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統一王朝的大一統舉措
2024-09-29 11:36:05
作者: 姜若木
雖然在秦國用武力統一六國之前,中華大地已經出現了大一統的發展趨勢,但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現實局面卻是在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才開始形成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建立起統一的政權,並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強化統一。從此,「大一統」就由一種觀念變為現實;而「大一統」的觀念,又在新現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秦始皇的大一統舉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確立「皇帝」的至尊稱號
秦王政統一中國後,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情,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自稱「帝」,企圖與「五帝」並舉,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沒有行通。已經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以為過去的這些稱號都過時了,都不足以顯示出自己的尊崇,於是說:「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
於是他下令大臣們擬定新的君王稱號。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縮、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為,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秦王政採用「泰皇」頭銜。然而,秦王對此並不滿意。他只採用了一個「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個「帝」字,將「三皇五帝」的人神尊崇集於一身,創造出「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皇帝」稱謂的出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名號變更,而且反映出一種新的統治觀念的產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就稱「皇」。「帝」是上古人們想像中的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秦王政將「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一是說明了他想表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的,即「君權神授」;二是反映了他覺得僅僅做人間的統治者還不滿足,他還要當神。
因此,「皇帝」的稱號,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權的產物。
於是秦王政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他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聖化,秦始皇又採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1)廢除諡法。諡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跡,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都是違反君臣父子關係的事情,太不像話,更沒意義。於是他宣布廢除諡法,不准後代臣子評價自己。
(2)天子自稱為「朕」。「朕」字的意義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制只有皇帝才能自稱「朕」。
(3)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
(4)文書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書面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5)只有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
以上這些規定,目的是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強調皇帝與眾不同,強化皇權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藉助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萬代地在其子孫後代中傳續下去。
2. 統一文字
殷商以後,文字逐漸普及。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刻款、陶文、帛書、簡書等民間用字,則存在著區域間的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秦統一後,詔書發到桂林,當地人均不認識。於是,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
