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晚明軼事:國難中的風花雪月> 七、血戰澎湖台島回歸祖國

七、血戰澎湖台島回歸祖國

2024-09-29 12:00:16 作者: 陸幸生

  進取台灣,必先攻克台灣的門戶澎湖列島。施琅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初六日風塵僕僕抵達福建廈門履任,這次對於台灣他是志在必得,完成一樁未了的夙願。他仿佛回想起康熙三年(1664年)那次攻台失利的情形。那時的施琅剛剛背叛鄭成功,留在鄭營的父兄侄子全部被宰殺,所以這不僅僅是急於建功立業的問題,也是為了報仇雪恨。當然在家仇國恨的基礎上,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對於鄭氏家族的冤冤相報,為了國家和平統一,接受了鄭氏後人的投降,並向朝廷提出優待鄭氏後人的建議。

  施琅其實並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一介武夫,他在少年時期就很有見識,不僅膂力過人,而且精通排陣布局的兵法,尤其善於水戰,諳曉海上風候具備氣象方面的知識。明末追隨隆武帝在剿滅山中土匪有功,被授予游擊將軍,曾經隸屬黃道周,而道周先生不能用他,辭職而去。去了鄭芝龍部,隨大軍投降清軍,立有大功。鄭成功設計誘捕將他關押在船中,他獨自脫逃,父親、弟弟、侄兒皆被殺。鄭成功後悔常常說,這又是一個楚國的伍子胥啊,帶有報仇雪恥的怨恨一定會前來報復的。[1]

  當施琅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加靖海將軍頭銜,其實就已經踏上了報仇雪恨的路。此刻,施琅的水師官兵中大部分都是鄭軍水師投降而組建的海軍。如從鄭軍降清的承恩伯周全斌、太子少師左都督楊福,康熙一概信任有加,命他們統領水師「前往征剿」台灣。皇帝並告誡說:「凡事會議酌行,勿謂自知,罔聽眾言。」也就是凡是進軍大計必須經過總督、巡撫、提督會商後進行,這是明清時期在國防、軍政大計方面「三權分立」相互制約的體制性規定。這次清廷第二次武力出征台灣,而且主要將領均為原來鄭軍海上投誠人員擔任。

  第一次出征是在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和四年三月,施琅、周全斌等三次率領水師浩浩蕩蕩向台灣進發,都因為遭遇颱風襲擊而而被迫中途返航。而實際上這次進軍,並非完全因為氣候原因,而在於水軍自身原因。後來施琅總結這次失敗的原因:一是因為投誠官兵,家屬均在鄭營,顧慮多端,不敢奮力向前;二是因為水軍為臨時拼湊,未經選拔和訓練,各部素質參差不一,難以整合協調;三是統軍將領無決策之權,軍事行動事事受到掣肘只能是「奉有成命,勉應擊楫」。

  此番經過十多年的在京城潛伏雪藏等待,施琅重新出山,籌謀出征,首先提出的是軍事進剿的專征權力。當月即上疏說:「督撫均有封疆重寄,臣職領水師,征剿事宜,理當獨任。」

  康熙採納了施琅的部分意見,巡撫吳興祚「有刑名、錢糧諸務,不必進剿」,但仍堅持「總督姚啟聖統轄全省兵馬,與提督施琅進取澎湖、台灣」。但是,總督、提督在何時進剿,利用「北風」還是「南風」季節進剿,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爭論不下。於是施琅悄悄打小報告,也即上了一份《密陳專征書》,再次要求皇帝為自己頒發專征台灣之敕諭。康熙仍然命令總督、提督會商後儘快進剿。姚啟聖主張利用北風,總督、提督各領一隊,分進出擊,共同攻擊澎湖、台灣;施琅主張利用南風先集中優勢兵力攻克澎湖,因澎湖守將劉國軒系鄭軍主力驍將,攻下澎湖,台灣可不戰而降。於是施琅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再上《決計進剿書》,請求授予專征之權。施琅有豐富的海上航行經驗和水戰閱歷,他深知風向對行舟的順逆之勢,關乎海上較量的勝負。他在《決計進剿疏》《海逆日蹙疏》中一再闡明:「夫南風之信,風輕浪平,將士無暈眩之患。且居上風上流,勢如破竹,豈不一鼓而收全勝?」「故用南風破賊,甚為穩當。」在《靖海紀事》諸什中,可見他與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之間在先取台灣或澎湖、利用北風或南風等問題上的激烈爭論。為了克敵制勝,他不避嫌疑,一直堅持乘南風先取澎湖。

