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錦繡天唐> 第十九章 平定藩鎮割據

第十九章 平定藩鎮割據

2024-09-29 11:41:37 作者: 姜若木

  藩鎮割據就像是唐王朝後期統治的一個定時炸彈,不消除這個隱患,下一個「安史之亂」隨時都可能發生。

  「安史之亂」期間和之後,原來只在邊境設立的節度使隨之在內地也迅速增加,並且有一些節度使趁機擴充勢力,在叛亂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平定叛亂之後,就各據一方,表面上聽從朝廷,其實各有各的打算。在平定叛亂後期,唐王朝接受了很多叛軍將領的投降,他們在表面上歸順朝廷,其實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實力,以圖後事,他們大多數被任命為新的節度使。不少節度使管轄的地區,名義上是唐朝藩鎮,實際上是地方割據。

  這樣,藩鎮割據的局面就一步步形成了。

  藩鎮之間,藩鎮和中央之間,不斷征戰,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藩鎮割據局面出現,嚴重削弱了唐朝後期對全國的統治,中央成了一個空殼的「司令部」。唐德宗費了四年時間,用征討和妥協的辦法,勉強平息了河北藩鎮的叛亂。可是,藩鎮勢力並沒有真正肅清。許多節度使仍然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繼續對抗朝廷。

  其中最著名的是淮西節度使吳少誠、吳少陽和吳元濟,他們相繼以蔡州為老窩,盤踞淮河上游地區三十多年,不聽朝廷調遣,成了國中之國。他們時常派兵出去掠奪燒殺,人民長期處在暴虐統治之下,生活水深火熱。唐朝朝廷先是運用政治手段,限制藩鎮的發展,但割據一方的這些「土皇帝」對中央的政策陽奉陰違。後來朝廷意識到,靠政治手段不可能達到目的,只有靠武力才能解決藩鎮割據的局面,但由於當時沒有合適的將領,士兵的戰鬥力也無法和藩鎮的士兵相比,雖多次出兵征討,卻沒有取得多少成效。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正月,朝廷任命李愬為唐(今河南唐河)、隨(今湖北隨州)、鄧(今河南鄧州)三州節度使,可以自己擴充軍隊,準備討伐吳元濟;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赴前線督戰。

  李愬出身名將之門,很有軍事謀略,又善於騎馬射箭,是個難得的將才。他經過對唐朝近幾十年的作戰分析得出,由於唐朝政府軍連年打仗敗多勝少,官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所以當他走馬上任的時候,經常到營房去探望負傷的官兵,進行慰問,使軍心日益高昂。他見此時蔡州比較空虛,正是襲擊的好時機,如果能成功地打一個襲擊戰,對鼓舞士氣是很有幫助的。他一面擴充軍隊,趕造兵器,一面對敵軍分化瓦解,優待和重用俘虜,把淮西各方面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為襲擊蔡州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同年十月十五日深夜,李愬帶領官軍冒著大雪奔赴淮西地區最不設防的蔡州,並一舉攻克,還抓住了吳元濟,士氣大漲。這年十一月,吳元濟被押送到了京城。唐憲宗下令把他殺死在長安的獨柳樹下,為患三十多年的淮西割據,就這樣被消滅了。平定淮西之後,使東都洛陽和江淮地區免除了威脅,意義十分重大。其他藩鎮看到朝廷有決心有力量征討叛亂,不得不收斂一些,表示服從朝廷。唐朝暫時又出現了比較統一的局面,這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都非常有利。

  點 評

  藩鎮割據是唐王朝的一大特點,這些藩鎮之所以能長期存在,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封建社會,一般都採取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而藩鎮一般都建立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農業條件及人口條件相對適合藩鎮的獨立生存,有充足的糧食和兵源,讓他們即使沒有中央的支持,也能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唐王朝前期疏於對藩鎮的限制,給了其無限的權利,在「安史之亂」

  中又加強了藩鎮的自主權,有些藩鎮甚至可以任意任免轄區內的官員,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減免農民的賦稅。一般情況下,藩鎮管轄下農民的賦稅反倒比唐王朝少一些,這也是各藩鎮為了籠絡人心的政治手段。總之,每個藩鎮就是一個獨立的政治機構。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這是他們能長期割據一方的保障。這些軍隊經過「安史之亂」之後,大部分都是節度使自己一手組建的,他們對這支軍隊有絕對的領導權。這些將領都很有軍事經驗,士兵的軍餉都很豐厚,並且很多都是父子兵或兄弟兵,從而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

  唐朝經過「安史之亂」的沉痛打擊,軍事力量已相當薄弱,軍隊都被各藩鎮所掌握,朝廷沒有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可以作戰,再加上統治腐敗,所以,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藩鎮。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藩鎮割據的局面長期存在於唐王朝的統治之下,他們就像蛀蟲一樣,蠶食著唐王朝這片本就破碎的疆土。唐王朝經過幾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改變了這種狀況,但也只打擊了一些極其囂張的藩鎮,其他藩鎮雖然有所收斂,但也只是起到了治標不治本的作用。

  相關連結

  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中國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為在授予職位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由此得名。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

  唐代節度使制度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又改為都督。貞觀年間,天下太平,內地都督府減少至消失,只有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設立此職,以統馭州、縣、鎮戍。鎮戍是容易發生戰爭的地點,是唐朝重要的防禦據點,但比較分散,兵力薄弱,只起到哨所的作用。因此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後才能出征或備御。規模較大的戰役,必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其他將領。唐高宗、武后時期,由於邊疆常有少數民族騷擾,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越來越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

  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受命時被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