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法網:最後的「約會」
2024-09-29 11:29:16
作者: 海劍
王萍、尚愛敏、胡麗梅這3 個不幸的女人僅僅是張海成「成功運作」的少數犧牲品。早在她們之前的2005 年底到2006 年4 月,還有5 個女人沒能逃脫他精心編織的圈套。但是張海成並沒有從她們身上騙取到太多的財富。用他的話說,就是這5 個女人只是自己「練手兒」的工具而已。他和她們一直保持著藕斷絲連的聯繫,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時間尋找並捕獲到更大的獵物,積累一筆財產後離開去境外避避風頭。儘管他知道其中一個女人已經懷有身孕,正在做著與他結婚的夢。
說到張海成的落網,肯定會讓人感到異常吃驚。這樣一個計劃周密、思維敏捷的慣騙,竟然還無法逃脫一個「情」字!
2006 年9 月底,尚愛敏偶然發現張海成從王萍手中「購買」的那處房子其實並沒有辦理完全部的「過戶」手續。於是她想方設法地與王萍取得了聯繫……
張海成竟然輕易相信了尚愛敏覺得「生活好累,好想找個寬厚的臂膀終身依靠」的簡訊,毫無防備地趕赴了對方和公安機關共同為其定下的「約會」。
2007 年3 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對本市無業人員張海成利用偽造身份、虛假徵婚和網際網路聊天談戀愛等欺騙手段實施詐騙一案提起公訴。
4 月4 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海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5 年。
縱觀張海成對女性的欺騙手段,首先是對受害人的精心選擇。王萍、尚愛敏、胡麗梅等8 個女人,儘管都是商界強者或是具有高等學歷的知識女性,但無疑都是感情的失敗者和渴望者。她們頭腦精明的優點,恰恰成為了張海成百般利用的缺點。這就是過分自信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
其次,張海成一貫以博取受害人的信任為重要手段,加上他深諳女性心理的特點,採取的還是不急不躁、不溫不火、放長線釣大魚的方式,給受害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失誤,從而屢屢得手。
第三,張海成天性聰明,為了徹底摧毀受害人的心理防線,他常常採用每天一個電話或至少網上聊天一次(發出的簡訊還未計算)的方式,問寒問暖,極盡關懷、體貼和為對方著想之能事,極大地滿足了受害人的感情需求。
張海成之所以屢屢行騙得手,除了他處心積慮地研究女性心理、絞盡腦汁騙取對方信任以外,受害人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自己的問題。
張海成所尋找的詐騙對象都是一些有過婚姻經歷的女性。因為她們飽嘗過感情的甜美,因而就更對感情懷有更深的渴望;因為她們體驗過感情的痛苦,因而也就更對感情的到來抱有審慎的態度。所以說,張海成的「對手」在感情方面都多少具有「防禦力」和「識別力」。然而他並沒有知難而退,反而更樂於接受這種挑戰。原因是他很清楚她們心裡的渴望和審慎,絕不急於求成,而是緩慢地用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使對方對自己建立起強大的信任。
這些女性可能因為生理的要求而在與異性交往上顯得比較隨便,這本無可厚非,但卻應當在張海成提出「借錢」要求的時候保持足夠的警覺。這才是她們信任張海成之後顯露出來的最大弱點。歸根結底,張海成之流的最後目的絕不是性。
認真分析張海成案,我們也不安地發現,這些女性被害人私生活的隨意、過於輕信等諸多問題也非常容易給騙子可乘之機。
還是那句話:女性在擇偶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否則,下一個上當受騙的可能就是你!
王富誠是一個僅有初中文化的城市無業人員,長期無業,生活拮据,外貌平平。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靠領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基本生活的他,卻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在短短2 年時間裡,先後騙取了5 名女孩的7 萬元現金。在這5 個女孩中,最大的25 歲,最小的18 歲,3 個是大專以上學歷,2 個是在校大學生。然而,這些女孩子竟然都輕信了王富誠自稱是「國家安全部特工」的謊言。當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其10 年有期徒刑的時候,這位「國家安全部部長助理」
已經是因為詐騙「三進宮」了。
王富誠詐騙的手段並不高明,在短短2 年時間裡,他屢屢得手。
而且即便在他被捕之後,個別受害人仍然不相信所有的一切。在這5名受害者中間,第一個受騙上當的是個名叫秦夢嵐的女大學生。王富誠不僅騙取了她1 萬元錢,還騙取了她的貞操。
翻開了王富誠的案件卷宗,裡面詳細地記錄了他如何欺騙5 名女孩子的全部犯罪事實。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那麼多年輕貌美女孩竟然會被被這樣一個一捅就破的謊言輕易欺騙。
仔細看完王富誠詐騙秦夢嵐的犯罪記錄,並單獨約談了已在獄中服刑的王富誠,整個犯罪過程才逐漸變得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