  康熙再次召集大學士和王大臣議政會議,徵求內閣和親王們的意見。大學士明珠認為:「若以一人領兵進剿,可得行其志。兩人同往,則未免兩人掣肘,不便於行事。照議政王所請,不必令姚啟聖同往,著施琅一人進軍。」最終康熙考慮多數大臣意見,表示「施琅相機自行進剿,極為合宜」,並重新部署,姚啟聖負責催趲糧餉,保證軍需供應。在配備將領時,康熙排除各方偏見,發揮眾將官積極作用。施琅擬重用被姚啟聖處罰過的藍理,排斥姚啟聖器重的平陽總兵朱天貴。兵部不同意藍理署右營游擊領舟師。康熙認為兩人均可用。在後來澎湖海戰中,兩人均浴血奮戰,英勇無比,朱天貴壯烈犧牲。[2]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接到進軍命令,立即將大隊舟師齊集銅山,咨請總督姚啟聖,共商發給糧餉及犒賞銀兩。十一日,大會各鎮、協、營守備、千總、把總等隨征諸將官,將「先鋒銀錠」排列案上,傳令「征剿澎湖,誰敢為先鋒者,領取!以便首先沖?破敵」。白花花的銀子耀人眼眸,諸將官卻沉默無語,未有出列應徵者,此刻一人打破沉默,提標署右營游擊藍理挺身而出,領「先鋒銀錠」,受到施琅的嘉獎。

  藍理,福建漳浦人,少年時桀驁不訓,膂力絕人。曾經召集族人勇健者擊殺海盜頭目盧質。有人報告官府,認為有功應該獎勵。官府卻認為他也是盜賊,竟然將他抓到牢里關押。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造反,放出獄中囚犯,命令其到藩府報到。藍理走小路到仙霞關投降清軍統帥康親王,甘為清軍嚮導,破叛將鄭養性於溫州。康熙十八年,因戰功升任灌口營參將。康熙十九年,總督姚啟聖駐軍漳浦,令藍理分兵守高浦。藍理竟然抗命不去,姚總督說他剋扣軍餉,奪去官職,下刑部議罪,擬杖責流放。藍理自請去剿滅鄭軍海寇以贖罪,康熙允許,發往施琅軍前效力。藍理自請充當前鋒,他的弟弟藍瑤、藍瑗、藍珠皆隨從藍理而去。[3]

  施琅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十三日祭江,十四日凌晨七時,統領水軍二萬一千餘人,乘坐二百三十餘首戰船,在晨曦中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舟師列陣,雲帆破浪,殺向澎湖列島。

  

  施琅從銅山攻克花嶼、貓嶼、草嶼,乘南風航行到八罩,鄭軍劉國軒部踞澎湖,沿著海岸築短牆,置火炮,環海二十餘里為壁壘。施琅派遣先鋒游擊將軍藍理以小船攻擊,敵方的船隻乘著漲潮進行四面合擊,可謂賊艦布滿海面。藍理督促士兵迎戰,自早晨血戰到中午,戰鬥越發激烈,炮彈從頭頂呼嘯而過,一發炮彈擊中藍理腹部,腹破腸子流出,鮮血淋漓。他的族人藍法將他的腸子塞入腹內。四弟藍瑗脫下衣服將他傷口包紮,五弟藍珠持繃帶將他腹背全部綑紮牢固。藍理負重傷在人攙扶下,屹立舟中,大呼「殺賊」指揮將士進擊,擊毀敵艦二艘,敵軍潰逃。

