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華時代> 四、貪得無厭,打擊異己

四、貪得無厭,打擊異己

2024-09-29 11:50:27 作者: 姜若木

  仗著乾隆的寵信,和珅用各種手段聚斂錢財,比如侵吞、納賄、索要、放債、開店、收稅、盤剝鹽商等。凡是外省進貢皇上的禮物,都要經過和珅這一關,他從中截取,以致他所藏的珍珠手串,比皇宮的還要大、  還要多。

  據說,在和珅被查辦的前一天,乾隆的七阿哥派人來求和珅想個辦法救救他。原來,這個王子不慎打碎了皇宮中一個直徑尺許的玲瓏剔透、光彩奪目的碧玉盤。這是皇帝平素最心愛的珍寶器皿,七阿哥怕嘉慶龍顏大怒,怪罪下來,所以趕緊派人來求和珅,和珅隨手取出一塊精美玉盤,對來人笑笑說:「這有何難,看看這個玉盤可否代替?」來人一見,頓時就樂得兩眼眯成一條線,手捧這塊比皇宮那塊強好多倍的玉盤,一路小跑帶  回去給了七阿哥。

  

  當時的官員們想得到一個肥差,或想保住高官祿位,或想飛黃騰達,或欲免除牢獄之災、殺身之禍,無不走和珅的門路,並付以重金行賄。另外,他還明里暗裡敲詐勒索各地官員。

  有一次,閩總督伍拉納等為湊齊給和珅的財寶,竟然公開弔打州縣官員,聚斂錢財。這樣上行下效,各州縣官員嚴刑拷打公差、衙役,公差、衙役又去加重對老百姓的盤剝和搜刮,這種一層壓一層的腐敗,最後引起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以「官逼民反」為口號,把矛頭直接指向和珅參見附錄:白蓮教和天理教起義。

  和珅諳熟官場之道,但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始終不露痕跡,總有一些人來彈劾他,為此,和珅千方百計地堵塞或攔截通向皇帝的信息渠道,對異己打擊報復,如御史曹錫寶想參劾和珅家人劉全,以打開缺口參劾和珅,但他不慎走漏了消息,被人連夜向和珅告密。和珅知道後,在乾隆跟前預先做了鋪墊,曹錫寶因此反被革職留用。

  嘉慶帝對和珅專權貪污早有耳聞,心中極為不滿,但礙於乾隆的情面,投鼠忌器,敢怒而不敢言。乾隆去世後,嘉慶主持朝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查辦、處死了和珅,抄沒了家產。有張流傳的抄家清單這樣記載  著和珅的財產:

  田地八千頃,當鋪七十五家,銀號四十二家,古玩鋪十三家,帶花園的樓台一百零六座,還有大量金銀、珠寶、器皿等;僅各種各樣的衣服就有:貂皮的一千五百零二件,雜皮的一千二百四十三件,其他衣服五千三百十六件。他的整個家產,折合白銀竟然達九億多兩,這麼大的數字遠遠超過了清廷十餘年的總收入(每年七千萬兩),其貪污款項之多,數額之大,真是前所未有。自古以來,無論是王愷、石崇都不及和珅的十分之一,就是中外的皇帝,也沒有這麼大的私人財產。

  點 評

  和珅依靠乾隆的寵信,貪得無厭,在他通向財富的巔峰時,也為自己掘好了墳墓。大貪官和珅的事情表明,乾隆盛世的外衣下,清廷內部已腐  敗到了極其可怕的地步!

  鴉片戰爭始末

  第九章

  清朝後期,中國的專制皇權制度已經陷入沒落時期,這種腐朽的社會制度嚴重地阻礙了歷史前進的腳步。而這時西方世界由於出現了新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制度,迅速地壯大了起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他們開始尋求對外擴張的目標,並很快地把目光投向了清朝統治下的中國。

  一、罪惡的鴉片貿易

  起初,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限制著中外貿易的發展,使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很難傾銷,幾乎沒有什麼市場,而中國的茶、絲等土特產在國外卻備受青睞,出口量逐年遞增。在中英貿易中,中國長期處於出口大於進口的有利地位,白銀內流,這種發展趨勢,使西方列強很惱火。

  當一般商品在中國打不開市場時,英商很快就又找到了新的商品,那就是  鴉片。

  鴉片俗稱大麻,是用罌粟汁液熬製而成的一種麻醉劑,是吸食的毒品。鴉片不僅具有高出成本很多倍的高額利潤,而且長期吸食,還有成癮的後果,把鴉片銷入中國,無疑是為自己開拓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利潤就會長期滾滾而來,於是英商就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隨後,美、俄等西方列強看到巨大的利潤,也紛紛加入到這種一本萬利的「貿易」中。

