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三十四回由上轉下武昭儀開竅鹹魚翻身李義府豪賭

第三十四回由上轉下武昭儀開竅鹹魚翻身李義府豪賭

2024-09-29 12:02:10 作者: 暮淺安

  上回說到,想走上層路線的武昭儀在長孫無忌家碰了一鼻子灰。她除了繼續加大籠絡同盟李治的力度,也向敵人加大了火力——轉而向中下層官吏求助。通過打聽,她選中了許敬宗。

  飽受長孫無忌打壓的許敬宗得了皇上的心肝寶貝兒武昭儀的暗示,讓他上書支持立武昭儀為皇后。本來前途無望的他頓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之感。他立馬把詭計多端的外甥王德儉叫到府中,商議此事是否可行。

  許敬宗將事情前前後後這麼一描述,王德儉一拍大腿:哎呀舅呀!你咋不早說呢,這可是個發財致富的好機會。不過他人鬼,轉了轉眼珠,又跟舅父說:「這事得有人上書給聖上才行。不過,事關重大,還是不出這個頭為好。一旦弄不成,反而遭長孫無忌等人的迫害,弄不好一下子把咱貶到國家級貧困縣,天高皇帝遠,誰還記著咱,何時又有出頭之日?這個險咱爺倆可不能冒。先找個人探探路,看風向對了咱再出手。」

  許敬宗一聽,也有道理,伸著個脖子等下文。王德儉又沉吟了一會,說,「有了,我那個同僚李義府最近走了霉運,快要被貶官為劍南道(在今四川劍閣以南,大江以北。聞名遐邇的「劍南燒春」即產於此)壁州司馬了。敕令暫時還在中書省放著呢,馬上就到門下省。這幾天李義府急得直蹦,托這個找那個。說晚上要來找我,跟我商量商量,討個計策呢。等晚上他要來了,我忽悠他上書。到時候,他一出頭,要是弄好了,咱就跟著上,功勞也都是咱的,弄不好呢,咱就裝不知道,也不會受什麼牽累。反正他是個將貶之人,這事要成了對他有好處,要不成大不了還是被貶。您看外甥的這個主意怎麼樣?」

  許敬宗心裡樂開了花,一錘子定音:「就這麼定了!」

  李義府是誰?他是怎麼得罪長孫無忌的呢?這招效果又如何呢?

  

  這個中書舍人李義府,那可是榜上有名,在《新唐書·奸臣傳》中排行第二,說來也是初唐有名的白臉奸臣。「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心胸狹隘而且一肚子壞水,稍有不合,馬上陷害對方,他「笑裡藏刀」的作派真是路人皆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義府笑中刀。人送外號「李貓」,意思是他外表柔順而暗藏殺機。

  只是跟電視劇中的奸臣扮相不同,他不但不形容猥瑣,賊眉鼠眼,反而眉清目秀,溫文爾雅,是個出了名的美男子。因為劉洎、馬周等人的極力薦舉,二十多歲的他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見,並以皇家園林里的鳥為題讓他吟詩,李義府馬上吟道:「日裡颺朝彩,琴中聞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言外之意,太宗自然明白,笑笑說:「給你一整棵樹都行,何止一枝呢!」就給了他一個門下省典儀的官,後來加官為中書舍人。

  按理說,這官也不算小了,可這傢伙依然心裡不平衡:多年以前,他因為文采斐然,與時任太子司議郎的來濟齊名,俱以文翰見長,時稱為「來李」。可如今來濟的官比他的大。為了能再升升官,他到處拍馬奉迎,請客送禮,無所不用其極。不妙的是,這種不太上檔次的巴結,招來了國舅長孫無忌的嚴重鄙視。於是,就出現了上文說的,永徽六年七月,要將他趕出長安,貶官為壁州司馬的情況。

  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一向精於算計的同僚王德儉。於是就有了上文王德儉說的,李義府晚上到他家喝酒的事。

  當天晚間,哥倆喝著小酒,吃著小菜,王德儉果然替他出主意說:「武昭儀甚承恩寵,皇上本有意立她為後,只是擔心宰相阻撓,你若能挺身而出,上表請立武昭儀為皇后,說不定可以轉禍為福。」

  李義府當下飛速寫好奏摺,沒有先送到中書省,而是深夜叩閣,直達天聽,懇請廢王皇后而立武昭儀。

  李治當時心裡眼裡就只有兩個字:昭儀。正為廢后之事得不到群臣支持而煩惱的李治,見了奏摺真是大喜過望,立即賜珠一斗。貶謫的事不了了之。

  一子落下,滿盤皆活。李義府的人生,就此得到轉機。

  武則天打心底感激他,又差人把李義府犒賞了一番。這個天上的大餡餅把李義府砸得暈頭轉向,沒過幾天,他竟被提升為中書省的副長官中書侍郎,從此進入國家決策層,這真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領導身邊立」。

  此諭一出,朝野譁然!朝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互相打聽:他是通過何種手段邀得龍恩的?

  還用打聽?許敬宗和王德儉等人,忙不迭地把這事的前因後果捅了出來,又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了一番,說得聽眾們口水直流。尤其是那些和李義府一樣,平時受盡「長孫派」排斥的失意分子,心裡更是盤開了小九九。

  為表示盡忠之心,許敬宗積極四處奔走,給武昭儀拉票,還宣稱:「田舍翁多收了幾斗麥子都想換個老婆,何況當今天子!」朝臣們當時就抽搐了……居然把堂堂九五之尊的大唐皇帝比作喜新厭舊的老農民……虧他想得出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諷刺皇上呢。按說許敬宗也算飽讀詩書,怎麼想出這麼個不倫不類的破比喻,但只要是贊成易後,李治聽了也覺順耳,當下又升他為禮部尚書。立皇后也需要相關禮儀和制度,李治把許敬宗安排在這個位置上,顯然是為立武則天為後一事提供方便。

  此二位贊成易後的官員,職位不降反升,無疑透露出一個微妙的信息:信昭儀,得永「升」。

  這件事也清楚地表明,皇上要下決心廢王皇后,立武昭儀為後。此事已然成了皇上與長孫一派的矛盾所在。最後攤牌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滿朝文武各自眼尖尖站好隊,只待風暴來臨之際能夠找到方向。

  御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中書舍人王德儉,紛紛聚集在元老級大臣衛尉卿許敬宗的家裡,發誓只要時機成熟,就立即開戰,以建蓋世之奇功。

  武則天清楚許敬宗的人品,她從骨子裡鄙視這樣的人,但眼下她急需力挺自己的人,也就不再顧慮,欣然接納了親自上門的許敬宗等人,並對這幫人施以恩惠,委以重任,鼓勵他們為自己奪取後位搖旗吶喊、宣傳造勢。

  李義府和許敬宗等人得到了武則天的恩惠和鼓勵後,就充分利用各種媒介,玩命地宣傳「廢王立武」的消息。不僅如此,這些人還分頭發展力量,不斷壯大勢力。

  不過在永徽六年(655年)八月,一件不利於武則天的事情發生了。

  原來,長安令裴行儉得知廢王立武的消息後深感憂慮,他覺得國家將會因此禍亂,便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秘密議論此事。不幸的是,消息被武則天的心腹袁公瑜聽見了,他立即報告了武則天的母親楊氏。臣子議論皇帝是犯罪,至少是大不敬之罪,更何況是「密議」,後果可想而知。裴行儉被貶到西州(今新疆高昌一帶)任都督府長史。不過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貶,貶出了一代大名將,若干年後,他力挽狂瀾,救國家於危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