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譏刺時政,流死汶山
2024-09-28 17:48:02
作者: 張大可等
世所謂人才,有經緯之才,有吏能之才。廖立屬於前者,有經邦治國之才,而劉備、諸葛亮卻只把他作為吏能之才來任用。因廖立不盡心理事,還常發牢騷,這就難免仕途坎坷了。當時的士人,若被大材小用,便常用消極的態度來表示反抗。例如:龐統初歸劉備,「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後來,還是孫吳的魯肅向劉備建言:「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方才得以重用。又如:蔣琬最初被劉備封為廣都長,蔣琬很不高興,整天喝酒不理事。劉備去視察,他也漫不經心。劉備大怒,要殺蔣琬,諸葛亮保釋了他,說:「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後來蔣琬果然成了蜀國的謀士。龐統有魯肅推薦,蔣琬有諸葛亮推薦,而廖立無人推薦,真有點機運不好!
廖立對時政的批評,總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出劉備用人不當;二是批評軍事戰略上的謀劃不周。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昔先帝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三國志·廖立傳》)應該承認,廖立的這些批評,不僅相當大膽,而且是尖銳中肯的。
事實上,劉備集團在赤壁之戰後,確實在政治策略和軍事戰略上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其一,不取漢中而與孫吳爭南三郡。在三國幾大勢力的角逐中,介於關中與巴蜀之間的漢中處於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對巴蜀,誠如益州人士楊洪指出的:「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三國志·楊洪傳》)早在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劉璋請劉備入川,使擊漢中張魯,即出於這一考慮。如果說這時的劉備,意在保存實力圖謀益州而不願北取漢中,尚屬可諒,那麼,建安十九年(214)劉備攻下成都,自領益州後,再不發兵攻取漢中,就是很大的失策。由於錯失良機,僅僅過了一年,就先後發生孫吳襲取南三郡和曹魏進兵漢中的事件。當時,劉備如能先一步進取漢中,無疑是捷足先登,鞏固了益州防務。然而,劉備卻低估了漢中落入曹魏手中的危險性,置漢中於不顧,率軍趕往荊州,爭奪已被呂蒙占據的南三郡。這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不足取的。軍事上,奪回南三郡已非易事,曹魏進兵漢中,益州又在危險之中。劉備率軍趕往荊州事實上已無法改變荊州的局面,相反,卻為曹魏取得漢中開了方便之門。政治上,劉備去奪南三郡,使本來就很脆弱的孫劉聯盟又出現了新的危機。結果,兩線受敵的劉備不敢與孫吳戀戰,繼續南三郡的爭奪,不得不與孫吳達成和議,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反被曹操奪得了漢中,使益州根據地頓時緊張起來。曹操取漢中並非最終目的,而是要以漢中為據點,吞併益州。故進據漢中的曹魏大將夏侯淵、張郃,不斷攻掠益州,正像廖立所指出的那樣,「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究其錯誤,劉備是難逃其責的。
其二,荊州失利,完全是劉備、關羽造成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為劉備集團定下了「外結孫吳,內修政理」的既定國策,而且成功地推動了孫劉聯盟,取得了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但是,這一國策又和「跨有荊益,保其岩阻」的戰略設想是衝突的。對荊州的爭奪,常常導致聯盟的危機。因此,留駐荊州的人選應是既能寸土不失,又能顧全大局,緩衝孫劉衝突,謹慎從事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劉備以關羽為荊州留守,是極大的錯誤。關羽雖稱「萬人敵」,然「剛而自矜」,意氣用事,缺乏頭腦,實不足當此重任。當孫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三國志·關羽傳》),使本來就比較緊張的孫劉關係更趨惡化。關羽又「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三國志·張飛傳》),不能團結、使用文職人員。加之,劉備為了與曹操爭奪漢中,抽調駐守宜都的孟達進攻上庸,以策應漢中的軍事行動,致使荊州空虛,關羽孤立無援。所以,廖立批評劉備,「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同時,也批評「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應該說,廖立的批評是正確的。
荊州的失守,不僅使蜀漢政權「跨有荊益」的戰略設想成為泡影,被封閉於三峽之內。而且,孫劉聯盟宣告破產。劉備為盟弟關羽報仇心切,不聽勸阻,貿然伐吳,又導致了夷陵之戰的失敗,大大削弱了蜀漢的力量。
分析赤壁之戰至夷陵之戰這段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劉備雖然取益州,奪漢中,奠定了蜀漢立國的基礎,但在軍事政治戰略上犯了一系列錯誤,一失再失,一誤再誤,終於將蜀漢政權局限於一隅之地,不能有很大發展。(田中富)