李斯等人以戰國時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畫簡省的優點,創製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李斯、趙高、胡毋敬又分別用新頒布的文字,編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作為兒童識字課本,向全國推行。
另外,一位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關進雲陽的監獄。在坐牢的十年時間裡,他對當時字法演變中已出現的一種變化(後世稱為「隸變」)進行總結。他的這一行為令秦始皇非常賞識,於是將他釋放,還提升為御秦統一文字
史,命其制定一種新字體。程邈經過努力探索,制定了出來。這種新字體的特點是:將篆體圓轉的筆畫變成方形,字形扁平。這種文字書寫起來更為流暢、快捷,很受歡迎,尤其是深得方文傳抄者「徒隸」的青睞,所以很快流行開來,後人叫它為「隸書」。隸書打破了古體漢字的傳統,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效率。
秦始皇下令進行的統一和簡化文字工作,是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的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3. 統一度量衡和貨幣
戰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一致。秦統一後,規定貨幣分為金和銅兩種:黃金稱上幣,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為下幣,統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金幣主要是皇帝賞賜用,銅幣是主要的流通媒介。銅幣圓形方孔,對應了古代的「天圓地方」之說,同時在使用上也很方便。所以在我國貨幣史上,圓形方孔的錢幣占據主要地秦統一六國貨幣
位,通行時間也最久。
秦國早在商鞅變法時,就已在國內對度、量、衡的標準做過統一的規定。秦始皇以原秦國的度、量、衡單位為標準,淘汰與此不合的制度。秦朝在原商鞅頒布的標準器上再加刻書銘文,或另行製作相同的標準器刻上銘文,發到全國。與標準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這一畝制以後沿用千年而大致不變。
4. 統一車軌
戰國時期,各國車輛形制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定車寬以六尺為制,這樣的車,可以通行全國。
5. 統一風俗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對建立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也很重視。
公元前219年,他來到泰山下,這裡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
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糜不清淨,施於後嗣」,予以表彰。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男女之間界限分明,以禮相待,女治內,男治外,各盡其職,從而給後代樹立好的榜樣。而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叫在會稽刻而留下的銘文,則對當地盛行的淫泆之風大加鞭笞,嚴令「禁止淫泆」,以殺姦夫無罪的條文來矯正吳越地區男女之大防不嚴的習俗。
秦王朝還在各地設置專掌教化的鄉官,名叫「三老」。這一制度為秦以後歷代承襲,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大特色。這些「三老」掌管教化,凡是有孝子賢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以及學識可為民效法的人,都要在他們的門上制匾加以表彰,以興善行。
6. 構築四通八達的全國交通網
由於長期戰爭,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都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大大限制了交通運輸的發展,也阻礙了各地之間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21年)即下令「治馳道」。再過一年,開始出巡各地。公元前215年,下令拆毀各地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
公元前212年,又令大將蒙恬修了一條由咸陽向北延伸的「直道」。在秦始皇統一南方百越的戰爭中,南方地區也開闢出一系列交通線。這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先秦已有的各地交通線的基礎上,通過修築馳道、直道等,構築起了全國性的交通網。這是秦王朝締造「大一統」的又一重要內容。
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之後幾次巡行全國所經過的線路和秦王朝其他幾條交通要道,為當時溝通全國幹線,建立以咸陽為中心的輻射狀交通網起到了積極作用:
(1)咸陽至芝罘。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出函谷關,經洛陽、定陶,進入山東半島,登泰山,然後過黃、勝、成山,登芝罘山。又轉而南臨琅琊,過彭城,渡淮水,轉去長江中游的衡山和南郡,最後向北經武關回咸陽。秦始皇此次東巡前半段所經路線,尤其咸陽到芝罘一線,是橫貫王朝腹地的一條大動脈。
(2)咸陽至雲夢,會稽至琅琊。這兩段線路,是秦始皇三十七年最後一次出巡所經過的。當時秦始皇先達武關,然後沿丹水、漢水到雲夢(今洞庭湖及武漢附近)。再沿江東下,經丹陽,至錢塘,隨後上會稽山。再經過吳地,在江乘(今江蘇鎮江市)渡過長江,輾轉到達琅琊。
這次出巡經過的線路中,從咸陽至雲夢,是先秦就已存在的秦楚大道,秦始皇南下經過這一線,說明此線仍作為秦王朝的重要幹道之一。然而雲夢至會稽,再至琅琊一線的特點,則是水陸聯網,水道和陸路相互補充、延伸,構成一個網絡。
(3)咸陽至碣石,碣石至九原。秦始皇三十二年出巡北方就是沿著此線經太行山東麓,過上黨、邯鄲、東垣、薊縣(今北京市)到達碣石(今河北昌黎北)。又從碣石向西北,經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上谷、代郡、雁門、雲中至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
(4)咸陽至隴西。秦始皇二十七年首次出巡即沿此線。先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到達渭水發源地陝西,又翻過六盤山口到北地(今甘肅寧縣西北),再至雞頭山(今甘肅平涼市西),然後過回中,沿涇水返回咸陽。
(5)從咸陽至巴蜀。在這條交通線上,遍布著高山深谷,行路異常艱難。先秦已沿岸搭設棧道,到秦始皇時已有數條棧道可通巴蜀。一是陳倉道,二是褒斜道,三是石首道。其中起自陳倉(今陝西寶雞),經褒水而達漢中的陳倉道,雖然繞行較遠,但易於通行,成為聯結秦嶺南北的主要通道。
(6)從雲陽至九原。這條道路筆直,極為壯觀,又稱「直道」。它是為了便於調動兵力,防禦匈奴南下掠奪,由蒙恬率軍修建的。其起點是雲陽(今山西淳化西北),一直向北,到終點九原。
(7)嶺南新道。在統一南方百越的戰爭中,秦王朝又開闢了一系列交通線。主要有贛南—蘭浦關—溱水—番禺(今廣州);湘南—陽山關—溱水;九嶷山—湟溪關—連江—番禺;湖南瀟水—廣西凡步—賀江—蒼梧;靈渠(今廣西興安運河)。其中以靈渠最為著名,它溝通了湘江上游與灕江上游,使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聯結起來,成為進入嶺南的水陸交通線。
從上可以看出,秦王朝四通八達的全國交通網,猶如「大一統」帝國的動脈和經絡。
7.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秦始皇滅六國後,繼續向西南、東南和兩廣少數民族地區推進,並在北方有效地遏制了匈奴族的騷擾,使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得到進一步發展。
(1)統一百越。秦統一前,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一帶的許多部族,總稱為「百越」,其中著名的分支有于越、閩越、南越、東甌、西甌、駱越等。于越分布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很早就建立了越國,戰國時期為楚所滅。秦滅楚後,它就成為秦的一部分。甌越也叫東甌,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甌江流域。閩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帶。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乘勢統一了甌越和閩越,並在那裡設置了會稽郡和閩中郡。
南越分布在今廣東、廣西的嶺南廣大地區。這一地區很早就與中原有密切的交往。秦統一六國後,隨即著手統一嶺南各地。
公元前217年,秦派屠睢率領秦軍向嶺南進兵。由於山高路險,交通不便,軍糧運輸困難,為此,秦始皇派史祿在今廣西的興安縣境內,鑿了一條連接湘水和灕水的運河,以作為運糧的通道,這就是著名的靈渠。經過幾年的艱苦作戰,秦軍征服了今廣東、廣西和越南東北一帶,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秦始皇又遷徙中原幾十萬人去「戍五嶺,與越雜處」。五嶺是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它們在湘、贛和粵、桂等省區邊境。
所謂「嶺南」,即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從此,兩廣地區和祖國其他部分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中原人民大量遷徙到嶺南,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和百越人民勞動生活在一起,加速了民族融合和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2)統一西南。古代分布於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的少數民族,總稱為「西南夷」。它們中的大部分,在戰國時期已成為楚國和秦國的一部分。秦王朝又以成都平原為基地,向西、向北兩方面擴張到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的上游,占據了邛(今四川省蒙經縣東一帶)、印清(今山戰邊縣東一帶)、冉(今四川省松潘縣一帶)和龍(今四川省茂縣北一帶)等部族地區。又派常安向南開通了一條「五尺道」(即寬五尺的道路),從今天四川宜賓延伸到雲南的曲靖,並在沿線控制了不少據點,還在那裡設置官吏。
