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事
2024-09-28 17:53:34
作者: 李銀河
退休之後,生活的方式變得純粹:過去,總有許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忙碌焦慮,爭分奪秒,事半功倍,按時交活兒,無形中沖淡了關於生命意義的思慮。現在則不同,所有的忙碌戛然而止,生活的意義、做事的意義的問題每時每刻擺在面前,無可迴避。
只要想想浩瀚的宇宙和渺小的稍縱即逝的生命,馬上就會萬念俱灰,全無動力做任何事情。叔本華寫道:「但願我能驅除把一代螞蟥和青蛙視為同類的幻覺,那就太好了。」如果心靈比較強悍,就不需要這類幻覺。人類的生命說到底與青蛙、昆蟲沒什麼大的區別,只不過它們的生存時間更加短暫,一天或一年,而人類幸運的話可以活一百年。僅此而已,豈有他哉?
既然知道生命並無意義,一切終將歸於沉寂,為什麼還要去做任何事情?還有什麼事情是值得一做的?我常常這樣反躬自問。沒有答案,只是心中感到一片茫然。
如果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沒有一件事是值得一做的。這是一個人們不願意直面的答案,慘烈而悲壯。
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還在做事呢?
人們做事的原因有兩類,一類是不得不做的,一類是作為享受喜歡去做的。前者是所有謀生類的事情,為了滿足起碼的生活必需、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後者是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情,能從中獲得愉悅感的事情。相對來說,後者才是比較值得一做的事情。
人在全無必需的情況下,如果還有動力做事,應當出於以下幾類動機。
第一類動機是想使自己的生命偉大一些,而不是那麼渺小。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都是渺小的。有些人做事是為了使自己的生命不那麼渺小,做出一點兒常人做不出來的事情,使自己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被人仰望,被人尊重,被人記憶。
第二類動機出於對他人的同情和憐憫,幫助他人。像那些做慈善的人,他們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幫助那些處境不如自己的人。我認識一幫動物保護主義者,每天為改善小動物的處境東奔西走,大聲疾呼,他們就更是出於同情和憐憫。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第三類動機是所做之事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快樂。一些藝術家就是這樣的,他們寫小說、畫畫、作曲、拍電影、排話劇。在做事的過程中非常享受,樂此不疲。
目前,我對第一種動機和第二種動機都很淡,只剩下第三種動機使我每天還能勉強爬起來做一點兒什麼。與此同時,我會繼續常常想著宇宙和我的生存,演練死亡。我想把每晚睡去想像為死亡,因為它有一段時間是全無知覺的,確實跟死亡很相像;把每天早上醒來想像為出生,因為這樣才能使我的生命中新的一天過得有新奇感、興奮感。我的每一天都應當以梭羅在那篇日記中表明的態度來度過,他在瓦爾登湖畔於19世紀某天的日記中鄭重其事地寫道:我現在開始過×年×月×日這一天。經過這樣的演練,我希望在死亡到來的時候,我的心情會無比平靜,因為我已經無數次地演練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