  施琅乘坐的指揮樓船沖入敵船之中,眼睛被飛來流箭射中(一說被大火燒傷臉面,此處從《清史稿》),血流洇帕,卻仍然指揮若定,無畏督戰毫不退卻。總兵吳英接替他指揮,斬敵三千餘,攻克虎井、樓盤二嶼。緊接著施琅以百艘船隻分列東西,派遣總兵陳莽、魏明、董義、康玉率兵東指雞籠嶼、四角山,西指牛心灣,分散鄭軍攻勢。施琅自己督駕五十六隻戰船分為八隊,以八十隻戰船殿後,乘風破浪,揚帆直進。清軍將士奮勇攻擊,海戰從辰時打到申時,燒毀敵人戰船一百五十餘艘,繳獲各類船隻五十餘艘,焚殺敵軍將軍、提督、總兵、副將等高級將領三十五員,游擊以下一般將領三百餘員,焚殺和淹死敵軍一萬二千餘人。鄭氏主力幾乎全軍覆滅。劉國軒見力不能支,率殘部乘船北向吼門,在夜色掩護下,逃回台灣。防守媽祖宮炮台城的鄭氏將軍楊德見孤立無援,遂卸甲棄戈,出海請降。施琅又遣人持令箭分赴諸島,令其剃髮,造報名冊。共降官一百六十五員,士兵四千八百五十三名,遂取得澎湖等三十六島。清朝水師包括總兵朱天貴、游擊趙邦式在內陣亡三百二十九名,傷一千八百餘人。

  施琅於六月二十六日未通知總督姚啟聖,便搶先通過隨軍作戰的侍衛吳啟爵從海上走水路向康熙皇帝報捷。閏六月十八日,康熙陪同太后駐於古北口外紅川,接到施琅奏疏,非常高興,立即召集學士薩海命將此捷音遍諭扈從八旗諸王、貝子、公等大臣、侍衛各官。閏六月二十九日,降旨嘉獎,命在事有功人員照進取雲南例「從優議敘」並明確宣布:今進取台灣,正在用人之際,福建總督、提督、巡撫,凡有所請,俱著允行「即擬准行票簽來奏,切勿遺漏」,表示給予大力支持。

  澎湖激戰全殲鄭軍主力,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奠定了基礎。清軍占領澎湖後,鄭克塽敗局已定,但施琅卻不忙於進軍台灣,而是著眼於做爭取鄭克塽及其軍隊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鄭軍將士,穩定民心;同時建議朝廷「頒赦招撫」鄭氏,以爭取和平統一台灣。康熙帝同意他的招撫政策。施琅對所有台軍被俘將官採取寬大政策,願意留下就留下,不願留下想回家者,就登記造冊,發放路費,派小船供其返回台灣。但是附帶一個條件就是回到台灣後,必須宣傳告訴自己親人與鄉親,清軍不濫殺無辜,希望台灣人不要作毫無意義的抵抗,對待鄭家也是如此。鄭克塽、劉國軒見施琅「無屠戮意」,也願意歸順。施琅督師攻克澎湖後,鄭克塽從劉國軒之議,修表交出延平王金印剃髮歸降清廷。移住北京,受封為正黃旗漢軍公爵,後死於京城。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清朝水師由澎湖起程進軍登陸台灣。登陸台灣後,為了安定民心,公開表示自己為民族大義,放棄私人嫌隙,絕不大開殺戒,同時來到延平郡王祠去祭祀故主和仇人的鄭成功。祭文摘錄如下:

  自同安侯(鄭芝龍)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賜姓(鄭成功曾經被隆武帝賜姓朱,而改鄭森名為成功)啟土,世為岩疆,莫可誰付,今琅賴天子威靈,將士之力,克有茲土,不辭滅國之誅,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獨琅起卒伍,於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琅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己。

  施琅深明大義,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了不讓黎民生靈塗炭,嚴禁清軍登陸後對台灣民眾屠殺與掠劫。施琅對與自己有殺父兄滅妻兒的血海深仇的鄭氏家族,也按朝廷規定給予優撫善待,足見其遠見卓識,器宇和情懷皆在常人之上,說明了施琅心胸開闊,顧全大局,對台灣的和平統一和未來發展頗具戰略眼光。

  捷報陸續傳到北京,康熙帝異常振奮。他接到施琅所上《恭報台灣就撫疏》正值中秋佳節,為慶祝統一台灣,康熙皇帝賜封功臣。在康親王傑書宣讀的詔書中,敕封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為靖海侯,延平王鄭克塽為正黃旗海澄公,武平侯劉國軒為天津總兵、封伯爵,台灣忠誠伯馮錫范為正白旗伯爵……事實說明,台灣統一後完全能夠保證鄭氏集團的利益,更符合台灣民眾和大陸人民的利益。馬上能殺敵、案前能作詩、能文又能武的康熙皇帝,情不自禁,筆走龍蛇,賦詩言志,以《中秋日聞海上捷音》為題,賦詩祝賀: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康熙還將那天所穿的衣物派人馳賜施琅,並賜五律一首:

  島嶼全軍入,滄暝一戰收。降帆來蜃市,露布徹龍樓。

  上將能宣力,奇功本伐謀。伏波名共美,南紀盡安流。

  康熙稱讚施琅智勇雙全,建立奇功,安定東南海疆,可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齊名,流芳百世。

  《清史稿》評,施琅治軍嚴整,精通陣法,尤其善於水戰,諳熟海中氣象風雲變幻。在即將出師澎湖時,有人請他立即撤師回營,問施琅說:「大家都說海上颳起南風,出師不利,馬上就要出發,將如何應對海戰?」施琅說:「北風日夜猛烈,今天攻取澎湖,未能一戰攻克,風起舟散,將如何打仗呢?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比較小,夜晚尤其安靜,可將船隻匯聚停泊在大海上。觀察氣候變化而行動,不過七天,大舉進攻可必取勝。如果偶然遭遇大的颶風,那就是天意所致,非人們顧慮可以想到的。在鄭家軍的將領中劉國軒最為驍勇,以其他將領來守衛澎湖,雖然失敗,必然會再戰。如今劉國軒守澎湖,此戰獲勝老劉必然喪膽,台灣可不戰而降。」等到開戰的那一天,雲層起自於東南,劉國軒看到了,說颶風要來了,非常高興。俄頃,海面雷聲大作,國軒推開桌子站起來說:「今天失敗,這是天命!」

  在台灣鄭克塽投降後,人們都以為施琅一定會報父親兄弟被殺的仇恨,將對鄭氏進行屠殺。而施琅則說:「被逼向絕路的台灣人,重新歸附朝廷,大開殺戮,恐怕會引起民心的反覆。我之所以銜恨忍痛,是以國事為重,絕不敢只顧私仇。」在施琅的建議下,投降後的鄭氏兄弟子侄均給予官爵封賞,並在北京妥善進行了安置,大大安定了台灣的人心。[4]

  施琅統一台灣後,清廷內部產生了一場對台灣的棄留之爭。在大臣中主張守而不棄者,只有少數人,即如福建總督姚啟聖和施琅等人。施琅是經過對台灣的親身調查研究而據理力爭的。「台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更重要的是,他對西方殖民者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荷蘭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認識,認為「紅毛」「無時不在涎貪,亦必乘隙以圖」。在閉關鎖國、自以為是天朝大國的清初時期,施琅能對西方殖民者有這點初步認識,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內的同時代人所不及的。應當說,施琅這一貢獻比起他收復台灣來說,在反對西方殖民者的問題上,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康熙帝下決心留守台灣,並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台灣府和台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於福建省。並在台灣設總兵一員,副將2員,駐軍8000,分水陸8營。於澎湖設副將1員,駐兵2000,分為2營。台灣地區的澎湖列島,凡六十四島,地處大陸與台灣之間,為台灣的門戶。清初台灣設府後,在澎湖設巡檢,雍正時改巡檢為通判,命水師副將鎮守。乾隆時澎湖設立書院,舉行考試。

  施琅底定全台,上奏清廷建議奉台灣民間信仰的媽祖「天妃」賜晉天后(宋徽宗時期,中國朝廷已頒福建所信仰的媽祖以「正妃」稱號、元朝皇帝進封「天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准奏,且進頒「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敕號,改台南寧靖王府為大天后宮,派滿族大臣禮部侍郎雅虎致祭。雍正四年,皇帝又御書「神昭海表」匾,由台灣鎮總兵林亮迎至天后宮敬懸,乾隆時期清廷又頒旨改官祀,天后宮之名稱逐漸普及至今。

  當時施琅從湄洲島帶的古媽祖黑面二媽,目前安置在鹿港天后宮,供眾信徒膜拜,此尊神像已有一千年的歷史,目前全世界僅此一尊。

  台灣寶島是在清朝統一中國的局面下,經濟文化才逐步有所發展。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自此又重新統一於清朝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可以說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功績不容抹殺,應該牢記。

  2017年10月中秋於南京秦淮河畔初稿

  2017年10月22日改於南京金信花園

  2018年元月1日晚定稿

  [1] 見《清朝野史大觀三·卷五·施琅為鄭成功舊部》,上海書店,第56頁。

  [2] 《康熙起居注》。見《康熙大傳》,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55頁。

  [3] 見《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列傳四十八·藍理傳》,線裝書局,第1505頁。

  [4] 見《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列傳四十七·施琅傳》,線裝書局,第1502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