(3)北擊匈奴,修築長城。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主要從事遊牧,以強悍和精於騎射著稱。匈奴與華夏族很早就有了密切聯繫。在內蒙古發掘的戰國時期數百座墓葬中,有不少鐵、銅器的造型和中原地區的形狀相似,顯然這是受到了中原地區文化的影響。戰國時期,趙國一度在今內蒙古河套一帶設九原郡,抵禦匈奴的南下。戰國末年,趙國與秦國忙於戰爭,匈奴趁機占領了河套及其以南地區。
公元前215年,秦王朝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收復了趙國的舊地。第二年,在陰山以南、黃河以東重置九原郡,並新設44個縣,統屬於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遷犯人三萬戶到今河北、榆中一帶墾殖,加強了兩族人民經濟、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戰國時,各國為了割據稱雄,在本國周圍建築了護衛性的長城。秦統一後,將中原地區的長城拆毀。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又將原來秦、趙、燕北邊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修繕補建,築起了一條東起遼東(今朝鮮平壤西北海濱),沿黃河、陰山,西到臨洮(今甘肅岷縣)的萬里長城。
就這樣,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昂首屹立在了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到今越南東北和廣東大陸,西起隴山、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至大海的遼闊的土地上,成了東方的巨人,也是世界的巨人。
8. 創立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
為了有效地管理國家,也為了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秦始皇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具體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秦代國家機構設置的大致情況如下:丞相:又分左丞相和右丞相,是中央政權機構的最高行政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太尉:是中央的最高軍事長官,協助皇帝處理全國軍務。
御史大夫:掌管監察工作,協助丞相處理政事。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古代習稱「三公」。「三公」以下設有「九卿」,它們分別是:
(1)奉常:負責宗廟禮儀。
(2)郎中令:執掌宮廷戍衛大權,統轄侍衛皇帝的諸郎。郎為帝王侍從官的通稱。
(3)衛尉:掌管宮門的警衛。
(4)太僕:負責皇帝使用的車馬。
(5)宗正:管理皇族事務。
(6)典客:主管少數民族事務。
(7)少府:負責山林池澤的稅收和宮廷手工業,屬於管理皇室私家財富的機構。
(8)治粟內史:負責租稅賦得和財政開支。
(9)廷尉:掌管刑罰。
此外,秦代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比如:博士:「掌通古今」,即通曉古今史事以備皇帝諮詢,同時負責圖書收藏。
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
詹事:掌管皇后和太子的相關事務。
將作少府:負責宮殿建造。
秦王朝所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以後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漢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從秦朝的政權機構設置可以看出,為了使國家的軍政大權能操縱於一己之手,實行皇帝的個人獨裁,同時又要讓政府部門各司其職,有效地運作起來,以加強對國家的管理,秦始皇對如何集權,又如何分權,是頗下了一番苦心的。其中,他對相權、兵權以及司法權進行了獨到的處置。從這裡我們最能看出秦始皇是怎樣加強君主專制的。
丞相,秦時或稱相邦、相國,他的職責是「掌丞(丞:幫助,輔佐)天子,助理萬機」,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職,有「百官之首」之稱。
秦國的丞相最早出現於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雖然此前史籍中有「商鞅相秦」(《漢書·地理志》)一類的記載,但此「相」並非官名,因為商鞅擔任的是「左庶長」「大良造」。自秦武王任甘茂、樗里疾分別為左、右丞相以後,丞相才正式在秦國成為官職。
自設丞相以後,秦國的一些國君就將軍國大事全部委於丞相,以至於出現了像魏冉那樣擅權的丞相。呂不韋為相國,也是總攬一切軍政大權。
因此,君權與相權之間既存在著互相依賴的一面,又存在著矛盾的一面:皇帝要依靠丞相處理政務,但丞相又最容易侵犯和削弱君權。這一點,雖然在丞相設置初期就意識到了,因而設了左、右二相,其目的就是要分散相權,便於國君控制。但以後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法分散相權,還不能解決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