  鴉片走私到中國,給中國社會、清政府和廣大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禍患,中國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社會生產力急劇下降。鴉片一到中國首先被很多清朝文武官員接受,由於吸食成癮,這些官員再無心思處理政務、軍務,結果使吏治更加黑暗腐朽,軍隊戰鬥力一度削弱。為了滿足吸食鴉片的耗費,官員們又拼命地在百姓中間索取錢財,百姓的生活更加貧困。同時,由於鴉片的大量輸入,國內的白銀開始大量外流。鴉片的流入,由來已久,雍正時每年走私進口鴉片200箱,乾隆時增至1000箱,嘉慶時增至4000箱,到道光時,鴉片走私更是囂張的突破了30000箱,流失白銀3000萬兩,這使清政府本來就很緊張的財政更加拮据。

  罪惡的鴉片貿易給中國造成了如此嚴重的災難,使中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激化起來,強烈要求禁菸的呼聲日益高漲。

  二、林則徐虎門銷煙

  對於鴉片毒品,早在雍正時期,雍正就開始禁菸,乾隆也下過禁菸令,嘉慶也屢下令禁菸,但都收效甚微,且愈演愈烈。到道光時,鴉片已經泛濫成災,禁菸的要求已經成為全國的共識。道光皇帝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鴉片一天不禁,人民便一天不能安寧,統治階級的政權便有傾覆的危險。在這緊要關頭,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鴉片走私活  動最猖獗的廣東禁菸。

  林則徐(1785—1850),福建侯官縣(今福建福州)人,出生於一個下層知識分子家庭。傳說在林則徐降生的時候,新任的福建巡撫徐嗣曾,正好乘坐一頂大轎,在侍衛隨從的簇擁下,從他家門口經過,林則徐的父親認為這是個好兆頭,便給兒子取名則徐,希望他長大後能像徐嗣曾那樣讀書做大官,光宗耀祖。

  林則徐4歲入私塾,7歲開始習作,他聰明早慧,13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27歲中進士,他歷官14省,任過監察御史、布政使、河道總督、巡撫、總督和欽差等官職。

  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後,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懲辦不法官吏,曉諭外商呈繳鴉片。當時,英國商人根本無視中國政府的主權,廣東當地群眾群情憤怒,很多群眾來到英國使館前,要求公使義律交出逃到這裡的大鴉片販子,石頭和瓦塊成了中國老百姓的武器,紛紛投向英國使館院內,林則徐領導的禁菸運動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終於迫使英美煙商繳出鴉片一百一十多萬公斤,從6月3日到25日,虎門海灘燃起熊熊大火,所有鴉片當眾銷毀,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它表現了我國的民族尊嚴和浩然正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林則徐像

  三、第一次鴉片戰爭

  虎門銷煙以後,林則徐下令恢復了中英貿易,但堅決禁止鴉片輸入。

  他對外國商人實行了「奉法者來之,違法者去之」的方針,任何國家的商船,只要不夾帶鴉片,都允許進口。

  英國的商務監督查理·義律則利用各種機會擴大事態。他下令英國商船一律不准進口做買賣,並要求英國政府派兵,準備武力解決。1839年7月,在九龍的尖沙咀發生了英國水手行兇傷人事件,村民林維喜被重傷致死。林則徐要求英方交出兇手,義律無理拒絕,並於9月率英艦闖進九龍藉機挑起戰事,炮擊九龍山口,中國方面予以還擊,打退英艦進攻,此為九龍之戰。10月,義律又率英艦闖入珠江口,在穿鼻洋阻攔英國商船,並與中國水師接戰,這就是穿鼻之戰。此後,英軍在10天之內6次進犯中國  軍隊的駐地,均被擊退。

  1839年12月,道光帝在接到穿鼻之戰的奏報後,命令停止中英貿易,1840年1月,林則徐奉旨宣布斷絕中英貿易。

  而英國資產階級挑起侵略戰爭蓄謀已久,禁菸問題成了他們發動戰爭的導火線。早在1832年,英國船隻「阿美士德」號就來到中國測量沿海港灣的船道,調查沿海港口的情況,並繪製成圖。同時,對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進行刺探。1835年,該船船長胡夏米向英國政府提出了武裝侵略中國的建議,並提供了具體的作戰方案。

