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2024-09-29 12:07:47
作者: 毛姆著;趙習群譯
回到英國後,我發現每個人工作起來都像閃電一樣神速,那些能力比較差、辦事不上心、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的人幾乎很少見到,也許是很多人把自己偽裝成了工作努力辦事高效的樣子,但不管怎麼說,總體來看,整個社會的運轉平穩而高效。在我看來,整個國家都十分團結一致,這是我前所未見的。我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戰爭的危機摧毀了英國社會生活中的一塊頑疾——等級觀念。我在伯芒西有不少朋友,這是倫敦較為貧窮的街區之一,很多年輕人都已經應徵入伍,他們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喜歡當兵的感覺。在軍營里,他們的住所條件不錯,飯菜也非常可口,這是他們以前沒有料到的。他們每天都需要在戶外進行訓練,這讓他們的身體頗為強壯。當他們回家探親時,身上的軍裝讓他們有了一種榮耀感,他們非常明顯具有保衛國家的意識,而且這身軍裝還會吸引不少的漂亮姑娘。不止一位母親在談起自己當兵的兒子時都會帶著一種困惑的表情:「真是奇怪,當兵之後他長大了不少,更像個男子漢了。」我曾經問過幾位從這裡走出去的年輕士兵,當然語氣儘量委婉,儘量不要傷害他們的感情。我的問題是:他們怎麼看待和他們一起當兵的那些富家子弟。
他們大多回答說:「他們挺好的,大家都平起平坐,沒有誰瞧不起誰。」
我也遇到過軍營里的富家子弟,他們也很喜歡軍隊的生活,他們很容易地就跟屠夫的孩子、麵包師的孩子以及其他手工業者的孩子們打成一片了。他們同吃同睡,一起工作,一起玩樂,很是享受在一起的生活。我相信,正是他們的這些做法使不同階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和諧融洽。人們一般都會認為,就是這些富家子弟歧視工人子弟,於是造成了強烈的階級意識(至少在英國是這樣),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恰恰相反,面對這種情況,心理上容易出問題的正是那些下層子弟,他們有著強烈的階級意識,時刻帶著不信任的眼光來與富家子弟相處。幸運的是,那些富家子弟用自己的幽默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打消了他們的疑慮。我就認識幾位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在軍營里生活得快樂無比,他們的長官希望他們能夠儘快晉升,脫離軍營,走上領導崗位,而他們自己倒頗不情願,因為捨不得軍營里的這些好兄弟。
英國人一直有一種印象,覺得自己到了國外會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每月領的補貼比較豐厚,而且性格上也很平易近人,還有,他們喜歡各處旅遊,不管到哪兒都能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舒服,這是他們信心的主要來源。但在這場戰爭期間,他們發現上述想法只不過是一種幻覺,這對他們來說不啻是一種巨大的打擊。我們必須得承認,他們確實有許多優秀品質,但是他們不太會跟當地人打成一片,而且有時還很害羞。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在國外的英國士兵努力地想討當地居民的歡心,但卻總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忍不住會可憐他們。我們英國人經常被認作狂傲自大,而且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毫無由來,也許這是我們最致命的缺點,似乎這是英國人性格特點裡面很自然的一部分。以前人們總會以為,這種傲慢自大隻存在於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里,但實際上,就算在工人階級中,這種情況也很明顯:一個技術工人的妻子碰上一個普通工人的老婆,前者有時會猶豫要不要跟後者建立友情。我就聽說過一個這樣的例子,在伯茫西有一個非常漂亮而且性格也很不錯的女孩,嫁給了一位印刷工人,但是他丈夫的家人卻非常瞧不起她,因為她的家在一條有名的窮街陋巷裡,實際上,在我看來,她娘家的房子和婆家的一樣簡陋,沒什麼本質區別,而且兩家的距離還不到一英里。
實際上,權勢階層的傲慢自大是由他們在教育上享受的特權慢慢培養起來的。一百多年來,英國的私立貴族學校已經成為英國人生活的一大特色,很多人都認為,英國人的優良品質就是受其影響而逐漸形成的。據說,威靈頓公爵曾說過,英國人在伊頓公學的操場上就打贏了滑鐵盧戰役。現在顯而易見的是,那些父母已經無法掏出足夠的錢來供自己的兒女上這些昂貴的學校,他們現在絞盡腦汁,能使每個月收支平衡就蠻不錯了。這些貴族學校要想繼續存在,就必須恢復自己剛剛建校時的理念,那就是,無論貧富,大家都可以享受一樣的教育資源。只要工人領袖們願意,這些貴族學校就可以轉變成像法國公立中學或者像德國的高級中學那樣的辦學機構,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大家在一起接受教育,無論貧富,無論地位高低,那些所謂的階級意識自然會慢慢消失殆盡,這就掃清了大家相互了解的最大障礙。不管他們的出身如何,成長環境怎樣,只要在同一所學校里學習,一起完成同樣的任務,一起進行同樣的體育活動,那他們的地位就是平等的。我真心希望,他們在長大後無論從事什麼工作,無論生活狀況如何,他們都可以保留那份在學校里無意中獲得的平等感覺,這要比他們獨自待在家裡沒有機會與不同階層的孩子接觸好上幾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