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與100%,有著天壤之別
2024-09-28 18:40:27
作者: 李世強
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職責: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軍人的職責是保衛祖國;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合格的產品;教師的職責是培育人才……
社會上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但共同有一個最起碼的做事準則,那就是做事做到位。做事做到位,就是要有嚴謹的做事態度,對要做的事情不能敷衍,認真去辦,並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力爭做到最好。
能夠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把事情做到位,是有效執行的第一要素。齊格勒說:「如果你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麼就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
對很多事情來說,執行上的一點點差距,往往會導致結果的巨大差異。事情沒有做到位,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這點細微的區別使他們很難取得突破和成功。
聞名世界的「塑料大王」王永慶在年輕時曾經吃過很多苦。十六歲時,他就用父親借來的兩百元錢開了一家不大的米店,米店雖小,但他始終精心經營著。
當時,大米加工技術落後,混雜著很多的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早已是見怪不怪,但王永慶卻沒有習以為常,他選擇了更進一步的服務方式—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的雜物揀乾淨。
王永慶賣米多是送貨上門,但並非送到就算,他還會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會先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乾淨,然後再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
王永慶的這些行為可以說都是舉手之勞,但卻為顧客帶來了很多方便,不少顧客深受感動,只買他的米。就這樣,他的生意越做越好,最終成為台灣工業界的「龍頭老大」。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小小的賣米生意,王永慶卻將其做得如此細緻到位,這也難怪他會成就如今的霸業了。所以,我們也就不難想像,為什麼像王永慶這樣的成功者在世界上永遠只是少數,正是因為那些有著他同樣理想的人,都是在做事不到位上,把自己的成功機會給扼殺了。
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一開始的確只是一些細節、小事上不能做得完全到位,但恰恰就是這些細節的不到位,常常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比如,水溫升到99℃,還不是開水,其價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礎上再升高1℃,就會使水沸騰,並產生大量水蒸氣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百件事情,如果九十九件事情做好了,—件事情未做好,而這一件事情對自己來說可能就是100%的影響。
一個人看見一隻幼蝶在繭中拼命掙扎了很久,覺得它太辛苦了,出於憐憫,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剪掉了一點點,讓它可以較為容易地爬出來。然而,這隻幼蝶爬出不久就死掉了。這是因為,幼蝶在繭中掙扎是生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為了讓身體更加結實、翅膀更加有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外力的作用,都會讓它的發育和成長無法達到正常的標準,喪失生存和飛翔的能力。
遺憾的是,現實中像幼蝶這樣的事情卻時有發生,而且很多情況下都是源於做事者自身的不良心態:
做作業時馬馬虎虎,考試時粗心大意,面對錯誤敷衍塞責;只管上學、上班卻不問貢獻;只管接受指導、安排,卻不顧結果;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將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作為自己的最高準則;做事情能拖就拖,很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這些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體表現。而這樣做事的人,又怎麼能擔當重任呢?
做事到位是每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事準則,也是最基本的做人要求。只有做事到位,你才能真正提高辦事效率,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才能贏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因此,你必須養成做事做到位的好習慣,而方法有以下幾種:
首先,必須拒絕投機取巧。
很多人常常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應的努力: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巔峰,卻不願意經過艱難的跋涉;他們渴望取得勝利,卻不願意做出犧牲。這是一種普遍的投機取巧心態,而成功者的秘訣之一就在於他們能夠超越這種心態。
無論事情大小,如果總是試圖投機取巧,可能表面上看來會節約一些時間和精力,會獲得一時的便利,但結果往往是浪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甚至會在心裡埋下隱患,使自己的意志無法堅定,也就無法實現自己的任何追求。
從長遠來看,投機取巧有百害而無一利,不但會令人的能力退化,還會令人心靈墮落。只有勤奮踏實、盡心竭力地做事情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樂趣。
其次,做事情要一絲不苟。
有些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對平凡的生活和瑣碎的事情,就變得無可奈何,會對自己說:「如此枯燥單調的事情,根本不值得我全心投入!」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衡量自己的實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每一件事,不論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對於那些小事更應該如此。那些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們無一不是從簡單的事情和低微的工作中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們總能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中,找到個人成長的支點,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恆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與偉大。
一位先哲說過:「如果有事情必須去做,便積極投入地去做吧!」做事情一絲不苟,能夠迅速培養我們的品格,使我們獲得智慧,加速我們的進步與成長,帶領我們往好的方向前進,鼓舞我們不斷追求進步。
第三,要追求一種精益求精的做事狀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些人經常在應付中生活,與應付相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不打算認真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他們沒有奮鬥目標,沒有成就感,終日心思惶惶,過著「優哉」的生活。
這是一種缺乏責任心的表現,也是隱藏在成功道路上的一顆定時炸彈,時機一到,就會轟然爆炸,貽害無窮。有些人本來具有出眾的才華,很有前途,但因為沒有養成精益求精的好習慣,後來也就無法成就一番偉業。
做事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總是應付了事,不但會降低做事的效率,而且還會使我們喪失做事的才能。成功者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以最高的規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的,就必須做到100%。
1987年,一個與國內房地產公司合作的外資公司的工程師,在拍攝項目的全景時,本來在樓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兩公里爬到一座山上,連周圍的景觀都拍得很到位。
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只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會成員會向我提問,我要把這整個項目的情況告訴他們才算完成任務,不然就是事情沒做到位。」
這位工程師的個人信條就是:「我要負責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滿分才是合格,九十九分都是不合格,六十分就是次品、半次品。」
一個人成功與否,就在於他是不是做什麼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事無大小,竭盡心力,力求完美,執行到位,這是成功者的標記。所以,只要你能夠動用自己的全部智能,把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快速、更準確、更專注。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執行超人,一個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