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華時代> 一、黃宗羲與《明夷待訪錄》

一、黃宗羲與《明夷待訪錄》

2024-09-29 11:49:16 作者: 姜若木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世稱梨州先生,浙江餘姚人。他的父親黃尊素,是明朝一位重要的東林黨人,與東林黨核心人物楊漣、左光斗往來甚為密切。1626年因與宦官魏忠賢的鬥爭被削去御史官  職,後被害死在獄中。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少年的黃宗羲聽到這個消息,決心要為父親報仇。1627年明宗去世,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改元崇禎。得到魏忠賢被崇禎帝處死的消息,黃宗羲攜帶利錐,星夜趕赴北京,決心找那些殺害他父親的閹黨報仇雪恨。

  黃宗羲到達北京後,雖然他父親的冤案得到昭雪,魏忠賢已被賜死,但魏忠賢的一些餘黨仍逍遙法外。黃宗羲上書崇禎帝,要求斬首直接殺害他父親的兇手許顯純、崔應元和李實等人。

  一天,在審堂上對質的時候,黃宗羲滿腔怒火沖騰而起,手拿利錐,刺得許顯純遍體流血連喊饒命,崔應元嚇得面無人色。經黃宗羲據理力爭,許、崔二人被判處死刑。

  當年一手捏造黃宗羲父親罪名的李實聽到這個消息,趕忙給黃宗羲送來三千兩白銀,希望黃宗羲對他免於追究,可是黃宗羲一點兒不為所動,再次上書崇禎帝,揭發李實的罪惡行徑,最後李實也被發配充軍。

  黃宗羲的行動,轟動了整個京城,贏得人們的一片讚譽,連崇禎帝也誇獎他是一位「忠臣孤子」。

  隨後,黃宗羲回到家鄉發憤讀書,抄書。家鄉的世學樓、澹生堂以及南中的千頃堂、絳雲樓的藏書,他都認真地一一看過,在兩年左右的時間裡,他讀完了「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等巨著。孜孜不倦的讀書生活,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學術根底,也使他更加看清了明王朝行將崩潰的政  治命運。

  崇禎三年,他加入了在當時社會影響最大的文人團體——復社。這是一個與奸臣黨鬥爭的文人聯合組織。黃宗羲與顧憲成之孫顧杲作為發起人,聯合貼出了聲討第二個魏忠賢式的人物——阮大鋮的《南都亂公揭》,一下子轟動了南京。阮大鋮剛要躍躍欲試,其仿效魏忠賢的醜惡陰險的嘴臉便暴露無遺,只好躲起來,再也不敢公開活動。

  崇禎死後,阮大鋮的死黨馬士英輔佐朱由崧在南京稱帝,阮大鋮又出任弘光帝政權的兵部尚書。他一上台便拋出一個名叫《蝗蝻錄》的黑名單,大肆捕殺東林黨人和復社成員,黃宗羲不幸被捕。後因提審延期,在1645年清軍攻進南京後,黃宗羲得幸逃脫出來。

  這時,張國維、張煌言等在紹興擁立魯王朱以海堅持抗清,黃宗羲集合起黃竹浦子弟數百人起兵響應,他被任命為魯王政權的監察御史,從此踏上了8年抗清的艱辛歷程。魯王政權中主持軍務的孫嘉績、熊汝霖等人是一幫沒有指揮才能,更不敢率兵出擊收復失地的書生,黃宗羲處處受到這幫庸人的節制操縱,不能有所作為。

  1646年6月,清兵進入浙東,魯王南逃,黃宗羲率領五百名殘兵在四明山結寨固守,抵抗清兵的進攻,但終因力量單薄而被打敗了。

  為了躲避清朝統治者的懸賞通緝,黃宗羲置身於深山草莽之中。在食宿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他仍然以頑強的毅力創作完成了《春秋日食歷》《授時曆》《故大統歷》《新推交食法授時曆》《西曆假如》《勾股圖說》《開方命算》《割圓八線解》《測圓要義》等一些天文學、數學方面的著作,為我國科技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在亡命的日子裡,他得知魯王在錢塘江,曾再度投奔魯王的帳下,但這時魯王的政權已是晚景淒涼了,一幫愚蠢的將領左右著魯王,黃宗羲連提一句建議的機會也沒有,還留在這裡幹什麼呢?於是他決定回鄉「畢力  於著述」。

  康熙手諭

  1661年康熙帝即位,清朝統治已穩定下來,這一年黃宗羲也結束了武裝抗清的鬥爭生活,從此避居鄉間,專心著述。1663年,著名的《明夷待訪錄》問世。在這部書中,黃宗羲提出了兩大著名的思想,在中國思想文  化史上豎起了一座豐碑。

  其一,他提出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快樂」

  的思想,嚴斥君主專制制度,書中字裡行間閃爍著民主思想的光輝,該書後來成為晚清戊戌變法中維新派的有力思想武器。

  其二,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里還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先進思想。中國古代社會,商人經商一直受到抑制,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行業,致使中國古代社會一直處於小農經濟的狀態,社會發展緩慢。黃宗羲敢於向傳統的愚昧專制思想挑戰,這在當時是需要相當大的魄力和遠見卓識的。

  1665年,黃宗羲收徒講學,後來成為著名學者的萬斯大、萬斯同等人都出於他的門下,1667年他又恢復了他的教師劉宗同創辦的證人書院。

  黃宗羲講學注重教給學生做學問的途徑和方法,強調讀書必須實用。

  他教學的內容,除了經、史、子、集外,還有曆法、天文、數學等自然科學,他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在二十幾年的時間裡,有一百多人拜他為師。

  這時,他已是一個學生滿天下的學者了。

  1678年,康熙為了籠絡漢族人才,開博學鴻辭科取士,命令三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吏推薦人才。掌院學士葉方藹向康熙推薦了黃宗羲,但被黃宗羲婉言辭謝了。兩年後,清政府聘請他任《明史》編修的顧問,他以氣節為重,再次力辭。康熙沒有勉強,只是要求他把所寫的有關歷史方面  的著作全都抄送入京。

  雖然黃宗羲沒有直接參與《明史》的修撰,但《明史》的修成,也凝聚了他許多心血。比如《歷志》,雖不是他執筆,卻是經過他的審閱才定稿的。另外,他讓自己的兒子黃白家參加了史局。

  1676年他完成了另一部重要著作《明儒學案》,在這部著作中,他把明代200多位學者的著作系統排比,闡明每個學者的學術淵源,學說宗旨及演變。評論公正,分析深刻,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首創。晚年他又完成了《宋元學案》,使700年間儒苑門戶一目了然,在中國學術史上是一個傑  出的貢獻。

  黃宗羲晚年仍然非常勤奮,每天讀書不完成規定的卷數絕不休息,他以84歲的高齡編撰了482卷的《明文海》這部巨著。

  1695年,黃宗羲與世長辭。死前他留遺囑,要求家人在他死後「於次日安葬,殮以時服,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槨,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覡旌  幡紙錢一概不用」。

  這是對當時盛行的佛教唯心主義思想最大的輕蔑,也是他唯物主義認識觀的徹底表現,他以特有的錚錚風骨、昂揚的戰鬥性格、博大精深的學術思想為自己的一  生做了很好的總結。

  清人繪——《插秧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