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二十六回徹夜長思果斷出手廣結善緣與帝結盟

第二十六回徹夜長思果斷出手廣結善緣與帝結盟

2024-09-29 12:01:47 作者: 暮淺安

  她知道,唯有打敗後宮中的所有女人,才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才是武則天。

  她不是個可以被人隨便欺侮的女人,任何對她的侮辱和傷害最終都是會付出代價的,無論是誰。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她對自己說,今天的一切都是我歷盡艱辛用無盡的苦難換來的。因此我決不會輕易放棄。我那可愛的小皇子弘已經出生了。我愛他,我要給他最安全的成長環境,為了他,我會不惜一切。而你,憑什麼坐在皇后的寶座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對於這樣的想法,你可以認為是武媚野心勃勃太不安分,然而設身處地以她的角度看問題,她的確有理由憤怒和不甘心。一般來說,這種不甘只能讓生活更痛苦,而武則天不同,她會去行動,她會去挑戰。

  除了後宮女人的爭鬥,武則天還有一個潛在的危機:不錯,自己現在很受寵,可是君王的寵愛又有多可靠呢?

  蕭淑妃的前車之鑑讓她看到了李治的另外一面,一旦恩愛不再可以有多冷漠決絕。

  李治也並沒有停止東張西望的眼睛。這位新寵便是武昭儀自己的親姐姐韓國夫人,皇帝對她的親密關注,已經到了人們紛紛傳說武昭儀的次子李賢其實是韓國夫人(武則天的親姐姐)所生的地步。而武則天此時孤立無援,與王、蕭的爭鬥還不知鹿死誰手,因此對皇帝同她姐姐的私情,不敢置喙。這也許正是史書所稱「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的含義吧!

  風光無限下的危機,花團錦簇背後的悲涼,李治的恩寵既讓她滋生了奪後的欲望,而他游移的情感又讓她深深地感覺君王恩愛之脆弱易斷。

  她要成為皇后只有一個障礙,就是那個依然坐在皇后位置上的王氏。所以,她要想盡一切辦法打倒她,把她從那個自己覬覦已久的寶座上趕下來。

  在形勢的逼迫下,她在想著皇后之位。但需要說明的是,武則天的野心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說她進了皇宮就想當皇后,甚至想當皇帝,不是的。

  一個人有理想也好,有野心也罷,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根據其所處的環境慢慢培植起來的。比如說,武則天二度進宮之初,她不可能一下子就想著當皇后,她只是想有個立足之地。至於發展和升遷,那是以後的事,可以一步步謀取,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管她有多麼心急,但冷靜是最重要的。只有冷靜才能理性分析,果斷出手。她深知自己的地位不容她莽撞行事。她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

  目標既定,便不惜一切代價去完成,沒有機會,就爭取機會。

  第一步是在李治面前扮演深情的弱者形象,含淚指控王、蕭二人散布自己的負面言論是出於不良用心,以博得李治的同情與愛護。在此基礎上,她要以牙還牙,在李治面前對王、蕭的人品旁敲側擊,讓李治聽出弦外之音。而大腦缺根弦的王皇后,對武昭儀進行詆毀的同時,也就正好跳進了武昭儀布下的陷阱。

  當高宗又來到武則天的宮室親近愛妻幼子時,武則天說:「皇后因為皇上寵愛臣妾,要用家法整治臣妾了。望皇上以大局為重,多多看顧皇后,免傷皇后的心。」

  李治這個一直都想息事寧人的小男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愛妃不受嫉妒,為了平衡大小老婆,只好帶著一肚子的牢騷,怏怏而至正宮。無形之中,他對別的女人的光臨,全都成了為了武則天所做的犧牲。而無論是誰,犧牲總是讓人心情沮喪,而不願為之的。

  可皇后不這麼想,她一見皇帝到來,以為自己的威儀畢竟讓武則天害怕了。並一再向皇帝詆毀武則天,說她忘恩負義,迷惑皇上,離間咱們夫妻之情,實在可惡,不給她點苦頭是不行了。

