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陶之役

2024-09-30 21:58:31 作者: 周明河

  韓信義無反顧地上路了,他已經有些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他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當時項梁的部隊已經到達下邳,四方豪傑如陳嬰、蒲將軍等都慕名率眾前來投奔,其中不乏像英布這樣的一流猛將。英布又名黥布,因為「連坐」遭受在臉上刺字並塗墨的「黥刑」。

  此時的項軍大約有六七萬人,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故地重遊,韓信不由得心潮起伏,但他沒有忘記先到恩師墳前探望,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接著便大步走向軍營的募兵處。可是韓信怎麼也沒有想到,當他對掌管人事的差官說出「我通兵法」四個字時,引來的卻是好一陣鬨笑,那差官正言道:「兄弟啊,這裡可沒人希望你通什麼兵法,你只要能打仗,服從軍令就行!」這差官看上去也就三十多歲,卻像出身行伍多年的老兵一般。

  韓信認為對方肯定是看自己太年輕,所以也沒有爭辯什麼。好在那差官倒也不乏豪氣,他又仔細看了一下韓信雖然英武卻偏瘦的身軀,還有眼睛裡射出來的銳利目光,尤其是身後背著的那把寶劍,最後爽快地說道:「好吧,兄弟你可以留下了!不過委屈兄弟先干一名伍長吧,只要是人才,總會有用武之地和高升機會的!」按照《司馬法》中的說法:「五人為伍,十伍為隊,一軍凡二百五十隊。」伍長不過是個最基層的小軍士。

  韓信有些失望,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也只有從底層一步步做起,這樣想著,他的心也就暫時安定下來。

  幾天以後,韓信慢慢發現項軍中多的是生猛如虎狼的奮勇之士,但是他們都沒有軍旅經驗和軍事素養,只知一味逞匹夫之勇,殊不知大兵團作戰與個人單打獨鬥迥然有別,集體作戰講究軍事素養和團隊配合,戰略戰術更不用說。只要配合得好,幾百人就可以橫掃萬人的烏合之眾,所以兵貴在精而不在多。按照韓信的想法,以角力取功業是下下策,再說以他那體格也不允許,韓信一直追求的是「上兵伐謀」。他只有等待機會,況且他也需要在戰爭中參悟、體驗兵家制勝之道。

  沒過幾天,項軍就在彭城一帶與自立為楚王的景駒軍進行了一場大戰,雙方打了整整一天,對方大將秦嘉被殺,景軍投降,景駒本人也在逃亡的路上被人殺死。而韓信所在的部隊是預備隊,只在最後打掃了戰場。此戰勝利後,項軍的威勢進一步壯大,沛公劉邦向主帥項梁借兵,項梁慨然應允。項梁接連派出部將追擊以擴大戰果,項羽作為得力大將被派去進攻襄城,結果苦戰多日後才拿下該城,項羽一怒之下血洗了襄城。

  按照項羽的邏輯,在這場戰爭的非常時期絕不允許出現第三方,否則一定要毫不手軟地消滅。事後,項羽將此事向叔父匯報,項梁沒有太當回事,他也覺得不多殺些人不足以立威。

  最重要的是,項梁接受了一位名叫范增的七旬老謀士的建議,將流散在民間的楚國王族後人——放牛娃熊心立為楚王,號「懷王」,藉以憑弔楚國那位身受秦國侮辱而死的先王「楚懷王」,並定都盱眙[6]縣。項梁自封「武信君」,掌握實際的軍政大權。

  一百多年前,貪婪的楚懷王被秦國派出的著名縱橫家張儀所騙,一改「合縱」政策而同秦國「連橫」。後秦國陰謀敗露,楚懷王一氣之下又多次興兵討伐秦國,結果連連敗北失地,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十四年後,秦人又誘騙他到秦國做了人質,秦王脅迫他割地,但被他拒絕;兩年後,楚懷王出逃未遂,一年後恥辱地病逝於秦國。

  項梁再立一名「楚懷王」,也有讓楚人發憤圖強的用意。與此同時,天下的抗秦形勢已經再次發生變化,六國反秦大聯盟即將形成。

  可是,由於秦將章邯出色的指揮水平和秦軍實力的強大,中原地區的起義軍多半遭到毀滅性打擊。章邯在打敗陳勝以後,又接連打敗了新立的魏王及齊王,而魏王弟魏豹得以逃脫,齊王弟田榮又改立其侄為新齊王。但是章邯的軍隊還在不斷向他們展開進攻,形勢不容樂觀。

  七月,大雨連綿,項梁率領主力部隊進攻亢父。這時候他接到了齊相田榮的告急書,說他們正在東阿遭到秦軍的猛烈圍攻。於是,項梁掉轉矛頭直接奔向秦軍的主力部隊——章邯軍。此戰由於楚軍新銳及項梁指揮有方,而秦軍又屯兵于堅城之下良久,疲憊的章邯軍失利,被迫向西逃竄。項梁則率兵繼續追擊,又多次戰勝了章邯,因此楚軍頓生輕秦之心。項梁讓項羽與新投奔的劉邦率領一支主力部隊去進攻其他地方,這樣一來就分散了楚軍兵力。

  此時,秦王朝也在為楚軍的強大而震恐,不得不拼命組織力量支援章邯。當時,楚軍中有一位名叫宋義的將軍看出了形勢危急,他勸告主帥項梁要提高警惕,可是卻沒有引起正得意的項梁的足夠重視:「章邯小兒何能為也,別人怕他,老夫卻不懼,看老夫明日收拾了小兒!」驕兵必敗,在八月一個漆黑的夜晚,用兵詭詐的章邯率領大批秦軍悄悄偷襲了在定陶一帶疏於防守的楚軍……

