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書法的高峰
2024-09-29 11:42:31
作者: 姜若木
隋唐時期是我國書法藝術的高峰。在南北朝時期,不少書法家融合北方碑版體之方嚴道勁的風骨和南方書簡體之疏放妍妙的氣韻,逐漸開始探索創新的書寫體。唐承隋制,五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立碑,貴族、官員和平民可設墓誌。樹碑立志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大大推動了書法的發展。碑誌要求字體典雅、端莊,抄寫則要求規範、整齊,都要求使用統一、美觀、實用的字體。書法藝術在唐朝時期受到唐代統治者的提倡和重視。唐太宗喜愛書法,命人搜求王羲之的墨跡,整理成卷。他在選拔官吏的考試中,把書法的好壞作為一項重要標準,以此來激發讀書人學習書法的積極性。
唐太宗請虞世南做書法老師。虞世南的字,內剛外柔,雍容華貴。他死後,太宗很難過,對魏徵說:「再也沒有人同我論書法了。」
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557—641),其書法用筆剛勁峻拔,筆劃方潤整齊,結構開朗爽健,在書寫的間架結構、書寫速度、用筆輕重、筆劃肥瘦等方面,做出了總結性和規範性的貢獻,對後人影響頗深。代表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是和歐陽詢齊名的大書法家,他倆和褚遂良被稱為初唐三大書法家。他們有的擅長楷書,有的擅長行書,有的擅長草書,在繼承前輩書法藝術的基礎上,都有所創新。
繼唐朝初年三大書法家之後,成就比較大的是「草聖」張旭和懷素和尚。他們創造的「狂草書」筆勢放縱,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但狂而不亂,狂中有序列,對後世影響深遠。張旭往往醉後落筆疾書,常有佳作產生,人們稱他「張顛」。他的草書變幻無窮,揮墨時飛動的姿勢像舞蹈一樣美妙。懷素少年時家貧,為了學習書法,他種了很多芭蕉,在蕉葉上寫字。他用壞的筆,據說可以堆成一個土丘。或許是狂草書法的特點吧,他也喜歡在酒酣興起時落筆。他的草書,活潑飛動,像飛一樣栩栩如生,有如筆下生風。人們說他是「以狂繼顛」,把他和張旭並稱為「顛張狂素」。到了唐代中後期,顏真卿、柳公權等人,又把書法藝術推到了新的高峰。顏真卿(708—784)唐代書法家。字清臣,祖籍琅玡臨沂(今屬山東),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顏真卿曾任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後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真卿舉義旗起兵抵抗,被推為盟主。
至德元載(756),授御史大夫。寶應元年(762),拜戶部侍郎,再拜尚書右丞。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進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顏真卿不但是個有氣節的志士,而且是一位傑出的大書法家,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之一。他擅長楷書和行書,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闊;行書筆力遒勁,氣勢旺盛,開創了新的風格。
他的楷書被稱為「顏體」,成為後人學字的楷模。比顏真卿晚70年的柳公權,是和顏真卿齊名的書法家,也精於楷書。他的楷書骨力遒健,結構緊湊,對後代的影響也很大。人們把他和顏真卿的書法並稱「顏柳」,或者稱「顏筋柳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