  於是虎門銷煙事件一傳到英國,英國內閣便於1839年10月1日召開會議,做出了「派遣一支艦隊到中國去」的決定。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曾在好望角艦隊擔任總司令的海軍上將喬治·懿律和商務監督查理·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了發動侵華戰爭的決議案,6月,一支由48艘艦船、540門大炮和4000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艦隊,從印度侵入中國廣東海面,一場由英國資產階級挑起的「旨在維護鴉片貿易而發動的對華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從1840年6月下旬開始到1842年8月下旬結束,歷史上稱這次戰爭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下旬英軍封鎖珠江口開始,至1841年1月義律發布《穿鼻條約》為止,歷時7個月。其過程是:英軍到達中國海面後,對廣州進行了封鎖,廣州軍民在林則徐的帶領下,對入侵英軍已嚴加防備,義律見無隙可乘,調轉船頭,率兵北竄。7月,英軍進犯福建廈門,  鴉片戰爭

  新任閩浙總督鄧廷楨已有防備,英軍也未能得逞。英艦又繼續北駛,進犯浙江,攻陷防禦薄弱的定海。接著部分兵艦又北上,於8月到達天津白河口,義律在這裡遞交了英政府給清廷的照會,英國在照會中提出賠款、割地、自由貿易等要求,並聲稱,如不答應,將「相戰不息」。

  定海的失陷使清廷大為震動,道光帝十分恐慌,決定對英軍實行籠絡政策,寄希望於和談,並派直隸總督琦善前往天津白河口,與英軍談判交涉。琦善在交涉中屈膝求和,他表示:林則徐等人在廣東查禁鴉片「操之過急」,實屬「辦理不善」,一定要「重治其罪」,希望英軍退回廣東具體談判,保證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英國侵略者在得到琦善的保證後,於9月中旬折回南方。道光帝於9月17日任命「退敵有功」的琦善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繼續辦理中英交涉。同時,以「辦理不善」的罪名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查辦,抵抗派因此受到沉重打擊,妥協派開始占上風。

  琦善到達廣州後,對義律提出的各項無理要求無不一一允諾,只是對割讓香港一事,不敢做主,表示要「代為奏聖恩」。1841年1月,英軍發動突然進攻,強占大沙角炮台,炮台守將陳連升等進行了頑強抵抗。在戰爭中,陳連升以身殉國。然而,琦善卻下令撤退各炮台的守兵。1月20日,義律單方公布了《穿鼻草約》,草約包括清政府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兩白銀等條款。1月26日,英軍強行占領香港。

  第二階段,從1841年1月清政府又宣戰開始至5月《廣州和約》訂立為止,歷時4個月。其過程是:1月27日,大沙角炮台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道光帝大為惱火,感到定海尚未交出,英軍又在廣東挑釁,立即下詔對英宣戰。他將琦善革職問罪,任命奕山為靖逆將軍、戶部尚書隆文和湖南提督揚芳為參贊大臣,調集軍隊17000人開赴廣東,重新開戰。

  義律獲悉清政府調兵遣將的消息後,先發制人,於2月下旬搶先對虎門炮台發起了進攻,62歲的水師提督關天培親自上炮台,率軍英勇抵抗。

  在戰鬥中,他多處受傷,血染衣甲,依然緊守陣地,誓死不撤。而這時還在廣東前線負責軍隊的琦善,竟拒絕派兵增援。關天培終因孤立無援,彈盡糧絕,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

  4月,奕山等人才帶領軍隊來到廣州。5月下旬,在沒有切實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對英船發動了一次夜襲,結果潰敗逃回廣州。英軍趁機反撲,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輕易占領了城郊的泥城、四方的炮台,包圍了廣州城,並炮襲城內。奕山等人則高懸起白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出城向英  軍求和。

  5月27日,奕山與英軍訂立了屈辱的《廣州和約》。和約規定:清軍在6天內撤駐廣州城外,7天內繳納600萬兩白銀的「贖城費」,賠償英國  商館損失30萬兩白銀。

  第三個階段,自1841年1月英軍再度進攻廈門開始到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止,歷時12個月。

  1841年4月,英國政府獲悉義律發布的《穿鼻草約》內容後,大為不滿,認為這個條約中所獲取的權益太少,決定撤回義律,改派曾在印度任  職的蹼鼎查為全權公使。

  8月下旬,蹼鼎查率軍進犯廈門,總兵江繼芸領兵禦敵,力戰犧牲,廈門陷落。9月,英軍又北犯定海,總兵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等率部抵抗了6個晝夜,重創英軍。10月1日定海再度失陷,三個總兵先後遇難。