  那一天正值韓信守夜。從軍以來,韓信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出色,由於秦軍溜得太快,他斬敵首級只有個把而已。韓信作為一名士兵,還不甚了解對方主帥的厲害,但是從秦將章邯一貫的戰術來看,這個對手絕不容易對付,所以韓信總是無法安心。他手下有四名兄弟,年紀都差不多,也都是新入伍的,體格還不錯,也正經操練過幾回。軍隊當然就要有軍隊的樣子,項梁確實是用兵行家,還在吳中的時候,項梁就常常按照兵法教導賓客及子弟,大家都很服他。

  這幾個月來,韓信同兄弟們已經混得比較熟了,他不希望這些樸實勇敢的兄弟就這樣橫屍異鄉。但是,該來的遲早要來,敏銳的韓信多次向上面建議須在軍營周圍加強布置崗哨,可是幾個月來一直都是大雨傾盆,誰也不相信秦軍會踏著泥濘、忍受疲憊半夜偷襲;即使秦軍果真來了,等待他們的也一定是以逸待勞的楚軍的重拳回擊。

  儘管項梁治軍挺像那麼回事,可是他畢竟流落江湖多年,身上難免沾染上一些自由放蕩的江湖習氣。比如他好縱容手下,下不了決心加強軍隊的紀律性,這樣不僅失了民心,也不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為此,韓信沒少在軍隊建設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加強軍隊的紀律性;針對楚軍單兵作戰強但不善於組織配合的特點,韓信建議在每個作戰單位實行「連坐法」,一旦某作戰單位的官長戰死,此單位沒有戰功的話就要集體連坐——伍長死,則全伍都要遭到重罰,情節嚴重者要斬首。韓信確實沒少在暗地裡批評楚軍是一群「烏合之眾」,可是又有誰理會這樣一個骨子裡充滿傲氣的人呢。大家都害怕承擔責任,都喜歡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然而越是這樣越令韓信感覺到危險將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兵家要訣,況且相比之下,秦軍主力部隊在不斷增兵,而楚軍主力則不斷地變得驕逸和分散。韓信不敢再想下去了,只好整天衣不解甲,隨時準備戰鬥。很多人看到他睡覺時居然還一副累贅裝扮,都紛紛嘲笑他膽怯,然而韓信才顧不得這些。

  此時已是後半夜,突然天開始放晴,滿天的燦爛星斗讓夜空格外明亮,而周圍則是死一般的寂靜,夏蟲都好像緊張得不敢嘶鳴。

  這裡是城外圍的防禦陣地,也是主力密集所在,營地里的篝火一片緊連一片,煞是壯觀。然而這時候韓信卻不禁想到,假使項梁被秦軍殺死,自己以後又該去投奔誰呢?他腦子裡過濾了一下天下諸路豪傑,思來想去,項梁的侄子項羽最得他的心。項羽勇猛善戰,長於衝鋒陷陣,尤其通曉兵法,雖然過於迷信武力,可是就打天下而言真是沒的說,而且據說他待人也還不錯,能夠與人共患難。只是目前韓信還未有緣得見項氏叔侄的真面目,一仗緊接著一仗,全軍至今還未進行閱兵大典。軍中早就有傳言說項羽可力敵萬人,是一位當世無雙的真豪傑。韓信放下心來,任崗哨上的傢伙偷懶打瞌睡也沒有去叫醒他,揚湯止沸又有什麼用呢,還省得再遭人白眼。

  當韓信也困得拿一面盾牌擋著打瞌睡時,四下喊殺聲大起。

  韓信睜開眼睛就看見從遠處射來的鋪天蓋地的火箭,整個楚營立馬被燒著了。韓信趕緊站起來準備迎戰,而很多人為了逃命,慌亂之間甚至都還沒來得及穿上衣甲、抓起武器。一刻鐘後,蜂擁而至的秦軍發起了猛烈進攻。

  眼看一匹無人乘騎的戰馬從面前跑過,韓信立即上馬,一手拿著盾牌,一手揮舞著自己的寶劍,指揮手下的四名士兵向定陶城方向衝去,他想去支援守城部隊,而外圍陣地早被秦兵衝垮了。可是,由於秦軍攻勢迅猛凌厲、部署周密,當他到達定陶城下時,發現大批秦軍已經在向城邊圍攏過來。韓信突然不敢進城了,他料定定陶城守不住,到時候成了秦軍的瓮中之鱉就追悔莫及了。於是韓信趕緊改變主意向西逃去,他不敢向東突圍,因為那裡有秦兵的埋伏部隊,足智多謀的章邯一定會嚴防項梁餘部同項羽會合。

  果然,西面的秦軍數量不多,此時整個定陶四周已經被震天的喊殺聲吞沒。楚軍完全被打散,其中不少人都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打亂撞,韓信知道自己獨自突圍風險極大,於是他在向西的路上一個勁兒地高呼:「兄弟們!都跟我來!」此時的韓信精神抖擻、勇猛異常,輕而易舉就砍倒了數十個秦兵,因此贏得不少楚兵信任。可喜的是,他們幾百號人就這樣撕開了秦軍包圍圈的口子。

  不過畢竟刀劍無眼,加上又是半夜,秦軍慣於使用長戈弓弩,韓信肋下重重地挨了一戈,腿上也中了箭,好在受了輕傷的戰馬倒無大礙。當他身後的喊殺聲漸漸消匿時,才發現竟沒有一個弟兄跟上來,疲憊和傷痛令韓信痛苦地趴伏在馬上動彈不得,他不得不扔掉了沉重的盾牌。

  天快亮了,韓信漸漸失去了知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