  李治聽後,頓時皺起眉頭,十分不耐地說:「皇后貴為後宮主宰,心胸何必如此狹窄,朕未聞武昭儀說過皇后半句壞話,她總是催我到皇后這裡來!」

  王皇后見他袒護武昭儀,更是嫉火上漲,急不擇言地說:「那是她故意在皇上面前賣弄,你被她迷住,怪不得不把我放在眼裡了!」威怒之情溢於言表。

  李治立即回敬:「皇后也該有皇后的體統,為何屢與妃嬪相爭?前時總說淑妃不好,朕再不去她那裡,現在又說得武昭儀這麼難聽,是何道理!」

  皇后見皇帝動怒,再不敢多言,只是心情緊張地對李治怒目而視,彷佛要一劍劈向他,好把他從那狐狸精的蠱惑中拯救出來。皇后這種如臨大敵的狀態,自然搞得李治也神情緊張,身心疲憊,於是他愈加生氣。而這種心情當然也是不適合卿卿我我的,乾脆甩袖而去。

  武則天的第二步是爭取後宮的人心。畢竟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廣泛拉攏、團結後宮同事,削弱王、蕭二人的群眾基礎,切斷關於自己負面言論的傳播途徑。

  和重門第的上層人物不同,下層的宮女和宦官對於王皇后和武昭儀的評價則剛好掉了個兒。倒不是王皇后專門對下人刻薄,但像她這樣的人物,一出生就是人人艷羨的名門閨秀,出閣則是太子妃,然後又升為皇后,可謂一帆風順到極點,從未有過底層生活的經歷,更沒有失敗過。

  王皇后及其母魏國夫人的弱點是自視太高。在她眼裡,那些宮女宦官和她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甚至根本不是人。唐律有云:「奴婢賤人,律比畜產」,低賤如牛馬,卑微如塵土,這便是奴僕在唐人眼中的位置。像王皇后這樣做慣大小姐的人,雖然生性不是特別邪惡,不會虐待下人,不過也不禁認為自己被人服侍是天經地義的事,對身邊人有種熟視無睹的漠然,不可能去主動關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所思所想。

  武昭儀就不同了,她代表了整個勞動階層的利益,廣受追捧。原本做的五品才人便是半宮妃半侍女的角色,二度進宮後又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回侍女。那時,她謹慎小心,是個人都得賠笑臉,深深知道身為下人的苦衷,也清楚下人一句話的重要作用。

  王皇后畢竟有統攝後宮大權,如果突然對她發難,則將倉促難以預備,造成被動。而如果取得了後宮眾宮女的人心,就能隨時控制王皇后的一舉一動,以便有所準備。這些宮女、侍者雖然沒有一言九鼎的力量,卻是重要的消息來源。即使皇后欲加之罪,後宮的女官、女史們也會替她說話,皇后就未必能輕易處置她。

  武則天平日就很注意宮中人際關係,而今有心於此,更加努力去做,她不斷施以恩惠,有了賞賜,不論厚薄,全拿來賞給她們。尤其是被皇后和她母親柳氏冷落的女官和宮女,更是傾心接納,專意籠絡,賞賜豐厚,毫不吝惜。配以她謙虛誠懇的態度,的確非常打動人心。她本來便是天子寵妃,出於跟紅頂白的心態也是人人巴結的對象,如此很快便組建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皇后的一舉一動都能在第一時間傳入她的耳中。這樣一來,後宮眾女官和下層宮女們無不敬重和效忠武昭儀,各宮裡發生了大小事情,很快便都向武昭儀報告,大家都願意同她聊天談心。

  而這一切,不諳人情世故的王皇后全然未曾察覺。只知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經武則天一活動,就更孤立,無人實心擁戴。這位高高在上的六宮之主,此刻已如生活在水晶魚缸里一般,完全暴露在武昭儀的視野之中。那雙美麗而冷酷的眼睛,正眨也不眨地盯著自己的獵物,只待對方一個疏忽一個破綻便將發動雷霆一擊。這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就是《資治通鑑》中記載的:「後不能曲事左右,母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