  10月中旬,英軍進攻鎮海,負責鎮海防務的總督裕謙率軍抵抗,而浙江提督餘步雲卻臨陣逃脫,鎮海失守,裕謙投水自盡。隨後,英軍又攻占  了寧波。

  浙東三城的失陷,大大震動了朝廷。為了保住江南財富之區,道光帝下令重新迎戰。10月18日又任命奕經為揚威將軍,從多省調集軍隊2萬人趕赴浙江前線,奕經一路遊山玩水,於1842年2月才到達紹興。隨後又同奕山一樣,對戰事不做認真準備,兵分三路襲取浙東三城,結果被打得大敗。奕經等人逃回杭州,從此不敢出戰。

  於是道光帝從忽戰忽和轉為一意求和,下令沿海各省不許進兵,並任盛京將軍耆英為欽差大臣,到浙江前線辦理議和停戰事宜。然而英國侵略軍拒絕了議和的請求,開始大舉入侵長江流域。5月,英軍攻陷海防重鎮乍涌。6月,英艦進攻吳淞口要塞,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率守軍5千人頑強抵抗,而後援兩江總督牛鑒卻聞風逃遁,陳化成孤立無援,戰死在炮台。隨後,上海、寶山相繼陷落。英艦又溯長江西上,7月攻陷鎮江。8月初,英軍侵入南京下關江面。耆英到達南京,向侵略者乞降。他在給道光帝的奏報中說:「該夷船堅炮猛,初尚得之傳聞,今既親上其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伏。」

  於是耆英接受了蹼鼎查提出的全部條款,不敢提任何異議。8月29日同英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進行割地,賠款,喪失主權,給英侵略者以特權。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國淪為半殖  民地的一個重要標誌。

  四、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過後十多年,西方列強發現了清王朝已經軟弱無能的本質,於是步步緊逼,擴大在華的利益。儘管清政府一再妥協退讓,也根本滿足不了侵略者貪得無厭的胃口。為了擴大在鴉片戰爭中所獲取的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的門戶,英、法經過精心周密的蓄謀策劃,準備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為了製造戰爭藉口,英、法、美三國在1854年和1856年先後向清政府提出「修約」的要求,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絕。

  1856年2月,法國傳教士馬賴竄入廣西西林縣以傳教為名,進行非法活動,因他作惡多端,民憤極大,被當地政府處死。同年10月,中國走私船「亞羅號」因窩藏海盜受到廣東水師搜捕,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出面橫加干涉,謊稱該船為英國的艦船,誣告中國水師侮辱英國國旗。法、英兩國政府就這樣堂而皇之地分別以「馬神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為藉口,組成英法聯軍,悍然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打著全面修改鴉片戰爭所訂條約的幌子進行的,歷史上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次戰爭從1856年10月開始,英軍以香港為基地,向廣州附近各地炮台發動了瘋狂猛烈的進攻。12月,法國派軍來華協同英軍對中國守軍作戰,美國和俄國見此,也出兵充當幫凶,公開支持英法的侵略行徑,沒多久,這些外國的侵略軍占領了廣州。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國又得寸進尺,更加肆無忌憚,派出大批軍艦長驅直入,沿海北上到了大沽口,又一路耀武揚威,直達天津城外,並大肆揚言要攻取清朝的「心臟」北京。在侵略者的淫威恫嚇之下,清政府再次屈膝投降,被迫於6月與美、俄、英、法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再次割地賠款,以換來一時的安寧。

  1859年6月,侵略者利用換約之機,進一步擴大對華侵略戰爭。1860年8月,英、法軍艦浩浩蕩蕩,由俄人引路,占據北塘,後占領天津,進逼北京。清廷上下,慌作一團,爭相逃命。9月22日,咸豐帝率后妃、大臣們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向侵略者求和。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在京津地區肆意燒殺淫掠,有「萬園之園」美稱的圓明園被侵略者徹底洗劫後縱火焚毀。10月下旬,在英、法聯軍的武力威逼和沙俄的恫嚇下,清政府不得不與英、法交換了《天津條約》。然後又與英、法、俄分別簽訂了《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趁火打劫,脅迫清政府先後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短短几年之後,沙俄輕而易舉地從中國掠奪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國也趁機掠取了和英、法兩國同樣的侵略特權。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