秦始皇為此總結了歷史經驗,進一步縮小了相權。主要有以下舉措:(1)丞相僅設為文官之長,武事由太尉掌管(其實此職未委授任何人)。太尉與丞相地位相等,同由皇帝頒予金印紫綬,即任官時授印,免官時繳印,印及縛印的綬帶,因官職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2)以御史大夫分割相權。列於「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原為秦始皇參照六國官制在統一後所設。御史大夫地位低於丞相,標誌是「銀印青綬」,但他掌管監察,又參與處理朝政,對丞相起到了牽製作用。
(3)用博士侵削相權。秦王朝博士的地位和作用向來為人們所忽視,其實,博士在秦的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類似於顧問和智囊的人物,經常活動在秦始皇的左右,發表各種議論。由於秦始皇很迷信,他對「通古今」的博士也就格外信賴。秦始皇二十六年,天下初步統一,命令朝臣們議帝號時,丞相、御史大夫、廷尉與博士議後才向上回奏(《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三十四年「焚書」時,博士是唯一有權讀禁書的人。因此,博士以其特殊的地位可以放談各色言論,影響始皇,影響朝政,從而在事實上構成了對相權的一種侵削。
秦始皇不僅在官制上制約相權,在平日裡也對丞相存在戒心。有一次,秦始皇到梁山宮,從山上看見李斯的車騎儀仗很是隆重,就表示不滿。這話後來傳到了李斯那裡,李斯立刻削減車騎。當秦始皇再次見到李斯的車騎儀仗時,發覺已經減少了,馬上意識到是有人向李斯泄露了自己的話,遂下令將當時在場的人全部處死。
秦王朝的兵權,理論上是交給太尉執掌的,但事實上從來沒有一個人擔任太尉之職,在重大軍事行動中也從不見太尉出場。秦始皇始終親自控制著兵權,太尉形同虛設。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確立了古代中國的一種分權原則,比如,有人就將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比喻為中國的「三權分立」。不過要注意,這種分散的權力最後又都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權力之下。分權,只是為了讓百官公卿之間互相牽制,更好地服務於皇權,也就是為了更好地集權。
9. 不封一尺土,實行郡縣制
秦國統一天下後,圍繞地方政權究竟是採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在大臣中展開了一場爭論。丞相王綰認為,由於剛剛清滅六國諸侯,對那些遼闊而遙遠的燕地、齊地、楚地等,中央無力統治,不如設置一些王,讓他們到那裡去加以鎮服。王綰於是向秦始皇建議,對諸公子分封領地,建立屬國,以維護中央。
對此,秦始皇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把王綰的這一建議交給群臣討論。
大多數官員都以為分封可行,支持王綰。但廷尉李斯力排眾議,反對封地立國。他說:「當初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那麼多的子弟,可他們到後來視若仇敵,互相攻擊。周天子不能制止。現在幸賴始皇帝領導的統一戰爭獲取勝利,天下一統,各地都設立了郡縣,各個子弟和功臣用國家的賦稅收入重賞他們,這樣做就很容易控制,使天下沒有二心,這樣才是安定國家的政術。設置諸侯不利於治理國家。」
秦始皇聽後,十分贊同,說:「這麼多年來天下征戰不休,其根源就在於有諸侯王。仰賴宗廟先祖的神威,天下剛剛平定,又要重新設立王國,這是在種下戰爭的禍根,而想求得天下安寧發展,豈不是非常困難嗎?」
於是秦始皇果斷地決定,不採用分封制。後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此評價說:「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攻伐之患。」
這話道出了秦始皇不搞分封制,在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是利在後世的大舉措。秦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起先,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隨著疆界的拓展和郡制的調整,郡的總數達到四十六個。它們是巴郡、蜀郡、隴西郡、北地郡(今寧夏青銅峽以東),以上四郡為秦國早先設置。
太原郡、雲中郡(今內蒙古大青山以南)、邯鄲郡、巨鹿郡(今河《公羊傳》書影
北白洋淀以南)、雁門郡(今山西北部)、代郡(今山西東北部及河北一部)、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南),以上七郡為趙國故地。
上郡(今陝西至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河東郡(今山西沁水縣西、黃河東)、東郡(今山東東阿以西、河南延津東)、碭郡(今安徽碭山西)、河內郡(今河南中部),以上五郡為魏國故地。
三川郡(今河南靈寶東)、上黨郡、潁川郡(今河南登封以東),以上三郡為韓國故地。
漢中郡、南郡(今湖北武漢以西、今襄陽以南)、黔中郡(今湖南洞庭湖以西)、南陽郡、陳郡(今河南淮陽、太康、西華等地)、薛郡(今山東新汶、棗莊、濟寧之間)、泗水郡(今安徽淮河以北)、九江郡、會稽郡、長沙郡、衡山郡(今湖南衡山周圍),以上十一郡為楚國故地。
東海郡(今山東郯城以南)、齊郡(今山東境內)、琅琊郡、膠東郡、濟北郡,以上五郡為齊國故地。
廣陽郡(今河北境內)、上谷郡(今河北張家口以東、北京昌平以北)、漁縣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以上六郡為燕國故地。
