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七十三回任人擺布李顯失王妃重出江湖武后弄朝綱

第七十三回任人擺布李顯失王妃重出江湖武后弄朝綱

2024-09-29 12:04:05 作者: 暮淺安

  李賢被廢的次日,即永隆元年(680年)八月二十三日,英王李顯被冊立為新太子。為慶賀大唐有了新的接班人,高宗宣布改調露年號為永隆,大赦天下。

  在李弘暴卒、李賢被廢的前後,輿論之所以洶洶,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在李弘病危之前發生的事了:武則天曾把英王李顯的妃子趙氏幽禁致死。這是兩《唐書》和《資治通鑑》都予以確定的事,沒有疑義。

  趙氏之死是無辜的,她本人並沒犯什麼大錯兒,主要是受她母親牽連。趙氏姑娘的來頭很大,祖父趙綽是唐開國功臣,父親趙瑰是左千牛將軍、皇帝的貼身侍衛,母親就更厲害了,是高祖李淵的第七女——常樂公主,論輩分,這位老公主是高宗的姑姑,而趙氏姑娘則是高宗的表妹。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周王李顯娶了趙氏,是與表姑母結婚,差了一輩。但這在當時,不成其為障礙。

  據說,兩人是很有一段姻緣的。趙氏姑娘小時常隨母親來宮中走動,與李顯青梅竹馬。成年後,二人又常在一起參加慶典、筵宴與遊樂,有時還在一起讀書,漸漸地就互生愛慕。太子李弘看在眼裡,有心撮合,就在父親面前為他們做了「大媒」。

  高宗對這姑娘非常滿意,當即向武后提起,敲定了這門婚事。

  但是,武后的感覺又不同了。因為常樂長公主素為高宗所敬重,兩人關係很密切,武則天對此十分忌憚。只是此番親事高宗本人看好,武后不便反對。

  沒想到,一件事讓她的態度大變。

  由於李治和常樂公主是姑侄,所以她常來宮中走動。這天,常樂公主來訪,高宗和她談起好兒子太子弘。高宗說:「弘兒比朕強,比朕有魄力,辦事不像朕瞻前顧後拖泥帶水的,這次給舅父長孫無忌平反的事,他辦得很漂亮,我原以為皇后會阻撓哩。」

  「她只是皇后,統領後宮便罷了,朝改大事,本該你做主的。」常樂公主說。

  高宗搖搖頭,不置可否,繼續談他的弘兒:「弘兒現在在朝廷中的威望越來越高了。此兒仁孝英果,敬禮大臣鴻儒之士,前次請嫁義陽、宣城,今次又親自操辦長孫家族平反,深得人心……」

  武則天聽說後,當然不能容忍高宗和自己兒子身邊有如此鮮明的異己力量,馬上就採取了反制措施。她處理這事的手段非常狠毒。

  在周王婚後三天,周王妃按例去向婆婆請安。當時武后還沒起床,周王妃並不知道,就直接進了內寢。武后藉故怒斥周王妃「失儀」。周王妃嚇蒙了,下意識地辯解了兩句。武后大怒,以忤逆為名將她軟禁在內侍省,不准出屋,不准與外界接觸,只給她生的米菜和柴鹽,讓她自己做飯。可是這位高貴無比的小姑娘,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裡會做飯?幾天後,衛士發現周王妃住的地方煙囪不冒煙了,開門一看,她已經被活活餓死。之後,武后下令把周王妃匆匆埋了,埋到了什麼地方也不見記載。

  周王妃的父親趙瑰受女兒之累,被貶為壽州(今安徽壽縣)刺史,常樂長公主也被勒令隨行。這股危險的勢力,就這樣被武則天果斷地擊垮了。

  周王妃被人發現死亡,是在四月七日。十八天後,太子李弘死於合璧宮。兩件事隔得實在太近,無怪乎要引起諸多關於太子被害的流言。

  武則天的這種狠,一方面是緣於她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她在皇權專制下出於自我保護的反應。你不狠,人家就要狠,史上的教訓已經有成千上萬。這事之後不久太子李弘就死了,想必當時已經重病纏身,武則天肯定心情極度糟糕,而這對倒霉的母女正好撞到了槍眼上。

  一場慘烈的風波過去,「三瓜」的命運又將會如何?實在令人懸心。

  李顯本人對此事倒不在乎,很快喜歡上韋氏(她就是日後引起大亂的韋後)。韋氏出身京兆韋氏,名門望族,據說小名叫香兒,自幼聰明美貌,性格剛強,她被選入李顯宮中,憑著美貌和聰明很快獲得了李顯的寵愛。成為太子後,李顯正式納韋氏為太子妃。

  十一月,改元開耀。這個年號只用了幾個月,次年二月,太子李顯的長子誕生於東宮,生母就是太子妃韋氏,他是太子的嫡長子。這個孩子名重照,就是後來的懿德太子重潤。二月十八日,冊立為皇太孫,並改元永淳元年。

  這個新太子李顯,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比二哥李賢還要喜好玩樂。他和李賢原本都沒受過當太子的教育,養成放逸享樂的性格是必然的。而且據說他在做親王的時候,性格中還有十分「勇烈」的一面。

  如何把這個公子哥兒扶起來,高宗、武后也是動了一番腦筋的。他們之所以沒有因李賢案懲罰原來的宰相兼東宮班子,而是讓他們繼續留任,就是想用一班老成之臣來輔佐新太子。高宗夫婦到東都去,留李顯監國,就專門指令薛元超輔佐。高宗還殷切叮囑道:「吾子未嫻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不講!」

  所幸,李顯因為有了哥哥的教訓,也有前妻的教訓,對母后還比較恭順,在當太子期間,與武則天的關係也還算融洽。

  一年後,當年激烈反對天后攝政的中書令兼左庶子郝處俊被罷相,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琰也因故受到高宗譴責,託病辭位。當初郝處俊對高宗說:高祖太宗之天下,只該「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琰也曾大力附和,一時形成強大輿論,致使武后攝政之議流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