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士之量

2024-09-28 17:50:19 作者: 張大可等

  占據荊州,是東吳孫氏三代夢寐以求的大功業,關係到三國的大局。鼎足之勢雖在赤壁之戰後已見端倪,但三分並未成立。因劉備立足荊州時,處在吳、魏雙重壓力下,很難立國,必須另圖基業。劉備入蜀後,荊州孤懸於紛爭的旋渦中,蜀漢事實上不易保有這塊戰略要地;而東吳必須爭得荊州作為屏障,才能使江漢荊湘聯成一氣,立國江東。所以公元219年,呂蒙取荊州,使吳漢間從此疆域穩定,兩國地理均勢成立,才真正開始了三國分立時期(魏於220年稱帝,蜀於221年稱帝,吳於222年稱吳王)。這就不難看出呂蒙智取荊州之役的重要性了。但呂蒙對此並不居功。孫權為此賞給他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固辭,孫權不允退還,呂蒙仍在臨死前全數封存,遺囑管理府庫人員在他「命絕之日上還」。

  他在攻取荊州時確實有病,是帶病作戰的。戰爭剛告一段落,呂蒙就病倒了。由於他的存在關係到東吳的命運,吳國君臣對他像家人有病一樣關切。孫權把呂蒙置內殿,派人小心治護,募境內有能治癒呂蒙疾病的賜千金,每日隔著壁縫關切地觀察著他的病情,見他稍能下食則喜,病勢加重則憂,甚至夜不能寐,為之瘦損。大臣將吏也都十分關切,聞呂蒙病稍痊而賀,聞加重而愁慮不安。及至噩耗傳出,軍民咸感哀痛,足見他平時為人深得人心。

  呂蒙處世的風範,表現於嚴於律己,好學不倦,寬宏待人,誠懇敦篤,居安思危,眼界開闊。成當等同僚病卒,遺下子弟幼小,呂蒙輔助他們成長,愛護無微不至;蔡遺曾揭發呂蒙部屬短處,呂蒙不計私怨,推薦蔡遺升遷;甘寧粗暴好鬥,呂蒙寬容為懷,用其所長;襲肅來降,孫權擬將襲肅軍併入呂蒙麾下,呂蒙以大義為重,請求保留襲肅軍的編制;呂蒙有三子,直到臨死不為子孫謀取福利,遺囑把大量金寶上繳國庫,身後喪事力求簡約。這些樸素的行事,在那個時代里表現出很高的精神境界。史學家陳壽為呂蒙立傳,評論他「有國士之量」,可謂「恰如其分」。(鄒身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