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以上四郡為南越故地。
九原郡,此為匈奴故地。
秦王朝在郡下面設縣或道,內地均設縣,只在邊地少數民族地區才設道。
縣是秦代統治機構中非常關鍵的一級組織,屬於秦王朝從中央到地方甚至一整套國家機器中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個單位。比如,人民的戶籍、徵收的糧食均以縣為單位保管,地方武裝以縣為單位編制,徭役也以縣為單位徵發。縣的這種特點和職能,在秦代確立後,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自秦代以來,中國整個基層一級地方行政區劃,主要都稱縣。歷史上縣的數量,也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秦代縣的數量不太清楚,估計有好幾百個,漢代達一千五百多個,以後歷代幾乎在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個,唐代達一千五百多個,到中華民國增至兩千個左右。
秦代推行的郡縣制的影響是深遠的。今天中國的省縣制,就是在郡縣制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而來的。
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官員,郡一級設守、尉、監等。郡的最高長官是郡守,主要掌管政務。郡尉負責軍事和治安,不干預民事。監御史負責監察官吏,直屬於中央的御史大夫。
縣一級設令(或長)、丞、尉。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縣長,他們主要掌管政務。縣尉掌管軍事,縣丞掌管司法。
郡縣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縣以下還有鄉、里和亭兩種不同的政權系統。鄉和里是行政機構,亭是治安組織。
鄉:鄉是隸屬於縣的基層行政組織。其職能主要有四:攤派徭役;徵收田賦;查證本鄉被告案情;參與對國家倉庫糧食的保管工作。鄉官設有「三老」「嗇夫」「游徼」(音jià o )。「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收賦稅;「游徼」掌捕盜賊。多數鄉官由當地地主豪紳擔任。
里:鄉以下是里。里設里正或里典(為避秦始皇名諱,而改「正」為「典」)。里中設置嚴密的伍戶籍組織,以便支派差役,收納賦稅。並規定互相監督告揭,一人犯罪,鄰里連坐。
亭:亭屬於治安系統的基層組織,是縣尉的派出機構。亭有亭長,下面還設有「亭父」「求盜」各一人。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還要負責接待往來的官吏,掌管為政府輸送、採購、傳遞(文書)等。
秦始皇構建的一套嚴密而又完整的地方與基層的政權系統,強化了國家對老百姓的管理。這套系統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開創了此後兩千多年國家的基本形態。
通過以上九個方面的大一統舉措,秦王朝在新的生產力基礎和文明程度之上,繼承和發展了商、周二代的王朝傳統,將「統一」的中國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形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帝國。
點 評
從夏商的方國聯合起,到西周統一而權散的王國,再到秦朝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我們從中不難發現中國歷史演進的軌跡。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政治變革的本質在於從建構在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之上的國家形態,向新的、更為成熟的國家形態的轉化。所謂的「禮崩樂壞」實質是舊制度、舊秩序的瓦解,同時也反映了新制度、新秩序的萌生。各個分裂的、走向獨立的國家,既導致了舊的國家形態的崩潰和終結,又通過各自範圍內的政治實踐,創造出新的國家形態的胚胎和雛形。秦國經由改革和兼併戰爭,創立了秦王朝,最終促成了這一轉化。秦帝國所創立的國家形態,在經過漢代的進一步完善以後,具有了一種異乎尋常的穩定性。
由秦漢到清代,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隨著朝代的更替,只是不斷地重複。
因而,古代中國主要是以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國的形象屹立於世的。這一形象最初是由秦王朝塑造的。雖然在漢語中,隨著秦王朝的滅亡,代表秦人、秦朝的「秦」字很快地被斬斷了與「中國」的關聯,僅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群人、一個諸侯國或一個朝代的概念存在,而不像繼它後起的漢代,其「漢」字在漢代滅亡以後卻繼續作為「中國」「中國人」
的代名詞而繼續存在,並使用到今天。但在英語及其他一些外語中,如英語的China的原意就是指「秦」,稱「中國」為「采依那」,法語為「細納」,義大利語為「期納」,德語為「赫依納」,拉丁語為「西奈」,這些叫法,究其意義,都是「秦」的音譯。「秦」(qín)是英語「中國」及其他外語中同源名稱的原形。這多半是當時秦王朝(或強大的秦國)威名遠揚,西域少數民族遂將東方的華夏族稱為「秦人」,「秦人」的叫法逐漸西傳,被其他語言所吸納。
這一現象及秦朝所創立的國家形態對中國社會的巨大影響,無疑可以說,秦是大一統國家的開端。
驪山圓岳
絕對皇權下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