定是違法的事情,況且都是為公家辦事,誰也不會掏自己的腰包,還得瞞天過海,想辦法,從公家的口袋裡打些主意。但一旦出事,就把自己牽連進去了。為了給公家辦事,把自己送進了監獄,你說我們冤不冤。所以啊,像王一鳴這樣的京官,簡直是太難得了,又年輕,又清廉,還平易近人,每次到他辦公室或者家裡,都是客氣的不得了。他老婆於艷梅,也是落落大方,從來不把我們這些人當外人看,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還給你聊幾句家常。我們這些人,你說算什麼吧?說白了就是各個省份駐守北京的奴才,聯絡員,所送的那些雞毛蒜皮的東西,擱哪個副部長的家裡,都不算什麼東西,人家有的人怕麻煩,就不跟我們地方上的人來往,你千辛萬苦送的東西,人家根本就不領情,就是到了門口了,也不會給你開一下門,讓你進去,坐上一分鐘。我就有多次這樣的經歷。送年貨的車子都到樓下了,我低聲下氣的打通電話,說:「是某某部長家嗎?」
接電話的是個女性,開口就是冷冰冰的來了一句:「你什麼事?」
我說我是西江省駐京辦的汪忠,我們省楊書記到部里匯報工作時,我曾經陪同去過,部長和我握過手的。部長常年對我們西江省沒少關心,這不快過春節了嗎,省委楊書記安排,要送點我們西江的土特產,表示一下心意。
對方口氣略微緩和了一下,就說:「那不用了,心意我們領了,你們請回吧,部長不在家,有問題到辦公室談吧!」說完不等你講話,就啪的一聲把電話掛了。汪忠說:「你說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像一個孫子似的,屁顛屁顛的禮物送到人家門口,卻連門口都不得進,還碰了這麼個閉門羹,你說我心裡能好受嗎!他們那些京官,咋就這樣看不起我們西江人哪!」
高天民看著自己的部下,說到傷心處,一個五尺高的大男人,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了,也激動的從自己的老闆椅上站起來,背著手,在辦公室里來迴轉著圈說:「小汪,你的辛苦我理解,不容易,簡直是太不容易了!尤其是這幾年,是你們駐京辦工作最難開展的幾年。大環境如此,短期內不好改變啊!要怪都只能怪我們上一屆的領導人,尤其是我們省的謝青松書記和錢名貴省長,他們一個鋃鐺入獄,被判了二十年的有期徒刑;一個被執行死刑,成為建國以來為數不多的被處決的省部級正職高級幹部,他們的腐敗行為,嚴重的破壞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也使我們西江省的整體形象,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我聽說,前兩年,謝青松和錢名貴剛被抓的時候,北京的官員只要一聽說是我們西江省的官員要到辦公室匯報工作,都緊張的不得了。連忙打開辦公室的門,故意大聲說話,或者喊一個人,在旁邊記錄,生怕別人說,他會見了西江省的幹部,私下裡又收了什麼好處。弄得我們西江省在京城裡臭名遠揚。我們的省委、省政府領導,在京城裡擺好酒宴,想請一個部長、副部長的吃頓飯,談談公事,通融通融感情,都是非常難。看來這人吶,都是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啊!」
王一鳴這個人,在高天民的印象中,就屬於為數不多的對西江省雪中送炭的人之一。沒想到這麼湊巧,王一鳴竟然到西江省出任副書記了。看來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了。
高天民翻來覆去的把文件又看了一遍,才輕輕放到楊春風的面前,用探詢的眼光看著楊春風,問了一句:「老闆,你的意思是?」
楊春風用手習慣的梳了梳他那耷拉在頭頂上,為數不多的幾根頭髮說:「看明白了嗎?有什麼想法?」
高天民一聽,就明白了,楊春風是要自己先談一談看法,和他自己的看法印證一下,他這個秘書長,說白了,就是為楊春風服務的,是省委的大總管,也是一把手身邊的高參。事情要會辦,還要會謀劃,沒有這個能力,窩囊廢一個,誰也不會把你放在這麼關鍵的位置上。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他高天民已經練就了非凡的本事,要不然他就不會在前省委書記謝青松和省長錢名貴雙雙出事的時候,作為地市級的市委書記,得以自保,一點事情也牽連不了他,仍然穩居自己的市委書記的位子。在楊春風出任省委書記後,他又從本地官員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新省委書記的信任,迅速升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