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七十五回幾次三番老小孩欲封嵩山貼近百姓唐高宗抱憾辭世

第七十五回幾次三番老小孩欲封嵩山貼近百姓唐高宗抱憾辭世

2024-09-29 12:04:11 作者: 暮淺安

  女兒出嫁之禮隆重,百官稱賀,確讓高宗興奮一番。但婚禮上的幾日應酬,也讓他為之勞累。因此,婚禮過後,高宗又病倒了。武后親自侍奉藥物湯水。

  武后陪著高宗,高宗精神稍好一點,就同他慢慢地聊天,對高宗的提議,她也儘量去做,滿足丈夫的一切要求。

  沒想到,高宗突發奇想,讓武后找大臣們商量,他要去遍封五嶽,先封嵩山。

  武則天溫婉地勸他,說他的身體不允許,等病好了再去。但他就是不同意,即使身體如何不允許,他也要去嵩山。

  武則天又把他的想法找大臣商量,大臣們感到愕然。還沒等群臣上書反對,一個人義無反顧地搶先跳了出來。監察御史「里行」——所謂里行,是指還未曾正式任命的官員,相當於實習生——李善感上書勸諫:「陛下曾經封了泰山,祈求太平,各種祥瑞頻現,功績不比三皇五帝差。但是這幾年來,天災頻繁,五穀不生,餓殍遍地,四夷入侵,兵禍連年。陛下應該慎言慎行以避天譴,怎麼能在這個時候勞師動眾,失天下之人望?臣既然擔當了國家的口舌,不能不以此為憂。」

  這是一道十分嚴厲、尖銳的奏摺。在封建制度下,這樣的奏摺是少見的。奏摺揭示了現實的災害,並把災害的發生歸於朝廷的征戰和勞役,直說天下都感到失望,讓皇帝閉門思過,覺得遭到災難的譴責。

  

  《資治通鑑》說,自從褚遂良、韓瑗死後,眾人都不敢犯顏直諫。這種尖銳的諫言,據說朝中已有二十年聽不到了。群臣頗感振奮,謂之「鳳鳴朝陽」。高宗雖然沒聽勸諫,但也沒有懲罰他。

  奏摺說的嚴重災害確實是存在的。上奏摺時,正是暴雨連月,東都城外的洛水溢出,城內外的人家被衝陷千餘家。而且當時連年災害,全國普遍受災,水、旱、蟲、疫十分嚴重,病餓而死的人倒在路邊、街頭無人過問。那兩年的史書記載,日蝕、彗星、地震現象頻頻發生,更讓人心慌亂,四處不寧。

  本來武則天擔心李治的身體,就不贊同這時封禪嵩山,所以借坡下驢,把御史李善感的奏摺拿來讀給高宗聽了。無奈高宗懷著病態心理,堅持要去。武后看著被病情折磨得不像樣子的丈夫,輕輕撫摸著高宗的手,心裡暗下決心:寧願讓大臣們再罵她一次,也要實現高宗的最後願望。

  於是,武則天不顧大臣們的反對,開始了嵩山封禪的籌備工作。她命令有司,在嵩山南麓建奉天宮,並命百官作嵩山封禪的準備。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正式啟程,他封太子顯的次子重福為唐昌王——這個重福大約只有一周歲左右——留守京師,讓劉仁軌做他的副手,召太子至東都洛陽。自己到奉天宮療養。

  十月里正是秋高氣爽,天子聖駕仿照多年前封禪泰山時的儀式和行列,浩浩蕩蕩地離開洛陽宮。到了奉天宮,高宗的病情惡化,頭痛欲裂,幾近失明,只得下詔將封禪大典推延至明年正月。

  武后急召御醫秦鳴鶴、正文仲前來診視。

  秦鳴鶴看了後認為,高宗的病症是「風上逆」,請求給他刺頭出血,或者可以治好。《資治通鑑》和《新唐書》這兩本史書是這樣描寫的,天后在簾中,不欲上疾愈,怒曰:「此可斬也,乃欲於天子頭刺血乎!」秦鳴鶴嚇得要死,只顧叩頭求饒。高宗的腦筋倒還清醒,也許是抱著死馬權當活馬醫的心態吧,說:「御醫議病,不可加罪。且我頭重悶,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但刺之。」

  有了最高指示,秦鳴鶴才小心翼翼地在高宗的百會、腦戶二穴上各扎了幾針。

  不一會兒,奇蹟出現了。高宗說:「吾目明矣!」

  武則天大喜過望,再三向秦鳴鶴拜謝道:「天賜我師!」然後賞給了秦鳴鶴一百匹彩緞。

  但沒過多久,高宗還是進入了病危狀態。在奉天宮躺了二十多天,眼看再待下去,皇帝就要死在外頭了(這在歷代都是大忌),於是到十一月下旬,車駕匆忙返回東都。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北風呼嘯之中人心浮動,當車駕返回洛陽時,百官都知道高宗的大限到了,踏著冰雪在洛陽宮前的街市上聚集或奔走,匯集在天津橋南拜迎。

  為了祈禱天子染疾之體早日康復,就是民間所謂的「沖喜」,在武則天建議下,下詔永淳二年改為弘道元年,並大赦天下。詔書還特別肯定了武后的政績,說她「言近而意遠,事少而功多」。雖然詔書是以李治的名義寫的,但應該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武則天的意圖。

  更加令人躁動的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消息——高宗不顧自己的病情,要親臨洛陽宮的正門則天門,向洛陽百姓宣讀大赦天下的詔書。唐高宗要是死後能夠知道他老婆當了女皇帝,說不定會很開心的,因老婆而偉大也沒什麼不好的,每時每刻都要彰顯自己作為男人的獨裁,才是小男人的所作所為。

  考慮到高宗的身體,大家當然都會反對,可老小孩高宗不聽任何人的勸阻,包括武后,最後只好由他。

  但是他被扶出宮門後就哈腰喘息,直不起身子,不能夠騎馬,登城樓那就更不可能了。只好召集則天門前的百姓,到殿前聽敕。聽著他那沙啞和上氣不接下氣的聲音,也不知道老百姓聽懂沒。

  宣讀完畢,他問侍臣:「百姓們都高興麼?」侍臣答道:「百姓蒙赦,無不感悅!」

  高宗嘆道:「蒼生雖喜,吾命危篤!」稍後又說,「天地神祇若能延長我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